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简介

合集下载

OPC简介与开发总结

OPC简介与开发总结

背景简介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为过程控制专门设计的OLE 技术,由一些世界上技术占领先地位的自动化系统和硬件、软件公司与微软公司(Microsoft)合作而建立的,并且成立了专门的OPC 基金会来管理,OPC 基金会负责OPC 规范的制定和发布。

OPC 提出了一套统一的标准,采用典型的C/S 模式。

厂商可以开发一个高度优化的、可重用的OPC Server 访问底层的硬件,并将数据以OPC 接口方式提供给任何支持OPC规范的客户端软件,客户就可以按照统一的数据访问标准访问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

(IEC61850/MODBUS/DNP) 。

OPC 技术本质是采用了Microsoft 的COM/DCOM(组件对象模型/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COM 主要是为了实现软件复用和互操作,并且为基于WINDOWS的程序提供了统一的、可扩充的、面向对象的通讯协议,DCOM 是COM技术在分布式计算领域的扩展,使COM 可以支持在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 上不同计算机上的对象之间的通讯。

OPC规范简介OPC 规范作为一个工业标准,是开发OPC 服务器与OPC 客户软件之间数据传输的规范,并已形成一个体系。

根据开发软件功能的不同,OPC 制定了以下领域单独规范:➢数据访问规范:定义了OPC 服务器中一组COM 对象及其接口,并规定了客户对服务器程序进行数据存取时需要遵循的标准。

借助Microsoft 的DCOM 技术,OPC 实现了高性能的远程数据访问能力。

➢报警和事件处理规范:该规范提供了一种通知机制,在指定事件或报警条件发生时,OPC 服务器能够主动通知客户程序。

➢历史数据访问规范:该规范提供一种通用历史数据引擎,可以向感兴趣的用户和客户程序提供数据汇总和数据分析等额外的信息。

➢安全性规范:该规范提供了一种专门的机制来保护OPC 服务器中的现场数据,防止未授权的操作误修改这些参数。

OPC自动化接口的浅析

OPC自动化接口的浅析

OPC自动化接口的浅析未知来源供稿2004-10-8 17:38:00【字体:大中小】1 引言OPC全称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直译为过程控制中的对象连接嵌入技术。

在当今过程控制领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数据交换技术。

其实质上是将微软的Activex(控件)技术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也就是说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硬件服务商或软件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源,在设计数据接口方面就采用了微软的OLE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控件、动态链接库,即支持OPC接口技术;当监控系统需要与数据源进行数据交换时,其开发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仅需将数据源提供的控件引入或者遵循OLE技术,就可以与数据源进行通讯,而无需开发数据源硬件驱动或与服务商软件通讯接口,大大地节省了开发费用,使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建立了桥梁,相互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更加方便、灵活。

OPC服务器通常支持两种类型的访问接口,它们分别为不同的编程语言环境提供访问机制。

这两种接口是:自动化接口(Automation interface);自定义接口(Custom interface), 如图1所示。

自动化接口通常是为基于脚本编程语言而定义的标准接口,可以使用Visual Basic、DelphiPowerBuilder等编程语言开发OPC服务器的客户应用。

而自定义接口是专门为C++等高级编程语言而制定的标准接口。

图1 OPC的两种通用接口方式OPC现已成为工业界系统互联的缺省方案,给工业监控编程带来了便利,用户不用为通讯协议的难题而苦恼。

2 OPC服务器数据访问过程OPC数据访问提供从数据源读取和写入特定数据的手段,一个OPC对象具有一个作为子对象的OPC组集合对象(OPCGROUPS)。

在这个OPC组集合对象里可以添加多个的OPC 组。

每个组对象都具有一个作为子对象的OPC标签集合对象(OPCITEMS)在这个OPC标签集合对象里可以添加多个OPC对象。

opc技术介绍

opc技术介绍

1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 ,用于过程控制的OLE )规范是一个工业标准,是在Microsoft 公司的合作下,由全世界在自动化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软、硬件提供商协作制定的。

OPC 是一个基于COM 技术的接口标准,OPC 提供了一种从不同数据源(包括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获得数据的标准方法。

OPC 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

一个OPC 客户程序可与多个厂商提供的OPC 服务器连接,并通过OPC 服务器,从不同的数据源存取数据。

OPC 服务器是一个典型的现场数据源程序,它收集现场设备数据信息,通过标准的OPC 接口传送给OPC 客户端应用程序。

OPC 客户端应用程序是一个典型的数据接收程序,如人机界面软件(HMI) 、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SCADA) 等。

OPC 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OPC 标准接口与OPC 服务器通信,获取OPC 服务器的各种信息。

符合OPC 标准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访问来自任何生产厂商的OPC 服务器。

OPC 规范定义了两套接口标准,包括自动化标准(Automation Interface Standard) 和自定义接口标准(Custom Interface Standard) 。

自动化接口是为了向VB 之类的脚本语言编写的客户程序提供服务,而自定义接口适用于C 和C++应用程序,它比自动化接口更高效,功能更强大。

已发布的OPC 规范主要有数据存取、报警与事件处理、历史数据存取以及批处理等服务器规范。

OPC 应用简介SIMATIC NET OPC服务器规范 OPC数据访问访问数据(例如,PLC中的过程数据)OPC警报和事件错误或特殊事件的提醒OPC历史数据访问允许访问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4SIMATIC NET OPC服务器定制和自动控制接口定制接口:使用功能指针(for C++)自动控制接口: 无指针(for Visual Basic or VBA )Æ打包自动控制DLL79现场自动化网络通过以太网的操作监视和基于现场总线的现场级控制与EMOS 的通讯都是通过OPC 完成11西门子OPC简介本图描述了如何使用西门子OPCServer 连接现场的设备,以及通过的协议等等。

OPC通讯简介

OPC通讯简介

OPC通讯简介OPC 概念在OPC之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软件应用程序控制不同供应商的硬件。

存在多种不同的系统和协议;用户必须为每一家供应商和每一种协议订购特殊的软件,才能存取具体的接口和驱动程序。

因此,用户程序取决于供应商、协议或系统。

而OPC 具有统一和非专有的软件接口,在自动化工程中具有强大的数据交换功能。

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嵌入式过程控制标准,规范以OLE/DCOM为技术基础,是用于服务器/客户机连接的统一而开放的接口标准和技术规范。

OLE是微软为Windows系统、应用程序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技术,是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的缩写。

OPC从数据来源提供数据并以标准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任何客户机应用程序的机制。

供应商现在能够开发一种可重新使用、高度优化的服务器,与数据来源通信,并保持从数据来源/设备有效地存取数据的机制。

为服务器提供OPC接口允许任何客户机存取设备。

OPC将数据来源提供的数据以标准方式传输至任何客户机应用程序。

OPC(用于进程控制的OLE)是一种开放式系统接口标准,可允许在自动化/PLC应用、现场设备和基于PC的应用程序(例如HMI或办公室应用程序)之间进行简单的标准化数据交换。

定义工业环境中各种不同应用程序的信息交换,它工作于应用程序的下方。

您可以在PC机上监控、调用和处理可编程控制器的数据和事件。

服务器与客户机的概念OPC数据项是OPC服务器与数据来源的连接,所有与OPC数据项的读写存取均通过包含OPC项目的OPC群组目标进行。

同一个OPC项目可包含在几个群组中。

当某个变量被查询时,对应的数值会从最新进程数据中获取并被返回,这些数值可以是传感器、控制参数、状态信息或网络连接状态的数值。

OPC的结构由3类对象组成:服务器、组和数据项。

OPC服务器:提供数据的OPC元件被称为OPC服务器。

OPC服务器向下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向上与OPC客户应用程序通信完成数据交换。

OPC技术简介

OPC技术简介

原始数据的最低层,它们同样可以应用于从SCADA或者DCS系统中获取数
据到应用程序中。OPC的结构和设计使得它可以构建这样一个OPC服务 器,这个OPC服务器允许客户程序只经过一个单一的对象从许多由不同 的OPC硬件供应商提供且运行于不同节点上的OPC服务器上获取数据。如 图所示:
OPC接口 OPC接口 物理接口 物理接口 应用 程序
(DeadBand)而且OPC项的数据类型是模拟量的情况,只有现在值与前
次值的差的绝对值超过一定限度时,才更新缓冲器数据并通知OPC应用
程序。由此可以忽略模拟值的微小变化,从而减轻OPC服务器和OPC 应
用程序的负荷。
图4-3 订阅方式数据访问
上述的 OPC 数据访问的功能可总结成表4-1。这些功能是否被支持 将随供应厂商的具体的服务器类型而定。
OPC标准的制定虽然主要由少数几家公司所推动,但是己制定的OPC 标准由来自90多家公司的专家参与,并参考了来自200多个合作伙伴的 评论意见,所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批国际知名的控制类公司 如:ABB、 AspenTech、Eurotherm、Foxboro、Honeywell、National Instruments、Siemens、Toshiba、Johnson-Yokogawa、 GE Fanuc等相 继宣布支持OPC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OPC将会在控制领域发挥 重大的作用,OPC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2.3 OPC特点
OPC标准己经是公开出版的技术标准,根据其目标,拥有以下几个 突出的特点:
(1)开放性 因为OPC标准接纳所有类型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并且OPC标准支持所 有的编程语言(如C, C++, VB, Java, HTML, DHTML等),所以利用OPC可 以轻松获取实时工业数据。另外,OPC基于COM技术,支持Internet,能 从远程机器访问OPC服务器,这无疑也大大增加OPC的开放性。 (2)互联性 最终用户可以非常容易地与不同厂家的自动化设备进行连接,而且 可以在诸多的自动化设备系统中自由使用OPC客户应用程序,比如可以 使用同一应用软件界面程序集成不同的现场总线系统等。 (3)高效性 OPC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OPC的即插即用功能(Plug and Play Function)使得系统集成变得轻而易举,更主要的是OPC能够优化快速地 传输数据。根据OPC基金会对OPC传输效率的测试结果,在本地以及两台 计算机之间,5000个过程变量的

opc协议数据格式

opc协议数据格式

opc协议数据格式摘要:一、OPC协议简介1.OPC概念2.OPC的发展历程二、OPC数据格式概述1.数据格式分类2.数据结构及组成三、OPC数据访问规范1.访问方式2.访问级别3.安全机制四、OPC数据传输过程1.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2.数据传输协议五、OPC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1.行业应用2.我国OPC发展现状3.发展趋势六、OPC协议的未来展望1.技术发展趋势2.市场前景正文:一、OPC协议简介1.OPC概念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为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设计的通信标准。

它旨在解决不同厂商、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实现设备数据的无缝集成。

OPC基于微软的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技术,利用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实现设备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2.OPC的发展历程OPC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OPC标准不断完善和扩展。

从最初的OPC UA (Unified Architecture)到OPC DA(Data Access),再到OPC HDA (Historical Data Access),以及安全、事件、报警等方面的规范,OPC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最重要的通信标准之一。

二、OPC数据格式概述1.数据格式分类OPC数据格式主要分为两类:OPC Data Access(OPC DA)和OPC Historical Data Access(OPC HDA)。

OPC DA负责实时数据访问,包括数据读写、订阅发布等。

OPC HDA则负责历史数据访问,提供数据记录、查询、回放等功能。

2.数据结构及组成OPC数据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OPC标题(Header):包含数据块的标识信息,如服务器名称、数据项名称等。

OPC 简介及应用

OPC 简介及应用

OPC 概念在OPC之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软件应用程序控制不同供应商的硬件。

存在多种不同的系统和协议;用户必须为每一家供应商和每一种协议订购特殊的软件,才能存取具体的接口和驱动程序。

因此,用户程序取决于供应商、协议或系统。

而OPC具有统一和非专有的软件接口,在自动化工程中具有强大的数据交换功能。

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嵌入式过程控制标准,规范以OLE/DCOM为技术基础,是用于服务器/客户机连接的统一而开放的接口标准和技术规范。

OLE是微软为Windows系统、应用程序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技术,是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的缩写。

OPC从数据来源提供数据并以标准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任何客户机应用程序的机制。

供应商现在能够开发一种可重新使用、高度优化的服务器,与数据来源通信,并保持从数据来源/设备有效地存取数据的机制。

为服务器提供OPC接口允许任何客户机存取设备。

OPC将数据来源提供的数据以标准方式传输至任何客户机应用程序。

OPC(用于进程控制的OLE)是一种开放式系统接口标准,可允许在自动化/PLC应用、现场设备和基于PC的应用程序(例如HMI或办公室应用程序)之间进行简单的标准化数据交换。

定义工业环境中各种不同应用程序的信息交换,它工作于应用程序的下方。

您可以在PC机上监控、调用和处理可编程控制器的数据和事件。

服务器与客户机的概念OPC数据项是OPC服务器与数据来源的连接,所有与OPC数据项的读写存取均通过包含OPC项目的OPC群组目标进行。

同一个OPC项目可包含在几个群组中。

当某个变量被查询时,对应的数值会从最新进程数据中获取并被返回,这些数值可以是传感器、控制参数、状态信息或网络连接状态的数值。

OPC的结构由3类对象组成:服务器、组和数据项。

OPC服务器:提供数据的OPC元件被称为OPC服务器。

OPC服务器向下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向上与OPC客户应用程序通信完成数据交换。

opc timestamp 解析

opc timestamp 解析

opc timestamp 解析随着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开放式连接平台(OPC)已成为现代工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OPC中,时间戳(Timestamp)的解析对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OPC Timestamp的解析方法、应用场景及优势。

一、OPC简介开放式连接平台(OPC,Open Platform Communications)是一种为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提供标准化通信的规范。

它旨在解决不同厂商、不同设备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OPC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实现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

二、OPC Timestamp解析的重要性在OPC中,时间戳(Timestamp)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事件和过程。

正确解析时间戳对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时间戳的解析可以帮助用户:1.精确控制设备运行状态,提高生产效率;2.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隐患;3.分析数据趋势,优化生产过程。

三、OPC Timestamp解析方法OPC Timestamp的解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时间戳格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戳格式进行解析,如ISO 8601、RFC 3339等;2.校验时间戳真实性:通过与系统内部时钟进行比对,确保时间戳的真实性;3.处理时间戳漂移:由于网络传输等原因,时间戳可能发生漂移,需要进行相应处理;4.同步时间戳:在多个设备之间同步时间戳,确保数据传输的同步性。

四、应用场景及优势1.工业自动化:在生产过程中,OPC Timestamp的解析能够实现设备间的高效协同,提高生产效率;2.物联网:在物联网应用中,时间戳的解析有助于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3.数据分析: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时间戳的解析能够帮助用户准确追溯数据来源和变化趋势;4.信息安全:在信息安全领域,时间戳的解析可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和防篡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