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耦合器的内部结构图及详细图示说明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3D图

液力耦合器3D图常用(变速型)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变速型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大致分为:泵轮,涡轮,工作室,勺管,主油泵,油箱,进油室和回油室,有的可能还有辅助油泵,根据各个厂家的设计制造不同可能结构上稍有差异!1>泵轮和涡轮是带有径向叶片的碗状性结构,相互扣在一起,有的称两者间的空间为工作室,但为了便于更方便的理解我们不那样叫!我这里所说的工作室是指旋转外壳包围的空间,勺管则是控制这里的油压来控制传动力矩,故我认为这里称为工作室更合理!2>工作室通过涡轮圆周上的间隙与泵轮和涡轮中的空间相通.3>进油室在轴向方面通过泵轮低部的小孔连通泵轮和涡轮中的空间4>泵轮连接电机,涡轮连接风机(或水泵)5>主油泵通过主轴用齿轮传动运行中主油泵将油箱中的油加压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进油室后通过泵轮低部轴向方面的小孔进入到泵轮与涡轮之间的空间,一路到各个轴承进行润滑.如果单设有辅助油泵,那轴承的润滑油部分由辅助油泵完成.在电机的转动下带动泵轮旋转,通过离心力和叶片的作用产生一个旋转冲击矩从而冲动涡轮叶片使涡轮旋转,这样就完成了传动的过程!当需要调节风机的出力时,只需通过调节勺管开口与工作室圆周方向的距离就能控制工作室油压(由于工作室与泵轮,涡轮间的空间相同),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离圆周方向越靠近油压越大,勺管泄出的工作油越大.那么工作室的油压就很好控制,油压越大泵轮传动到涡轮的力矩越大不用说风机转动越快出力越大!通过勺管泄出的工作油经过勺管尾部的开孔进到回油室后返回油箱,完成一个循环!中间工作油冷却的部分在此省略,望见谅!1.背壳2.涡轮3.泵轮4.旋转外壳5.电动执行器6.勺管7.油泵8.压力表9.温度表10.铂热电阻11.压力变送器12.油冷却器13.综合参数测试仪(现场用)14.综合参数测试仪(控制室用)15.转速传感器16.转速仪17.伺服放大器18.电动操作器19.液位传感器20.液位报警器21.电加热器22.电加热自动控制器液力耦合器3D图。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及结构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及结构液力耦合器,说白了就是一种通过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能把发动机的动力“温柔”传递给其他机械部分的小伙伴。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默默工作的小助手。
大家都知道,发动机转速高的时候,它的动力也就强大,但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来调节这些动力,那整个系统就会变得很生硬,就像人开车时突然踩死油门一样,车子会猛地冲出去,反应过猛,容易出现问题。
液力耦合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动力传递更平稳,避免了车辆在换挡时的顿挫感。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你想象一下,有一个像风扇一样的转子(也叫涡轮),它被连接在发动机上。
然后呢,还有一个和涡轮一模一样的转子,它就装在变速箱里,两个转子之间隔着一层液体,这个液体就像是传递动力的小桥梁。
发动机一启动,转子就开始转,带动液体一起旋转。
液体的流动又带动了变速箱那边的转子转,动力就这么“悄悄”地从发动机传递过来了。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那液力耦合器就是个中间人呗?”是的,没错!它就像是一个“调解员”,但它比调解员厉害多了,因为它不仅调解,还能平稳过渡、减震消噪。
特别是在车起步时,液力耦合器的作用就更明显了。
很多车主在起步时,都能感受到车子没有那么突然,起步平稳,这种平稳背后就是液力耦合器的功劳。
它通过液体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剧烈冲击,也就是减少了我们平时开车时常见的“顿挫感”。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其实也很简单,主要由几部分组成:泵轮、涡轮、导轮和壳体。
泵轮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它就像是发动机的“手臂”,负责带动液体转动。
涡轮则是由变速箱驱动的,它就像是变速箱的“手臂”,接受动力并将其传递下去。
导轮就负责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而壳体则是把这些零部件牢牢固定住的“家”。
这些部件相互配合,让液力耦合器能够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动力的传递。
你是不是觉得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还挺神奇的?这玩意儿不仅能让我们开车的时候少点“晃动”,而且还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由于具有空载及慢速起动、无级调速等功能,因而在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1、液力偶合器基本构成下图是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基本构成原理图。
▲液力偶合器基本构成原理图1—背壳2—涡轮3—泵轮4—外壳5—电动执行器6—勺管7—油泵8—压力表9—温度表10—铂热电阻11—压力变送器12—油冷却器13—综合参数测试仪(现场用)14—综合参数测试仪(控制室用)15—转速传感器16—转速仪17—伺服放大器18—电动操作器19—液位传感器20—液位报警器21—电加热器22—电加热自动控制器主要是由泵轮、涡轮和旋转外套组成。
由泵轮与涡轮、涡轮与旋转外套之间分别形成两个腔室。
泵轮与涡轮之间形成的是环形空腔,两轮内分别装有20~40片径向叶片,涡轮内叶片比泵轮叶片少1~4片,以免共振。
泵轮安装在主动轴端部,主动轴与电动机轴连接;而涡轮与从动轴连接,从动轴连接泵的转轴。
当泵轮在主动轴驱动下旋转时,循环圆内的工作油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流道外甩而升压,在出口以径向相对速度与圆周速度的合速度冲入涡轮进口径向流道,工作油在涡轮的径向流道内动量矩降低了,进而对涡轮产生了转动力矩,使涡轮旋转。
工作油消耗了能量之后从涡轮出口流出,又流入泵轮入口径向流道,以重新获得能量。
就这样,工作油在循环圆内周而复始地自然循环,传递能量。
另一空腔是由涡轮与旋转外套构成,腔内有从泵轮与涡轮的间隙流出的工作油,随着旋转外套和涡轮旋转。
在离心力作用下,工作油在此腔室内沿外圆形成油环。
泵轮的转速是固定的,而涡轮的转速则是根据工作油量的多少而改变,工作油越多,泵轮传给涡轮的力矩越大,则涡轮转速越高,反之涡轮转速越低。
因而,只要改变工作油量就可以改变涡轮转速。
而循环圆内工作油量的控制有三种方法:(1)移动旋转内套空腔中勺管端口的位置改变工作油量;(2)改变由工作油泵经控制阀进入循环圆内的进油量;(3)这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液力偶合器也叫液力联轴器。
它是利用液体传递扭矩的,是电动机轴与泵或风机轴之间的联轴器,是在电动机轴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该变泵与风机的转速,同时亦改变了原动机的输出功率。
其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主动部分包括:主动联轴节、弹性块、从动联轴节、后辅腔、泵轮、外壳等;从动部分包括:涡轮、轴等,主动部分与电动机联接,从动部分与减速器联接。
工作原理:泵轮(装在输入轴)将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工作油的动能,涡轮(装在从动轴)又将工作油的动能转变机械能,通过输出轴驱动负载。
泵轮与涡轮之间没有机械联系,两者对称布置,几何尺寸相同,在轮内各装有许多径向辐射叶片。
工作时,在联轴器中充满工作油,当主动轴带动泵轮旋转时,工作油在叶片的带动下,因离心力的作用由泵轮内侧(进口)流向外缘(出口),形成高压高速液流,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随着泵轮同向旋转。
工作油在涡轮中由外缘流向内侧的流动过程中减压减速,然后再流入泵轮进口,如此连续循环。
在这种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泵轮把输入轴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油液的动能和升高压力的势能,而涡轮则把工作油的动能的势能转化为输出轴的机械能,从而实现功率的传递。
通过勺管来调节工作油腔的油层厚度,把勺管以下内侧的循环圆(泵轮与涡轮所组成的轴面腔室)油导走,以改变工作腔内的油量,则偶合器传递的扭矩将随着勺管的上下移动带来工作腔内的油量变化,即实现了偶合器的调速功能。
1.背壳 2.涡轮 3.泵轮 4.旋转外壳 5.电动执行器 6.勺管7.油泵 8.压力表9.温度表 10.铂热电阻 11.压力变送器12.油冷却器 13.综合参数测试仪(现场用)14.综合参数测试仪(控制室用)15.转速传感器16.转速仪 17.伺服放大器18.电动操作器 19.液位传感器20.液位报警器 21.电加热器 22.电加热自动控制器液力偶合器液力耦合器齿轮箱液力耦合器连杆。
4X562SVTL12液力耦合器讲解

>0.3bar
>1.2bar >1.2bar <1.0bar >1.2bar >1.8bar <1.5bar <0.3bar
>0.6bar 按照以上提及数值及测量点
液力耦合器的运行参数
工作油流量and执行机构
工作油流量
工作油额定流量
调速偶合器润滑油压力在 0.3bar 时
外部单元润滑油额定流量 ·全部(1.5bar,60℃)
液力耦合器讲解
仪表设备精品课程
作者——杨冠林
目录
一、液力耦合器的组成 二、液力耦合器的运行参数 三、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四、常见故障排查
液力耦合器的组成
图1.1液力耦合器结构图
1.油箱壳体:调速耦合器的箱体采取整体式设计,壳体和油 箱合为一体; 2.泵轮轴和3.泵轮直接连接,泵轮轴连接电机; 4.涡轮轴和5.涡轮直接连接,涡轮轴连接泵; 6.转动外壳:泵轮上的法兰连接转动外壳使涡轮封闭于其中; 7.工作油腔:涡轮与泵轮的机械能传递在工作油腔中进行; 8.勺管腔:勺管和勺管腔是一体的,置于耦合器壳体内;
易熔塞
如果油温升至 160℃,易熔塞熔毁,工作油将从工作油腔被排入箱 体中,此时,功率传递停止,泵也停止运行。
图1.1液力耦合器结构图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转速调节
如图所示:
1.执行机构 2.勺管杆 3.勺管
4.转动外壳 5.勺管0%位 6.勺管100%位
通过改变勺管的位置来改变偶合器的工作油量可以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 勺管位置在偶合器勺管油腔的最深处时(0%位),循环工作油量最小, 输出转速最小。 勺管位置在偶合器油腔的最外延时(100%位),循环工作油量最大, 输出转速最大。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经典讲解

六. 设备的维护
1.注油 工作油牌号推 荐 选 用6 # 、8# 液 力 传 动 油 46# 汽 轮 机 油 。不 准 使 用混 合 油 或 其 它 牌 号 油 。 2. 注油顺序
(a)打 开 位 于 偶 合 器 箱 盖 上 的 加 油 口 ( 空 气 滤 清 器 ) 盖 , 用 专用 加 油 器 具 将 油 注 入 ,使 油 位 达 到 油 标 的 “ 最 高 油 位 ”。
二.驱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为什么选择液力耦合器连接
1.柔性传动自动适应功能:液力偶合器以液体为工作介 质,输入与输出之间无任何机械连接,所以传动柔和平稳、自动适应性强 2.减缓冲击和隔离扭震的功能:因为偶合器无任何机械 连接,将动力机与工作机隔离开,避免了震动的相互干扰,液体介质本身 具有减冲缓震的功能 3.使动力机轻载启动功能(即“软启动”) 4.过载保护功能 7.无机调速功能 8.改善传动的品质,性能可靠,轴向尺寸短,整机重量轻,振动值低,便于
使用维护。
三.技术参数
型号解读
液力 耦合
YOTGC
调速型
固定箱体
出口调节
工作腔有效直径
四、液偶的组成及结构
一定要记住关键部分就是泵轮和涡轮, 我们叫它旋转组件
液偶的所有部件都是围绕着旋转组件来 展开的
五、工作原理
原理:感觉就是想搅咖啡一样,泵 轮搅动起来,产生涡流了,泵轮 也就随着涡轮转动起来,多少会 有一些能量的损失哦!
(b)调 节 偶 合 器 勺 管 至 最 低 转 速 位 置 , 启 动 液 力 偶 合 器 运 转 ,使 油 充 满 冷 却 器 及 管 路 ,停 机 后 再 注 油 至 油标 “ 最 高 油 位 ”。
4.检查油质油位
(1)定 期 检 查 油 箱 油 位 并及时补充加油 ; (2)新 机 首 次 运 转 500 小 时 后 应 将 吸 油 管滤油器拆下清洗; (3)结合工作 机 停 机 进 行 检 修 , 定 期 清 洗供油泵和滤油器; (4)定 期 检 查 油 质 ,及时更换合格工作油 ;
液力耦合器原理

1、液力耦合器的结构组成液力耦合器是一种液力传动装置,又称液力联轴器。
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发动机过载,二是调节工作机构的转速。
其结构主要由壳体、泵轮、涡轮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2 所示。
图1-2 液力耦合器的基本构造1-输入轴2-泵轮叶轮3-涡轮叶轮4-轮出轴液力耦合器的壳体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上,泵轮与壳体焊接在一起,随发动机曲轴的转动而转动,是液力耦合器的主动部分:涡轮和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是液力耦合器的从动部分。
泵轮和涡轮相对安装,统称为工作轮。
在泵轮和涡轮上有径向排列的平直叶片,泵轮和涡轮互不接触。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约3mm~4mm);泵轮与涡轮装合成一个整体后,其轴线断面一般为圆形,在其内腔中充满液压油。
2、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偶合器以液体为介质传递功率,当动力机通过输入轴带动泵轮转动时,充注在工作腔中的工作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沿泵轮叶片流道向外缘流动,使液体的动量矩增大。
当工作液体由泵轮冲向对面的涡轮时,工作液体便沿涡轮叶片流道做向心流动,同时释放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涡轮旋转并带动工作机做功。
靠着液体的传动使动力机和工作机柔性地联接在一起。
改变液力耦合器工作腔的充满度,便可以调节输出力矩和输出转速,充满度升高则输出转速升高,反之则降低,并可实现无级调速。
液力偶合器调速的特点⑴、无级调速,在液力耦合器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输出无级连续变化的、且变化范围很宽的转速,当转速变化较大时,与节流调节相比较,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⑵、空载起动,电动机可以在空载或轻载下启动,减少对电网冲击,因而可选用容量较小的电动机及电控设备,减少设备的投资,降低起动电流。
⑶、隔离振动,液力偶合器的泵轮和涡轮之间没有机械联系,转矩通过工作液体传递,是柔性连接。
当主动轴有周期性振动(如扭振等)时,不会传到从动轴上,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能减缓冲击负荷,延长电动机或风机的机械寿命。
⑷、过载保护。
由于液力偶合器是柔性传动,其泵轮与涡轮之间有转速差,故当从动轴阻力矩突然增加时,转速差增大,甚至当风机负荷使机器制动时,动力机仍能继续运转而不烧毁,风机也可受到保护。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液力偶合器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1、概述液力偶合器又称液力联轴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动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的叶片式传动机械。
它具有空载启动电机,平稳无级变速等特点,用于电站给水泵的转速调节,可简化锅炉给水调节系统,减少高压阀门数量,由于可通过调速改变给水量和压力来适应机组的起停和负荷变化,调节特性好,调节阀前后压降小,管路损失小,不易损坏,使给水系统故障减少,当给水泵发生卡涩、咬死等情况时。
对泵和电机都可起到保护作用,故现代电站中,机组锅炉给水泵普遍采用了带液力偶会器的调速给水泵。
2、用途液力偶合器作为节能设备,可以无级变速运转,工作可靠,操作简便,调节灵活,维修方便。
采用液力偶合器便于实现工作机全程自动调节,以适应载荷的变化,可节约大量电能,广泛适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工程机械、矿山、市政供水供气和纺织、轻工等行业,适用于各种需要变负荷运转的给水泵、风机、粉碎机等旋转式工作机3、耦合器的基本结构偶合器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泵轮、涡轮、转动外壳、主动(输入)轴、从动(输出)轴及勺管。
泵轮与涡轮称为工作轮,两轮中均有叶片,两轮分别与输入、输出轴相联接,它们之间是有间隙的,泵轮和涡轮均有径向尺寸相同的腔形,所以,合在一起形成工作油腔室,工作油从泵轮内侧进入,并跟随动力机一起作旋转运动,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泵轮的外侧,形成高速油流冲向对面的涡轮叶片,流向涡轮内侧逐步减速并流回到泵轮的内侧,构成了一个油的循环。
4、偶合器调速范围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可以在主动轴转速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液力偶合器内液体的充满程度实现从动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为0到输入轴转速的97%~98%),调节机构称为勺管调速机构,它通过调节勺管的工作位置来改变偶合器流道中循环液体的充满程度,实现对被驱动机械的无级调速,使工作机按负载工作范围曲线运行5、偶合器工作原理●工作液体在工作腔中的绝对流动是一个三维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力耦合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联轴器,又称液力联轴器。
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的泵轮和涡轮组成一个可使液体循环流动的密闭工
作腔,泵轮装在输入轴上,涡轮装在输出轴上。
动力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带动输入轴旋转时,液体被离心式泵轮甩出。
这种高速液体进入涡轮后即推动涡轮旋转,将从泵轮获得的能量传递给输出轴。
最后液体返回泵轮,形成周而复始的流动。
液力耦合器靠液体与泵轮、涡轮的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
它的输出扭矩等于输入扭矩减去摩擦力矩,所以它的输出扭矩恒小于输入扭矩。
液力耦合器输入轴与输出轴间靠液体联系,工作构件间不存在刚性联接。
液力耦合器的特点是:能消除冲击和振动;输出转速低于输入转速,两轴的转速差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加;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
能好,载荷过大而停转时输入轴仍可转动,不致造成动力机的损坏;当载荷减小时,输出轴转速增加直到接近于输入轴的转速。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等于输出轴转速乘以输出扭矩(输出功率)与输入轴转速乘以输入扭矩(输入功率)之比。
一般液力耦合器正常工况的转速比在0.95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效率。
液力耦合
器的特性因工作腔与泵轮、涡轮的形状不同而有差异。
如将液力耦合器的油放空,耦合器就处于脱开状态,能起离合器的作用。
内部结构图:
向左转|向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