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标准实验报告模板.docx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导热系数的测量导热系数(又称导热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称为良导体,导热系数小、导热性能差的材料称为不良导体。

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的要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要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

因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随温度、压力变化,而且材料的杂质含量、结构变化都会明显影响导热系数的数值,所以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2.利用稳态法测定铝合金棒的导热系数,分析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存在的缺点.二.实验原理热传导是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导热系数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hT T S t Q )(21-••=∆∆λ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积的热量dQ/dt 是一个无法直接测定的量,我们设法将这个量转化为较容易测量的量。

为了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梯度分布,必须不断地给高温侧铜板加热,热量通过样品传到低温侧铜板,低温侧铜板则要将热量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散出。

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的热流量为:B B h T T R t Q )(212-•••=∆∆πλ当加热速率、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相等时,系统就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此时低温侧铜板的散热速率就是样品内的传热速率。

这样,只要测量低温侧铜板在稳态温度 T2 下散热的速率,也就间接测量出了样品内的传热速率。

但是,铜板的散热速率也不易测量,还需要进一步作参量转换,我们知道,铜板的散热速率与冷却速率(温度变化率)dQ/dt=-mcdT/dt 式中的 m 为铜板的质量, C 为铜板的比热容,负号表示热量向低温方向传递。

由于质量容易直接测量,C 为常量,这样对铜板的散热速率的测量又转化为对低温侧铜板冷却速率的测量。

铜板的冷却速率可以这样测量:在达到稳态后,移去样品,用加热铜板直接对下铜板加热,使其温度高于稳态温度 T2(大约高出 10℃左右),再让其在环境中自然冷却,直到温度低于 T2,测出 温度在大于T2到小于T2区间中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出 T-t 曲线(见图 2),曲线在T2处的斜率就是铜板在稳态温度时T2下的冷却速率。

(完整word版)六年级实验报告单—制作铁钉电磁铁

(完整word版)六年级实验报告单—制作铁钉电磁铁

(3)给电磁铁通电观察吸铁钉的数量并记录。
(4)增加电磁铁线圈的数量,通电并记录。
(5)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
观察到的现象: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结论:我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指导教师:周敏强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台子小学
年级班
试验者
时间
2011.11.28
实验名称
制作铁钉电磁铁(一)
实验器材: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我的猜想: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步骤:
(1)设计实验计划。
(2)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3)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4)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5)总结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结论:我认为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指导教师:周敏强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台子小学
年级班
试验者
时间
2011.11.22
实验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二)
实验器材: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完整word版)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1、目的和意义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2、发展情况和学习要求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验内容:实习项目一:安全用电安全用电知识是关于如何预防用电事故及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知识。

在电子装焊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子仪器等设备,同时还要接触危险的高电压,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操作中缺乏足够的警惕,就可能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因此,必须在了解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和造成触电原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实验内容:(一)、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用电的安全的重要性(二)、触电及相关防护措施1、触电的种类2、影响触电造成的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3、触电的原因4、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5、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三)、安全用电树立安全用电的观念,做足安全措施,养成安全操作的工作习惯(四)、设备用电安全设备接电前检查,并掌握设备使用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五)、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实习项目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实验内容:电子整机是由一系列电子元器件所组成。

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正确识别、选用常识、质量判别方法,这对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将起重要的保证作用。

本项目的学习内容包含七个部分,分别是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芯片等元器件的认识。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内容:(一)、直流稳压电源1、直流稳压电源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并为各种电子电路提供其所需直流供电电源的一起设备2、初步掌握SS4323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二)、万用表1、万用表是具有用途多,量程广,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电子工具。

(完整word版)《滑轮组》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滑轮组》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0.5 0.3 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0 0.51.5 0.82 1.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0.5 0.3 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0 0.51.5 0.82 1.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实验报告模板——word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word格式

实验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实验内容: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1、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2、实验要求:(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中国1978-2006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1、问题的提出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增长。

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

如果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该也会增加。

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1978-2006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

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决定的。

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1)利率。

一般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减少消费。

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价格指数。

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消费。

(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

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word的实验报告

word的实验报告

评语:指导教师(签名)2010年11月18日说明: 指导教师评分后, 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一、实验目的综合应用Word中文版软件强大的桌面排版功能(字符排版、段落排版、页面排版、多栏编排、图文混排、艺术字等)进行实际文档的处理。

二、实验设备和软件◆硬件: Pentium 4以上的微型计算机。

◆软件: Windows XP、Excel 2003或以上版本。

◆实验用到的图片资源。

三、实验步骤将标题《自由之梦》格式设置为: 楷体, 二号字, 居中, 加粗, 字体浅绿色, 文字效果为“礼花绽放”, 段后距为0.5行。

步骤: 选中“自由之梦”, 在常用工具栏中的“格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字体”, 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在“中文字体”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楷体”, 在“字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二号”选项, 在“字形”的下拉表框中选择“加粗”;选择【文字效果】, 点击“动态效果”下拉框中的“礼花绽放”按【确定】。

在选中该字块前提下, 单击【居中】按钮;在【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段落”, 在段落对话框中的“段后距”选择0.5行, 按【确定】。

2.将全文的段落的首行向右缩进2个字符, 全文(除标题外)格式为:宋体, 小四, 两端对齐, 字符间距为0.8磅。

第六段的设为1.5倍行距。

步骤: 选定全文(除标题外), 在常用工具栏“格式”中选择“字体”, 出现字体对话框, 在“中文字体”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宋体”, 在“字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小四号”选项, 在“字符间距”中的“间距”旁边的“磅值”中输入0.8, 按【确定】;在选定全文的条件下, 在常用工具栏的“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段落”, 出现段落对话框, 在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两端对齐”, 在对话框的“右缩进”中设置为2个字符, 在“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 按【确定】。

选择第六段, 在常用工具栏的“格式”中选择“段落”, 出现段落对话框, 在“行距”的下拉框中选择“单倍行距”, 按【确定】。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装实验报告表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装实验报告表
二、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习,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机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自己能够组装一台PC机,而且还了解了安装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能够自己动手排除,例如:1.内存条未能装好,会发出嘟的警报声。显卡未能装好会发出嘟嘟的警报声。2.检查电脑内部连接:A.电源开关可否正常的通断,声音清晰,无连键、接触不良现象;B.其它各按钮、开关通断是否正常;C.连接到外部的信号线是否有断路、短路等现象;D.主机电源是否已正确地连接在各主要部件,特别是主板的相应插座中;E.板卡,特别是主板上的跳接线设置是否正确。我个人认为,这次实习对于我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个人的影响比较大,对我的成长更有莫大的帮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报告表(一)
姓名:
王海军
学号算机应用班
实验项目:
了解微型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与配置
实验目的:
1.了解微型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与配置
2.培养对微型机硬件各组成部件的识别能力
3.为实验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奠定基础
实验步骤如下:
一.识别部件:1.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2.cpu风扇: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可能将cpu烧坏。所以加上了风扇达到散热目的。3.主板: 是计算机主顶内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它设备都是通过它来联结工作的.4.内存条:是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5.硬盘: 通过读写记录各种信息,存储各类软件.程序和数据. 6.软驱: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7.光驱: 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读数据. 8.电源: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9.显示卡:由0和1组成的枯燥数字信息被转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现在屏幕上。10.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具有向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11.声卡: 是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12.鼠标: 由滚球的移动带动X轴及Y轴光圈转动,产生0与1的数据,再将相对坐标值传回计算机并反映在屏幕上.(现在大多也基本上采用光电鼠了,原理和滚球鼠,基本一致)13.键盘: 电脑的最重要输入设备之一,也是PC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件之一.14.显示器:主要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还有新出现在等离子体(PDP)显示器等.现在大多数用的CRT,但以后不久lcd将占据市场.

文字基本操作实验报告(3篇)

文字基本操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创建、编辑、保存和打印文档。

3. 了解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4. 熟悉查找、替换和剪切、复制、粘贴等编辑功能。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20163. 实验设备:个人电脑三、实验内容1. 文档的创建与保存2. 文档的编辑3. 文字格式设置4. 查找、替换和编辑功能四、实验步骤1. 文档的创建与保存(1)打开Microsoft Word 2016软件。

(2)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新建”→“空白文档”。

(3)在空白文档中输入实验内容。

(4)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保存”或按快捷键Ctrl+S。

(5)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选择文件格式(如.docx),点击“保存”。

2. 文档的编辑(1)选中需要编辑的文字。

(2)在菜单栏中选择“开始”选项卡,根据需要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3)使用“插入”选项卡中的功能,如插入图片、表格等。

(4)使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的功能,如设置页边距、页眉页脚等。

3. 文字格式设置(1)选中需要设置格式的文字。

(2)在菜单栏中选择“开始”选项卡,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3)使用“段落”选项卡中的功能,如设置段落缩进、行间距等。

4. 查找、替换和编辑功能(1)在菜单栏中选择“开始”选项卡,点击“查找”或按快捷键Ctrl+F。

(2)在弹出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点击“查找下一个”或“全部替换”。

(3)在菜单栏中选择“开始”选项卡,点击“剪切”、“复制”或“粘贴”按钮,实现文本的剪切、复制和粘贴操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创建了文档,并保存到指定位置。

2. 在文档中输入了实验内容,并进行了编辑和格式设置。

3. 通过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使文档更加美观。

4. 使用查找、替换和编辑功能,提高了编辑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实验箱1
示波器1
数字万用表1
交流毫伏表1
信号放生器1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 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 1.2.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 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 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I B时(一般 5~ 10 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R B1U
CC I E U U
I C CE=U CC-I C(R C+R F1+ R E)
U B
R
B2B U BE
R
B1R E R
F1
电压放大倍数: A Vβ
R C //R L
其中 r be= 200+26 (1+β)/I E r
be(1)R F 1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1+β)R F1 ]
输出电阻: 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 12V 电源、调节R W,使 U E= 2.0V ,测量 U B、 U E、U C、 R B2值。

记入表 1.2.1 。

表 1.2.1U= 2.0V
E
测量值计算值U B( V)U E( V)U C( V)R B2(KΩ) U BE( V) U CE( V) I C( mA)
2.665 2.07.8530.865 5.2 2.0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U -U
E =0.665V,U = U - U
E
=5.8V,I ≈ I = U /R =2/(1.1)=1.82mA
BE B CE C CE EE
实验数据显示,Q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信号 u为 1KHz,U10mV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波形,在
i i O
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U O值,并观察 u i与 u O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1.2.2 。

表 1.2.2U= 2.0V U
i = 10mV
E
R C(KΩ)R L(KΩ)U o(V)A V观察记录一组 u O和 u1波形
2.4∞0.20820
2.4 2.40.10310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A V的值与负载电阻R L有关,负载越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由 u i与 u O的波形可知,输出和输入的相位相反,说明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具有反相的作用。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 R =2.4KΩ, R =∞, u= 0,调节 R 使 U = 2.0V ,测出 U 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
C L i WE CE
使输出电压 u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 W,使波形出现饱和和截止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U CE值。

表 1.2.3
E CE0
波形失真情况管子工作状态U (V)U (V)u
增大 R W
7.79截止失真截止区
1.27
2.05. 8不失真放大区
减小 R W
1.372饱和失真饱和区
3.11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R W减小时, U B增大, I B增大, I C增大, V CE减小,静态工作点沿着交流负载线上移,靠近饱和区,输出会出现饱和失真; R W增大时,减小 Ub,静态工作点沿着交流负载
线下移,靠近截止区,输出会出现截止失真。

4.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置 R C=2.4KΩ, R L=2.4KΩ,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 W,使 U O最大且不失真,测量 U OPP及 U O值,记入表 1.2.4 。

表 1.2.4
U im(mV)U om(V)U OPP(V)
240 2.4 6.78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放大器的最大不失真电压为有效值为 2.4V ,峰峰值为 6.78V 。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选择的合适,使放大电路工作在放大区。

2、放大电路的负载不同,电压放大倍数也不同,负载越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由u i与u O的波形可知,输出和输入的相位相反,说明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具有反相的作用
3、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可以影响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静态工作点偏低,会导致截止失真;静
态工作点偏高,会导致饱和失真。

增大和减小R W,会改变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4、放大电路电压增益有一定的工作范围。

必要的数据处理过程:
理论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六、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1、出现的问题
2、改进意见
3、心得体会
实验原始记录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测量值计算值U B( V)U E( V)U C( V)R B2(KΩ)U BE( V)U CE( V)I C( mA)
2.665 2.07.853
2.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表 1.2.2U E=2.0V U i= 10mV
R C(KΩ)R L(KΩ)U o(V)A V观察记录一组u O和 u1波形
2.4∞0.208
2.4 2.40.103
3.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表 1.2.3
U E(V)U CE(V)u0波形失真情况管子工作状态
增大 R W
7.79
1.27
2.05. 8
W
减小 R 1.372
3.11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