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钢筋G101总结大表

合集下载

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系列附高清图集

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系列附高清图集

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系列[附高清图集下载]11G101系列新平法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11G101系统平法图集较03G101系列图集较大变化有:一、适用范围变化: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

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

二、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变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以及锚固长度la、lae的计算方式。

较03G101系列平法图集取值方式、修正系数、最小锚固长度都发生了变化。

三、构件标准构造详图变化:11G101-1中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筋构造,较03G101有如下变化:1、新图集中各个节点可以进行组合使用;2、柱外侧纵筋不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的65%伸入梁内;(与原图集一致)3、A节点,外侧伸入梁内钢筋不小于梁上部钢筋时,可以弯入梁内作为梁上部纵向钢筋。

(新增的构造)4、所有节点内侧钢筋按中柱节点走;5、BC节点,区分了外侧钢筋从梁底算起1.5labe是否超过柱内侧边缘;超过的,外侧配筋率>1.2%分批截断,错开20d;没有超过的,弯折部分要>=15d,总长>1.5labe,同样错开20d;6、D节点是未伸入梁内的外侧钢筋构造,(与原图集一致)7、E节点是梁、柱纵向钢筋接头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的情况,与节点A组合使用;外侧柱纵筋到柱顶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1.7labe。

16G101系列钢筋平法工程图文详解

16G101系列钢筋平法工程图文详解
•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 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 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钢筋计算原理 • 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
度。如(图1)
图1
钢筋计算的方法:传统方法、平法。
11G101系列平法应用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替代03G101-1 、04G101-4)
11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替代03G101-2)
11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条型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 (替代04G101-3、08G101-5、 06G101-6)
混凝土保护层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a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
受除冰盐影响环境 ;
海风环境。
三b
盐渍土环境 ;
受除冰盐作用环境 ;
海岸环境。

海水环境。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注:1、室内潮湿环境是指构件表面经常处于结露或湿润状态的 环境。
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 设计规范》GB 50176的有关规定。 3、海岸环境和海风环境宜根据当地情况,考虑主导风向和结构
11g101系列平法应用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替代03g101104g1014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替代03g1012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型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替代04g101308g101506g1016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11g1011p54环境类别墙板梁柱一1520二a2025二b2535三a3040三b40501表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G101钢筋平法系列学

G101钢筋平法系列学

Max(Lae,0.5Hc+5d)
弯锚或直锚的判断依据: 支座宽-保护层≥Lae,直锚 支座宽-保护层<Lae,弯锚
弯 长度计算 锚 下部钢筋的长度=
支座宽-保护层+15d
在端支座长度+净跨长+ Max(Lae,0.5Hc+5d)+净跨长+在端支座长度
下部钢筋2
20 是怎么计算?
梁的支座钢筋的计算在03G101-1的54页
G101钢筋平法系列学习
-----钢筋平法基础知识
2011.1
G101钢筋平法
1
平法图集的一般规定 平法图集各构件知识点
2
3
钢筋计算常见问题解析
“平法”发展历程
1996年11月28日---96G101
2000年7月17日---00G101
2003年1月20日---03G101-1
2006年7月11日---06G101
柱 的 钢 筋
柱钢筋计算(基础插筋)
Hn/3
h1=基础高度-保护层
a 基础插筋=a+h1+Hn/3+搭接
柱钢筋计算(中间层)
Max(Hn/6, Hc,500)
层高 - Hn/3 Hn/3
钢筋长度=层高 - Hn/3 + Max(Hn/6, Hc,500) +搭接
柱钢筋计算(中间层)
Max(Hn/6, Hc,500)
直锚计算
弯锚计算
支 座 钢 筋
端 支 座
Max(Lae,0.5Hc+5d)
支座宽-保护层+15d
弯锚或直锚的判断依据: 支座宽-保护层≥Lae,直锚 支座宽-保护层<Lae,弯锚 长度=在端支座长度+净跨长/3(或1/4)

G101图集平法课件

G101图集平法课件
梁高锚中柱边柱角柱顶层柱纵筋构造边角中柱角柱角柱中柱中柱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la边柱边柱边角柱顶层节点03g1011p43?柱钢筋不能全部伸入梁内其中65可以伸入其余伸到柱内侧下弯8d?内侧钢筋到顶如果满足lae可以不弯折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15锚固长65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梁高保护层大于等于lae直锚伸到梁顶保护层反之层12d弯锚梁高保护边角柱顶层节点边角柱顶层节点中柱顶层节点03g1011p38柱头纵筋无论是否弯折均须伸至柱顶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非连接区max16hn500hc柱变截面chb16情况主筋计算同前chb16情况上筋下插15lae上筋下插15lae柱变截面下筋上弯折如图柱子箍筋框架柱箍筋一般分为两大类非符合箍筋柱复合箍筋的拆分03g1011p461钢筋局部重叠不超过二层叠不超过二层2箍筋在箍住主筋的时候应按照隔一拉一拆分也是如此箍筋长度的算法图纸上一般看到的框架柱是怎么样的
03G101-1P11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节点构造也不同
• 与基础的连接----基础插筋 • 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 • 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
• 基础插筋
柱的纵筋 • 中间层纵筋
• 顶层柱纵筋
地下室纵筋 首层纵筋 标准层纵筋
柱的箍筋 • 箍筋长度
• 箍筋根数
梁钢筋
梁编号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井字梁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一、抗震楼层框架梁(一上部通长筋总结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二侧部钢筋总结侧部钢筋总结,见表如下侧部钢筋总结(三下部钢筋总结下部钢筋总结,见表如下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总结(四支座负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见表如下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五箍筋总结箍筋总结,见表如下。

箍筋总结(六吊筋总结吊筋总结,见下表。

吊筋总结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一抗震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抗震 KL 与非抗震 KL的区别(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三、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抗震楼层框架梁和抗震屋面框架梁的区别非抗震楼层框架梁与非抗震屋面框架梁的区别(二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四、非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抗震屋面框架梁和非抗震屋面框架梁的区别抗震 WKL 与非抗震 WKL 的区别(二非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非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五、抗震框支梁钢筋计算总结抗震框支梁总结六、非框架梁钢筋计算总结非框架梁及井字梁钢筋总结七、悬挑梁计算总结悬挑梁钢筋总结八、 04G101-3基础主梁和基础次梁总结04G101-3基础梁钢筋总结九、 06G101-6 基础类钢筋计算总结(1基础梁 JL 和基础圈梁 JQL ,见下表06G101-6基础梁 JL 和基础圈梁 JQL 钢筋总结(2 06G101-6承台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钢筋总结,见下表 06G101-6承台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钢筋总结第二节柱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一、柱插筋总结柱插筋总结二、地下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地下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三、中间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中间层柱钢筋计算总结四、顶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顶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见表如下:顶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第三节板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一、板底钢筋计算总结板底筋计算总结二、板顶钢筋计算总结板顶筋计算总结三、支座负筋计算总结支座负筋计算总结,见下表支座负筋总结第四节墙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一、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见下表。

平法钢筋11G101图集相关知识点详解

平法钢筋11G101图集相关知识点详解

平法钢筋11G101图集相关知识点1、什么叫平法?平法的表达方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的完整的设计。

2、什么叫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楼面标高系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一致。

11G101平法系列图集共有三本,包括:11G101-1(主要讲的是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梁、板部分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本图集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砼柱、剪力墙、梁、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图两大部分。

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砼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11G101-2(主要讲的是现浇砼板式楼梯部分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本图集包括现浇砼板式楼梯制图和标准构造图两大部分。

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钢筋砼板式楼梯。

11G101-3(主要讲的是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部分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本图集包括常用的现浇砼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图两大部分。

本图集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的现浇砼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第一部分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一、柱1、柱要计算哪些钢筋?柱要计算的钢筋主要有纵筋(基础插筋、中间层纵筋、顶层纵筋、变截面纵筋)、箍筋、拉筋。

这里要注意的是1、只有顶层纵筋才分边柱、角柱、中柱,其它层无须划分。

2、变截面纵筋要注意斜通上层和当前层锚固。

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

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

第一章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表一、抗震楼层框架梁(一)上部通长筋总结上部通长筋总结,见表1-1表1-1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情况出处上部通长钢筋锚固端支座直锚Max(0.5hc+5d,laE) (hc为柱截面宽度) 11G101-1第79页弯锚伸入柱边+15d 11G101-1第79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1/6高标高钢筋弯锚伸至另一边柱对边+15d 11G101-1第84页低标高钢筋直锚Max(0.5hc+5d,laE) 11G101-1第84页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11G101-1第84页梁宽度不同宽出的不断直通的钢筋弯锚伸至对边弯折15d 11G101-1第84页悬挑梁跨内外无高差上部通长筋伸至端部弯折至少12d 11G101-1第89页悬挑梁比跨内顶面底,且Δh/(hc-50)≤1/6上部通长筋斜变通过,不断开11G101-1第66页悬挑梁比跨内顶面底,且c/hc>1/6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11G101-1第89页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直锚Max(la,0.5hc+5d)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Δh/(hc-50)≤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进,不断开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Δh/(hc-50)>1/6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弯锚伸入对边+15d上部通长筋连接直径相同跨中1/3范围连接11G101-1第79页直径不同两端与支座钢筋搭接搭接长度lle=1.6lae,即接100%接头11G101-1第79页(二)侧钢筋总结侧钢筋总结情况出处侧部构造钢筋锚固15d(注采用HPB300时为180°弯钩)11G101-1第87页搭接150d 11G101-1第87页(三)下部钢筋总结下部钢筋总结,见表1-3(四) 支座负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见表1-4(五)箍筋总结箍筋总结,见表1-5(六)吊筋总结吊筋总结,见表1-6二、非抗震和楼层框架梁(一)抗震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抗震于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7(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见表1-8三、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9、表1-10。

G101钢筋平法计算精讲

G101钢筋平法计算精讲

G101钢筋平法计算精讲
G101钢筋平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确定计算步骤:
①设定基本条件,平法计算前必须设定线条标高,以及起止端纵向反力;
②将线条划分为若干相邻段,每个段之间要有明显的改变点;③确定每个
段的弯矩和反力;④迭代计算,根据弯矩确定线条的标高。

二是确定弯矩
及反力的计算公式:①在一段上弯矩的计算公式为:M=(V*L)/8(L为段长,V为段上的反力);②计算两段改变点时,计算两段反力,按如下公式计算:V1=M1/L1*8(M1为上段的反力,L1为上段长度)V2=(M1+M2)/L2*8(M2
为下段的弯矩,L2为下段的长度)。

三是迭代计算:在确定线条标高的
迭代计算过程中,计算满足3次以上,就可以表明线条标高已经稳定,可
以采用最后的结果作为线条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57
箍筋
梁板式筏基
梁底与板底一平
P91
悬挑梁总结(11G)
上部钢筋悬挑端
第一排
l<4hb,全部伸至远端
伸至远端下弯12d
P89
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总根数的1/2不伸至悬挑远端即下弯
按45°角下弯后平伸至远端
第二排
伸至0.75l位置
下部钢筋
锚固15d
箍筋
长度
悬挑远端变截面时按平均高度计算
根数
布置到尽端
梁梁相交处,只有一边的梁上布置钢筋,此处按悬挑梁箍筋布置到尽端
连接
同梁下部钢筋
拉筋
长度
勾住箍筋
b (梁宽) -d+箍筋直径+弯钩
P56
直径
当梁宽≤350时
A6
P87
当梁宽>350时
A8
根数
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
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总结(11G)
下部通常筋锚固
端支座
直锚
max(0.5hc+5d,laE)
P79
弯锚
hc-c+15d
P79
中间支座变截面
梁底有高差且c/hc>1/6
P88
低标高钢筋
la
梁宽度不同或钢筋根数不同
多出或宽出的钢筋弯锚
主梁宽-c+15d
延伸长度
直形梁
端支座,ln/5;中间支座,ln/3
P86
架立筋
与负筋搭接
直形梁
150mm
下部钢筋
支座锚固
直形梁
12d(光圆钢筋时15d
弧形梁
la
P33
箍筋根数
弧形梁
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P86
井字梁
井字梁相交处,只有一个方向箍筋贯通布置
laE
la
钢筋骨架
有上部通长筋
无上部通长筋,上部通长筋由架立筋
与支座负筋组成
箍筋加密区
有箍筋加密区
无箍筋加密区
变截面(梁顶或梁底有高差,或宽度不同需要弯锚的钢筋)
锚固长度=hc-c+15d
锚固长度=hc-c+15d
下部钢筋中间支座的锚固
直锚:max(0.5hc+5d,laE)
直锚:la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11G)
P84
06G
P2-P16
多出的钢筋可弯锚
hc-c+15d
抗震楼层框架梁箍筋与吊筋总结(11G)
加密区长度
一级抗震:≥2hb,且≥500
P85
二到四级抗震:≥1.5hb,且≥500
起步距离
柱边50mm
根数
计算两端加密区根数+1,计算非加密区根数-1
下平直段
次梁宽度+2*50
P87
斜长
夹角
主梁高>800
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11G)
支座负筋
延伸长度
第一排
Ln/3
若第一排全是通常筋,没有负筋
P79
第二排
ln/4
Ln/3
第三排
ln/5
ln/4
超过三排由设计者注明
端支座锚固
同上部通长筋
贯通小跨
标注在跨中的钢筋,贯通本跨
08G P55
支座周边配筋不同
多出的钢筋可直锚
max(0.5hc+5d,laE)
P73
丁字交叉
横梁外侧的侧面构造筋贯通,其余的锚固15d
拉筋直径A8,间距为箍筋间距的两倍
基础梁与基础圈梁总结(11G)
基础梁JL
上部各排贯通筋
外伸至梁端部弯折15d
P73
下部各排贯通筋
外伸至梁端部弯折15d
底部非贯通筋延伸长度
自支座边起ln/3
有外伸
同筏板进出主梁JL
变截面
P74
基础圈梁
JQL
变截面
高标高第二排钢筋
上部筋
直锚la/弯锚hc-c+15d
下部筋
锚固la
梁宽度不同
较宽的上下部第一排钢筋
直锚la/弯锚hc-c+15d
较宽的上下部第二排钢筋
直锚la/弯锚hc-c+15d
基础次梁
JCL
上部贯通筋
锚固max(0.5hc,12d)
P76
下部贯通筋
直锚la/弯锚hc-c+15d
底部非贯通筋
自支座边起延伸长度ln/3
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
拉筋排数
沿梁高≤200
下部钢筋
弯锚hc-c+15d,直锚max(0.5hc+5c,laE)
P90
箍筋加密区
max(0.2ln,1.5hb)
井字梁/非框架梁总结(11G)
上部支座钢筋
端支座
主梁宽-c+15d
P86
中间支座
梁顶有高差,且c/(b-50)>1/6
高标高钢筋
主梁宽-c+15d
侧筋骨架
有上部通长筋
无上部通长筋,上部钢筋由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组成
箍筋加密区
有箍筋加密区
无箍筋加密区
下部钢筋中间支座锚固
直锚max(0.5hc+5d,laE)
la
非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11G)
支座负筋锚固
端支座
伸至柱边下弯至梁底
(hc-c)+(hb-c)
P82
伸至柱边下弯1.7lab
(hc-c+1.7laab
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
柱角筋插至基础底部
柱中部插筋插入基础laE
底部弯折max(6d,150)
板式筏基
容许竖向直锚
深度
≥laE
板厚
≤2m
柱角插筋插至基础底部
04G
P45
柱中部插筋插入基础laE
底部弯折max(6d,150)
板厚
>2m
柱角部插筋支在基础
板中部配筋上表面
柱中部钢筋插至laE深度
底部弯折max(6d,150)
悬挑端
11GP89
下部钢筋
端支座
直锚
la
P81
弯锚
hc-c+15d
中间支座变截面
梁底有高差且c/hc>1/6
高标高钢筋弯锚
hc-c+15d
P84
低标高钢筋直锚
La
梁底有高差且
c/hc≤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梁宽度不同
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
hc-c+15d
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11G)
上部钢筋(通长筋、支座负筋)锚固
低标高钢筋弯锚
hc-c+15d
06G
P2-P16
高标高钢筋直锚
laE
P84
梁底有高差且c/hc≤1/6
下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P84
梁宽度不同
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
hc-c+15d
P84
连接
跨端1/3范围,且避开箍筋的加密区
P79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净长-2*0.1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
P87
P59
中间支座变截面
梁顶有高差且c/hc>1/6
高标高钢筋弯锚
hc-c+(△h-c+la)
P84
低标高钢筋直锚
la
梁顶有高差且c/hc≤1/6
上部通常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梁宽度不同
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
hc-c+15d
悬挑端
悬挑端钢筋
锚入跨内或与跨内钢筋连通
跨内钢筋
视高差选用相应节点
下部钢筋
端支座
hc-c+15d
la
悬挑梁比跨内顶面标高,且c/(hc-50)≤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P89 E
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c/hc>1/6
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
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弯锚
hc-c+15d
P89 D
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直锚
max(la,0.5hc+5d)
P89 D
以及注1
上部通长筋连接
上部支座底筋锚固
端支座
直锚
max(0.5hc+5d,la)
P81
弯锚
hc-c+15d
中间支座变截面
梁顶有高差且c/hc>1/6
高标高钢筋弯锚
hc-c+15d
P84
低标高钢筋直锚
La
梁顶有高差且
c/hc≤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梁宽度不同
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
hc-c+15d
架立筋
净长-2*支座负筋延伸长度+2*150
下部下排筋
伸至悬挑远端弯折12d
箍筋根数
与柱相交的节点内要布置箍筋,按跨端第一种箍筋进行配置
P72
变截面梁顶底有高差处
低标高第一排钢筋
上部筋
锚固la
P74
下部筋
伸至变截面顶再增加la
低标高第二排钢筋
上部筋
锚固la
下部筋
伸至变截面顶再增加la
高标高第一排钢筋
上部筋
伸至低标高梁顶面再加la
下部筋
锚固la
06G
P66
P67
柱中部钢筋插至laE深度
底部弯折max(6d,150)
基础容许竖向直锚
深度<laE且<35d
柱全部插筋伸至基础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