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子宫平滑肌瘤诊断和治疗标准流程

合集下载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评估细则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评估细则
心电图
2
缺心电图扣2分
X-胸片
2
缺胸部正位片扣2分
TCT/CCT
3
缺宫颈TCT/CCT结果扣3分
术前准备
阴道准备
4
查阅医嘱是否有阴道准备
术前无3天阴道准备扣4分
其他准备
3
查阅医嘱是否有备皮备血及肠道等准备
术前无肠道准备及备皮或备血等准备各扣1分
谈话签字
5
查阅病历是否有手术知情同意书及输血知情同意书
术前缺手术同意书扣3分
术前输血治疗
3
查阅医嘱和化验单了解术前血红蛋白情况
术前Hb<8 g/L未输血扣3分
术后输血治疗
3
查阅医嘱和化验单了解术后血红蛋白情况
术后Hb≤6 g/L未输血扣3分
术后6<Hb<
8 g/L扣1分
评估项目
评估要素
分值
评估方法
评分标准
术后常规化验单复查
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
4
查阅医嘱及病历术后是否复查血尿常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评估细则
评估项目
评估要素
分值
评估方法
评分标准
手术前检查
血尿常规
3
查阅病历
缺一项(血或尿常规)扣1.5分
分泌物检查
3
缺阴道分泌物常规结果扣3分
肝肾功能
2
缺一项(肝或肾功能)扣1分
凝血四项
2
缺凝血四项结果扣2分
感染筛查
3
缺一项(乙肝两对半或丙肝抗体或艾滋病筛查或梅毒筛查)扣0.5分
缺血常规或尿常规各扣2分
病理报告
术后是否有病理结果
5
查阅病历是否有病理结果
若术后无病理结果扣5分

子宫平滑肌瘤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表患者姓名:患者年龄:住院号:病房床号:入院时间:纳入路径时间:实际住院天数: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结算费用:子宫平滑肌瘤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D25.902)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医妇科学》(新世纪第2版)1、病史:子宫有肿块,兼有胀满、疼痛、月经不调或带下异常者;2、妇检:盆腔内可触及子宫增大或子宫表面有结节状肿块;3、辅助检查: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明确诊断。

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11 天,住院费用控制7500~8500元。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除外子宫肌瘤剔除术;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术前准备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术前必查的项目:三大常规+血型、白带常规+BV、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空腹血糖、乙肝二对半、HIV、RPR、AFP、CEA、CA125、泌尿系B超、全腹B超、心电图以及胸片;2、根据患者的可疑症状,可根据情况选择性检查:血β-HCG检查、CT、MRI、TCT检查、HCV、CA50、阴道镜检查、宫颈刮片检查以及电解质。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术后;3、术后5天内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1、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2、手术中使用:1号或1/0可吸收缝线1条;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或防粘连药物的使用。

八、术后住院恢复6~7 天1、术后必查:病理检查和血尿常规,必要时可选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2、术后根据辨证论治予以中医特色治疗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九、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3、腹部切口愈合良好并如期拆线。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讲课稿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讲课稿
一、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子宫平滑肌瘤 ( ICD10: D25)
行 经腹 子宫 全 / 次 全切除 术或 经腹 腔镜 辅助 下阴 式全 子宫 切除 术 ( ICD9CM-3: 68.39/68.49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 月经紊乱 等;
2. 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
/ 或 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子宫肌瘤 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 10 周子宫;
10. 阴道清洁度检查;
11.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 CA125、 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 285 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
3. 手术超时 3 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
4. 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
□完成术前小结 术前医嘱:
□妇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阴道上药 □药物(阴道上药)
□明日在选麻或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全 /次全切除术或经腹腔镜辅助下阴 式全子宫切除术
□术晨禁食水
□术区备皮
□静脉取血 □交叉备血 □抗菌药物皮试
□尿常规 □便常规
□生理盐水 10ml ,皮试用
□凝血功能 □生化检查
(六)术前准备 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血型;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病史:月经紊乱;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B超检查协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10周妊娠子宫2)月经过多3)继发贫血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化验齐全,化验结果正常;4.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10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 +血型;2.尿常规;3.生化C6;4.血APTT+PT;5.血HIV;6.血HCV;7.血RPR;8.血乙肝五项;9.心电图;10.胸片;11.B超;12.TCT或CCT;13.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类;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4.术后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4天1.麻醉方式:腰、硬外、联合麻醉;2.手术内置物:无;3.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它必需用药;4.输血:必要时;5.病理:冰冻加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2.术后用药: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二代头孢,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2. 体温正常,伤口拆线愈合良好;3. 能独立完成生活起居活动。

子宫平滑肌瘤的症状与手术治疗

子宫平滑肌瘤的症状与手术治疗

子宫平滑肌瘤的症状与手术治疗一、子宫平滑肌瘤的概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平滑肌瘤由子宫壁内平滑肌细胞形成,并呈良性生长。

尽管通常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但在一些情况下,子宫平滑肌瘤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子宫平滑肌瘤的常见症状1.月经异常:子宫平滑肌瘤所致的月经异常包括月经过多、周期缩短以及月经期延长。

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阵发性异常出血,伴随出血量较大以及贫血等问题。

2.盆腔压迫:由于子宫增大和向前推压,患者可能因盆腔器官受到压迫而出现不适感。

这种压迫可以导致排尿困难、频尿甚至尿潴留。

同时,还可能出现便秘、腰背部疼痛等症状。

3.性生活困扰:子宫平滑肌瘤引起的子宫异常增大和压迫会导致性生活障碍,包括性交疼痛或不适。

这对于患者及其伴侣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4.生育问题:尽管大多数子宫平滑肌瘤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那些计划怀孕的女性来说,它可以成为一项严重的挑战。

子宫胎儿可能遭受压迫或阻碍正常着床,导致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增加。

三、子宫平滑肌瘤的手术治疗方法1.手术适应证子宫平滑肌瘤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包括:增长过快、伴随强烈腹部不适;影响月经期间质量和容量引起严重贫血;合并不孕不育并排除其他原因等。

2.手术方式(1)传统开腹手术:传统的子宫肌瘤手术通常采用开腹方式,通过切除整个子宫或子宫部分来治疗。

这种方法对特别大或位于子宫壁深处的肌瘤较为适用,但手术创伤大、康复时间长且容易引起并发症。

(2)腔镜手术: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妇科医生倾向于使用腹腔镜手术作为首选。

腹腔镜手术通过数个小切口将显微摄像头和工具置入体内,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并有助于保留子宫以保持生育能力。

(3)子宫动静脉栓塞: 子宫动静脉栓塞是一种经导管介入的新技术,通过在患者体内注入微小颗粒阻塞供血到瘤块的血管,从而导致肿瘤缺血、萎缩。

这种方法无需开刀且风险较低, 但对于计划怀孕女性可能不适用。

子宫肌瘤手术标准流程

子宫肌瘤手术标准流程

子宫肌瘤手术标准流程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
方法。

子宫肌瘤手术的标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
相关检验,包括超声波、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性,并排除其他妇科疾病或
合并症。

2. 术前准备,在确定手术计划后,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
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方式、风险、术后恢复等,患者需要签署手
术同意书。

此外,医生还会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清洁肠道等。

3. 手术方式选择,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年龄、
生育需求等因素,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包
括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

4. 手术过程,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子宫肌瘤的
情况选择切除肿块、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肌瘤栓塞术等手术方式
进行治疗。

5. 术后恢复,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遵医嘱进行抗
感染和止痛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

6. 术后随访,术后医生会安排患者定期复诊,观察子宫肌瘤的
复发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的来说,子宫肌瘤手术的标准流程包括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选择、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和术后随访。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手
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管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经腹行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 1 月第一版) 1.病史:月经紊乱、尿频、排便困难等;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B超检查(必要时 CT 或盆腔核磁检查)。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症。 3.术前化验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时间:≦11 天。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D25 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术前腹阴备皮
□抗生素皮试
□交叉配血备用
□今晚、明晨温肥皂水灌肠
□术前阴道准备(碘伏擦洗外阴阴道,
宫颈涂龙胆紫药水)
□术前留置尿管
□晚 10 时安定 10mg 肌注
□指导患者正确的床上排便
护 理 与 健 康 教 育 变异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诊 疗 工 作


主管护士本科室的环境、设施和住□院指须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
10. TCT 11.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检查) 12. 其他:据需要选择,如肿瘤系列(CA125、HCG 等) 抗生素用药选择:第一、第二代头孢及甲硝唑或替硝唑 预防性用药时间 5 天。 手术日为入院第 2~4 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硬联合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必要时全麻。 2.术中用药:止血药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必要时。 4.病理:石蜡切片、术中冰冻(必要时)。 术后住院恢复≦7 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生素(见前);维生素 C、B6(3 天);黄芪等补气扶正注射液(3 天);

@子宫平滑肌瘤路径说明

@子宫平滑肌瘤路径说明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病史:月经紊乱;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B超检查协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10周妊娠子宫2)月经过多3)继发贫血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化验齐全,化验结果正常;4.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C6;4.血APTT+PT;5.血HIV;6.血HCV;7.血RPR;8.血乙肝五项;9.心电图;10.胸片;11.B超;12.TCT或CCT;13.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类;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4.术后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1.麻醉方式:腰、硬外、联合麻醉;2.手术内置物:无;3.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它必需用药;4.输血:必要时;5.病理:冰冻加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2.术后用药: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二代头孢,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2. 体温正常,伤口拆线愈合良好;3. 能独立完成生活起居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平滑肌瘤(2016版)
一、子宫平滑肌瘤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900)
行经腹/经阴道/经腹腔镜下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体征:子宫增大;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900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
(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3.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 其他特殊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二、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900)
经腹/经阴道/经腹腔镜下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