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郊唐钱起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

(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杂诗》唐·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③休向耳边啼。

【注解】①著:吹入。

②等是:等于。

③杜鹃:鸟名,即子规。

(1)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写诗的时节。

(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3.古诗文阅读夜过西湖[宋]陈起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古诗词阅读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期末总复习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

期末总复习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
例如:He likes apples.他喜欢苹果。 ( 主语是He, likes 是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一般现在时的关键词:always,(总是),often(经常), usually (通常), never从未;every day每天, every week每周, every year每年, sometimes有时候, at times时常。
A.as better as B.as good as √C.as well as
( )8.The programs on Channel 10 are ____better than Channel 5.
A.more
√B.much
C.many
( )9.He is _____than any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
A.cold B√.colder
C.coldest
( )14.Which city is______,Bei jing,Shang hai or Liuzhou?A.bigB.bigger
√C.the biggest
模块5和6:动词不定式 (1)、(2)和双宾语。 1.动词不定式(带to的动词):to+动词原形(注:to do代表不定式) 例如:She wants to see her aunt.她想去看望她的阿姨。
( )4.I______ my homework when my mother came home.
A.am doing √B.was doing C.did ( )5.She often ______ shopping with her mother.
A√.goes B.go C.went ( )6.We_____swimming tomorrow afternoon.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到,。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6作者为什么说小溪“明灭可见”?7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8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10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

假如我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11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我的积累:我的赏析: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初二上册数学全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点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SAS SSSHL AAS SAS ASAAAS ASA AAS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第三边找直角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对边切记:“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例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

求证:ACF BDE ∆≅∆。

知识点二: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 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AD BE ⊥,垂足为D 。

求证:21C ∠=∠+∠。

例3. 如图,在ABC ∆中,AB BC =,90ABC ∠=。

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BE BF =,连接,AE EF 和CF 。

求证:AE CF=。

知识点三:常见辅助线的作法..1. 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例4. 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CD =。

2. 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知识..例5. 如图,,AP CP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 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

例6. 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 AB =,ADB BAD ∠=∠,AE 是ABD ∆的中线。

求证:2AC AE =。

4. “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例7. 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情景交际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情景交际

(6)Would you like…?意为“你想要……吗?”表示有礼貌地提 出请求、邀请或建议。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你想要杯咖啡吗? 2.如何用could和should提建议 在陈述句中,could用于委婉客气地陈述看法和建议,向对方提 供一个选择的内容,可译成“可以”“不妨”。should表示义 务和责任,说话者语气较肯定,常译成“应该”。
余选项);'s a nice day, isn't it? B: 1. ___A__ It is very sunny. A: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 B: 2. ___E__ By the wa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B: Really?Congratulations!3. ___A___ Next month I will take a tour group there.
A: Singapore?That's my favorite place to visit. 4. ___B___ It must be fun to play in the park.
5. —You ___h_a_d_b_e_t_te_r_n_o_t___(最好不要)watch TV. —OK.
6.__W__o_u_ld__y_o_u_l_ik_e____(你愿意)to go shopping with me?
Ⅲ. 补全对话 A-C从方框中选择恰当的句子补全对话(方框中有两项是多
B A: Joe, long time no see!Where have you been? B: Hi, Judy! I've just traveled to America;1. __D____ A: Tour guide?It sounds interesting. B: I love traveling.It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my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组合训练(一)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②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⑤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⑧《野望》中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诗句是“徙倚欲何依”。

(2)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后四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

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遂。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璀璨(càn) 心弦(xián) cháng(徜)徉(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拔”改为“拨”“遂”改为“邃”(3)“潜移默化”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孜孜求索”中,“孜孜”的意思是勤勉,不懈怠。

(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横线处续写一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一】她像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示例二】她像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作者后来修改的名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期末复习 (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期末复习 (共47张PPT)
《黄鹤楼》) 4. __征蓬出汉塞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
塞上》) 5. __月下飞天镜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
送别》)
6. 几处早莺争暖树,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7. 攀条折其荣,__将以遗所思__。(《庭中有奇树》) 8. __老骥伏枥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9. __风声一何盛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其二)》] 10. __岂不罹凝寒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滞.留( zhì )
蒙昧.( mù )
胆怯.( qiè )
锃.亮( zèng)
粗糙.( cāo ) 酒肆.( sì ) 甲胄.(zhòu)
犀.利( xī )
广袤.( mào )
禁锢.( gù )
胡髭.( zī )
黯.然( àn )
戳.穿(chuō)
粲.然( càn ) 穹.顶( qióng ) 颔.首( hàn )
《雁门太守行》) 16. 天接云涛连晓雾,__星河欲转千帆舞__。(李清照
《渔家傲》)
17. __无可奈何花落去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浣溪沙》)
18. 微动涟漪,__惊起沙禽掠岸飞__。(欧阳修《采桑 子》)
19. 争渡,争渡,__惊起一滩鸥鹭__。(李清照《如梦 令》)
20. 巴东三峡巫峡长,__猿鸣三声泪沾裳__。 (郦道元 《三峡》)
3. 通过《春望》中的“__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__”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因忧国、伤时、思家而造
成的苍老之态。
4.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_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笔力苍劲,意境

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结100条

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结100条

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结100条1.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什么事件?林则徐虎门硝烟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了打开中国市场3.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开放哪五处为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南京条约》割什么地方给英国?香港岛6.鸦片战争的影响?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鸦片战争。

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0-1860.10年9.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谋和帮凶是哪些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0.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的条约是什么?《天津条约》11.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带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的条约是什么?《北京条约》1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是什么?火烧圆明园13.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的条约是什么?《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1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6.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17.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什么?金田起义18.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9.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20.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哪些?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23.洋务运动是创立的新式海军有哪些?北洋、南洋、广东和福建四支海军2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事件?洋务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骆驼祥子》
• 作者及其主要作品。故事概要。典型情节。人物 形象(主人公形象)。主旨。写作特色。
• 《骆驼祥子》老舍: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四世同堂》 、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 《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火葬》,《鼓书 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剧本《茶馆》、 《龙须沟》……
• 从命题范围来看,句子的深层含义包括理解句子所 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 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
• 从考试题型来看,大多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句话给你什么 启示”“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什么”等这类方式 出现。
• 在答题时,结合中心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理解关 键词,或借助生活的经验理解句子所讲的道理,是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 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 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四、段落大意串连法 (适用于说明文、议论当的增加和删减, 组成几句连贯、通顺的话,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便是课文 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也叫“段落大意合并法”,这是概 括课文内容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管用的方法。因为一篇 文章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抓住了每个 段落的主要意思,也就等于抓住了整篇文章的整体意思了, 所以只要把各个段落的大致意思串连在一起,课文的主要 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期末试卷题型
一般情况下,试题如下: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字音 2.字形 3.字义(词语或成语运用) 4.语病 5.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6.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或其他语言综合运用题,如关于某 节日、某季节、某种花的诗歌;仿写;句式变换;或名著阅读; 或综合性语文活动的主题及过程……)——1至5题一般为选择题 (第4、5题不一定考语病或衔接)而第6题为主观题。 二、古诗文 7.古诗文默写
• ②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 事件意义组成,所以可按照“本文通过某人做某 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 哲理、自然规律、社会本质等)”的模式予以概 括。
(1)逻辑顺序(A、总—分 B、概括—具体)
(2)时间顺序(A、春夏秋冬 B、早---晚 C、 白---夜
(1)选择默写正确或有误的两项。 (2)根据课本,补出上句或下句。 (3)根据提示,填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名句。 8.解释古文字词。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三、古诗文阅读
一般只出一篇文言文(或节选),一首古诗。 但也有可能是比较阅读,两篇文言文(节选), 两首古诗。不过,题型是差不多的。
9. 古文字词含义(实词、虚词)——选择题。可 以综合几篇课文的字词。结合练习册、文言文小 测卷子以及单元卷来复习,尤其是选择题。
2、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触、视、听、嗅等)
(4)详写、略写相结合
(5)动静相结合 (6)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3、善于归纳景物描写所表现的特征
4、写景的层次感体现在画面的安排和写景顺序结合上,给人 一种立体感
五、记叙文中写景的作用:
1、一般记叙文(散文)
1、抒发作者思想感情 作用
2、揭示文章中心
2、小说类记叙文
另外一篇肯定是记叙文(或散文或小说)。基本上全 是问答题。若是小说,一般是名著阅读里的小说的节选, 且容易出一道选择题(作者的其他文章)
也有可能出三篇阅读。1.说明文(短),两道选择题; 2.课文(文段),比较阅读,两三道题;3.课外阅读,三 四道问答题。
总题数一般不超过21小题。
八上名著阅读
• 《朝花夕拾》
• 知识归纳
•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 记叙文体常识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线索:物线、情线
• 描写方法:
• 叙事为主的文章:叙述事情的经过 写人为主的文章: 人物做了什么 写景状物的文章:从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的特点
• 原则
• 1、内容完整。 • 2、语言简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意思。 • 3、在概括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弄清“主 人公 • 或主要人物是谁”十分必要。
几种方法
• 一、题目扩展法 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把题
• 理解能力: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
• 考点一 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作用) • 考点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作用) • 概括能力: • 考点三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 考点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考点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
感受
• 分析能力: • 考点五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 • 考点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
感受
• 考点七 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和探究 • 鉴赏能力: • 考点八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及表达技巧,对文
学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 探究、评判能力: • 考点九 点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鼓励学生多角度、
有创意地阅读
考点二: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 所谓句子的深层含义,是指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没有从字面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意思(似乎应当以肯 定的、正面的表达为好)。
1、写景的顺序: (3)空间顺序(A、高—低 B、上—下 上-
中-下 C、远—近 D、外—内 )
(4)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A、春天成长 过程 B、风由小到大 雨由小变大 C、落 潮——高潮 音响的由小到大 D、云由少到多 等)
(1)正面、侧面相结合
(2)实写、虚写相结合(以虚衬实)
(3)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味、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阅读感受: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
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③ 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 曰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说的景物描 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 表现力。 •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1. 保尔 • 柯察 金 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 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 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 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 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 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 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 某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 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 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研讨 会的开场白。(不少于40字)
人物描写方法(直接):外貌(肖像)、语言(对话、 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人物描写方法(间接):衬托、对比

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 ①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 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 心理特征。
• 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 从叙述角度了解人物形象。
10.翻译句子。 11.古文问答题。 12.古文或古诗问答题。 13.古诗问答题。——10至13题,不一定。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四、现代文阅读
一般有两篇。(中考有三篇。有可能是说明文、议论 文、记叙文或散文或小说各一篇,一般有三四道选择题。)
本学期很有可能出一篇说明文阅读。如果向中考靠拢 的话,一般是两道选择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若出问答题,一般也就是考查说明方法的好处,语言的准 确性(生动性),概括信息等。若只出两篇阅读,也有可 能会出问答题。——结合单元卷复习。可能课内,可能课 外。后者居多。要看另一篇。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 5、人称的变化
插叙
比较阅读
• 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或形 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合并一起设计考题, 从而考察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评判能 力。
• 比较阅读常见的比较点:1、主题思想的比 较:2、人物形象的比较:3、语言的比较4、 结构比较:5、写作手法比较
• 祥子 :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 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 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 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 刘四:残忍霸道
• 阅读感受: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 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 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 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 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 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写作手法 的鉴赏与分析
• 写作手法范围广,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 辞手法等等。
• 1、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讽刺、渲染、欲 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等等
• 2、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 3、全文大范围使用拟人手法、夸张手法、比喻手法 • 4、结构上的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1、衬托人物(心理、性 格)、 渲染气氛 、 产
作用 生联想。
2、揭示文章中心
1、注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方法 2、注意上下文的联系
1、画面的色彩(明朗、 暗淡)和基调(欢快、沉 闷、热烈等)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