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合集下载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研讨交流]据史料,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军事路、外交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物流大通 道”“文化也交集共生”进行分析
返回 16
[成果展示] 从军事路、外交路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 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东西交通要道。
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 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角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教材认知·内化必备知识
返回
学习任务1 古代的商路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演变 1.丝绸之路开通
返回 4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__欧__亚_大__陆___的商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 含义
活动1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至四自然段,掌握古代商路上物质和技术的交流
中国物 质和技 术西传
西方物 质和技 术东传 中国
(1)养蚕和_缫__丝___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2)_漆__器___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3)中国古代的_四__大__发__明___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4)从8世纪起_陶__瓷___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 (1)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引进良种马、苜蓿及_葡__萄___等水果 (2)西瓜和胡桃、_胡__萝__卜___等通过西域传入中国 (3)中亚和西亚的_服__饰___、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4)_棉__花___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5)_香__料__、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摘编自张笑宇《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
返回 27
返回 16
[成果展示] 从军事路、外交路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 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东西交通要道。
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 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角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教材认知·内化必备知识
返回
学习任务1 古代的商路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演变 1.丝绸之路开通
返回 4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__欧__亚_大__陆___的商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 含义
活动1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至四自然段,掌握古代商路上物质和技术的交流
中国物 质和技 术西传
西方物 质和技 术东传 中国
(1)养蚕和_缫__丝___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2)_漆__器___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3)中国古代的_四__大__发__明___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4)从8世纪起_陶__瓷___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 (1)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引进良种马、苜蓿及_葡__萄___等水果 (2)西瓜和胡桃、_胡__萝__卜___等通过西域传入中国 (3)中亚和西亚的_服__饰___、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4)_棉__花___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5)_香__料__、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摘编自张笑宇《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
返回 27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19张ppt)

“草原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特点:
①起源早,历史悠久。 ②路线多,覆盖面广。 ③重经济,互利互惠。 ④具有阶段性 ⑤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⑥注重平等贸易、和平相处、睦邻友好。
二 丝路的变迁
重难点突破: 1、凿空——张骞通西域: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裴駰集解引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
思考点: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法?
凿空”:一方面表示中原王朝向西域诸国首次派遣的官方使节,从此开始了 与西域的正式联系;另一方面,表示张骞通西域后,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 畅通和贸易的繁荣。ຫໍສະໝຸດ 2.海上丝绸之路:时期
形成过程
西汉 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巨舟、帆索和磁罗盘 条件 →官方使节和私人商
贾出洋航海频繁
宋元
路线
与东南亚、南亚、西 亚和东非建立联系
影响
广州、泉州、明州等 成为重要交易枢纽
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 明朝 “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
巅峰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阶段?
丝绸之路的发展与衰落 鼎盛
有所复兴
BC119 BC60 魏晋 隋唐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清
发展受阻: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 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有所复兴:元朝统一;蒙古西征,畅通了东西驿路;元代的驿道路网打通了元朝首 都与亚欧各地的联系
三 丝路的成果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丝路交流
“陆上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特点:
①起源早,历史悠久。 ②路线多,覆盖面广。 ③重经济,互利互惠。 ④具有阶段性 ⑤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⑥注重平等贸易、和平相处、睦邻友好。
二 丝路的变迁
重难点突破: 1、凿空——张骞通西域: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裴駰集解引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
思考点: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法?
凿空”:一方面表示中原王朝向西域诸国首次派遣的官方使节,从此开始了 与西域的正式联系;另一方面,表示张骞通西域后,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 畅通和贸易的繁荣。ຫໍສະໝຸດ 2.海上丝绸之路:时期
形成过程
西汉 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巨舟、帆索和磁罗盘 条件 →官方使节和私人商
贾出洋航海频繁
宋元
路线
与东南亚、南亚、西 亚和东非建立联系
影响
广州、泉州、明州等 成为重要交易枢纽
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 明朝 “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
巅峰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阶段?
丝绸之路的发展与衰落 鼎盛
有所复兴
BC119 BC60 魏晋 隋唐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清
发展受阻: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 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有所复兴:元朝统一;蒙古西征,畅通了东西驿路;元代的驿道路网打通了元朝首 都与亚欧各地的联系
三 丝路的成果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丝路交流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27张ppt)

壹 探源丝绸之路
课堂导入
1.他们之间通过什么途径取得联系? 2.有谁行走在这条联系东西方的通道上? 3.他们为什么要开通这样的通道?
历史记载中 身穿丝绸的
凯撒
陕西出土的 罗马货币
泉州刺桐十 字架
南海一号古 沉船
古代东方与西方存在着联系··········
何为丝中国》一 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 一词来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路线
何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 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 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 路线。 狭义:丝路一般指陆上丝 绸之路。 广义:丝路又分为陆上丝 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 之路。
何为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不同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
不同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发生了什么变化?
禁止官民留学海外,而且国内的学子离开居住地 则需经过特别批准。
宋
宋哲宗时期
对于商人出使海外则必须缴纳高额的“外洋税”, 以限制商业活动的自由。
宋高宗时期
禁止官员私自出境,但可以出使外国。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严厉控制民间私自离开本国范围,当时走 在丝绸之路上的并不是中国人。
匆匆路上行者谁? 古代中国人可以“出国”吗?
西方 西方
你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路?
叁 反思丝绸之路
匆匆路上行者谁?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考:西出阳关之后,为何再无故人?
匆匆路上行者谁? 古代中国人可以“出国”吗?
汉 凡有敢出境外达二千里者,悉令其家释其产业,绝其祀。 ——《史记》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错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记”, “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物。”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共18张ppt)

任务二:思考两汉时期陆上丝路走向兴盛的原因。
丝绸之路 兴起时间 西北丝绸之路 西汉
繁荣时间 隋唐
衰落时间 明清
主要商品贸易 丝和丝织品
原因: (1)汉朝积极的对外政策; (2)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3)贸易利润巨大; (4)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 (5)统治者的参与。
02 大道开远
大道开远
(1)对中国: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保持我 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实现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有利于各国消除分 歧,增进友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导入:在地图上画出古代两条“丝绸之路”路线。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其他商路的开辟; 通过了解商品所 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学习目标
• 1.观看视频,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并分析开通丝绸之路的 历史意义。
• 2.阅读教材,简述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的路线与史实。 • 3.结合史料,概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分析海上丝绸之路
——【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 综合材料分析,文明的交流具有什么特征?你认为应该怎样应对这种现象?
文明的交流具有双向性、竞争性、互惠性
以开放的姿态去包容、吸收、创新
谢谢聆听
作业: 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你觉得今天“一带一路” 有何价值?
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货之道
知识交 流之路
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 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 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蚕丝技术西传后,西域丝织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以萨珊波斯风 格为典型的西域斜纹纬锦,在中国促使丝织业发生了一场近似革命性的变革,造就了 唐宋时期中国丝绸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以后对外传播更为强劲的潮流。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34张ppt)

结合纲要上所学,分析张骞能开创“凿空”壮举的原因。
(1)政治基础: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2)经济基础:汉代经济的繁荣。 (3)军事保障:反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4)个人贡献: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同西域的联系。 (5)各民族交往需要: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一、连接欧亚的通道--丝绸之路
3、兴起:张骞通西域(标志性事件)
西北丝绸之路 西汉
隋唐
两宋
元朝
明清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 ”达到鼎盛的原因?
原因: (1)国家统一,疆域广阔 (2)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交通发达 (3)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 (4)政策开明 (5)文化繁荣,制度先进。
在地图上画出古代欧亚大陆上四条重要的“丝绸之路”路线。
草原丝绸之路
西北路上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我们可以把沿途交易设想为三段进行:在最东方的是中国人,他们一直到达蒲
昌海(罗布泊),也可能只到达敦煌;在最西部的是希腊人,叙利亚人和犹太
人,他们从罗马帝国到叙利亚;从丝叙路利沿亚线到的贵国霜际王参国与,;甚稳至定一的直国到际达关帕系米尔
一段,则是波斯人;从波斯—印度边境穿过整个西域,一直到达甘肃边境的
史料二:汉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达,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经济也都得到了
一定发展,商人活动频汉繁朝。积武极帝的召对募外使政者策出;使两西汉域经,济准发备展联、络丝被织匈业奴发从达河;西 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连通西域。
史料三: 当时,一个商队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走完这条通商之路。一般来说,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第一自然段,回答丝绸 之路名称来源以及狭义和广义的丝绸之路分别 是什么?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 《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一词来 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 路线。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22张ppt)

一、丝绸之路
3、张骞通西域 ——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时间 人物 目的 结果 意义
公元前138年
张骞
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直接的外交目的并未实现
①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②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和贸易的繁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材料: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 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西域,顺利到达乌孙后,又分遣副使出
(3)作用: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中国丝绸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 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丝绸之路”出土的丝织品
汉代丝绸,出土于今叙利亚地 区的帕尔米拉古城
一、丝绸之路
3、张骞通西域 西域:狭义上指现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 南及新疆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 括亚洲中、西部的地区等
南亚、东南亚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
(2)发展:汉武帝根据张骞通既西陕域康获藏得茶的马信古道息—,—派蹚人古对道这,通条向道南路亚进、行东了南
探索。
亚、中亚、欧洲国家。这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主线。 一条是从成都南出发,经宜宾、曲靖、昆明、楚
(3)地位:它在沟通古代中国西雄;南三地是区上与述东两南条路亚线、大南理亚汇的合联后西系行上,,经长漾期濞、
3.海上丝绸之路 兴起于春秋战国,郑和下西洋鼎盛,鸦片战争后衰落, 主要贸易以瓷器为主
(1)含义:海上丝绸之路指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
(2)过程 ①西汉: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②宋元: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中国与东南亚、南亚、 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 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③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草原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 “西南丝绸之路 ” (茶马古道)
“海上丝绸之路 ”
1、草原丝绸之路--
(1)形成条件: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 的关系) (2)路线: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小亚细亚
(3)作用:匈奴、突厥等游 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
② ①
(2)过程:
时间
目的
公元前 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结果/意义 了解到西域的风土人情,提供宝贵资料
公元前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119年
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联系,发展和中亚各国友好关系; 开辟丝绸之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3)张骞通西域的影响(“凿空”)
政治: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管理(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有利于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经济:促进边疆开发和物种交流和经济发展 外交:开辟丝绸之路,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凿空和丝路精神,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
2、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疆域广阔 ②经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③文化:文化繁荣先进,兼收并蓄 ④民族:民族融合 ⑤外交:政策开放 ⑥交通:交通发达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唐中后期丝绸之路转向海路的原因;
材料一:由于西夏的崛起,遮断了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传统商路,更因经济重 心的南移; ——虞云国《细说宋朝》 材料二:在宋代……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 。政府在沿海港口置 市舶司……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 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 载量也大得多。
另一方面,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其前后的丝绸之路交通 和贸易,无论在规模、稳定性还是影响力等方面,确实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凿空”的 提法,也有一定道理。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29张ppt)

①元朝统一; ②蒙古西征,畅通了东西驿路;③元代的驿道路网打通了元朝首都与亚欧各地的联系,使唐中期以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的沙漠 绿洲丝路再次活跃了起来,草原丝绸之路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1.路线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 → 咸海、里海以北→ 欧洲或小亚细亚 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 元 朝 时 期最为兴盛,明清衰落。2.作用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 商路。3.特点全方位、传播速度快、多样 性 、 复 杂 性
亚亚
怛罗斯天
太 平 洋
线山线城
疏 物 一 西
葱岭 南
长寄唐
亚历山
南 海 (涨海)
属论江交州O
拉伯海
北中
非 洲
玉门关
广州
天
狭义的丝绸之路: 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 陆的商路。 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 它命名为“丝绸之路”。广义的丝绸之路: 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 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包括陆上丝 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
安 息
康 居
山三
匈前129年
乌
t【大月氏
论兹西
9
≤ 北龟险 域 9于南
初h首138年 羌 ( 院内一
一大 夏 A
山
前138
张鑫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 示意方向及其年代
意外收获: “凿空”
通西域
前126年
奴
孙
岭
— —
(一)陆上丝绸之路2、 开通(2)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政治: 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外交: 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文化: “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3)两汉时期丝绸之路走向兴盛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积极的对外政策;②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③贸易利润巨大;④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等张骞出使西域图莫高窟第323窟初唐
1.路线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 → 咸海、里海以北→ 欧洲或小亚细亚 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 元 朝 时 期最为兴盛,明清衰落。2.作用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 商路。3.特点全方位、传播速度快、多样 性 、 复 杂 性
亚亚
怛罗斯天
太 平 洋
线山线城
疏 物 一 西
葱岭 南
长寄唐
亚历山
南 海 (涨海)
属论江交州O
拉伯海
北中
非 洲
玉门关
广州
天
狭义的丝绸之路: 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 陆的商路。 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 它命名为“丝绸之路”。广义的丝绸之路: 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 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包括陆上丝 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
安 息
康 居
山三
匈前129年
乌
t【大月氏
论兹西
9
≤ 北龟险 域 9于南
初h首138年 羌 ( 院内一
一大 夏 A
山
前138
张鑫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 示意方向及其年代
意外收获: “凿空”
通西域
前126年
奴
孙
岭
— —
(一)陆上丝绸之路2、 开通(2)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政治: 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外交: 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文化: “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3)两汉时期丝绸之路走向兴盛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积极的对外政策;②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③贸易利润巨大;④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等张骞出使西域图莫高窟第323窟初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
衰
明清时期:衰落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宋代对外贸易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
材料 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 则不虞路途之遥。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 据估计,一支由30头骆驼组成的沙漠商队,只能装载9000公斤货物,而一艘海船则 可载船货60-70万公斤,相当于两千头骆驼的运输量。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材 料 2 :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达,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经济也都得到了一定 发展,商人活动频繁。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 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连通西域。
材料3: 当时,一个商队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走完这条通商之路。一般来说,我们 可以把沿途交易设想为三段进行:在最东方的是中国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们一直到达蒲昌海(罗布 泊),也可能只到达敦煌;在最西部的是希腊人,叙利亚人和犹太人,他们从罗马 帝国到叙利亚;从叙利亚到贵霜王国,甚至一直到达帕米尔一段,则是波斯人;从 波斯—印度边境穿过整个西域,一直到达甘肃边境的是贵霜人。
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为丝绸 之路开通奠基。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两汉时期陆上丝路走向兴盛的原因?
材料1: 前1世纪,罗马人从安息人那里认识了丝绸,并很快狂热地喜欢上了这 种来自远东的神秘丝织品,成为丝绸在西方最大的主顾。丝绸质地优良,但制作 工艺由汉朝垄断,神秘而复杂。“奥勒良曾抱怨一磅丝绸在罗马竟能卖到12英两 黄金”,罗马为进口丝绸流失大量黄金。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政治:实力下降,陆路中断;政府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 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制瓷业发达; 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 优势: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
影响丝绸之路的因素和丝绸之路的特点?
背景
状况
先秦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
政治:
汉代
汉公制武元度帝前1时、3经8年统济、发一公展元、,前加1政强19中年策央,集张权骞 出经使济西域:(凿空)
“丝绸之路”出土的丝织品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 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 路线。狭义的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 绸之路。
3.“凿空”——张骞通西域 (1)经过 ①时间:公元前138年。 ②目的: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③影响: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 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2)发展:汉武帝根据张骞通西域获得的信息,派人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探索。
唐宋时期,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
(3)地位:它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
要作用。
西
安
成
都
缅 印甸 度
3.“海上丝绸之路” (1)概念:指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 (2)发展历程
公效农管元耕理前6经0年济,西、汉手政府工对西业域、的有商
业、对外贸易
隋唐
经政工济治业统、格一商局,业中发:央展集;权经;济农中业心、南手移
经济中心南移
宋元
科技发展:造船技术发展;指南针应 用于航海 农业、工商业发展 朝贡贸易 商业管理机构设立:市舶司;
草原丝绸之路
特点丝:绸交易为主 存在多条交通线路; 陆上陆丝上丝稠绸之之路路,汉有支代线形成, 隋唐海发上丝展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 主导,发展开辟出多条支 线;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北线 海上海开丝上辟丝西绸绸南之之丝路绸路东之东西路向西延两伸。个方 向,范围广泛,宋后超越 陆上海上成丝为绸之主路要交通线路。
汉朝丝绸之路开通的前第提一条次件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中国任丝务织业的为发了展联;络秦大汉月时氏期共与同匈夹奴击关匈系奴的变化发汉展武汉帝与大西一域统各的国措的施友,好使关西系汉实
力进入鼎盛时期,实行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出发时间
公元前138年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19年
结果 意义
没达到目的,但是有一定成果的。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比较“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异同
项目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都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对中外文化、物质交流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是中外友好的象征 相
都是建立在中外交往的愿望之上的,是和平的交流通道 同
开辟道路,地理意义重大 点
中国都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无论在物质上,还是文
沿海城市成为交通枢纽 对外商贸联系频繁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
洲或小亚细亚。
(2)作用: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
2.“西南丝绸之路”
(1)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
汉朝积极的对外政策;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贸易利润巨大; 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 稳定的国际关系等。
4.发展 (1)开辟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2)衰落①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 ②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
两汉时期:兴起
丝
绸 之
隋唐时期:繁荣(陆上——海上)
路
的
宋元时期:转变
时期 内容
西汉 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南海一号宋代沉船
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 条件
磁罗盘,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频繁 宋元
路线 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影响 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交易枢纽
明朝 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不同类型的商路,深入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 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陕西出土二枚罗 马金币和
一枚波斯银币
一、丝绸之路
1.概念 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 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 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