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
1、无才即便有德也无法胜任
一些单位的普遍情况:一项工作任务下达了,接受任务的管理者就会同他的上级讲条件,一要政策,二要人。
要人这一点,普遍都是多要一些人,而决不会少要。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不是人少,而是能胜任的人少,工作做不完。
2、人才可以创造价值
一些单位
“因人设岗”,先有员工,再根据员工的特点或能力设定岗位,至于这个岗位是否必要,是否成为管理“瓶颈”无人考证。
为什么?排除安排人、人浮于事、工作重叠、小事大做的情况,无外乎人才无能。
殊不知人多了就需要布置、协调,需要大家配合。
一个多余的岗位不仅是自身消耗,其他人配合也同样要付出劳动量,同样消耗这些岗位的人力成本。
如果有才能的人多了,不就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间接创造了价值。
3、无才只能增加内耗
当官的A君感到工作很累很忙时,就会找比他级别和能力都低的C先生和D 先生当他的助手,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两份给C和D,自己掌握全面。
C和D还要互相制约,不能和自己竞争。
当C工作也累也忙时,A就要考虑给C配二名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D配两名助手,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A君的地位也随之抬高。
当然,七个人会给彼此制造许多工作,比如一份文件需要七个人共同起草圈阅,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考虑、平衡,绝不能敷衍唐赛,下属们产生了矛盾,他要想方设法解决;升级调任、会议出差、恋爱插足、工资住房、培养接班人……哪一项不需要认真研究,工作愈来愈忙,甚至七个人也不够了。
企业用人应以才VS德为先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企业用人应以才VS德为先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虽然才能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德行更能够决定企业的长远发展。
首先,一个人的才能并不能代表他的德行。
有些人可能非常聪明,但是他们可能缺乏道德修养,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人在企业中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破坏企业的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
其次,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强的人才,更需要的是有责任心、有担当、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员工。
这些人才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还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最后,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也符合社会的期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道德和价值观的社会中,企业应该成为道德和价值观的引领者,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因此,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让道德和才能并重,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才能固然重要,但是德行更为重要,因为德行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首先,德行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来源。
如果企业用人只注重才能而忽视德行,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失衡,甚至破坏企业文化,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其次,德行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企业发展需要长远规划和战略,需要有一支忠诚、负责、有担当的团队来支持和实现。
如果企业用人只注重才能而忽视德行,就会导致企业团队的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最后,德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企业用人只注重才能而忽视德行,就会导致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影响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因此,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让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三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四辩稿

亲爱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首先我想冒昧指出对方逻辑上的漏洞:对方在论证企业用人需要以才为先时,便是员工们既有才又有德,而在论证不需要以德为先时,则是光有德而无才,这是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恰恰相反,我方在论证以德为先时是在员工既有才又有德的基础上证明德更重要。
对于才与德,双方至少在定义上达成了共识:才,即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积累起来的;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上进心,而对于对方刚才论述的才的种种好处,我方声明,并不否认,但相比较之下,企业用人若能以德为先,则会对企业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积极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第一,以德为先是企业发扬团队精神的前提。
试想,如果公司里的员工都是才华横溢、鹤立鸡群,除非大家都是品德高尚之人,否则就极容易出现嫉贤妒能、桀骜不驯的现象,请问这样的团队还是健康的吗?我想这也正是蒙牛“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准则由来,一个团队,只有员工们处处为集体着想,才能互相弥补、互相合作,才能为公司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以德为先是企业长足发展之保障。
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颗大树,则诚信道德有如树根,若树根开始腐烂,不管树多大多茂盛,即可预见这棵树即将枯萎,对于企业来说,无论其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聘用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好比埋下一颗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第三,以德为先是造就高才精英之根本。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什么?是道德、健康和知识,其中道德位于三者之首,尤为重要。
企业只有先招进有德之人,才能有继续培养的可能性,好钢铸好剑便是这个道理。
对于社会来说,企业用人以德为先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积极的倡导。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益驱动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难道对方还觉得企业以才为先、道德次之的用人原则对于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是一种积极倡导吗?如果企业都如对方所期望的那样以才为先甚至唯才是用,那中国的食品安全、偷税漏税、恶性竞争等等问题何时才能解决?企业确实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决不能作为唯一目的,企业必须承担起其应尽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10月10日下午四点,材化学院在十一号楼0144教室举行了辩论赛决赛,由20101031、20101041班分别就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展开辩论。
最后反方20101031班获得本次比赛胜利,反方二辩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在开篇陈词阶段正方循序渐进提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的论点,现代企业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在竞争中才尤为重要,企业只有把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
反方则气势磅礴地陈述了以德为先的论点,通过解释德是品德和修养,是先天具备,才是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积累起来的来强调德的重要性。
并巧妙把企业比喻成一辆火车,有德的约束才不会脱轨。
在对辩阶段先由正方三辩向反方一二四辩提出问题,正方联系实际,提出企业在招聘时首先是考虑才能,符不符合企业职位的岗位要求,进而才参加面试选拔出人才,其中对德的考核几乎没有。
反方也不甘示弱,提出企业要求的是长远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一旦招用了有才无德的人,带来的损害是致命的,并列举了鸭蛋中添加苏丹红,三鹿奶粉中添加三氯氰胺等例子说明无德导致企业名誉扫地,无法生存。
强调道德引导企业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妙语连珠,唇枪舌剑,辩论进入白热化状态。
反方提出“德才兼备”“德智体”这些评价人的标准都是德为先。
正方申明企业用人以人为先并不否定德,德是辅助,企业是唯才是取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求德才兼备,只要是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反方继续用企业要用德来引导反驳,提出假设,如果被重用的人道德低下做出出卖企业专利,泄露企业秘密,损害企业利益的事,那企业损失惨重,一而再再而三得出事,企业如何发展?正方引用了熊猫烧香制作者出狱后被多家公司重金招聘的例子反驳正方观点,提出才并不是一朝而就,德也可以后天培养。
只要管理者能用其所长,制其所短,有才者一样能为企业效力。
反方申明企业用人不只包括招人,还包括提拔、推举,不能片面从招聘来看。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四辩稿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四辩稿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四辩稿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晚上好:首先我冒昧的提出一个对方辩友逻辑上的漏洞:对方辩友在论证企业用人以才为先时,员工们便是又有才又有德,当辩论不需要以德为先时,便成了光有德而无才,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对方辩友偷换概念呢刚才对方辩友始终强调“才”能为企业利润如何重要,我们来看下是否真的是这样,“才”果真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吗其实不然,不论才能是否高低,能把自己的才能转化为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并且为企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时,才能才会变得有价值。
所以有才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只有产生了创造性的劳动,才会有价值。
再从企业存在的价值来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是这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
实质是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职责,为社会和人民谋求福祉,假使一个发展很好的企业为一个有才无德的人所接管,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成为像三鹿,安然这样的黑企业。
昧着良心赚黑钱不说,还用着廉价的化学物质来毒害我们的体质,这样长久以往,恐怕最后倒下的不是这个企业,而是我们中国人。
再者,在企业这个团队内,恐怕有才能的人不再少数,如何让他们和谐相处如何让他们不会互相嫉妒这时候,有道德的人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道德的人能够调和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关系,保证大家能够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不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尴尬场面。
对于社会来说,企业用人以德为先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倡导,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人们大多都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拜金主义,利益驱动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对方辩友仍旧要说企业用人以才为先,以德次之的用人原则是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积极性的倡导吗以德为先是古今中外发展之定理,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求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成为了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辩论赛问题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辩论赛问题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辩论赛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用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些人认为,企业应该以能力为主,只选择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员工。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企业用人应该以道德为先,重视员工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首先,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该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
在一个公司的日常运作中,员工需要进行很多合作,共同完成不同的任务。
如果员工道德品质不好,很难与其他员工协作。
此外,员工如果工作太忙或者面对困难时,可能会出现行为不当的情况。
这时,若员工自身道德水平高,能够克制自己,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其次,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由所有人共同营造的。
如果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只考虑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不注重道德品质,那么其员工很难在企业中形成共同的理念。
然而,如果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能够招聘具有共同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员工,这将有助于促进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形成。
第三,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可以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
一个公司的形象不仅仅是创造价值,而是反映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
如果企业只注重提高生产能力,而忽视了员工道德方面的培养,那么很容易引发生产安全和社会责任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
只有企业注重道德语文和社会责任,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
最后,企业用人以德为先,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一位公司的员工不仅仅是为公司工作,也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如果企业注重培养员工的道德素质,这将有助于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社会,反之如果企业只注重员工的技术能力,不关注他们的道德素质,则会导致员工的道德素质下降,甚至出现文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用人以德为先,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
在实际招聘中,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才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资料(整)(5篇范文)

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资料(整)(5篇范文)第一篇: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资料(整)辩论资料!企业用人才为先!(正)请对方注意,我们素说的德才并不是极端的,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是德才俱备的,只是有些人德行一般般但却很有才华有些人德行很好却没有才华,那么假如你是企业的老董,你会用什么样的人呢,是用多才者来提高企业的效益还是用有德者来维持原状呢!我们的辩题重点指的是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德才都首先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谁都有最基本的才能和道德。
现在是讨论哪个对企业的发展更重要!我认为只要员工的道德不太低下,那么用人就必须唯才是用,唯才必用。
如果真的是品质恶劣,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利益我也不会用。
不过不知道这位辩友知不知道辨证法,没有绝对的只有道德而没有才华的人,也没有只有才华而没有任何道德的人,那么我们重视的是一个人的才华在公司里得到了发挥那么就会对公司带来极大的利益和效益,可是道德呢,道德可以产生利益产生效益吗,不能,所以企业要的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
我认为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用人上的挑选,也就是用人以才为先!企业用人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有一个记者曾做对一家台资企业的总经理做过采访,那位总经理坦诚而明确地表示:“企业起用人才的关键是看应聘者是否适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即有无适用价值,这是招才用人的客观依据,适用即人才;若不适用,纵然你是名牌大学毕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在高的品德也必须舍弃。
”用人单位总是希望招聘到的人才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招聘人才关键在于其工作能力、学识水平是否适应岗位需要!看得出赞同以德为先的都是非常感性的人。
但现在市场的竞争是何等的激烈并不是用德就能解决的。
我还是那句话,你在写简历的时候不可能在简历中侧在说明你曾经做过哪些哪些好事,而只是侧重说明你所具备哪些才能和技术、你所学的专业,因为企业招聘的是人才而不是慈善家。
再退一步说,我方的观点是以才为先并不一定就是无德,只是侧重讲“为先”二字罢了,为先的含义我想就不用再费口舌解释了吧?对方辩友说“才不足可努力补,若是德不足却是无法补的”这话时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立地成佛,等等等先天德不足后天补的例子!而且我们现在贬的是企业用人而不是生活过日子!生活可以与世无争,可是企业一当不竞争那将被取代.所以请对方别脱离主题阿德既是才”为什么现今的企业纷纷打出聘任员工要求要有工作经验,能立刻上岗工作的优先,而应届大学生却求职费力?你们认为哪些大学生因才不够而找不到工作么?" 这个问题问的好啊,其实对方辩友已经不知不觉的站在了我方的观点上了,你方认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才不足而是因为德不足了,那么我们还提倡教育做什么呢,难道培养的大学生都一个个只有才而没有德了吗?甚至与清华北大哈佛剑桥了。
一辩陈述:企业用人以德为先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和观众,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企业用人这个话题。
当前社会经济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发展,用人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用人方面德才兼备当然最好,如果德才不能兼得,退而求其次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那么,为什么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呢?我方认为原因有五:第一:“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内涵与精神面貌的综合素质,“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而才是指开展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相对来说短时间内可通过学习获得。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所以,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
第二:以德为先用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胡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人才是社会建设中最宝贵的资源,德是人才所具备的首要条件。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以德为先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第二:以德为先用人是才能发挥正能量的保障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德”来掌舵,才是恶的工具,所以,“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两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人才必须“以德为先”。
启用德行不正之人,企业发展势必会南辕北辙。
第三: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发扬团队精神之前提企业犹如一颗树苗,员工则是众多的树枝,职业道德就像一把剪刀,不断地进行修剪,使这颗树苗一直保持向上生长的形态;在职业道德的约束下,每个员工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如果缺乏职业道德这把剪刀,众多的枝杈肆意生长,这棵树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姿态,犹如员工只顾自己而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缺乏团队意识,很难形成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
10月10日下午四点,材化学院在十一号楼0144教室举行了辩论赛决赛,由20101031、20101041班分别就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展开辩论。
最后反方20101031班获得本次比赛胜利,反方二辩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在开篇陈词阶段正方循序渐进提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的论点,现代企业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在竞争中才尤为重要,企业只有把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
反方则气势磅礴地陈述了以德为先的论点,通过解释德是品德和修养,是先天具备,才是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积累起来的来强调德的重要性。
并巧妙把企业比喻成一辆火车,有德的约束才不会脱轨。
在对辩阶段先由正方三辩向反方一二四辩提出问题,正方联系实际,提出企业在招聘时首先是考虑才能,符不符合企业职位的岗位要求,进而才参加面试选拔出人才,其中对德的考核几乎没有。
反方也不甘示弱,提出企业要求的是长远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一旦招用了有才无德的人,带来的损害是致命的,并列举了鸭蛋中添加苏丹红,三鹿奶粉中添加三氯氰胺等例子说明无德导致企业名誉扫地,无法生存。
强调道德引导企业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妙语连珠,唇枪舌剑,辩论进入白热化状态。
反方提出“德才兼备”“德智体”这些评价人的标准都是德为先。
正方申明企业用人以人为先并不否定德,德是辅助,企业是唯才是取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求德才兼备,只要是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企业才能
发展壮大。
反方继续用企业要用德来引导反驳,提出假设,如果被重用的人道德低下做出出卖企业专利,泄露企业秘密,损害企业利益的事,那企业损失惨重,一而再再而三得出事,企业如何发展?正方引用了熊猫烧香制作者出狱后被多家公司重金招聘的例子反驳正方观点,提出才并不是一朝而就,德也可以后天培养。
只要管理者能用其所长,制其所短,有才者一样能为企业效力。
反方申明企业用人不只包括招人,还包括提拔、推举,不能片面从招聘来看。
比较有趣的是双方就参加辩论赛也展开辩论,正方提出双方正是因为有才所以参加,反方巧妙地回避,辩论赛不是企业。
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先进行总结,提出企业虽然以营利为目标,但企业是本质为社会服务的,需要道德的约束,引导。
只有建立完善的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才能让企业赢得口碑,做出品牌,获得信任,是企业长足发展的保障。
并且引用但丁的名言“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结尾,为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做出完美总结。
正方重申激励竞争中企业重点在于用人以才,现代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我们应大胆创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能充满活力,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只有才能的人能够抓住商场的命脉,把握先机,迅速应变,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然后的观众提问环节将激烈的辩论延续下去。
有观众提出如果把国家看成企业,三国时刘备用诸葛亮就是以才为先,知晓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才三顾茅庐求的卧龙出山。
反方反驳说诸葛亮是德在先,因为有德才会不遗余力辅助刘备,刘禅,即使刘禅无能,
也没有取代他而自立为王。
最后积劳成疾而死,是他的德赢得了我们的尊敬。
最后由嘉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双方作出的努力,并指出了双方不足之处。
双方都立论太浅,对辩题的拓展不深,观众提问的挺好,由企业能联系到国家,这样辩论范围更广,更深刻。
希望选手以后能深思,发散思维。
辩论,锻炼了思维,成熟了思想,展现了智慧。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辩论赛激励我们同学,这只是其中一个截面,通过它我们看到青春的光彩,语言的魅力。
让我们期待紧锣密鼓就要举行的校辩论赛吧,相信我们的青春不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