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基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2012年7月第一章煤气种类及特性第一节煤气的种类工业上所讲的煤气,是指含有H2、CH4和CO等多种可燃气体成份的混合气体。

我国煤气种类是按其形成原因进行分类的,包括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三种。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按其含量的不同,天然气又分为气油气(纯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和煤矿矿井气三种。

人工煤气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CO),按照制气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三种:1、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如焦炉煤气;2、固体燃料气化煤气,如水煤气;3、油制气。

液化石油气是开采和特制石油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组成成份有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

工业煤气主要指的是人工煤气,如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铁合金炉煤气。

第二节煤气的性质一、煤气成份二、煤气的理化性质高炉煤气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含有CO等可燃物质,有剧毒却无色无味,比重接近空气比重;2、热值较低、燃烧温度也低,爆炸下限较高;3、煤气中含有大量水份(一般为50 - 80g/m3),水份能降低煤气热值,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进入燃烧室还可引发爆炸事故。

焦炉煤气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含CO有毒,还含有氨和苯等有毒气体,但有焦油味,比重较轻;2、易燃易爆,爆炸下限极低,一旦泄漏与空气中的O2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3、热值高,由于煤气中H2、CH4和CmHn的含量之和高达80.2% - 88.6%,因此有很高的热值。

转炉煤气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CO含量较高,剧毒;2、无色无味;3、比重略重于空气比重,泄漏后不易上升扩散而附着在地表。

第三节煤气的危害一、中毒煤气中的CO成份,是造成人身煤气中毒的根本性成份。

基本概念是: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CO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属于血液窒息性气体,少量的CO气体存在被人体吸入,便可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而煤气中的CO含量都比较高,大大超出了人体的所能承受的极限。

二、着火和爆炸煤气是由一些单一气体混合而成,分为可燃气体、不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三部分。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煤气安全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应用。

但是,煤气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若不妥善使用,可能会产生爆炸等事故。

因此,了解煤气安全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煤气的安全使用、煤气中毒、煤气泄漏、煤气阀门开关和突发情况应对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煤气的安全使用1. 安装使用煤气炉具时,应该选择可靠的厂家,使用合格的产品,并按照正规的安装规范进行操作。

2. 在使用煤气时,严禁烟火,禁止吸烟,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 平时切勿将煤气罐靠近火源,保持通风良好。

4. 稳定煤气源,不可手动随意开关煤气总开关或气管阀门。

5. 在停用期间,务必关闭煤气总开关或气管阀门,避免煤气泄漏。

二、煤气中毒煤气中毒是由于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种有毒空气,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速、气喘、全身无力、昏迷等。

以下是预防煤气中毒的一些方法:1. 保持房间的通风良好,尤其是使用煤气炉具时必须开窗通风。

2. 在睡觉前,务必关闭燃煤火炉和煤气炉具,避免煤气泄漏。

3. 使用煤气时,应该选择合格的产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三、煤气泄漏煤气泄漏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以下是一些应对煤气泄漏的方法:1. 一旦有煤气泄漏的情况发生,应该立即关闭煤气总阀门,切勿使用明火和电器开关,开启门窗,保持通风。

2. 不要使用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灯光开关,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 如果你发现煤气泄漏,不要尝试修理,应该立即通知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四、煤气阀门开关在煤气阀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第一,必须确保煤气罐周围没有明火和其他危险因素。

2. 开启煤气阀门之前,要先打开炉灶、热水器等开关。

3. 关闭煤气阀门之前,应该先关掉炉灶等使用煤气的设备,然后再关闭煤气总开关或气管阀门。

5. 突发情况应对在突发情况下,如煤气泄漏、燃气设备起火等,需要立即停止使用煤气设备及电器设备,并采取以下行动:1. 立即切断燃气调节阀门或总阀门。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在工作区域经常用CO报警器检测是否有煤气 泄漏。
照明用具的电压不能高于12伏,灯泡应有保 护罩,软线绝缘良好,室内移动电压不得高 于36伏。
工作现场必须有防护站人员监护。
进入设备或管段深处的工作人员要佩带安全 带,以便监护人员给予帮助。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进入环境空气中CO含量超过30mg/m3 (24PPm)工作时,不能佩带氧气呼吸器, 必须遵守下述的规定: CO含量不超过 50mg/m3(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 超过一小时; CO含量不超过100mg/m3 (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半小 时; CO含量不超过200mg/m3(160PPm) 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2、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解决煤气中毒事故的根本途径是预防煤
气中毒。
(1)工程技术方面。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 原因是煤气泄漏,因此煤气安全在工程技术 方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煤气泄 漏。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一是从根本上杜绝或防止煤气泄漏;二是在 目前还难以避免煤气泄漏的情况下如何防范、 减少和控制煤气泄漏的危险:采用和推广先 进的密封、密闭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 各种煤气设备、设施的泄漏;采用和推广煤 气自动化、机械化技术;采用和推广煤气安 全监测和监控技术;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 应突出强调个体防护,在煤气危险区域或经 常有煤气泄漏的场所作业,应严格佩戴空气 呼吸器等保护用具。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2)停送煤气操作 停送煤气操作属特殊危险作业,必须由
煤气设备所属单位事先制定作业计划(包括 停送煤气指示图表、检修计划、具体停送煤 气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等),确定人员组织 及分工,并申请作业手续。

煤气安全知识

煤气安全知识

煤气平安知识省平安专家卢水龙第一章煤气第一节煤气来源目前本地方所用的煤气多属于焦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煤气,注:叫做焦炉煤气,也称焦炉气。

它属于炼焦生产过程中煤在高温状态下熔融后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混合煤气〕。

煤气属于化学危险品的第五类〔易燃易爆类〕。

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局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例如: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硝化甘油、火箭燃料、三硝基甲苯〔TNT 炸药〕、三乙基铝、过氧化氢等。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下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特别防护的。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煤气当然满足了〕。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实施方法》〔国家安监局令1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且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经营企业。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性比拟大,易发生事故,但不一定属于危险化学品都发生事故。

所以我们国家早在2000年制定公布(GB18218—2009) 《重大危险源辨识》,在2009年3月1日修定为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从事生产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程度进展辨识,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及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平安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居民使用煤气安全常识模版

居民使用煤气安全常识模版

居民使用煤气安全常识模版一、煤气基本知识1. 煤气的成分:煤气主要是由甲烷、乙烷等易燃气体组成。

2. 煤气的性质:煤气具有易燃、无色、无味、可燃和易爆的特点。

3. 煤气的来源:煤气可以从煤矿、天然气井等地开采得到。

二、煤气设备的选择和使用1. 安全检查:在购买煤气设备之前,要检查设备的出厂合格证明、安全阀、防爆装置等是否齐全合格。

2. 安装要求:安装煤气设备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漏气测试,确保设备安全。

3. 正确使用:使用煤气设备时,要按照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不得私自更改、拆卸设备。

使用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的清洁,及时清理积尘和杂物。

4. 关注警示灯:煤气设备上一般会配备有警示灯,当警示灯亮起时,表示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漏气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联系煤气公司或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三、煤气安全使用常识1. 室内通风:室内使用煤气设备时,要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通风设备排出室内煤气。

2. 定期检查:定期对煤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 防止堵塞:不要将任何杂物放置在煤气设备附近,防止堵塞气体排放口。

4. 存放煤气罐:煤气罐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5. 严禁烟火:在使用煤气时,严禁在煤气设备附近点燃火种或吸烟,以免引发火灾。

6. 备用灯具:室内使用煤气时,要准备备用的手电筒或应急灯具,以防停电时无法正常照明。

四、漏气的应急处理方法1. 发现漏气:如在使用煤气设备时闻到煤气味道或听到煤气泄漏的声音,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停止使用煤气设备。

2. 开窗通风:迅速打开窗户通风,并尽量离开漏气现场,避免引发火灾或气体爆炸。

3. 戒火禁电:在发现漏气后,切勿开关电源、拔插电器,也不要使用明火、打火机等具有火源的物品。

4. 关闭总阀门:如果可以安全操作,应尽快关闭煤气总阀门,切断煤气供应。

5. 联系专业人员:在采取应急措施后,应迅速联系煤气公司或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修复,切勿擅自尝试修理。

2024年居民使用煤气安全常识(3篇)

2024年居民使用煤气安全常识(3篇)

2024年居民使用煤气安全常识第一章:煤气的性质和危害1.1 煤气的性质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主要由甲烷和少量的乙烯、乙炔等组成。

它是常见的燃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1.2 煤气的危害尽管煤气在正常情况下是无害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危害。

以下是煤气泄漏可能引发的危害:- 爆炸事故:一旦煤气泄漏积聚到一定浓度,一点火花或火焰都能引发爆炸。

- 中毒事故:煤气中的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会引发中毒,威胁人体健康甚至生命。

第二章:煤气安全的常识2.1 安装煤气设备- 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安装煤气设备,确保设备稳固可靠。

- 请专业人士安装煤气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2 使用煤气设备- 严禁私拉乱接煤气管道,确保煤气管道畅通无阻。

- 使用煤气灶具时,确保燃烧器的气孔清洁,防止阻塞产生火焰不稳定。

- 煤气灶具使用后,要将煤气阀关紧,切勿漏气。

2.3 煤气泄漏的判断和应对- 煤气泄漏时,常常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煤气添加有臭味剂),或者听到爆炸声响。

- 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切勿使用开关、电源等可能产生火花的设备,以免引发爆炸。

2) 打开门窗通风,避免煤气积聚。

3) 关闭煤气阀门,断开电源。

4) 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避免触发火源。

5) 报警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4 煤气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很难察觉。

- 一旦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切勿久留在有煤气泄漏的房间内,及时打开门窗通风。

2) 尽快离开房间,呼叫专业人士进行检查和处理。

3) 如有必要,紧急就医。

第三章:日常注意事项3.1 定期检查和维护- 煤气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其正常工作。

- 定期清洁煤气灶具和烟道,防止积灰和堵塞。

3.2 使用正确的煤气容器和配件- 使用合格的煤气容器和配件,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事故。

煤气基础必学知识点

煤气基础必学知识点

煤气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煤气的组成:煤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甲烷(CH4)、乙烯
(C2H4)、丙烯(C3H6)等烃类化合物组成。

2. 煤气的性质:煤气具有易燃性、挥发性和可燃性,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3. 煤气的来源:煤气可通过煤炭的燃烧或煤炭的干馏过程中释放出来,也可通过天然气的提取得到。

4. 煤气的运输:煤气通常以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形式进行运输,常
用的运输工具包括煤气罐、煤气管道等。

5. 煤气的利用:煤气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家庭炉灶、供暖等用途。

同时,煤气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发电等领域。

6. 煤气的安全性:煤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其易燃性和爆炸性
较高。

在使用煤气时,应注意防止泄漏、保持通风良好等安全措施。

7. 煤气的检测:为了确保使用煤气的安全,需要定期进行煤气泄漏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煤气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

8. 煤气的燃烧:煤气在空气中遇到火源时可以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
主要产物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

9. 煤气的环保:由于煤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有
一定的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10. 煤气的规范:为了确保煤气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各国都有相应的煤气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使用煤气时应严格遵守。

煤气基础知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煤气基础知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目录第一章煤气基础知识第一节压力与压强第二节温度、温标、热量、热值第三节煤气的一般知识第四节煤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第二章煤气安全第一节煤气中毒的预防第二节煤气爆炸的预防及处理第三节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第三章煤气安全工作规范第一节煤气工作人员安全守则第二节煤气设施的安全管理第三节煤气安全操作要点第四节煤气设备的检修第五节带煤气危险作业第六节抽堵盲板第七节停送煤气第八节煤气的使用第九节煤气中毒的抢救第一章煤气基础知识第一节压力与压强一、压力、压强的概念与区别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牛顿,符号:N2、压强: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

单位(Pa)、(牛顿/平方米)3、工程中的压力实际就是物理学中的压强。

二、大气压、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负压)、压力差的概念与关系1、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

我们所指的压力与大气压有关。

2、有关压力的相互关系1>大气压:是指空气自身重量产生的压力,与时间地点有关,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太原地区大气压92.7K Pa2>零压力:是指压力的绝对零位3>表压力:是指压力表所测得的压力(高于大气压)4>真空度(负压):是指真空表所指示的压力(低于大气压)5>绝对压力:等于表压力(或真空度)加上地区压力6>压力差(压差):是指两个压力之差节流法测量压力时,流量与节流装置前后压力差的方根成正比三、压力单位换算:标准大气压:1atm=101325 Pa(标准国际单位制)工程大气压:1kgf/cm2=98066.5 Pa =0.0980665 M Pa ≌0.1M Pa毫米水柱: 1mmH2O=9.80665Pa毫米汞柱: 1mmHg=133.3224 Pa第二节温度、温标、热量、热值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一、摄氏温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摄氏0℃,沸点为100℃,中间均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二、华氏温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32F,沸点为212 F,中间均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为1°F三、开氏温标热力温标K,国际实用温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煤气爆炸事故中,重大生产设备事故占大部分, 这表明煤气爆炸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设备损坏和 工厂停产或部分停产等重大生产损失,
煤气爆炸事故发生的部位,主要是煤气生产、净 化和输送系统,三者合计占81%,其次是热工设 备(加热炉、锅炉、烘干炉等),占14.28%。
全国煤气重大事故100个案例中,就事故发生频 数看,煤气爆炸事故为42件,煤气中毒事故为29 件,煤气着火事故为25件。
气体爆炸特性
气体爆炸主要有: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的 混合气体的爆炸;分解爆炸性气体的分解 爆炸;大量泄漏的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液 体流入大气中开成蒸气的爆炸。
煤气爆炸是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 体爆炸。

通常所说的气体爆炸三条件可表述为:可燃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进入设备前必须做 鸽子试验或者化验分析,CO<24PPm,氧 含量>19.5%,合格方可入内。
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设备,应有定期检 查泄漏制度,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佩戴便携式CO检测仪,CO浓 度> 160PPm不得停留15分钟, > 240PPm 不得停留。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武钢煤气种类以及特性
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是高 炉炼铁时的副产煤气。未经除尘的煤气称为荒煤气, 其含尘量为10~40g/m3。经重力除尘后,可降低 至6~10g/ m3 .经旋风除尘后可降至3~5g/ m3 , 经布袋除尘或者环缝洗涤塔、双文除尘后含尘量可 小于10mg/ m3 。
煤气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与各人的身体强弱、空气中CO浓度以及 中毒时间长短有关。煤气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煤气中毒 当空气中含CO浓度较高,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吸
入大量的CO,所表现的中毒现象为急性中毒。 2、慢性煤气中毒 人如果长期在含有低浓度CO的空气中进行工作,每
天要吸入少量的CO,长期以后,可能引起慢性中 毒。其主要症状为:贫血、面色苍白、心悸、疲 倦无力、消化不良、呼吸表浅、体重减轻、头痛、 感觉异常、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3、煤气中毒的严重程度 轻度中毒、中度中毒、严重中毒
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
煤气设备泄漏没有及时发现,或已经发现而不及时 处理;
对煤气性质认识不足,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煤气区域 工作而又不戴防毒面具;
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 停送煤气,不注意空气流向,或者设备内的残留煤
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 煤气倒窜到蒸汽及水管内,引起人员中毒事故 煤气区域不挂“煤气危险禁止停留”的标志牌,或
转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其发热量
为1700~1900大卡/ m3(7.12~7.94MJ/ m3 ),着火温度600~700 ℃,理论燃烧温度 1700℃左右, CO含量50%~60%。
转炉煤气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转炉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 定比例,遇上明火或者温度达到着火温度,即产 生爆炸。爆炸上限78%,下限18%,回收时如 果氧含量﹥2%,则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 火或者温度达到着火温度,也会产生爆炸
煤气安全
煤气中毒机理
煤气中含有大量的CO。CO无色无味,重度与空 气相仿,能长时间和空气混合在一起。 CO与 人体红血球中的血色素结合,生成碳氧血红素, 破坏人体血液的输氧机能,阻碍生命所需的氧 气的供应,使人体内部组织缺氧而引起中毒。
CO与人体红血球中的血色素的结合能力,比同等 条件下的氧气大300倍,而分离能力,要比同 等条件下氧与血色素的分离慢3600倍。一旦 人体3/4的血色素被CO凝结,人很快就会死 亡。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焦炉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 定的比例,遇上明火或者温度达到着火温度,即 会发生爆炸,爆炸上限37.59%,爆炸下限 4.72%
焦炉煤气中CO含量6~8%,人吸入会中毒。
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是转炉吹氧冶炼过程中,铁水中的碳与
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的炉气,在不同冶炼阶段的成 分变化较大,在冶炼初期、后期的CO含量较低, 不予回收。一般生产过程中,CO含量≥30%, 氧含量低于2%,方可回收。冶炼中期CO含量最 高可高于70%。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高炉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 遇上明火或者700 ℃左右的高温,即产生爆炸。爆炸上限 89.49%,下限30.84%,其有毒成分为CO,含量占 24~28%。
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是煤在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生成焦炭过 程中形成的,无色有臭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其发 热量在4000~4200大卡/ m3 (16.72~17.56MJ/ m3 ),重度为0.45Kg/ m3左右,理论燃烧温度2150℃左右,着火温度 550~650 ℃。
者安全制度不严格,误入或者提前进入危险区域 管网系统压力波动过大,超过水封安全要求,造成
水封压穿,煤气泄漏。
如何防止煤气中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
煤气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考试合格,否则 不能上岗工作
在煤气设备上抽堵盲板、动火检修,必须到 煤气主管单位办理动火证。防护人员要到现 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
荒煤气温度一般在150~250℃,高炉异常时 可达800 ℃,需经降温后送用户使用。
高炉顶压一般在0.2~0.25MPa,不同的用户 有不同的需求,现代高炉基本上配备了TRT,能够 将高炉煤气压力能转化为电能,一般可回收高炉鼓 风机耗能的30%以上。
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中主要可燃成分为CO 以及少量的H2。高炉煤气 发热量为740~800大卡/ m3(3.09~3.34MJ/ m3 ) , 重度为1.30~1.33Kg/ m3 。理论燃烧温度1500 ℃ ,着 火点温度700℃ 左右。
发现跑冒煤气或者带煤气作业,必须佩戴氧气呼 吸器或者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蒸汽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连通,用完后立即 断开,防止煤气倒窜造成中毒。水管应装逆止阀, 以防止断水时煤气倒窜。
煤气地区应挂明显的安全标志牌。
煤气爆炸
煤气爆炸事故分析
据全国工厂煤气爆炸重大事故42个案例分析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