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校对的方法、工序与制度)【圣才】

合集下载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题库(4-6章)【圣才出品】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题库(4-6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书刊校对工作第一节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校对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2008年真题]A.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B.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C.对原稿可能存在的错误提请责任编辑核实D.对原稿的明显错误直接处理【答案】D【解析】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这一概念包含着两层意思:①校对工作的依据是经过三审和编辑加工整理的原稿;②校对的职责是既要根据原稿来发现、订正校样中的差错,又要注意原稿本身可能存在的差错并提交编辑处理。

2.下列关于校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9年真题]A.为提高效率,校对工作也可由作者负责B.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C.在出版社内,校对是发稿后、印刷前一道重要的质量把关工序D.校对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错误,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答案】A【解析】A项,校对工作不能由作者负责,只能由校对人员负责。

B项,“校对”一词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出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之一。

C项,书刊生产流程中,校对是编辑后、印刷前对内容、文字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是书刊编校质量的重要把关环节。

D项,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3.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2002年真题]A.作出修改,进行加工B.订正差错,提出质疑C.改正错字,消除疑点D.找出差错,加以改正【答案】B【解析】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①校对工作的依据是经过三审和编辑加工整理的原稿;②校对的职责是既要根据原稿来发现、订正校样中的差错,又要注意原稿本身可能存在的差错并提交编辑处理。

此外,“校对”一词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出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之一。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单选题1.某图书预计生产10 000册,单位销售收入23.00元。

单位销售税金0.20元。

该图书的保本成本为()元。

A. 276 000B. 232 000C. 228 000D. 184 000【答案】C2.某书正文用纸20印张,按规定每印张定价为1.30元;封面(过油加勒口)定价为1.60元;插页1页不连同正文一起印刷,定价0.50元。

该书定价应为()元。

A. 33.80B. 28.10C. 24.90D. 23.90【答案】B3.着作权法所称的“图形作品”之一是()。

A.绘画B.照片C.地图D.雕塑【答案】C【解析】图形作品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的地图、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示意图等作品。

4.不受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答案】D5.按我国着作权法的规定,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其着作权属于()。

A.文学作品作者B.制片人C.编剧、导演、摄影者、作词者、作曲者D.文学作品作者和电影作品编剧【答案】B【解析】按我国着作权法的规定,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其着作权属于制片人。

但是,编剧、导演、摄影者、作词者、作曲者等享有署名权,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其中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其作者还有权单独行使其着作权。

6.某出版社委托画家甲设计一大型工具书宣传广告,但事先未就着作权归属事宜在合同中约定,则该广告作品的着作权()。

A.归该出版社B.归该出版社和甲共有C.因权利主体不明而归国家D.归甲【答案】D【解析】关于委托作品的着作权归属,我国《着作权法》第十七条作了明确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着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着作权属于受托人。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标点和翻译)【圣才出品】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标点和翻译)【圣才出品】

第七节标点和翻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是()。

A.自汉以来畴人不知有黄极,西人入中国,始云赤道极之外,又有黄道极,是为七政。

恒星右旋之枢,诧为《六经》所未有B.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C.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D.八年,陈季扩复啸聚,会朝廷屡诏屡抚【答案】D【解析】A项,不当断而断,“七政”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星,若按上例断句,则意为黄极为七政,谬矣。

其本意谓黄极是七政恒星之枢,故“七政”后的句号应去掉。

B项,当断而未断,“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点断,成为“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C项,当属下而误属上,文中的“今往仆少小”“相与夫街谈巷说”语义不通。

“往”是“送往”的意思,“相与”是“送给对方”的意思。

第一句意思是说,“现在送我少年时代所著的辞赋一篇给你”。

“夫”在这里是引出议论的句首语气词。

标点应为: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2.下列句子中,古文标点完全正确的是()。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B.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C.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答案】C【解析】A项,不明词义而误,这里的“铸”是动词,应下读。

(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B项,不明古代文化常识而误,古代“孝廉”为一科,不曾分科,故“孝廉”不宜断开。

(正)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D项,不明语法而误,这里的“所”指代“闻”的对象,不可能指代“闻”这一行为的主动者,故“所闻”当属上读。

(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出版工作常用信息的检索方法)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出版工作常用信息的检索方法)

第四节出版工作常用信息的检索方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关于字、词的检索,说法错误的是()。

[2016年真题]A.《现代汉语词典》可用于查找常用字、词B.《汉语大字典》可用于查找冷僻字C.《新华字典》可用于查找各种字、词的来源D.《汉语大词典》可用于查找较冷僻的词语【答案】C【解析】C项,《新华字典》(第11版)收录单字10000多个,明确区分繁体字、异体字,收带注释的词语3500多个。

《新华字典》基本上可满足阅读一般著作和报刊的需要,并能起规范汉字的作用。

它是我国目前最通行的一部小型普通字典,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利用《新华字典》可以解决常用字、词的查考问题,但不能查找字、词的来源。

2.要查找成语“走马看花”,不宜利用()。

[2015年真题]A.《汉语大词典》B.《汉语大字典》C.《辞源》D.《辞海》【答案】B【解析】查成语、典故,可利用一般辞书。

常可利用专门的成语、典故词典,如《中国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大词典》等。

还可利用通用词典,如《辞源》《汉语大词典》《辞海》等。

B项,《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

它属于大型普通字典,主要用于冷僻字、词的查找,汉字古义及古文字形体的查找和汉字古音韵的查找。

“走马看花”是成语,不宜用字典,应用词典。

3.下列图书中,无法查到成语“姹紫嫣红”相关资料的是()。

[2009年真题] A.《中国成语大辞典》B.《佩文诗韵》C.《辞源》D.《辞海》【答案】B【解析】查成语、典故,可利用一般辞书。

常可利用专门的成语、典故词典,如《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华成语全典》《汉语成语大词典》《常用典故词典》《世界成语典故辞典》和《中外典故大词典》等;还可利用通用词典,如《辞源》《汉语大词典》《辞海》等。

此外,也可利用类书,并且类书还能查检诗词文句等。

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渊鉴类函》等类书。

B项,《佩文诗韵》是用来查汉字的古音韵的,不是查成语的。

出版专业资格《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

出版专业资格《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

出版专业资格《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答案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编辑B.整理创作C.复制D.发行2.在出版工作中,编辑工作处于()。

A.协调环节B.中间环节C.中心环节D.辅助环节3.下列关于编辑与整理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编辑离不开整理B.整理离不开编辑C.编辑和整理之间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D.编辑可以随意修改整理的稿件4.与图书相比,期刊最基本的特点是()。

A.系统性较强B.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强C.有固定名称,按顺利编号连续出版D.开本较大5.下列关于图书封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封面也称“书皮”、“封皮”B.封面能对书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C.封面由面封和底封组成D.封面通常印有装帧性图文6.根据国家《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除外文版图书和线装书外,凡书脊宽度大于或等于()毫米的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应当设计书脊内容。

A.4B.5C.6D.87.教育类挂图宜选用的装订样式是()。

A.平装B.线装C.散页装D.精装8.编辑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包括()。

A.编辑B.副编审C.编审D.总编辑9.下列关于书号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装帧形式的同一种图书,使用同一个书号B.同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使用同一个书号C.相同内容的不同开本图书,应分别使用书号D.一套多册图书只有一个总定价,不拆开销售,每册单独使用书号10.出版行政部门规定的重大选题备案范围()。

A.是确定不变的B.不是一成不变的C.是因人而异的D.是因出版单位的不同而不同的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对()的保护有时间限制。

A.署名权B.修改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发表权12.按国家版权局《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图书原创作品的版税率标准为()。

A.2%~8%B.2%~9%C.3%~10%D.4%~12%13.侵犯著作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这三项责任()。

出版专业初级实务 第四章书刊校对

出版专业初级实务 第四章书刊校对

2.在发现原稿有矛盾而又无文献可供参照时,校对者进行判 断只能用( )。
A.读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答案】D
二、校对的基本工序(熟悉) 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对片 (其中某些工序需依次进行,某些工序可穿插进行)
(一)需依次进行的校对工序 初校(一校) 校对者必须依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排版时产生的文字、符 号、图表、公式等方面的差错和版式错误。 主要任务是校异同,同时兼顾校是非。
校异同与校是非的关系 紧密相连、互相依存的互互融关系。 目标的统一 校异同——显真保值(通过消除校样中的显性差错实现) 校是非——纠错增值(是通过消除校样中的隐性错误实现)
44.校对的基本功能有( A.校优劣 B.校是非 C.校有无 D.校长短 E.校异同
BE
)等。
三、校对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校对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校对是编辑后、印刷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
改版
核红 三校 整理 通读
付印清样 改版 核红
付 印
制作
数字
CTP
出片
电子书
印制
印制
对片
图4-2 全人工校对分校模式操作流程 印制
分校模式流程环节少,出版周期短,在一般书刊上运用可以充分
保证编校质量,应用广泛。
七、人机结合校对操作模式 普遍采用计算机校对与人工校对配合的人机结合校对。 校对软件中,以黑马校对软件应用最为广泛。
他校法
功能在于释疑
是在对校样内容存在疑问时,利用内容相关的其他权威文献(包括
工具书和各类标准、规范)来判断正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他校法常与本校法交叉运用。(“本校”发现了问题但难以准确判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书刊的装订)【圣才出品】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书刊的装订)【圣才出品】

第四节书刊的装订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主要环节为“折页→配书帖和封面→订书→切书→检查包装”的是()的工艺流程。

[2013年中级真题]A.骑马订装B.平装C.精装D.无线胶背定装【答案】A【解析】骑马订装的工艺流程是最为简单的,所以采用这种装订样式的书刊不但生产周期短,而且成本也较低。

组成骑马订装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有:折页→配书帖和封面→订书→切书→检查包装。

2.在书刊装订中,主要环节为“折页→配书帖→订书→包本→烫背→切书→检查包装”的工艺流程,是()工艺流程。

[2010年中级真题]A.骑马订装B.平装C.精装D.线装【答案】B【解析】平装和精装的订书方式有锁线订、胶粘订、锁线胶粘订等,因此,“订书”环节的具体步骤互有区别,而其他环节是相同的。

组成平装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有:折页→配书帖→订书→包本→烫背→切书→检查包装。

3.某期刊内文有160面,用胶版纸印刷。

该刊的订书方式不宜采用()。

[2010年中级真题]A.无线胶背订B.锁线胶背订C.锁线订D.骑马订【答案】D【解析】骑马订是一种较简单的装订方法。

骑马订要求书刊中没有单页,并且还不能订太厚的书刊。

书心若用胶版纸,一般不能超过48页(96面);若用铜版纸,一般不能超过32页(64面)。

4.某32开图书的书心有6印张,用胶版纸印刷,装订时不能用()。

[2010年真题]A.平订B.无线胶背订C.锁线订D.骑马订【答案】D【解析】根据公式“印张数=面数/开数”可得该书的面数=32×6=192(面)。

骑马订是一种较简单的装订方法,骑马订要求书刊中没有单页,并且还不能订太厚的书刊。

书心若用胶版纸,一般不能超过48页(96面);若用铜版纸,一般不能超过32页(64面)。

该书使用的是胶版纸印刷,192面已远超96面,不能使用骑马订。

5.精装图书不宜采用的订书方式是()。

[2014年真题]A.胶粘订B.锁线订C.塑料线烫订D.骑马订【答案】D【解析】订书是把已经配好的某种书刊全部书帖(页)用各种方式订牢,俗称“连书帖”“书页连结”等。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书刊的结构部件及其设计要素)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章节题库(书刊的结构部件及其设计要素)

第三节书刊的结构部件及其设计要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图书必备的结构部件包括封面、主书名页、()等。

[2018年真题]A.正文书页B.辑封C.环衬D.护封【答案】A【解析】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是指任何图书都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部分,包括封面、主书名页和正文书页。

如果缺少其中一种,便不能称其为图书。

BCD三项均为图书可选择的结构部件。

2.图书必须具备的结构部件不包括()。

[2015年真题]A.封面B.主书名页C.附书名页D.正文书页【答案】C【解析】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是指任何图书都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①封面,包括面封、底封、书脊、封里和底封里;②主书名页,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③正文书页,一般是集合型书页。

3.图书版本记录中应该列出的出版责任人,不包括()。

[2017年真题]A.责任编辑B.责任校对C.CIP数据整理者D.装帧设计者【答案】C【解析】版本记录页习称“版权页”,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码面,也不设页码。

版本记录页应列载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

其中,版本记录应该提供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等项目。

出版责任人记录包括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技术编辑、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4.关于书名页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A.书名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B.附书名页一般位于主书名页之后C.主书名页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D.有些书可不设附书名页【答案】B【解析】书名页是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主书名页是任何图书都必须具备的,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

附书名页则是可选用的。

主书名页与正文书页共同构成书心,通常位于面封之后,作为书心的第一页;但如果图书的整体设计方案中设置有衬页、附书名页或某些内容较重要的插页等可选择部件,则主书名页置于它们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校对的方法、工序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主要用于校异同的校对方法是()。

[2015年真题]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答案】A
【解析】现代著名学者陈垣在其所著《校勘学释例》一书中,将校对的基本方法分成四种类型,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其中,对校法是比照原稿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校对方法,主要用于校异同,要求从校样与原稿(有时还有前次校样)的对照中分辨出它们的异同,消灭排版差错。

2.把原稿放在校样边上,先看原稿再看校样的校对操作方式是()。

[2014年真题] A.点校
B.连校
C.读校
D.分校
【答案】A
【解析】点校是对校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之一。

点校是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

点校一般适用于改动较大的原稿或者原稿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情况。

3.关于对校法具体操作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点校一般适用于改动较大或者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原稿
B.折校是最为常用的对校法
C.通读付印样时,必须用折校法,不能用点校法
D.折校时既可折原稿,也可折校样
【答案】C
【解析】对校法是比照原稿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校对方法。

对校法有折校、点校、读校等具体操作方式,其中以折校法和点校法应用最广泛。

折校一般是把原稿放在桌子上,再将一页校样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原稿上面,并把校样上的字句对准原稿相应位置的字句,逐字比对。

点校在原稿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在其他情况下可以选用,而对校样进行核红时也要变通采用点校方式。

4.关于对校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
A.对校法有折校、点校、本校等具体操作方式
B.折校法适用于改动较少的原稿
C.由于折校法是一目两行地校对,形似字的错误容易被忽略
D.点校法适用于改动较大的原稿
【答案】A
【解析】校对的基本方法分成四种类型: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对校法是比照原稿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校对方法。

对校法有折校、点校、读校等具体操作方式,其中以折校法和点校法应用最广泛。

5.对校法有点校、读校和()等具体操作方式。

[2012年真题]
A.本校
B.折校
C.他校
D.理校
【答案】B
【解析】现代著名学者陈垣在其所著《校勘学释例》一书中,将校对的基本方法分成四种类型,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其中,对校法是比照原稿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校对方法。

对校法有折校、点校、读校等具体操作方式,其中以折校法和点校法应用最广泛。

6.若原稿的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不同,最好采用()法校对。

[2010年真题] A.点校
B.倒校
C.折校
D.理校
【答案】A
【解析】对校法有折校、点校、读校等具体操作方式。

其中,点校是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

点校在原稿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在其他情况下可以选用,而对校样进行核红时也要变通采用点校方式。

7.对校法中点校的优点是()。

[2008年真题]
A.校对速度快
B.不易产生疲劳
C.能自由支配校对速度
D.很少产生漏校
【答案】C
【解析】其中,点校是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

点校的优点在于:①校对人员阅读原稿和校样的视野比较宽,便于看清原稿上的各种修改和标注;②自由支配校对速度。

8.通过稿件中前后、左右内容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讹误的校对方法是()。

[2010年真题]
A.对校法
B.本校法
C.读校法
D.他校法
【答案】B
【解析】校对的基本方法分成四种类型: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其中,本校法是通过本稿件上下文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差错的一种校对方法。

本校法的特点是依据稿件内在的联系,将目录与正文、上下文内容、文字与图片、文字与表格、正文与注释相校,对名词术语和概念等进行前后互校。

9.某书校样多次出现古职官名“提点刑狱”,但前后写法有“提点刑狱”“指点刑狱”“提典刑狱”,校对对此提出疑问,这是采用了()。

[2016年真题]
A.折校法
B.点校法
C.他校法
D.本校法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校对员通过稿件前后说法不统一发现差错,属于本校法。

本校法是通过本稿件上下文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差错的一种校对方法。

本校法的特点是依据稿件内在的联系,将目录与正文、上下文内容、文字与图片、文字与表格、正文与注释相校,对名词术语和概念等进行前后互校。

10.校对时核对目录与正文标题是否统一,属于()。

[2017年真题]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答案】B
【解析】A项,对校法是比照原稿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校对方法;
B项,本校法是通过本稿件上下文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差错的一种校对方法,其特点是依据稿件内在的联系,将目录与正文、上下文内容、文字与图片、文字与表格、正文与注释相校,对名词术语和概念等进行前后互校;
C项,他校法是在对校样内容存在疑问时,利用内容相关的其他权威文献来判断正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D项,理校法是通过推理分析作出是非判断的一种校对方法。

11.下列关于本校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2007年真题]
A.本校法通过本稿件的前后、左右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
B.现代校对的通读检查采用的就是本校法
C.本校法的特点是一定要依据本稿件的内在联系进行前后互校,不能和其他校对方法交叉运用
D.本校法是在脱离原稿的情况下进行的校对
【答案】C
【解析】A项,本校法是通过本稿件上下文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差错的一种校对方法。

BD两项,现代校对的通读检查采用的便是本校法。

校对人员在脱离原稿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辨别校样上的文字,理解文句的含义,通过比较、前后互证来发现差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