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工艺学试题选(无答).155doc

工艺学试题选(无答).155doc

化学工艺学复习题第一章硫酸一、填空1. 磁硫铁矿焙烧放热量比普通硫铁矿放热量。

2. 磁硫铁矿含硫量比普通硫铁矿。

3. 硫铁矿焙烧是反应。

4. 硫铁矿焙烧反应平衡常数,通常认为,所以决定生产能力。

5. 提高焙烧速率的途径:①温度应:,为:。

②硫铁矿粒度应:。

③空气用量应:。

④入炉空气氧含量应:。

6. 硫铁矿在焙烧阶段应生成SO2,而SO3是。

7. 沸腾焙烧炉的特点有:、、、、、、维修方便。

8. 焙烧条件:炉床温度:℃;炉顶温度:℃;炉底压力:kPa;出炉气含SO2:%。

9. 磁性焙烧就是控制,焙烧后使渣的主要成分为:。

10. 硫铁矿破碎程度不同烧出率不同,破碎矿的烧出率比浮选矿的烧出率。

11. SO2炉气除尘的设备有:。

12. SO2炉气中的杂质有:。

13. 通常以%的浓硫酸为SO2炉气的干燥剂。

14. SO2氧化反应,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压力上升,平衡转化率。

15. 为什么要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因为98.3%的浓硫酸。

16. 吸收酸温越高则吸收率。

17. 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时的酸温是否越低越好?。

18. 用发烟硫酸吸收SO3的过程为吸收。

19. 用发烟硫酸吸收SO3时的酸温要比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时的酸温。

20. 发烟硫酸吸收SO3的吸收率并不高(80%左右),生产中还需增加第二吸收塔,用来进一步吸收SO3以保证吸收率。

21. 发烟硫酸对SO3的吸收率比98.3%的浓硫酸对SO3的吸收率。

22. 在发烟硫酸生产的第二吸收塔中,98.3%的浓硫酸吸收SO3后浓度变为:%。

23. 硫酸生产的尾气吸收工艺中应用最广的是法和法。

二、问答1. 何为发烟硫酸?对98%的硫酸水溶液,若用SO3和H2O的摩尔分率表示,分别是多少?2. 工业上曾经氧化SO2制硫酸的方法有哪些?写出其主要反应式。

3. 可用于生产硫酸的矿石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4. 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焙烧硫铁矿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5. 焙烧硫铁矿的主要副化学反应及其危害?6. 焙烧硫铁矿的设备是什么?根据物料状态,设备内可分几个区域?各区域的物料特点是什么?7.根据焙烧目的,有几种焙烧方式?它们在控制“氧过量”上和主要产物方面有何不同?第二章合成氨一、填空1. 空气中含氨超过将使人窒息死亡。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的学科。

A 化学变化原理B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C 化学产品性质D 化学实验方法2、以下哪种反应类型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聚合反应D 氧化反应3、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不包括()。

A 蒸馏B 萃取C 电泳D 过滤4、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₂+ 3H₂⇌ 2NH₃,该反应的特点是()。

A 正反应吸热B 正反应放热C 反应速率快D 平衡常数小5、以下哪种催化剂常用于石油裂解反应?()A 镍B 铂C 氧化铁D 沸石6、在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常常采用()。

A 升高温度B 增大压力C 改变反应物浓度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工原料的是()。

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木材8、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是()。

A 硫铁矿B 硫磺C 石膏D 硫化氢9、化工生产过程中,“三废”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成本B 保护环境C 回收利用D 满足法规要求10、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化工物料的干燥?()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干燥器D 吸收塔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料预处理、__________和产品分离提纯等步骤。

2、化学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工艺流程、__________和操作条件等方面。

3、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合成氨反应的条件一般为高温、高压和__________。

5、化工生产中的传热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辐射传热。

6、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煤化工的主要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煤焦油等。

8、化学反应器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流化床反应器等。

9、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节能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余热回收等。

化学工艺期末考试重点复习题

化学工艺期末考试重点复习题
‘断链反应,从热力学分析 C—C 键断裂在分子两端的优势比断裂在分子中央要大;断链所得的分子,较小的是烷烃,较大的是烯烃。随着烷烃链的增长,在分子中央断裂的可能性有所加强。
乙烷不发生断链反应,只发生脱氢反应,生成乙烯;而甲烷在一般裂解温度下不发生变化。
2、异构烷烃的裂解反应规律如何?
C—C 键或 C—H 键的键能较正构烷烃的低,故容易裂解或脱氢。
10、什么是转化率、选择性、收率?
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用符号 X 表示。其定义式为转化率表征原料的转化程度,反映了反应进度。
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在复杂反应体系中,选择性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它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化学工艺期末考试重点复习题
1、化学工艺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生产方法的选择及方法原理;设备(反应器和其他)的作用、结构和操作;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其他物料的影响;操作条件的影响和选定;流程组织;生产控制;产品规格和副产物的分离与利用;能量的回收和利用;对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技术经济评比等。
16、为何急冷?急冷有哪两种形式?各有何特点?
裂解炉出口的高温裂解气在出口高温条件下将继续进行裂解反应,由于停留时间的增长,二次反应增加,烯烃损失随之增多。为此,需要将裂解炉出口高温裂解气尽快冷却,通过急冷以终止其裂解反应。当裂解气温度降至 650℃以下时,裂解反应基本终止。急冷有间接急冷和直接急冷之分。
12、简述温度、压力、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
(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不可逆反应不需考虑化学平衡,而对于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化学工艺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化学工艺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指生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工业部门。

进行的主要反应有裂解、氧化还原、加氢-脱氢、水解-水合和羰基化等。

产品有低级烯烃、醇、酸、脂和芳烃等2、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工利用主要有哪三条途径?●经转化先制成合成气,或含氢很高的合成氨原料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氨、高级醇和羰基化学品;●经部分氧化制乙炔;●直接制造化工产品,如制造炭黑、氢氰酸、各种氯甲烷、硝基甲烷、甲醇和甲醛。

3、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烷烃的的裂解,产物以C3、C4和中等大小的分子居多●异构化、芳构化、环烷化,使裂解产物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增多;●氢转移反应(即烯烃还原成饱和烃),使催化汽油中容易聚合的二烯烃类大为减少●聚合、缩合反应4、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那几类?六环环烷烃的脱氢;五元环烷烃异构化再脱氢;烷烃环化再脱氢;烷烃异构化;加氢裂化5、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加氢裂化是催化裂化技术的改进,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可抑制催化裂化时的发生的脱氢缩合反应,避免焦炭的生成。

主要反应有加氢精制、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以除去原料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和二烯烃,以改善加氢裂化所得的油料的质量;加氢裂化,在裂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上进行裂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最大限度的生产汽油和中间馏分油6、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哪些?焦化-气化-液化;热解-气化-发电;气化-合成-燃料;液化-燃料-气化;液化-加氢气化7、什么叫烃类热裂解法?烃类热裂解:轻质烃类在高温(850°C)下受热分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烃类以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化学过程。

8、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些?脱氢反应:R-CH2-CH3 R-CH=CH2+H2断链反应:R-CH2-CH2-R’R-CH2=CH2+R’H9简述在烷烃热裂解中,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固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加而降低●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带支链的C-H键或C-C键,较直链的键能小●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反之。

化学工艺试题

化学工艺试题

化学工艺试题一、填空题(1×20=20)1、化工生产中的“三废”指的是、、。

(废水、废气、废渣)2、煤加工的主要方法有、、。

(干馏、气化、液化)3、化工生产原料中的“三烯”指、、丁二烯;“三苯”指、、二甲苯。

(乙烯、丙烯苯、甲苯)4、化工生产的操作方式有、、。

(连续操作、间歇操作、半间歇操作)5、电解食盐水的方法有、、。

(隔膜法、水银法、离子膜交换法)6、盐酸的合成反应设备是。

(三合一石墨合成炉)7、合成氨的基本原料有、、、焦炉气、石脑油和重油。

(煤、焦炭、天然气)二、名词解释(4×4=16)1、生产能力:是指一台设备、一套装置或是一个工厂,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或处理的原料量,单位是kg/h、t/d、kt/a或万吨/a。

2、生产强度: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的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或加工的原料量,其单位是kg/(h·m3)、t/(h·m3)、kg/(h·m2)、t/(h·m2)。

3、催化剂空时产量: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或质量的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生成目的产物的质量4、催化剂空间速率:简称空速,是指单位体积催化剂通过的原料气在标准状况(0℃,101.3kPa)下的体积流量。

三、简答题1、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合成气主要用来生产那些重要产品?混合物,合成气主要用来生产的主要产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气指CO和H2品:氨、尿素、甲醇、醋酸、烯烃的氢酰化产品、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低碳混合醇等2、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哪几个步骤?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与精制三个步骤。

3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基本溉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转化率(X):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

选择性(S):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化学反应原理与动力学B. 化工设备与工艺流程C. 化学工业的环境保护D. 化学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答案:D2.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压力D. 光照强度答案:C3.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化工设备?A. 蒸馏塔B. 反应釜C. 锅炉D. 电解槽答案:C4. 化工工艺流程中,下列哪个参数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A. 设备材料B. 反应温度C. 原料浓度D. 工艺流程图答案:B二、填空题1. 化学工艺学旨在实现化学反应的 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答案:优化、控制、转化2. 在化学反应中,速率常常由反应物的 ______ 决定。

答案:浓度3. 化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进行 ______ 和 ______。

答案:反应、分离4. 工艺流程图是化工工艺的 ______ 表示。

答案:图形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答: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通过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温度、压力等)之间的关系,可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化学工艺的效率和产物质量。

此外,了解反应机理可以指导工艺的改进和新工艺的设计。

2. 请简述化工设备对化学工艺的重要性。

答:化工设备是化学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用于进行反应、分离、传热和传质等过程。

不同的工艺需要不同类型的设备来实现其特定的操作和控制要求。

化工设备的性能和设计直接影响工艺的稳定性、产能和产品质量。

因此,合理选择和设计化工设备对于化学工艺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四、综合题将一瓶乙醇溶液(浓度为80%)通过蒸馏分离,得到90%浓度的乙醇产品和残留的溶剂。

假设溶剂和乙醇的蒸气压曲线如下图所示:(图略)1. 请绘制乙醇-溶剂混合物的蒸汽液相图,并标出乙醇和溶剂的沸点。

2. 通过图示,请说明分离90%浓度的乙醇需要哪种蒸馏方法?为什么?答案:1. (图略)2. 分离90%浓度的乙醇可以采用精馏蒸馏方法。

化学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任务是什么?指生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工业部门。

进行的主要反应有裂解、氧化还原、加氢-脱氢、水解-水合和羰基化等。

产品有低级烯烃、醇、酸、脂和芳烃等2、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工利用主要有哪三条途径?●经转化先制成合成气,或含氢很高的合成氨原料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氨、高级醇和羰基化学品;●经部分氧化制乙炔;●直接制造化工产品,如制造炭黑、氢氰酸、各种氯甲烷、硝基甲烷、甲醇和甲醛。

3、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烷烃的的裂解,产物以C3、C4和中等大小的分子居多●异构化、芳构化、环烷化,使裂解产物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增多;●氢转移反应(即烯烃还原成饱和烃),使催化汽油中容易聚合的二烯烃类大为减少●聚合、缩合反应4、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那几类?六环环烷烃的脱氢;五元环烷烃异构化再脱氢;烷烃环化再脱氢;烷烃异构化;加氢裂化5、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加氢裂化是催化裂化技术的改进,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可抑制催化裂化时的发生的脱氢缩合反应,避免焦炭的生成。

主要反应有加氢精制、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以除去原料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和二烯烃,以改善加氢裂化所得的油料的质量;加氢裂化,在裂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上进行裂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最大限度的生产汽油和中间馏分油6、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哪些?焦化-气化-液化;热解-气化-发电;气化-合成-燃料;液化-燃料-气化;液化-加氢气化7、什么叫烃类热裂解法?烃类热裂解:轻质烃类在高温(850°C)下受热分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烃类以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化学过程。

8、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些?脱氢反应:R-CH2-CH3 R-CH=CH2+H2断链反应:R-CH2-CH2-R’R-CH2=CH2+R’H9简述在烷烃热裂解中,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固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加而降低●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带支链的C-H键或C-C键,较直链的键能小●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反之。

化学工艺学复习资料有答案

化学工艺学复习资料有答案

化学工艺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D 。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C)动能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D)能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2、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热、质同时传递的有 D 。

(A)过滤(B)萃取(C)搅拌(D)干燥3、研究化工流体时所取的最小考察对象为 C 。

(A)分子(B)离子(C)流体质点(D)流体介质4、化工原理中的连续流体是指 D 。

(A)流体的物理性质是连续分布的(B)流体的化学性质是连续分布的(C)流体的运动参数在空间上连续分布(D)流体的物理性质及运动参数在空间上作连续分布,可用连续函数来描述5、粘性的物理本质是 A 。

(A)促进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的剪应力(B)流体的物性之一,是造成流体内摩擦的原因(C)影响速度梯度的根由(D)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运动与碰撞,是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6、随着温度的升高,则 C 。

(A)气体、液体粘度均减少(B)气体、液体粘度均增大(C)气体粘度增大,液体粘度减小(D)气体粘度减小,液体粘度增大7、流体静力学方程式:P2=P1+ρg(Z1+Z2)= P1+ρgh的适用条件是 B 。

(A)重力场中静止流体(B)重力场中不可压缩静止流体气(C)重力场中不可压缩连续静止流体(D)重力场中不可压缩静止、连通着的同一连续流体8、不可压缩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稳定流动是,平均速度沿流动方向的变化为 C 。

(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9、据l-Re-ε/d除阻力平方区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D 。

(A)流体阻力损失占流体动能的比例随雷诺值的增大而下降(B)雷诺值增大,摩擦系数下降,流体阻力损失将减少(C)随着雷诺值的增大,管壁粗糙度对流动的影响增强(D)随着雷诺值的增大,流体粘度对流体的影响将相对削弱10、流体在圆管直管中流动时,若流动已进入完全湍流区,则摩擦系数l与Re的关系为:随Re增加,l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煤化程度不同分类,决定煤阶的最可靠基础?(挥发分,固定碳)2.烷基化法制苯与乙苯的方法?①改良三氯化铝法②液相分子筛法③气相分子筛法④催化蒸馏法⑤催化干气制乙苯工艺3.氢气的工艺能源?(①水电解制氢②副产氢气的回收③由煤制氢④由气态烃和轻油转化制氢-----水蒸气转化法、部分氧化(燃烧)法)4.按照原料的运行状态,煤的气化工艺分类和各自的代表性?①固定床(块煤):常压固定床、加工固定床②流化床(碎煤):温克勒炉、U—GaS炉、灰熔聚气化炉③气化床(粉煤):德士古炉、壳牌炉5.炼焦过程中为改善高度方向加热的均匀性方法?(高低灯头、不同隔墙厚度,分段加热和废气循环)P4716.现代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范围:煤焦化、煤气化、直接液化、煤基化工产品、煤炭多联产技术、有效合成气为CO和H2、甲醇、乙二醇、烯烃、二甲醚、醋酸、油类。

7.煤的热解过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室温~300℃)该阶段,煤外形无变化,褐煤在200℃以上发生脱羧基反应,进300℃时开始热解反应,烟煤和无烟煤在该阶段一般无变化。

脱水发生在120℃前,而脱气(CH4,CO2,N2)大致在200℃前后完成②第二阶段(300℃—600℃)该阶段以解聚和分解反应为主,煤黏结成半焦,并发生一系列变化。

煤从300℃左右开始软化,并有煤气和焦油析出,在450℃前后析出焦油量最大,在450—600℃气体析出量最多。

煤气主要成分除热解水、CO和CO2外,主要为气态烃,故热值较高③第三阶段(600—1000℃)这是半焦聚合形成焦炭的阶段,以缩聚反应为主。

析出焦油极少,挥发物主要为煤气,700℃后煤气成分主要为氢气,从半焦到焦炭,一方面析出大量煤气,一方面焦炭密度增加。

8.石油加工过程一般包括的加工工艺(原油的预处理和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和芳烃抽提,延迟焦化)9.精细化工单元反应中磺化剂和硝化剂包括?磺化反应一般采用浓硫酸或发烟硫酸作为磺化剂,有时也采用三氧化硫、氯磺酸、二氧化硫加氯气、二氧化硫加氧气、以及亚硫酸钠等作为磺化剂;硝化剂主要是硝酸,从无水硝酸到稀硝酸都可,硝化剂常常不是单独的硝酸,而是硝酸和各种质子酸、有机酸、酸酰及各种路易斯酸的混合物,还可用氮的氧化物、有机硝酸酯作为硝化剂10.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煤炭直接液化是指通过加氢使煤中复杂的有机高分子结构直接转化为较低分子的液体燃料的过程。

煤炭间接液化是首先将煤气化制合成气(CO+H2),合成气经净化、调整H2/CO比,再经过催化合成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11.工业上不同的氯化方法(热氯化法:、光氯化法、催化氯化)12.配煤原理(①胶质层重叠原理②互换性原则③共炭化原理13.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添加四乙基铅,增加汽油中芳烃,环烷烃和异构物烷烃的量,添加烷基醚或烷基醇14.克劳斯法脱硫化氢原理?在克劳斯氧化燃烧器中,与1200℃下硫化氢部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释放出的热量可用于制造水蒸气。

随后,气体进入克劳斯催化反应器,用铝土矿作催化剂,于300—350℃将进料气转化为气态硫,用水喷淋冷却即析出液态硫磺。

15.根据反应性质,焙烧的类型分为氧化焙烧、硫酸化焙烧、挥发焙烧、氯化焙烧、还原焙烧、氧化钠化焙烧16.叙述浓硝酸的生产过程生产浓硝酸有直接法、间接法和超共沸酸精馏法,(1)直接法(直硝法)由氨和空气经氧化直接合成浓硝酸①制一氧化氮氮和空气通过铂网催化剂,在高温下被氧化成一氧化氮,并急冷至40—50℃,使生成的水蒸气经冷凝而除去②制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NO2后,残余的未被氧化的NO和w(HNO3)>98%的浓硝酸再反应,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氮③分出二氧化氮在低温下用浓硝酸【w(HNO3)>98%】吸收二氧化氮成发烟硝酸,不能被吸收的惰性气体排出系统另行处理④制纯NO2并冷凝聚合为液态四氧化二氮加热发烟硝酸,它热分解放出二氧化氮,然后把这种纯的NO2冷凝成为液态四氧化二氮⑤高压釜反应制浓硝酸将液态四氧化二氮与稀硝酸混合送入高压釜,在5.0MPa压力通入氧气,四氧化二氮与水和氧反应直接生成浓硝酸(2)间接法(间硝法)是先生产稀硝酸再设法将稀硝酸中水分脱除,将浓度提高至共沸酸浓度以上,经蒸馏得到成品硝酸(3)超共沸酸精馏法是设法脱除氧化气中较多的水分,使NOx直接生成超共沸酸,再经蒸馏制得浓硝酸的方法17.解释加氢和脱氢,加氢和脱氢的催化剂有哪几类?防止催化剂表面结焦采取哪些方法?加氢:氢分子进入化合物内,使化合物还原,或提高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饱和度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还原反应。

脱氢:系指从化合物中除去氢原子的过程,是氧化反应的一个特殊类型。

加氢催化剂有:金属催化剂,合金催化剂(骨架催化剂、熔铁催化剂两类),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催化剂以及均相配位催化剂;脱氢催化剂有: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类;方法:①在催化剂中加入助催化剂,作用是:稀释催化剂表面的脱氢活性中心,并将活性组分分割成较独立的微小区域;可中和一部分活性过强的活性中心,抑制裂解②在工业上也常采用降低原料气压力或添加水蒸气稀释反应物的办法。

③降低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停留时间18.叙述焙烧、煅烧和烧结之间的异同点,并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各自的应有实例?焙烧和煅烧是两种常用的化工单元工艺,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在低于炉料熔点的高温下进行,不同点前者是原料与空气、氯气等气体以及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后者是物料发生分解反应,失去结晶水或挥发组分。

烧结也是一种化工单元工艺。

烧结与焙烧不同,焙烧在低于固相炉料的熔点下进行反应,而烧结需在高于炉内物料的熔点下进行反应。

烧结也与煅烧不同,煅烧是固相物料在高温下的分解过程,而烧结是物料配加还原剂、助熔剂的化学转化过程。

烧结、焙烧、煅烧虽然都是高温反应过程,但烧结是在物料熔融状态下的化学转化,这是它与焙烧、煅烧的不同之处。

(焙烧是将矿石、精矿在空气、氯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流中不加或配加一定的物料,加热至低于炉料的熔点,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单元过程。

煅烧是在低于熔点的适当温度下,加热物料,使其分解,并除去所含结晶水、二氧化碳或三氧化硫等挥发性物质的过程)实例:焙烧: 硫铁矿焙烧4FeS2+11O2=2Fe2O3+8O2↑,3FeS2+8O2=Fe3O4+6SO2↑煅烧:重碱煅烧2NaHCO3→Na2CO3+CO2↑+H2O↑烧结:脱氟磷肥生产Ca10F2(PO4)6+2H2O→Ca10(PO4)6(OH)2+2HF↑Ca10(PO4)6(OH)2→2Ca2(PO4)2+Ca4P2O9+H2O↑19.简述平衡型氯乙烯生产流程,并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平衡型氯乙烯生产流程由三大工艺组成:乙烯液相加成氯化生成1,2—二氯乙烷;乙烯气相氧氯化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热解生成氯乙烯。

①乙烯液相加成氯化:反应温度为50℃左右,催化剂为FeCl3,乙烯:氯气=1.1:1,②乙烯气相氧氯化:反应温度225—290℃,压力1.0MPa,催化剂为CuCl2—KCl/r-Al2O3,乙烯:氯化氢:氧=1:2:0.5 ,③热裂解温度430—530℃,压力2.7 MPa,催化剂为浮石。

由加成氯化和氧氯化生成的粗二氯乙烷进入脱轻组分塔和脱重组分塔,轻组分中含有微量氯化氢气体,需洗涤后利用,重组分含二氯乙烷,需经减压蒸馏回收处理,进入热裂解炉经裂解生成氯乙烯,经氯乙烯精馏塔,塔顶馏出成品氯乙烯20.简述烃类热解工艺条件(1)裂解原料可分为①气态烃原料价格便宜,裂解工艺简单,烯烃收率高,来源有限,运输不便。

②液态烃原料资源丰富,。

便于储存与运输(2)压力裂解反应是体积增大,反应后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减压有利于反应,但不允许负压操作(3)裂解温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乙烯产率增加(4)停留时间裂解温度越高,允许停留时间越短,反之。

21.炭化室结焦过程和特点炭化室是由两侧炉墙供热,所以结焦过程特点是单向供热,成层结焦,而且成焦过程中,各层炉料的传热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炭化室内产生膨胀压力。

结焦过程分为①干燥预热(20—200℃),将煤在20—200℃下进行干燥预热,②开始分解(200—350℃)当温度达到200℃时煤开始分解,③生成胶质体(350—450℃),当T达到350℃时开始生成胶质体是炼焦的重要阶段,煤呈“软化”“熔融”状态,产生膨胀,粘结作用④胶质体固化(450—500℃),当T达到450℃时,胶质体开始固化,煤变质程度越高,胶质体固化越高⑤半焦收缩(500—650℃),此阶段,半焦挥发物为CH4、H2等,焦质体变紧密,产生收缩裂纹,变质程度越低,收缩越大,裂纹越大⑥半焦转化为焦炭(650—950℃)此阶段放出气体主要为H2,进一步收缩,焦质体变紧,变硬裂纹放大。

22.论述:煤质对气化影响(1)煤的反应活性指不同条件下,煤炭与不同气化介质相互作用的能力。

反应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煤在气化时的有关指标:产气率、灰渣、或飞灰含碳量、耗氧量、煤气成分及热效率等。

不论何种气化工艺,煤活性高总是有利的。

(2)煤的粘结性煤受热时会相互粘结在一起。

对移动床煤气化,煤料粘结,将破坏料层中气流分布,对流化床气化法,煤粒粘结,会破坏正常的流化状态。

适用的气化用煤是不粘结或弱粘结性煤,由于气流床气化炉内,煤粒之间接触少,故可用粘结性煤。

(3)结渣性煤中矿物质,在气化和燃烧过程中,由于灰分软化熔融而变成炉渣的性能成为结渣性。

炉渣会破坏床内均匀的透气性和正常的流化状况。

(4)煤灰的黏温特性为了正常排渣,灰渣粘度不宜超过250Pa.s。

(5)热稳定性指煤在加热时,是否易于破坏的性质。

对于移动床煤气化炉,热稳定性差的煤,会增加炉内阻力和带出物量,降低气化效率(6)机械强度是指煤的抗碎强度、耐磨强度和抗压强度等综合性的物理,机械性能。

一般用机械强度高的煤(7)粒度分布不同点气化工艺对煤的粒度要求不同,粒度分布过宽,随气流带出的小颗粒较多,粒度不均匀,将导致炉内燃料层结构不均匀。

(8)燃料的水分、灰分和硫分控制煤的灰分和水分主要是为了维持正常气化过程,取得较好的气化效率。

23.加氢裂化特点(1)煤的反应活性使用的原料油范围广,连高硫、高氮、高芳烃的劣质重馏分都能加工,加氢裂化产品结构可根据市场调整(2)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产品中含不饱和烃少,含重芳烃和非烃类杂质更少,故产品安定性好、无腐蚀。

(3)没有焦炭沉积,所以不需要再生催化剂,因而可以使用固定床反应器;总过程是放热的,所以反应器需冷却,而不是加热。

缺点是:所得汽油辛烷值比催化裂化低,操作费用高。

24.为多产芳烃,在催化重整中要控制那些工艺参数?25.名词解释(1)解释“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他们的关系如何?转化率:(以x表示)即A反应物的转化率为A反应物的消耗量与占A反应物的总量的百分数选择性:(以S表示)反应物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量占反应物反应掉的量的百分数收率:(以Y表示)生成目的产物消耗的反应物量除以反应物(通常指限制反应物)输入量,可用物质的量或质量进行计算(2)煤气化: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