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丝网印刷实验报告
丝网印刷实验课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丝网印刷实验课实习,使学生掌握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印刷工艺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丝网印刷是一种利用丝网作为印刷网版,通过刮刀将油墨刮过网版,使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
丝网印刷具有墨层厚、色彩鲜艳、印刷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2.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1)制版:首先,将图案描绘在感光胶片上,然后进行曝光、显影、固化等工序,制成丝网版。
(2)准备油墨:根据印刷物和印刷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等。
(3)印刷:将制好的丝网版固定在印刷机上,调整好位置,然后将油墨倒入印刷槽,用刮刀将油墨均匀地刮过网版,使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
(4)干燥:印刷完成后,将承印物放置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后处理:根据需要,对印刷品进行裁剪、涂覆、烫金等后处理。
3. 丝网印刷操作方法(1)制版:在制版过程中,要确保图案清晰、准确,避免出现断线、虚线等问题。
(2)准备油墨:根据印刷物和印刷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并充分搅拌均匀。
(3)印刷:在印刷过程中,要保持刮刀与网版的垂直,避免刮刀角度过大或过小,影响印刷效果。
(4)干燥: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印刷品出现变形、褪色等问题。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制作丝网版、准备油墨、调整印刷参数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丝网印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T恤、手机壳、陶瓷、玻璃等领域的印刷。
4. 本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奠定了基础。
六、实习心得1. 丝网印刷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印刷方法,掌握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从事相关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对丝网印刷的研究和实践,探讨了丝网印刷的原理、流程和一些常用的应用领域。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丝网印刷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图案打印,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1. 引言丝网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图案打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作为油墨传输媒介,通过一定的机械运动,将油墨压印于所需打印的材料上。
由于其简单、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丝网印刷广泛应用于电子、文化艺术、玩具制造、家具装饰等领域。
2.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了一种常用的丝网印刷设备,并选择了标准的丝网印刷模板。
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包括印刷材料、油墨、丝网等的选择和准备。
2) 模板制作:使用专用软件设计所需的图案,并制作成丝网印刷模板。
3) 印刷操作:调整印刷设备的参数,进行实际的丝网印刷操作。
4) 评估分析:对印刷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图案的精度、重复性和可靠性等指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和调整,实验取得了较好的丝网印刷效果。
图案打印的精度较高,线条清晰,色彩鲜艳,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通过重复印刷实验,证明丝网印刷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可以在大批量生产中稳定地实现高质量的图案打印。
4. 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油墨黏度的控制、丝网清洗和模板修复。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采用精确的油墨搅拌技术、定期对丝网进行清洗和维护,以及使用专用的模板修复工具等。
5. 丝网印刷的应用领域。
丝网印刷实践报告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实验性质:丝网印刷是一门融艺术设计学,印刷学和美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当前的丝网印刷技术,通过对印前设计,印后加工,丝网印刷的基本常识和印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是学生了解丝网印刷知识的同时,更好的掌握设计与印刷之间的关系,明确印刷品的设计如何服务于印刷工艺的要求,使最终的印刷成品效果最大限度的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同时,了解丝网印刷中一些特殊的工艺如何应用于设计,是印刷中的工艺手段变为设计中的设计手段。
丝网印刷的原理:就是在制好版的网面上用挤压的方法,将印刷油墨通过网版上的微小孔隙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上,完成印刷过程,得到所需的印刷品。
丝网印刷流程:设计图案- 制作菲林- 绷网- 干燥- 晒版- 调墨- 装版- 对位- 印刷一、绷网1.网框的表面处理(粗化和去污)把网与丝网沾合的一面清洗干净,用细砂纸将网框摩擦干净去掉残留的胶及其它物质,并且使网框表面粗糙。
易于提高网框与丝网的沾接力。
2、刷涂沾网胶用大约为框条宽一半的毛刷或油画笔将配好的粘网胶涂在网框的粘网面上,一般以两次涂成为好,涂一遍表面干燥后再涂第二遍。
3、裁取丝网布裁切边平行于丝网的经纬丝线(手撕比裁剪好)。
4、绷网a、气动绷网机原理气动绷网机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汽缸活塞,推动网夹运动对丝网产生均匀一致的拉力。
根据绷网尺寸的大小可以分别配置12,16,24个网夹。
一般气动绷网机的气压可在8—10kgf/cm内调节。
b、夹网(采用正绷网)将若干个高度一致的网框放在绷网机的平台上。
根据网框的尺寸配置和选定网夹的尺寸和数量。
每边组合的网夹总长度应短于网框的内边长约10cm,布置网夹时两相对边上网夹的数量,长短,及位置都应对称。
将网布夹入绷网机网夹,内并使丝网的经纬线与网夹边保持平行。
并尽可能挺直,切忌斜拉网。
c 、拉网转动摇杆,使丝网机托板顶高,然后两人同时在A —C ,B —D 方向转动手轮,使框面密接丝网,同时用张力计测量张力值,反复拉紧,直至张力稳定在额定值为止,一般为5.5mm 。
丝网印刷的实验报告

丝网印刷的实验报告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
在丝网印刷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丝网印刷技术来制作图案和文字。
这种技术是
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它使用网状的丝织物来传送墨水或其他材料到印刷的表
面上。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丝网和墨水,以及不同的印刷材料,
来观察丝网印刷的效果。
首先,我们准备了几种不同细度和材质的丝网,以及不同颜色和类型的墨水。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种不同的印刷材料,包括纸张、布料和塑料板。
接下来,
我们将丝网固定在印刷台上,将墨水涂抹在丝网上方,然后用刮刀将墨水刮平,使其通过丝网传送到印刷材料上。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细度和材质的丝网对印刷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较细的丝网可以印刷出更精细的图案和文字,而较粗的丝网则会产生粗糙的印
刷效果。
此外,墨水的颜色和类型也会影响印刷效果,一些墨水可能在不同材
料上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地。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丝网印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选择合
适的丝网、墨水和印刷材料来获得理想的印刷效果。
我们相信这些知识对于今
后的实际应用和创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对大家有所
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实验中不断探索创新,为丝网印刷技术的发展
做出更多的贡献。
丝网印刷的实验报告

丝网印刷的实验报告丝网印刷的实验报告引言丝网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电子产品制造、纺织品印花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丝网印刷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丝网、印刷墨水、印刷底板等。
首先,选择合适的丝网,根据所需图案的大小和精细度确定丝网的孔径。
然后,将丝网固定在印刷底板上,并将印刷墨水均匀涂抹在丝网上。
最后,将印刷底板与需要印刷的材料接触,施加适当的压力,完成印刷过程。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块纸板作为印刷底板,使用黑色墨水进行印刷。
首先,将丝网固定在印刷底板上,确保丝网与底板之间的接触牢固。
然后,将墨水倒在丝网上,并用刮刀均匀涂抹,使墨水填满丝网的孔隙。
接下来,将印刷底板放在纸板上,并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墨水从丝网上透过孔隙印刷到纸板上。
最后,将印刷底板从纸板上取下,完成印刷。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丝网印刷过程,并获得了清晰的印刷效果。
印刷图案的线条清晰,颜色饱满,符合预期效果。
这证明了丝网印刷的可行性和效果。
丝网印刷的原理是利用丝网上的孔隙来控制墨水的流动,从而实现图案的印刷。
丝网的孔隙大小决定了墨水的流量和印刷的精细度。
当墨水填满丝网的孔隙后,施加压力使墨水透过孔隙印刷到底板上。
墨水的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墨水的黏度、刮刀的压力和速度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
丝网印刷的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纸板、纸张等平面材料的印刷,还可以用于曲面材料的印刷。
丝网印刷在电子产品制造中也有重要应用,如印刷电路板(PCB)、显示屏等。
丝网印刷技术不仅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还能实现多种颜色、多层次的印刷效果,满足不同需求。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丝网印刷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效果。
丝网印刷作为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进一步提高丝网印刷的精确度和效率,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掌握丝网印刷的关键技术,提高对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和印刷工艺的认识,为以后从事相关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丝网印刷是一种利用丝网作为印刷版,通过刮刀将油墨刮过丝网,使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
其原理是:在丝网版上,图文部分为通孔,非图文部分为不通孔。
印刷时,通过刮刀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案。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 丝网印刷机- 刮刀- 网框- 网布- 感光胶片- 显影液- 油墨- 承印物(如纸张、塑料等)2. 实验材料:- 尼龙丝网- 感光胶片- 油墨- 承印物四、实验步骤1. 制作丝网版:(1)将感光胶片贴在网框上;(2)将设计好的图案拷贝到感光胶片上;(3)将网框放入感光液中浸泡,使感光胶片感光;(4)将感光后的网框放入曝光箱中,曝光;(5)显影,去除未感光的胶片;(6)晾干,得到丝网版。
2. 印刷:(1)将丝网版安装在印刷机上;(2)将油墨倒入印刷槽中;(3)用刮刀将油墨刮过丝网版,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4)将承印物放置在印刷机下;(5)将刮刀移动,使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6)重复步骤(3)和(4),直至印刷完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丝网印刷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清晰的图案。
2. 分析:(1)丝网版制作过程中,曝光时间和显影时间对印刷效果有很大影响。
曝光时间过短,导致图文部分不清晰;曝光时间过长,导致图文部分过深。
显影时间过短,导致未感光的胶片未完全去除;显影时间过长,导致图文部分过浅。
(2)印刷过程中,刮刀的压力、移动速度和印刷机的高度对印刷效果有很大影响。
刮刀压力过大,导致油墨过厚,图案不清晰;刮刀压力过小,导致油墨过薄,图案不完整。
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油墨未充分转移;移动速度过慢,导致印刷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5年6月8、15号实验人员:12061133周佳蕊一、实验目的1、了解丝网印刷的特点等。
2、掌握丝网印刷的原理、技巧、工艺。
3、利用印刷工艺来延伸设计的内涵,拓宽设计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丝网印版的部分孔能够透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
印刷时在丝网印刷版式的一头倒入选好的油墨,油墨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通过网孔漏在承载物上,当刮板以一定角度以及压力刮动油墨时,油墨通过网版空隙转移到承载物上,从而实现图像复制。
三、实验器材网框、分色片、油墨、刮墨板、印刷承载物、烘箱、感光胶四、实验工艺流程1.原稿制作在选择图案时,要选择线条简单的图案,每种颜色的色块转印到一张透明的分色片上,注意不能透光。
2.材料选择选择丝网丝网的要求是抗张强度大,延伸率小,有一定的回弹力,对水性溶剂的耐抗性好。
选择丝网首先选择技术参数,即丝网的目数、孔径、丝径等。
其次是根据承印物选择丝网,常用的丝网有聚酯丝网(涤纶)、尼龙丝网(锦纶)、锈钢丝网、绢网等。
比如纸张可用300目的聚酯网,棉布可用150~200目的尼龙网或绢网,的确良选择250~300目的聚酯网,发泡印刷选80~150目尼龙网,导电油墨可选金属丝网等。
选择网框,注意清洗时先用感光胶脱膜液在丝网框正反面涂抹一层,放置五到十分钟左右后,用刷子来回刷丝网框正反面,再用洗洁精刷一遍,最后用清水洗干净晾干。
这步骤主要是去除上次用丝网框时留下的感光胶以及灰尘。
方便此次使用。
3.绷网将丝网绷紧在网框上的过程。
绷网要求张力均匀、稳定,丝向一致,张力适当,绷网的主要过程是拉网和固网。
4.涂粘合剂将丝网和网框紧紧粘合在一起。
5.涂感光胶将网版以80°~90°的角度固定在支架上,在上浆器中盛上感光胶,用手拿住上浆器,使上浆器的刮胶边紧贴丝网,上浆器流胶后,轻轻自下往上刮涂,反复进行5~6次,然后两面再空刮几次,使胶涂到均匀为止。
如需胶层厚,第一遍干燥后再涂2~3次。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

丝网印刷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丝网印刷的特点;掌握丝网印刷的工艺过程,包括制版工艺过程及印刷过程;了解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油墨的印刷适性以及丝网印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印刷缺陷。
二、实验设备丝网印刷机,UV固化机,丝网,网框,气动绷网机,感光胶涂布机,印刷品,UV油墨三、实验原理丝网印刷原理:将丝织物、合成纤维或金属丝网绷紧在网框上,采用感光制版法,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可漏印着墨,而将非图文部分的网孔堵死。
印刷时将油墨倒在网框内,然后用橡皮刮板在丝网版面上进行刮压运动,使油墨透过网孔漏在承印物上,形成所需的图文。
四、实验步骤丝网印刷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印刷方式。
丝网印刷包括绷网、涂布感光液、晒版和印刷等过程。
绷网夹头的检查开始绷网前,先要全面检查绷网机,特别需要仔细检查夹头上有无污垢、伤痕。
必要时应进行清洁、整修,以免沾脏丝网,划破丝网。
配网夹根据网框的尺寸,配置和选定网夹的尺寸(20~25cm)及个数。
布置网夹时,两相对边上的网夹数量、长短及位置都应对称,网框每边的两端(即角部)各留空5cm,以免拉网时角部撕裂,网夹端间的空隙以小为好,调整钳口螺钉,使网夹的加紧力最大,拐角处丝网放松一些。
初拉为了防止一下拉紧到高张力时发生破网的危险,有利于网孔形状的调整和张力松弛的加速,绷网采取分步拉网的方法。
先调整空压机的气压值,应大于拉网气压值的30%左右,再打开空压机气阀及气源控制器气阀,调整气源控制器的压力表至初拉压力值,最后打开二位三通手控阀,压缩空气通过分配器至各气缸,推动活塞,完成初拉动作。
初拉时,应仔细检查网的经、纬线情况,若发现与网夹不平行,应松丝网,重新夹、重新拉。
约10min后,使初拉张力下的丝网尽量松弛。
重新拉提高气压至额定值,同时用张力计测量张力值。
经测定张力后即可粘网固定。
整边,裁去多余的丝网,并进行包边和标注。
涂布感光液调整感光胶涂布机参数,包括间隙、角度、压力及速度等,涂布感光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网印刷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015年6月8、15号实验人员:12061133周佳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丝网印刷的特点等。
2、掌握丝网印刷的原理、技巧、工艺。
3、利用印刷工艺来延伸设计的内涵,拓宽设计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
丝网印版的部分孔能够透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
印刷时在丝网印刷版式的一头倒入选好的油墨,油墨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通过网孔漏在承载物上,当刮板以一定角度以及压力刮动油墨时,油墨通过网版空隙转移到承载物上,从而实现图像复制。
三、实验器材
网框、分色片、油墨、刮墨板、印刷承载物、烘箱、感光胶
四、实验工艺流程
1.原稿制作
在选择图案时,要选择线条简单的图案,每种颜色的色块转印到一张透明的分色片上,注意不能透光。
2.材料选择
选择丝网丝网的要求是抗张强度大,延伸率小,有一定的回弹力,对水性溶剂的耐抗性好。
选择丝网首先选择技术参数,即丝网的目数、孔径、丝径等。
其次是根据承印物选择丝网,常用的丝网有聚酯丝网(涤纶)、尼龙丝网(锦纶)、锈钢丝网、绢网等。
比如纸张可用300目的聚酯网,棉布可用150~200目的尼龙网或绢网,的确良选择250~300目的聚酯网,发泡印刷选80~150目尼龙网,导电油墨可选金属丝网等。
选择网框,注意清洗时先用感光胶脱膜液在丝网框正反面涂抹一层,放置五到十分钟左右后,用刷子来回刷丝网框正反面,再用洗洁精刷一遍,最后用清水洗干净晾干。
这步骤主要是去除上次用丝网框时留下的感光胶以及灰尘。
方便此次使用。
3.绷网
将丝网绷紧在网框上的过程。
绷网要求张力均匀、稳定,丝向一致,张力适当,绷网的主要过程是拉网和固网。
4.涂粘合剂
将丝网和网框紧紧粘合在一起。
5.涂感光胶
将网版以80°~90°的角度固定在支架上,在上浆器中盛上感光胶,用手拿住上浆器,使上浆器的刮胶边紧贴丝网,上浆器流胶后,轻轻自下往上刮涂,反复进行5~6次,然后两面再空刮几次,使胶涂到均匀为止。
如需胶层厚,第一遍干燥后再涂2~3次。
注意涂胶不能弄脏网框。
6.干燥
感光胶中的感光剂,只有在干燥状态下才具感光性,干燥温度太高会使感光胶产生热交联,显影时图文无法冲开,所以干燥温度在40℃左右。
放在干燥器中,等待干燥。
7.晒版
感光原理:晒版底片为阳图正像,晒版时阳图底稿的药膜面与丝网版的印刷面密合,光线透过空白部分使感光胶见光发生交联反应,成为不溶解的硬化层,图文不见光不发生硬化,仍保持可溶性。
用水显影后图文就会通透,漏印油墨。
晒版步骤:将黑白原稿的分色片与印版的印刷面相贴,居中放正,用胶带纸固定好。
原
稿贴好后,原稿紧贴晒版机上垫板玻璃,放好网版,网版上放上重物,再用无光黑布盖住,防止发生光晕,打开光源开始曝光。
时间的确定:时间过长图文网点缩小,显影困难;时间过短网点扩大,边缘不整齐,严重时出现脱膜现象。
时间的确定应根据灯距的远近,季节的不同,光源强度的大小来确定应进行多次试验。
曝光后,用水洗去图文部分的感光胶,准备印刷。
8.印刷
将晾干的丝网框覆盖在承载物上,丝网框正面朝下,固定好位置后,将事先调好的油墨放置在图案上方,用手握住刮刀,刮油墨开始刮印,刮刀与印刷面倾斜度以20~70°为宜,用力要均匀,大小要合适。
刮动速度不宜太快。
单色印刷好后,用抹布或者纸擦拭网框上的油墨,或者用水轻轻清洗亦可。
印刷完后将承载物平铺晾干。
9.成果
图 1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进行实验,我了解了丝网印刷的实验工艺流程。
在实验中,要注意防止意外的曝光,需要灯光的时候,使用红色的灯光。
如有人员要离开实验室,要尽量快速、避光性的离开。
制作原稿时应选图案较大的图形制作,避免边缝过细不利印刷。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学习和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