2017高压氧科院感科室自查情况

合集下载

院感科室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通用篇)

院感科室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通用篇)

院感科室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通用篇)院感科室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1. 1. 感染防控制度方面的问题:1.1 缺乏全面、详尽的院内感染防控制度。

院感科室自查发现,当前科室感染控制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上存在空白和模糊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整改措施:1.1.1 回顾和分析目前的制度框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和完善各项细则。

1.1.2 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相关法规法规和规章,提高他们对感染防控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1.1.3 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制度的推广和宣传机制,确保全体人员都能够充分了解并执行相关制度。

1.2 没有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院感科室自查发现,当前科室的感染防控工作缺乏明确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导致工作的协调和推进不畅。

整改措施:1.2.1 设立专门的感染防控管理岗位,明确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1.2.2 将感染防控工作纳入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责任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

1.2.3 加强科室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机制,共同推进感染防控工作。

1.3 没有规范的感染告知和报告机制。

院感科室自查发现,当前科室没有明确的感染告知和报告机制,导致感染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不畅,影响了科室的感染监测和控制工作。

整改措施:1.3.1 建立完善感染告知和报告的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1.3.2 加强与医院感控科的联系和合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和咨询相关问题,确保感染信息的畅通和及时报告。

2. 2. 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方面的问题:2.1 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院感科室自查发现,当前科室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不足,导致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

整改措施:2.1.1 开展定期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

2.1.2 制定科室培训计划,分阶段、分类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内容和效果,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评估。

2.2 医护人员携带个人物品进入无菌区域。

医院感染自检自查报告

医院感染自检自查报告

医院感染自检自查报告医院感染自检自查报告1根据上级下发的《北京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区医疗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专项督导的通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人员对各科室进行了认真自查。

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自查结果1、我院已经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工作,制定了医院感染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岗位职责,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监控措施及医院感染在职培训工作,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每月进行一次院感质控并有登记。

2、加强对重点科室,如: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检验科、口腔科、妇科等科室的感染质控工作。

3、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对各种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并认真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换、紫外线灯管擦拭、紫外线消毒等工作的登记、记录工作。

4、按照医疗废物处置规范,与北京二清集团签订医疗废物转运协议,按照规范流程收集、暂存、转运医疗废物,并做好交接记录,确保我院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规范到位。

5、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日常做好清洁卫生及空气、物表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

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每月做好空气培养工作。

6、口腔科严格遵守口腔科消毒规范及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隔离制度,做到一人一机,进入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需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的要求,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7、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后处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凡购入我院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三证”齐全,有消毒灭菌标志,生产日期,失效期,产品包装符合要求。

药库建立登记账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处。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采取毁形消毒措施。

二、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手卫生依从性不高。

2、干手设备不完善。

3、缺少医用织物管理制度。

4、缺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三、医院感染管理下步工作计划及整改措施:1、进一步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及手卫生知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科室院感自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六篇

科室院感自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六篇

科室院感自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六篇第一篇: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医院感染工作规范和要求,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自查工作,以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为自查重点,实行边自查、边整改,力求做到全面自查,不留死角,全力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现将此次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措施和已做到位的工作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一位副院长分管,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临床科室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医师,护士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各部门职责明确,工作层层抓落实,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消毒药械的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医院各重点部门感染控制制度、措施、工作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处置流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检查标准等),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以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下科室督促检查制度落实情况。

由于领导重视,各级职责明确,运转良好(三)、加强对重点科室的院感管理工作: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进行常规监测。

消毒供应室在高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无菌包外使用指示胶带、无菌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和日常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院感科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四)、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灭菌、感染监控工作: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对各种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并认真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换、紫外线灯管擦拭、紫外线消毒等工作的登记、记录工作,收集好相应的痕迹资料。

(五)、对抗菌素的管理:积极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临床、检验、药剂等科室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和提高临床医生关于预防术后感染的正确认识。

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施

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施

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施一、前言院感是医院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医院对外形象和信誉的重要体现。

为了落实院感管理工作,提高科室的院感管理水平,我科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现将自查结果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二、自查结果1.病房环境卫生问题(1)床位之间布置狭窄,空间不够,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正常活动和休息。

(2)病房内的垃圾桶未及时清理,导致垃圾满溢,容易滋生细菌。

(3)地面、床单、被褥等物品清洗不彻底,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2.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1)医护人员未及时、正确地进行手卫生,手术等操作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

(2)医护人员戴手套后未及时更换或清洗。

3.感染控制管理不到位(1)对于患者高风险因素控制不够,仅有一些常规性的操作。

(2)对院内感染调查及处理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

三、整改措施1.病房环境卫生改善(1)进行床位合理规划,增加空间,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同时,保持通风。

(2)加强垃圾桶的清理工作,每日定时清理,减少垃圾满溢的现象。

(3)加强物品清洗工作,加大力度,确保干净、卫生。

2.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化(1)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提醒每位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

(2)制定手套更换制度,在适当时机更换或清洗手套。

3.加强感染控制管理(1)加强高风险患者的控制,建立高风险患者的登记和隔离制度。

(2)完善院内感染调查及处理制度,加强与相关科室协作,形成科学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四、整改效果经过我们科的不懈努力,以上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1.病房环境卫生问题:经过改进后,床位布置得到了合理规划,空间得到了增加,垃圾桶定时清理,物品清洗力度加大。

2.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化: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和提醒,手卫生工作得到了改善,手套更换制度得到了执行。

3.感染控制管理:高风险患者的控制得到了加强,登记和隔离制度得到了落实,院内感染调查及处理制度得到了完善。

五、后续工作计划为了保持和提高整改效果,我们将继续加强院感管理工作。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一、前言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科室需定期开展院感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本次报告旨在对我院科室院感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自查情况1. 组织管理(1)科室成立了院感管理小组,明确了组长、副组长及成员职责。

(2)制定了科室院感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3)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院感相关问题。

2. 环境卫生(1)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无异味。

(2)医疗器械及设备定期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3)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3. 手卫生(1)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较强,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科室配备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手消毒液等。

(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4. 医疗操作(1)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险。

(2)医疗器械及器具在使用前进行灭菌处理。

(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培训。

5. 患者管理(1)对新入院患者进行院感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院感意识。

(3)定期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6. 监测与反馈(1)科室设立院感监测员,负责收集、整理院感相关数据。

(2)定期对院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加强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科室院感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1. 部分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加强培训。

2. 部分医疗器械及设备消毒、灭菌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3.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不规范,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4. 部分患者及家属院感意识不足,需要加强健康教育。

5. 院感监测数据反馈不及时,影响整改措施的实施。

四、整改措施1.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一、引言院感管理是医院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报告是我科室对院感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的全面总结和分析,旨在发现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措施,提升院感管理水平。

二、自查情况1. 院感知识培训根据医院院感管理的要求,我科室开展了院感知识培训,包括院内感染的概念、预防与控制措施、个人防护等内容。

通过培训,全体医护人员对院感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检查消毒设备和器材我科室每日对消毒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更换消毒器材。

但在自查中发现,有些医护人员对消毒操作规范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消毒漏洞。

因此,我们决定加强对消毒操作的培训与督促,确保消毒工作的规范进行。

3. 患者入院质控为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我科室对入院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体温测量、手卫生等。

在自查中发现,有部分医护人员在入院时未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导致了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未及时得到隔离和处理。

我们将加强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掌握入院患者的质控流程。

4. 清洁与消毒管理我科室日常将病房和器械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并使用医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但在自查中发现,有些地方不够彻底,如一些隐蔽区域的清洁存在问题。

为此,我们将加强清洁与消毒管理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5. 医疗废物管理我科室对医疗废物进行了分类和妥善处理,但在自查中发现,有时废物分类不够细致,容易造成废物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此,我们将加强废物分类的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掌握正确的废物处理方式。

三、自纠情况1. 加强培训与教育针对发现的问题,我科室加强了有关院感的培训与教育,包括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培训讲座、举办院感管理经验交流会等,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管理水平。

2. 规范操作流程我科室对科室内常规操作流程进行了修订与规范,制定了科室内感染防控的管理制度,并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强调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员工遵守操作规程,减少院感的发生。

院感科室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

院感科室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

院感科室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一、自查问题1. 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感染防控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感染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加强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确保感染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 手卫生管理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导致手卫生效果不佳。

整改措施:加强手卫生宣传培训,制定严格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医护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手卫生操作。

3. 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部分科室医疗废物分类不明确,收集、运输、处置过程存在隐患,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整改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培训,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标准,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流程,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

4. 消毒隔离措施不严格:部分科室对消毒隔离措施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力。

整改措施:加强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科室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认识,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并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 医院感染监测不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不够完善,感染数据收集、分析、报告不够及时准确。

整改措施: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加强感染数据的收集、分析、报告工作,提高感染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6. 医院感染暴发应对不力: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对措施不够迅速、有效,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整改措施: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能力和效率。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2. 完善手卫生设施: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置,提高手卫生操作的便捷性,确保医护人员能够随时进行手卫生。

3.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流程,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

4. 强化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消毒隔离措施的宣传教育,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

医院科室院感自查自纠报告一、前言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机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医院的正常运营。

为了提高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我院开展了科室院感自查自纠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二、自查内容1.组织管理及制度建设方面:我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各临床科室也建立了相应的感染管理小组,制定了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方面:我院定期组织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预防能力。

同时,对新入职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确保全体医务人员掌握基本的感染防控知识。

3.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方面:我院严格执行感染防控措施,对感染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加强了感染患者的隔离和管理。

同时,加强了对感染源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感染防控工作的效果。

4.医疗废物处理方面:我院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标记和运输,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5.消毒灭菌工作方面:我院加强了对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加强了消毒灭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了消毒灭菌工作的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1.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部分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不足,对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不够到位。

2.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医务人员对感染病例的发现和报告不够及时,影响了感染防控工作的效果。

3.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

4.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部分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够规范,影响了消毒灭菌工作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压氧院内感染科内自查情况
科内安全隐患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薄弱环节,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一人一管一面罩。

2.每次治疗前后舱内注意通风换气
3.舱内座椅扶手及地面每舱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用臭氧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一次。

4.自查使用中的消毒剂、手消毒剂等的使用浓度及有效期。

5.患者配备专用衣服,每个疗程更换一次。

6.对危重抢救的患者,有伤口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入舱前应做彻底的舱内消毒。

传染病患者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患者出舱后应严格终末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