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配套教学教案

《新媒体概论》配套教学教案
《新媒体概论》配套教学教案

《新媒体概论》

配套教学教案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新媒体艺术概论笔记

新媒体艺术概论 课程准备 1.新媒体艺术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的艺术舞台上了。 2.新媒体艺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现出具有新质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但它仍是民族的。 3.新媒体艺术已成长为一种新艺术形态,一切都在探索中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程介绍 第一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第四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授课内容 第五节怎样学好《新媒体艺术概论》 第六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课程安排 第二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一媒体(媒介) 1.定义:狭义(media):负载信息的介质。(图像、文字等) 广义(communication):传播信息的工具。(如邮局系统,出版发行售卖,虚)2.媒体与人类同时产生(媒体不只指新闻媒体,还包括信息出版、艺术媒体等。) “结绳”与“鱼雁” 3.媒体的更迭与进步 旌旗、鼓角、烽燧、虎符、电报、GPS 二新媒体 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 信息存储与传播媒介

三新媒体艺术(2,代表传播方向;3,人性化) 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一造型机制 数字化机理,智能化功能,虚拟化呈现,海量化存储,非线性结构,网络化传播,无损花复制。 二本质特征 1.科学模拟(精灵鼠小弟) 2.多媒融合(把不同形态的媒介信息融合在一起) 3.互动参与 4.平等共享 (科学是让人“知道”,艺术是让人“感到”。“知道”不一定“感到”=_=!!造型机制是表层的,深层的是本质特征。数字化机理:过去不同的艺术使用的是不同的造型的物质材料,如音乐用声音造型;绘画用色彩,图案;摄影用感光和显影材料等。人们最熟悉的数字化结构:光盘。以扇形记录信息。新一代DVD 4.7G 存储介质的使用要和读取结合起来。地球上物质分四态,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一深化文艺理论研究 二深化艺术史的研究 三深化门类艺术的研究 四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健康发展 五培养新媒体的创作和批评人才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1、新媒体的概念: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介形态,利用数字技术、手机、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讲,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2、新媒体构成要素: 1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2信息的呈现上是多媒体。 3全天候和全覆盖 4商业模式上有创新性 5媒介融合的趋势 3、概念的诞生和演进(小题)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给总统的报告书中提到互联网的概念。 4、网民规模、成形结构比例等(小题) 截止到2015年6月: 网民规模6.6亿,手机网民规模近5.9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88.9%. 农村网民规模1.86亿,占网民总数的27.9%。

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64%,农村30%。 人均上网时长25小时。 搜索引擎的网民用户5.36亿,使用率80.3%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3.74亿,增长率3.5% 网络团购用户规模1.76亿,增长率2.2% 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3.59亿,增长率为17.9% 网上旅行预订网民规模2.29亿,增长率3.3% 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7849万 即时通信用户规模6.06亿,占网民总体的90.8% 数据解读 1、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手机上网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 2、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 3、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助力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 4、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方向发展 为什么网民规模渐趋稳定? 1、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2、运营商和各大厂商联动,加快网络向生活的渗透。 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加强 4、网络应用的社交性和即时沟通的便捷性,增加了网民的使用粘性。新媒体发展的驱动力 1、技术与市场发育 2、资本市场准备 3、党政重视支持 4、加强对意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初级汉语教学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具有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班 二、课型 词汇课 三、教材 《中文》第二册修订版 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所编 四、教具 图形卡片 五、教学内容 词汇数量:18个 课文内容: 买东西 GoShopping 今年我六岁了,昨天是我的生日,我们一家去买东西。妈妈给我买了蛋糕、 面包、牛奶和水果。爸爸给我买了笔、本子和我喜欢的玩具。哥哥和姐姐给我买了一张生日卡。我们一起唱生日歌,这一天,我真高兴。 六、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词语,熟练用文章中学到的重点词语造句子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教学难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复习旧课时间为5分钟,老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课堂练习时间为1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时间掌握在5分钟) 《找朋友》 ﹙1﹚班级集体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拍”、“着”、“拉” 默写词语“拍手”、“拉手” ﹙3﹚请一位同学用肢体语言来再现“拍手”、“拉手”两个词语

2.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时间掌握在7分钟) ①认读:今年jīnnián(thisyear) 昨天zuótiān(yesterday) 生日shēngrì(birthday) 买mǎi(buy) 妈妈māmā(mother/mom) 爸爸bàbà(father/dad) 哥哥gēgē(elderbrother) 姐姐jiějie(sister/eldersister) 蛋糕dàngāo(cake) 面包miànbāo(bread) 牛奶niúnǎi(milk) 水果shuǐguǒ(fruit) 笔bǐ(pen) 本子běnzi(book/notebook) 玩具wánjù(toy) 真zhēn(indeed) 高兴gāoxìng(happy/glad/pleased) 给gěi(give) 东西dōngxi(thing) 唱歌chànggē(sing) ②部分词语扩展:举例造句。 ㈠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 造词:买衣服 例句:我买了一件衣服 给:交付,送与,给予。 造词:给人 例句:我给他买了一件衣服 真:确实,的确 造词:真的 例句:我真的给他买了一件衣服 ㈡买 买了 买了面包 妈妈买了面包。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一章 1.1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 印刷术国家>公民 电报 互联网 变化: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 人人是记者;监督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 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再中心化: 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 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 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 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①计算机 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③数字电视机 *户外LED 2.软件属性分 ①web1.0

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

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 由于特殊原因,需要随班就读的学生学校应该如何安排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分享的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措施三个部分。 (1)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 要求对学生情况的描述必须“客观、辩证、简明和抓住问题的症结”。“前一学年(期)学生的考核分析情况,是制订后一学年(期)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的依据”。 (2)教学目标 要求“依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大纲(普通学校课程标准并参照特殊学校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作适当的减少内容(要点)和降低(层次)要求的处理”。减少内容和降低要求的基本原则是:可接受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及后续性原则;增加和提高缺陷矫正补偿、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生活适应、个性培养发展等内容和要求。 (3)教学措施要求 “教学措施(策略)必须具体、明确,有针对性,便于执行和检查效果”。 2.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形式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总计划、分计划和教案。 (1)总计划个别化教学总计划落实于随班就读学生教学档案卡中,实行一人一卡。该卡由班主任负责填写,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交学校领导督促检查;一份由班主任和特教教研组牵头,会同和协调相关任课教师(语数教师和资源教师为主)共同执行。要定期召开个案会议,争取有关领导、教师、辅导人员(包括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2)分计划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分计划涵盖了随班就读学生接受教育的两种形式:在普通班学习常规课程以及在普通班以外(如资源教室)接受辅导或学习辅助课程(或称为特殊课程)。分计划要求学校“从学生的障碍及其改善的程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尽可能地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为原则进行教育安置。在确定安置方式后,普通班教师和资源教师应根据各自任教的科目制定个别化教学分计划。 (3)教案 教师制定的教案和个别化教学计划应成为有机的整体。在兼顾全班共性的同时,教案中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提问、练习)等特殊要求必须单列或注明;承担普通班以外辅导训练任务的教师所制定的教案,必须针对缺陷补偿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同时,教师作好辅导记录。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1 媒体的分类 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影视书籍电影 2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数字化新媒体主要包括 互联网站(如新浪网) 手机媒体(如空中传媒) 数字电视(如SiTV) 机航媒体(如美航传媒) 户外液晶(如分众传媒) 移动电视(如北广传媒) 电子报刊(如Xplus)等等。 4 新媒体概念包含以下要素: □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 □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 有创新性;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5 新媒体发展的原因 技术与市场发育,手机增值业务的横向发展 党政重视支持,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 新媒体发展,智能制造计划互联网+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6关于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中有一种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说法:数字化新媒体,它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物。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所带来产物 数字化新媒体 当下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数字新媒体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7信息的分类 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 8 信息的数字化 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9 如何看媒体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 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 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 符号载体 “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 “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当着眼于媒体的物质特性、习惯采用“信号” 当着眼于媒体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采用“符号” 当着眼于媒体的具体物质形态时,采用“介质” 当从技术层面使用“媒体”这一术语,往往侧重于媒体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知识讲解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 板

初级汉语教学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具有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班 二、课型 词汇课 三、教材 《中文》第二册修订版 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所编 四、教具 图形卡片 五、教学内容 词汇数量:18个 课文内容: 买东西 Go Shopping 今年我六岁了,昨天是我的生日,我们一家去买东西。 妈妈给我买了蛋糕、面包、牛奶和水果。爸爸给我买了 笔、本子和我喜欢的玩具。哥哥和姐姐给我买了一张生日卡。我们一起唱生日歌,这一天,我真高兴。 六、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词语,熟练用文章中学到的重点词语造句子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教学难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复习旧课时间为5分钟,老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课堂练习时间为1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时间掌握在5分钟) 《找朋友》 ﹙1﹚班级集体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拍”、“着”、“拉” 默写词语“拍手”、“拉手” ﹙3﹚请一位同学用肢体语言来再现“拍手”、“拉手”两个词语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时间掌握在7分钟) ①认读:今年jīn nián (this year) 昨天zuó tiān (yesterday) 生日 shēng rì (birthday) 买 mǎi (buy) 妈妈 mā mā (mother/mom) 爸爸 bà bà (father/dad) 哥哥 gē gē (elder brother) 姐姐 jiě jie ( sister/elder sister) 蛋糕 dàn gāo (cake) 面包 miàn bāo (bread) 牛奶 niú nǎi (milk) 水果 shuǐ guǒ (fruit) 笔 bǐ (pen) 本子 běn zi (book/notebook) 玩具 wán jù (toy) 真 zhēn (indeed) 高兴 gāo xìng (happy/glad/pleased) 给 gěi (give) 东西 dōng xi (thing) 唱歌 chàng gē (sing) ②部分词语扩展:举例造句。 ㈠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 造词:买衣服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概论课堂实录

新媒体艺术概论课堂实录 主讲:顾群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概念,它的“新”是相对于“旧”,但是“新”和“旧”之间是很难界定的。我们在查阅文献的时候,比如我们在数据库查阅论文等等,我们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使用“新媒体”这个词了,就是说“新媒体”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词。 下面说说上课的方式,就是接下来我们怎样学习新媒体艺术。人们认识新媒体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因此我希望是这样,还是偏向于“观念”和“概念”的学习。“观念”是艺术层面的内容,“概念”与我们将来从事设计有关。我们学习新媒体艺术的目的将来是要“落地”的,我们怎么“落地”?需要具体的设计呈现。 在课程中,我们强调基本技能培养,刚才有同学提到的我们将来要学什么软件?软件方面很重要,将来怎么实现我们的创意,要了解最新的科技。作为学生,我们掌握最新的科技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要形成这种习惯,要主动去追踪科技前沿信息,并运用到我们新媒体以艺术创作中去。大一上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这堂课是带领大家进入真正的专业课。这是大家的第一堂专业课,在大二的时候基本都是专业课。在大三的时候开始进入实际项目,要真的开始做东西了。专业课强调创新,为什么呢,这个新媒体艺术,我当时在给大家讲座的时候强调了一个观点,即艺术贵在创新。为什么大家对新媒体都十分

感兴趣呢,因为它新奇。比如摄影、动画的出现都是因为技术上的新奇。我们理论上要创新,形式上要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表现形式不一样。新媒体艺术是通过革新技术来实现的一种创意和艺术形式。 我们的课程体系包括学校的整个办学理念,比较强调实践。我们讲人文素养、技术能力和艺术创新,最终是要强调实践,这也是我们的就业方向。将来大家可能去这些地方,展示展览公司、电视台电影公司,有可能做展览,也有可能做策展,策展更宽泛,这个以后会慢慢讲到。目前,在我们的课程体系没有策展这一块,但是在相关课程中可能会介绍到。现在的传统媒体都在讲新媒体转型,传媒界谈到的新媒体包括我们微博、微信这些自媒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的最基础的软件是什么,PS,还有很多软件大家都需要学,然后后面会再上构成设计课,这个是设计的范畴,属于专业基础课。然后会由宋玉远老师带领大家到企业进行考察。我们一定要对行业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技术有所了解,不然后面就没有办法来做,我们会学摄影摄像的基础,影视后期制作,因为我们这个课程大多数会和影像有关系。 影像专题设计,专题设计主要包含了脚本,我发给大家的材料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里面有关于我们上海世博会山东馆一段影像的脚本设计,它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都会学到。到大二我们会开新媒体艺术表现,新媒体艺术表现是什么概念呢,你实现一个想法必须有一个手段,新媒体艺术表现具体来讲就是怎么实现,就是讲手段的。

新媒体概论试卷3

座位号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试卷( 3卷) 2013-2014学年第 一 学期 《新媒体》试题 课程性质 基础 专业 营销文管 年级 11级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试方式: 闭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____________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现阶段的新媒体无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因此也有人称新媒体为____________ 。 2、新媒体的边界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很多称谓相互重叠,包括网络媒体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媒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线移动媒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因而手机报被誉为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错选、不选无分。) 1、我国网络报纸发展的局限性:( ) A 、时效性上尚未实现实时传播 B 、信息尚未达到海量 C 、网络新闻多媒体特点难以实现 D 、服务性仍需加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试教室: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题目:《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研究 姓 名: 任鹏颖 学 号: 13065084 培养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印制 得 分 评卷人

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这是我在博文楼311听的一节汉语综合课,张老师(化名)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十五名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二十五课《她学得很好》。张老师是一名有数次教学经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十五名留学生中有八名来自韩国,两名来自非洲,三名来自意大利,两名来自俄罗斯。韩国留学生的发音相对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说要好一些,但也存在问题,非洲留学生的发音相对来说不太好,意大利和俄罗斯留学生的发音还算可以。十五名留学生的发音总体上都有问题。 张老师先进行了新课导入环节,张老师在PPT上展示图1,走下讲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课,那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大家最近看了那个韩剧《太阳的后裔》了吧?那么老师梦见了宋仲基跟老师结婚了,所以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张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语气活泼,声音响亮。导入结束后走回讲台在PPT上放了图2与图3,开始新课讲解。张老师先请同学读课文:“下面呢,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并叫了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课文。同学“老师:罗兰,电视台想抢留学生表演一个汉语节目,你愿意去吗?罗兰:老师我不想去。老师:为什么?罗兰:我汉语说得不好,也不会表演。老师:你学得不错,有很大进步,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罗兰:哪里,我发音发得不准,说得也不流利。让玛丽去吧。她汉语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玛丽会唱京剧。老师:是吗?她京剧唱得怎么样?罗兰:王老师说她唱得不错。老师:她怎么学得这么好?罗兰:她非常努力,也很认真。”张老师说:“非常好,谢谢!那么大家注意一下老式标红色和蓝色的部分。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 新媒体概论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 1数字技术( 新媒体的核心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 1数字化:最显著特征 ○2交互性:本质特征 ○3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 ○ 4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5个性化信息服务 ○6虚拟信息传播 ○7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web1.0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Web1.0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web1.0的主要特征:○ 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 ○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 ○4web1.0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 5web1.0不以html 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 6、web1.0与新媒体的发展:○ 1web1.0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 ○ 2web1.0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7、web2.0的概念: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8、web2.0的主要特征:○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3符合web 标准的网站设计 ○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第二章 新兴媒体 (一)网络媒体 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2、网络媒体的构成:搜索引擎 门户网站 网络视频 网络广播 网络报纸/杂志 网络出版 网络社区 SNS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RSS 博客 播客 维客 网络游戏 网络动画 网络文学 其他网络媒体形态 3、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4、搜索引擎的组成 5、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6、搜索引擎的分类: ○1目录式搜索引擎——(最早的一种搜索方式)搜索方式:人工、半自动 代表:Yahoo,搜狐 优点:搜索的站点面广量大,由人工编制的目录信息准确度高且导航质量高。 缺点:低速,更新速度慢。 ○2全文搜索引擎——优点:搜索范围大,信息量多。 缺点:会出现大量无用信息。 代表:Google,百度。 搜索器

对外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一、汉语教学慕课的总体情况分析 我们搜索了coursera、学堂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上的汉语慕课,发现截止到2018年11月已有26门③课程上线,制作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详细数据见表2。汉语教学慕课2014年开始在coursera上线,最早的汉语慕课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自2014年以来,陆续有26门慕课上线,其中2018年新上线的课程最多,达到9门,是有汉语教学慕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慕课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目前上线的26门慕课,可以分为四大类课程:语言要素类课程、汉语综合类课程、专业汉语类课程和HSK 专项课程(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语言要素课主要集中在语法课上;专项课程主要专门为HSK设置的课程;专业汉语课程主要是商务汉语课;综合汉语课程最多,主要是初级汉语教学课程,其中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课程有6门。上述四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有较为清晰的界限,语法类课程是属于语言知识类课程,商务汉语有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HSK课程主要围绕HSK 大纲展开,而汉语综合类课程具有第二语言(外语)教学课程的代表性特征,是语言教学类课程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基础汉语课程为分析对象,一是因为这类课程是典型的第二语言教学类课程,同时这类慕课数量较多;另外这类课程教学内容相近、同质性强,具有可类比性,所得出的分析结论,具有代表性。 二、初级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在六门汉语基础课程中,本文选择四门面向零起点学生的汉语慕课作为考查对象,这四门课程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清华大学的“清华对外汉语”、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初级口语”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功能汉语速成”。这四门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14级汉语国际教育潘琛 F21414030 注:本案例来自于实训课堂学生试讲案例,授课人为其他学生,教学过程由本人听课记录下来。 案例正文 标题:在活动中学汉语 关键字: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文化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 一、教学背景 教学类型:对外汉语综合课 教学内容:第九课《一封信》 教学对象: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的听说读写和运用 2、掌握表示原因和假设的句式用法 3、掌握简单记叙文的和书信的书写格式 4、掌握简单的量词搭配 教学时间:全课有一个课时,共90分钟。 教学环境:中国教师在中国教汉语的语境,在中国学习,具备目的语环境,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学生特点: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分布比较广,主要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存在差异。 二、教学过程描述 环节一:组织教学 1、问好 教师语言:同学们下午好! 学生语言:老师好! 2、导入 教师语言:写信是中国人传统的联系方式。大家都是怎么联系家人和朋友的? 学生行为:学生们争相回答。 学生回答:打电话/发短信/E-mail/视频…… 教师语言:小天以前也是用那些方式联系好朋友的,不过今天他给好朋友东东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信里都写了什么吧。 教师行为:教师打开PPt,展示今天的课题——一封信。同时黑板上进行板书。 环节二:学习新课 1、生词讲练

生词一:香港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是哪儿。 学生回答:上海/北京/不知道…… 教师行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香港,引出生词香港,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行为:学生看老师是怎么书写汉字的。 教师行为:教师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 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二:冬天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 教师语言:图片中的人穿得衣服多不多? 学生回答:多。 教师语言:他们穿这么多衣服,说明很冷对不对? 学生回答:对。 教师语言:同学们知道什么时候很冷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春天/秋天/冬天…… 教师语言:对,我听到有人说了冬天。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教师行为:教师进行板书,同时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三:手套

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

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 河西小学 一、基本情况 年级:三年级 起讫时间: 2012.8—2013.7 姓名:许梦奇。许艳菲性别:女 学习基础:这俩个很特殊的孩子,患有中度智力障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难清楚的听到教师讲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培养借助汉语拼音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并进行口语交际。 3、学会使用字典,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出生字。 4、积累本教材中常用的词语,增加词汇量,能基本辨析常用词语的意思。 5、学会使用铅笔正确、端正、整洁地进行书写。 三、主要特点与问题 1、家长非常配合老师和学校的工作,每天能督促和辅导其完成学校作业。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书中的古诗。 3、书写情况一般,由于难以静心,加上框架没有搭好,字迹不端正。 4、阅读和作文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 四、实施措施(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1、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其喜爱朗读的特点,鼓励其多开口、勤发言,提供一切机 会锻炼他的口头表达能力。 2、充分利用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特点,要求家长利用各种契机多锻炼其生活自理能 力,使其肌肉得到均衡发展,提高书写能力。 3、鼓励她多参与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增加生活经验,积累生活素材。 五、说明(内容的调整情况、教室学习等)

1、对于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不作要求,能做到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即可。 2、基础部分的练习题适当放低要求,阅读和作文由老师指导完成。 3、推荐阅读低年级注音读物。 六、评估反馈 (一)目标达成度 1、拼音掌握情况不理想,朗读课文比较吃力。在老师指导下还能读出部分段落的感 情。 2、能独立查字典,但选择义项有困难。 3、上课老师提问,能用普通话回答,但意思表达不够确切,缺乏连贯性,需要老师 反复启发,才能完整。 4、抄写的字大小不能控制,不够端正。 (二)原因分析 1、不太爱开口说话,也不会主动与周围同学交流,使得口头锻炼的机会较少,缺少 生活积累,运用常用词语存在一定的困难。 2、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回家询问学校发生的事,让其多开口、多交流。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2017-2018(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新媒体定义(名词解释)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微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多选题) 1、数字化; 2、多媒体; 3、互动性; 4、网络化; 5、个性化 三、新媒体传受双方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单选题)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3、从消费产品到生产内容。 四、用户生产内容(UGC)(名词解释) 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User Greated Content,UGC),泛指以任何形式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 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等社会化媒体。 五、UGC的特征(单选题) 1、以网络出版为前提; 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3、非专业人员或权威组织创作 第二章新媒体类型 ★第一节网络媒体 一、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单选题)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 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 。 户外新媒体:移动电视、户外彩屏、楼宇电视等。

二、搜索引擎的特征(多选题) 1、搜索引擎本身不生产内容,却是信息的集大成者; 2、搜索引擎不能控制信息的内容却能控制信息的传播。 三、搜索引擎的分类(单选题) 百度搜索属于: 1、目录式搜索引擎;2、全文搜索引擎;3、元搜索引擎;4、垂直搜索引擎 四、门户网站的概念和功能(多选题)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门户网站被称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BBS、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 五、门户网站的类型(单选题) “中国四大门户”属于以下那一类 1、综合类门户网站; 2、地方生活门户网站; 3、垂直类门户网站 六、门户网站的特性(选择题) 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2、庞大的用户群; 3、网民的依赖性与高黏性; 4、完善的搜索引擎; 5、灵活性。 七、社交网站SNS(名词解释) SNS(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社交网站是为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创建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站是互联网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用户在特定的网络系统中构建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形象,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的联系人,彼此进行交流互动。 八、网络社区(单选题)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最早兴起的概念之一,是伴随着网络以及网络行为的扩展而出现的一个人类社会活动的新空间。网络社区作为言论传播和人际互动的新平台,是社会群体互动的最重要的网络场域之一。 网络社区包括趣缘型网络社区、SNS型社区(社交网站)、幻想型网络社区、交易型网络社区。 九、博客(名词解释) 博客是英文单词Bl ogger的音译。Bl og是Webl og的简称,即Web 和Log 的组合词,Webl 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 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 brevity);

对外汉语教学之旅游教案

旅游教案 19 李欢欢年级:中级(上) 课时:2课时(100分钟) 教材:《中级汉语口语》上册第十三课第一篇课文《你们的西安游是怎么安排的》 一、课文分析: 1、生词:旅行社(lǚxíngshè)、报价(bàojià)、景点(jǐngdiǎn)、项目(xiàngmù)、往返(wǎnfǎn)、住宿(zhùsù)、餐(cān)、土特产(tǔtèchǎn)、纪念品(jìniànpǐn)、保险(bǎoxiǎn)、旅馆(lǚguǎn)、星(xīng)、优惠(yōuhuì) 2、课文:《你们的西安游是怎么安排的》分三段,第一段是东民和大卫的对话,第二段是大卫给旅行社打电话,第三段还是大卫跟东民讲他了解的情况 3、短语:……说了算(shuōlesuàn),随(suí)……随(suí)…… 二、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生词的认读 (2)课文的认读和理解 2、难点:(1)抽象生词的理解,如报价,项目,餐,星,优惠 (2)旅游咨询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旅游的一些词汇和基本对话 2、教学要求:学习结束后学生能认读生词和掌握生词的意思,熟读课文并掌握课文大意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①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的一个旅游景点在中国去过哪里地方旅游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②给同学们介绍几个中国的景点:如庐山(江西),凤凰古城(湖南湘西),西安兵马俑(陕西),下面就让我们来开启神秘的西安之旅吧~ 2、生词的教授:先展示生词(板书或ppt),释义最后带读三遍(1)旅行社:lǚxíngshè(名)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为有旅行欲愿的人安排旅行所需的交通工具、食宿、导游等的机构,如南昌旅行社,青年旅行社 (2)报价:bàojià(动/名)指对方提出的价格,如这套房子的报价是多少 (3)景点:jǐngdiǎn(名)即风景点,如庐山有哪些好玩的景点(4)项目:xiàngmù(名)某一个活动中的不同的类,如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人 (5)往返:wǎnfǎn(动)指来和回,如往返机票/火车票 (6)住宿:zhùsù(动)过夜,多指在外暂住。如在旅馆住宿 (7)餐:cān(名)①吃饭:野餐、饱餐了一顿。②饭食:午餐、西

对外汉语教学 汉字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教案 执行人:王林慧(021) 一、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内容:1、课文中汉字的读音结构写法; 2、全文内容。 四、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学会分析汉字结构,掌握课文的汉字字读音,以及课文内容。 五、教学方法:1、板书展示法;2、师生互动法; 3、课堂练习法; 4、朗读法。 六、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教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几个生字。 1.认识字形 (1)从结构认识字形 独体字:北京言比 合体字(部件》=2):怎样觉得法听说较容易但读写新屋班 (2)从合体字的结构认识字形 上下结构:怎容易写觉 乍心宀谷日勿冖与见 左右结构:样得法听说 木羊彳氵去口斤讠兑

较但读新 车交亻旦讠卖亲斤 半包围结构:屋(尸至) 左中右结构:班(王?王) 此外还有左中右(做——亻古攵)、上中下(意——立日心)、全包围(困——口木)结构。 (3)由歌谣认记汉字 北:匕东西北 京:一点一横小口京 言:一点三横扁口言 怎:乍心南北怎 样:木羊东西样 觉:三点一冖见惊觉 得:双人立于左寸字头上又一日 法:氵去化为法 听:口斤听 说:讠(言)兑说 比:两只匕首比长短 (4)词组搭配认记 北:北京北方觉:觉得觉醒 京:北京汴京(开封)得:舍得得失 言:语言言语言论法:说法法律

怎:怎样怎么听:听说听话 样:样子模样说:说话胡说 比:比较打比方较:较真 容:容易容忍易:易容交易 但:但是读:读书朗读 写:书写写字新:崭新新旧 屋:房屋堂屋(古代民居)班:班长班级 2.笔画笔顺 汉字的笔顺是“先撇后捺”如:“容”的“人”先“丿”后“乀” “先横后竖”如:“读”的“十”先“一”后“丨” (也有例外,如“北”的左部,先“丨”再“一”) “从上到下”如:“写”先“冖”后“与” “从左到右”如:“较”先“车”后“交” “先外后里”如:“屋”先“尸”后“至” “先外后里再封口”如:“园”先“口”后“元”再“一”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先“亅”后“丿丶” 3.认识字音(跟读、带读) 北京(Běijīng)语言(yǔyán) 怎么样(zěnmeyàng)觉得(juéde) 语法(yǔfǎ)听说(tīngshuō) 比较(bǐjiào)容易(róngyì) 但是(dànshì)读书(dúsh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