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考古记(DOC)
海昏侯墓

公元前 88年
公元前 66年
被封为 海昏侯
公元前 59年
刘贺五岁, 第二代昌邑侯
公元前 74年
汉宣帝派张 敝察看其近 况’当时刘 贺已“痴癫 昏聩”
公元前 63年
刘贺去世, 享年33岁
2
墓葬结构
存 世 最 完 整 的 西 汉 侯 国 墓 园
—— 海 昏 侯 之 墓
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 结构最完整的、 功能布局最清晰、 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
墓园南北宽约141米——186米, 东西长约233米——248米,面积 约4.6万平方米,以海昏侯墓和夫 人墓为中心,还包括7座祔葬墓, 一个陪葬车马坑。墓园有垣墙围 绕,周长868米,宽约2米,墓园 墙上开有北门、东门两个门,门 外均立有阙。每个墓葬前均备有 祠堂这样的礼制建筑,而且周围 还有厢房,推测可能当初供守陵 人居住。在车马坑对面有一口巨 大的水井,直径接近2米,在这些 水井,除此之外墓园中还另有两 口井,在这些水井中也出土了包 括汲水陶罐、筒瓦、瓦当和带有 “食官”等文字的漆器等百余件文 物
孔子屏风
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 屏风,其中孔子形象为 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孔 子形象。可惜屏风损毁 尚未被修复,我们现在 只能看到模糊的下半身 身影。从文字上看屏风 有着诸如“字仲尼、姓 孔、子氏......”等明 确关于孔子姓氏生平的 介绍。
五铢钱
2015年,海昏侯墓 北藏阁钱库中一次性 发掘出土共计近200万 枚五铢钱,总重约10 吨左右。相当于今天 人民币100多万元。 其中出土了10串左 右的五铢钱,每串正 好1000枚。 这将我国“千文一 贯”的币值纪录, 由北宋推到了西汉
海昏侯墓园墓主考

海昏侯墓园墓主考王恩田轰动海内外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于2011年开始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古调查,发现了紫金城城址、海昏侯墓园、贵族和贫民墓地等重要遗存。
2012~2013年,对海昏侯墓园进行发掘,2014~2016年初,完成主墓(M1)的发掘。
发表了发掘简报1。
并发表了海昏侯墓园平面图(图一),这对于讨论墓园内各墓墓主的身份至关重要。
海昏侯墓园呈梯形,东边长,西边短。
园墙周长868米,墙宽约2米,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
分别在北墙和东墙上开门。
门外有阙。
墓园内共有9座墓葬,分为前后两排。
前排有5座,自西而东分别是M1、M2、M7、M9和M8。
后排4墓,自西而东分别是M6、M5、M4和M3。
9座墓葬都有一条墓道,被称为甲字形墓。
除M7的墓道朝西外,其他8座墓的墓道均朝南。
墓道是身份的标志。
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和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是诸侯身份的标志。
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是王的身份标志。
墓园内9座墓都有一条墓道,其墓主都应具有诸侯身份。
可以断言,海昏侯墓园以外的花骨墩、祠堂岗、苏家山等西汉墓地,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不会再有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
M1封土高约7米,呈覆斗形,与M2共建于墎墩山顶,东西并列,封土下有方形大型夯土基座。
封土基座共二层,下层基座和M2共用。
M1和M2的前面共用一个礼制性高台建筑,该建筑由东西厢房(F13、F14),寝(F1)和祠堂(F2)构成,应属享堂性质的礼制建筑,是用以祭祀M1和M2墓主的。
前排的M1,即海昏侯墓。
坐北朝南,平面呈甲字形。
墓室口南北长约17.2米,东西宽约17.1米,深约8米。
墓道长15.65~16.17米,宽5.92~7.22米。
椁室具有复杂的结构。
棺有内外两重。
以及出土的金、铜、铁、玉、漆木陶瓷、纺织品和竹简、木牍等遗物1万余件(套),已在网上和简报中有简要介绍,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后排的M3~M5等三座墓,也是经过发掘的。
M3,方向170度。
封土高约3米,墓前有地面建筑堆积,未见建筑基址。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海昏侯墓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海昏侯墓篇一南昌海昏侯墓最近火了,考古专家称其考古价值超过了长沙马王堆汉墓。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新建区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占地面积约4万平米,相当庞大。
最新考古发现,海昏侯墓现车马坑,其中有每乘4匹马拉动、共计5辆木质彩绘马车。
海昏侯墓现车马坑,4匹马一辆车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配备,可见其身份之高。
不过尽管海昏侯墓现车马坑,墓主人的身份仍然难以确定,究竟海昏侯是谁仍有待考证。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
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
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尽的椁顶板痕迹判断,椁室高约0.5米。
随葬木质彩绘车辆5辆,为实用高等级安车,马车经过拆卸,被拆卸下的车马器装入彩绘髹漆木箱内放置在椁底板上。
陪葬马匹20匹,骨架已腐朽殆尽,仅存痕迹。
篇二除了海昏侯墓现车马坑,根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消息,海昏侯墓北藏閤钱库出土有10余吨五铢钱有200万枚,换作现在得值多少钱呀!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相当于现在的50公斤黄金,由此换算得出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1000多万元。
按照汉代赙赠制度如此盛行可以看出,之所以海昏侯墓内会出土10余吨的五铢钱,除了其本身拥有着诸侯身份之外,极有可能是海昏侯去世后,其后人受他人送赙,由此有着如此土豪。
当然,在目前来说,这些都仅是一种猜测,其中详情还有待考古专家的后续研究。
除了海昏侯墓现车马坑,根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消息,海昏侯墓北藏閤钱库出土有10余吨五铢钱有200万枚,换作现在得值多少钱呀!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相当于现在的50公斤黄金,由此换算得出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1000多万元。
按照汉代赙赠制度如此盛行可以看出,之所以海昏侯墓内会出土10余吨的五铢钱,除了其本身拥有着诸侯身份之外,极有可能是海昏侯去世后,其后人受他人送赙,由此有着如此土豪。
南昌海昏侯博物馆游记

南昌海昏侯博物馆游记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江西南昌市的海昏侯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和展示海昏侯墓出土的珍贵文物而建立的,是南昌市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址。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次参观的体验和所见所闻。
海昏侯墓是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大的西汉墓葬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墓葬。
墓葬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陶器、玉器、铜器、漆器等,其中一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参观海昏侯博物馆的第一站是墓葬展示区。
在展示区内,我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墓葬的精致结构和装饰,领略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富丽生活。
墓葬的主体结构是由土木结构和石雕构件组成的,墓室内有大量的陶俑和陪葬品。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墓室内保存完好的木结构,保持了原始的色彩和纹理,让人感叹古代工艺的精湛和木材的耐久。
在墓葬展示区的附属展厅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出土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精美的玉器。
这套玉器包括玉璧、玉龙和玉饰品等,制作精美,玉质温润。
这些玉器的出土,为研究西汉时期的玉器制作工艺和玉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除了玉器,海昏侯墓还出土了许多其他类型的文物。
例如,展厅中展示的一件青铜器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件青铜器的造型独特,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展示了当时青铜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漆器和陶器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文物的出土,丰富了我们对西汉时期社会生活和艺术水平的了解。
参观完墓葬展示区后,我们来到了海昏侯博物馆的另一个展示区——历史展厅。
这里主要展示了海昏侯的历史背景和墓葬的发现过程。
通过展示历史文献、图片和模型,我们了解到海昏侯是西汉末年的一位王侯,他统治了南昌周边的地区。
墓葬的发现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但也是考古学家多年的努力和科技的进步的结果。
在历史展厅中,我们还了解到了海昏侯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由于墓葬的保存状况较好,考古工作者采用了一系列的科学方法进行保护和修复,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保存。
海昏侯墓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古墓之一

海昏侯墓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古墓之一海昏侯墓——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古墓之一中国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古墓作为古代贵族或皇室的陵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而在中国历史上,海昏侯墓被誉为最豪华的古墓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物收藏令人叹为观止。
海昏侯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马王堆,是西汉时期的一座古墓。
该墓葬于公元前168年至公元前144年之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墓主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王侯,因其墓葬地点位于湖泊旁边,故得名“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的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达到了约1200平方米。
墓葬主体由墓室、陪葬坑和墓道组成,其中墓室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墓室采用了“三室一厅”的布局,即前室、中室、后室和中央厅。
墓室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描绘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如宴会、狩猎、舞蹈等,为研究西汉时期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除了墓室,海昏侯墓还有大量的陪葬品。
陪葬品的种类繁多,包括金银器、玉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金银饰品——“海昏侯金冠”。
这是一顶由金银丝制成的华丽头饰,上面镶嵌着珍贵的宝石和珠子。
金冠的制作工艺精湛,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此外,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如玉璧、玉琮、玉佩等,这些玉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雕刻工艺精细,展示了古代玉器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昏侯墓的发现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墓中出土的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西汉时期社会生活的了解,还为研究古代艺术、制度、经济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墓中的壁画和陪葬品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裕,也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观念。
然而,海昏侯墓的发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问题。
首先,墓主人的身份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定论,有人认为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王侯,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富商。
其次,墓中的陪葬品数量之多和豪华程度之高,引发了人们对于当时社会财富分配和阶级差距的思考。
最后,墓中的壁画和陪葬品的保存状况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美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海昏侯国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头,是我国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
这里曾是汉代时期海昏侯的墓地,被誉为“楚地第一墓”。
在对海昏侯国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社会、文化的认识,也展示了海昏侯国的繁荣与辉煌。
海昏侯国遗址的发掘工作始于197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古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一批玉器。
这些玉器包括玉璧、玉环、玉佩等,制作精美,工艺精湛。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件被称为“海昏侯玉”的玉璧,它的形状独特,上面雕刻着精致的纹饰,被认为是古代玉器中的瑰宝之一。
除了玉器,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
这些金银器制作精美,装饰华丽,展现出汉代贵族的奢华生活。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件被称为“海昏侯金”的金饰品,它的造型独特,镶嵌着宝石和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被誉为中国古代金饰的瑰宝之一。
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瓷器。
这些陶器和瓷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包括陶罐、陶盘、陶俑等。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批被称为“海昏侯陶”的陶俑,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陶俑可能是古代的仆人、士兵或武器装备的模型,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除了上述文物,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钱币、玛瑙等,这些文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揭示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社会的认识。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也展示了海昏侯国的繁荣与辉煌。
这些文物的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让我们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无疑对于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昏侯刘贺墓园五号墓初探

海昏侯刘贺墓园五号墓初探张仲立【摘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成果近些年颇为学界关注.五号墓最新考古成果公布,再次为海昏侯墓园考古添以浓笔重彩,值得重视.五号墓墓主确认为刘贺长子刘充国,这一确认不止对刘充国,也是关于刘贺及其刘贺墓园许多特性的有力证据.它的特殊地位与丰富内容也带出一系列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包括一些仅见资料及其涉及的礼制问题等,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学术意义.其墓葬的几个重要礼制问题,涉及到刘贺墓独特的袝葬,袝葬的尊卑次序,袝葬与殇葬,刘贺父子丧葬礼仪发现与\"葬先轻后重\"\"祭先重后轻\",袝葬墓设祠以及五号墓随葬等等.其认识价值或独特,或具多重性,意义多不寻常.笔者对其作了初步的辨析认识考证诠释,期藉以尽可能贴近地了解该墓葬丧葬礼仪内涵,也对有汉一代礼仪推行尤其对刘贺昌邑集团礼仪追求和实践能有所感受认识.【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52)004【总页数】6页(P90-95)【关键词】海昏侯墓;五号墓;刘充国;礼制【作者】张仲立【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25海昏侯刘贺墓园五号墓的进一步清理取得理想成果,墓主为刘贺长子刘充国。
(1)关于这一问题,可参看付鑫鑫:《海昏侯墓园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5号墓主为刘充国》,光明网百家号,2018-01-28。
史料中有关刘充国的记载,不过寥寥十余字(2)《汉书·武五子传》曰:“海昏侯贺死,上当为后者子充国。
”(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70页。
),其墓葬资料却价值很高,为他所在的那一段史事增添了不少生动内容,提供了不少有力的史实佐证,亦揭示了一些不见于史载的关于侯国丧葬安排的重要内容,又引出或解决了不少学术问题,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兹就几题略述管见,以为抛引,求诸方家。
一、刘充国墓与刘贺墓祔葬一直以来,有关王侯墓祔葬规制问题还都停留在一般意义的了解上,刘充国墓的确定则提供了相对明晰得多的刘贺墓园祔葬资料。
南昌海昏侯墓

南昌海昏侯墓作者:渝南子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6年第02期2011年3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一座叫“墩山”的山包上,村民发现了一座罕见的汉墓,而经考古学家证实,这是西汉时期的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规格庞大,出土文物数量惊人,并且2000年来从未被盗。
种种谜团和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也刷新了中国历史。
经过5年的勘察和发掘,主墓中的主椁棺已被整体提取到实验室清理,待开棺验明之后,一直备受关注的墓主身份也将得到最终证实……2011年3月,一条纯金的金龙饰物出现在江西省南昌市的古玩市场,霎时在整个南昌古玩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因为在古代,这样的饰物唯有皇帝才能拥有,这意味着倒卖这件稀有金龙的文物贩子必然和盗墓贼勾结,盗了一座帝王墓!消息一传开,全国各地的文物贩子蜂拥而至,虽然迟迟没有人敢接手这件金龙,但那座神秘的帝王墓却成了盗墓贼的俎上之肉。
随后,南昌市公安局根据举报,很快就抓获了非法倒卖金龙的文物贩子,经审讯得知,金龙盗自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一座叫“墎墩山”的山包。
不久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人前往勘察,震惊考古界的海昏侯墓这才被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盗墓活动让列侯大墓浮出水面其实,在金龙出现在古玩市场之前,观西村的村民就在墎墩山上发现了盗墓贼。
在2011年2月至3月这段时间,家住墎墩山北面的熊菊生时常见到一些陌生面孔出现,他家的狗也开始在半夜叫个不停。
有一天早上,当他正对着墎墩山洗漱时,突然发现山上的一株杉树边堆起了一座很高的黄土。
他好奇地叫上两三个人上山去查看,只见土堆边上不仅有榔头、钢钎、手套等工具,还有一个长1米、宽0.5米、深14米的土洞。
随后,熊菊生联系了相关部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杨军得知消息后,立即驱车赶赴观西村,并嘱托村民在盗洞旁连夜看守,但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墓穴被毁、文物尽失的心理准备。
直到后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展开后,杨军才松了口气——主墓并未被盗!据了解,主墓旁边还有一座海昏侯夫人墓,在考古人员到达前已被盗空,而海昏侯主墓却安然无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昏侯墓考古记作者:李茂君张嘉瑜泱泱中华史,只有一个人,先是“王”,再是“帝”,后又“侯”。
他的墓葬,被多重证据指向是备受海内外瞩目至今的海昏侯墓。
新中国考古史上,由国家派出专家组的此前仅有两次,即上世纪70年代的马王堆汉墓与80年代的南越王墓发掘,这是第三次。
它被列入2015年国家重大考古项目,定为“江西第一号考古工程”。
墓葬挖掘引发民众持久的热情,去年以来现场每天都有人流前来窥探,现场监控非常严密,外围设有警务站,从大门进入墓室要经过逐层审批并佩戴证件,通过一道公安、两道武警的检查;文物保护站内,除了有360度无死角监控外,还有警察24小时轮流值守、警犬随时戒备。
考古队队长杨军、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外围奔走的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忙到废寝忘食,记者尾随等到晚饭后方才有空“促膝畅聊”。
他们认为,重见天日的海昏侯墓,目前可解读出的信息还只是“冰山一角”。
据悉,新闻发布会很快就要召开了。
汉代考古之最“海昏侯墓不仅是首次发现的各项要素齐备的西汉列侯墓园,而且还有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对于西汉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信立祥表示,从业大半生他一直在寻找一座汉代标准的列侯墓,可要么没有墓园,要么周围都城不明。
尽管此前挖掘的长沙马王堆也属于列侯墓葬,但葬于工作之地而非封国,并且是以战国楚制埋葬而非汉代,因而不够典型。
据其介绍,该墓还是长江以南地区已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其规模宏大、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明确,是西汉中晚期列侯等级墓葬的典型代表。
专家组表示,迄今出土的2万余件文物,可生动再现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江西省已决定今年起建设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并按照“物址合一”原则,将出土文物全部交回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存放展示。
“切忌急功近利。
”鉴于该考古项目挖掘研究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专家们建议设立专门机构,集全国各方面专家之力,分工、定期推出阶段性成果。
2000多年前的虫草专家们认为:根据此前的发掘及出土情况,已有多重“闭合证据链”,指向墓主人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刘贺的生平信息主要见于《汉书》的《武五子传》,其为汉武帝刘彻之孙,其父刘髆为刘彻第五子,公元前97年刘髆受封“昌邑王”,9年后刘髆去世,其独子、年仅5岁的刘贺承嗣王位,为第二任王。
侯不似王。
徐长青解释,当时海昏县与海昏侯国是并行的两个体系:海昏县是行政编制,是汉代高祖刘邦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而海昏侯国是西汉分封制体制下的一个侯国,是由皇室成员在海昏县建立的侯国,因此海昏县的地域显然要比海昏侯国大,“侯国不能干预县里的基本行政管理,但有4000户人家为他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汉书》记载刘贺为“纨绔子弟”。
他19岁时膝下无子嗣的汉昭帝驾崩,刘贺在大将军霍光的操纵下成为皇位的继承人,但“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霍光见刘贺如此不堪重任,便联众废弃,又将刘贺逐回昌邑,削为平民,昌邑国也被废除,代之而立的是山阳郡。
刘贺29岁时,霍光病死,亲政的汉宣帝认为刘贺不足忌惮,诏封其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封地在南国江西。
至于“海昏”二字释义,学术界倾向认为是“(鄱阳)湖西”之意。
信立祥介绍,墓中出土的陶器最有时代标志意义,和此前发掘的汉代张安世墓出土的陶器几乎是一样:“张安世死于公元前62年,刘贺死于公元前59年,相差3年。
陶器一般50年发生较大的变化,显然他们属于同一期。
”杨军认为,椁室发现的2米多长的床榻,按照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说明墓主生前经常使用床榻,信立祥认同这与史料中称刘贺曾患有比较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相吻合。
此外,墓地处与文献记载刘贺的封地吻合,在真车马陪葬坑中出土的青铜车马器,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的“王青盖车”吻合: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令废除诸侯王车马陪葬制度。
主椁室西侧发掘出3个装着金器的漆盒,里面有25枚马蹄金、187枚金饼,成色都很好。
“马蹄金一般是皇帝赏赐给诸侯的。
主椁室还发现了一枚佩,上面有龙、凤、虎三种纹饰,也是皇帝或者诸侯才有的器物。
”马蹄金专家们颇感意外的是,主椁室一个漆木盒里面发现了虫草,2000多年后还能留存颇为少见,在江西墓葬中出现尚属首次。
“或许说明在西汉时期,虫草就已经成为了名贵滋补药材,贵族阶层已经在使用了。
”此外,大量的编钟、琴瑟、棋盘及竹简和孔子圣贤像等藏品,能推断墓主的风雅、藏书、尊儒术,应该是知书达理的有文化人。
一步之遥此前,汉墓“十墓九空”成为秦汉考古一大缺憾,而海昏侯墓,考古队长杨军坦言与其结缘是考古人一生大幸。
2011年初,就有传言说有人出手纯真金龙,但无人敢接手——如此贵重的金龙在古代只有帝王一级才会拥有,如非赝品便必然来自帝王之墓。
很快,警方的介入印证了传言,当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举报,大塘坪乡境内的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专家们从盗洞和出土葬具构件初判,墓葬规模大等级高,于是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考古部门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对墓葬周边区域开展考古调查。
对于有人“为什么非要挖掘”的疑问,杨军解释,当时海昏侯墓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被盗后很难保护,没有机构、资金、管理人员专门管理,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行抢救性发掘。
该墓葬位于观西村中民众称为“墎墩山”的山包上,杨军回忆说,他们4月23日正式进场前,并不知道这里有如此高规格的古代墓葬,但知道这里常出现一些古墓被盗的事件。
赶到现场时,杨军就顺着14.8米深的盗洞“一探究竟”,惊讶于盗墓贼的手段老辣,他们从封土顶上打到了墓葬的正中央:按一般礼制习俗来说,中间一定有东西。
但巧在这个墓是汉代居室化的结构,正中心是空的,只有一步之遥。
主墓东边的夫人墓被盗一空:表面看夫人墓是比主墓葬更高的一个封土堆。
考古队推测,盗墓贼被东边封土更高这一“表面现象”迷惑,也不懂汉代“以右为大”的礼制,误将夫人墓当做主墓先行挖掘,回头准备对主墓下手时,已被群众发现举报。
徐长青认为,该墓葬得以保全,相当程度得益于这座山头也是当地望族裘家的祖坟所在地,裘家后人对此处盯梢较紧,客观上起到保护作用,考古队进驻后裘家几十座坟头才外迁安置。
还有就是地处南方水位较高,早年地震让椁室塌毁使得盗墓者无法进入。
和后来的惊喜连连不同,早期的考古队员心里无不忐忑,不知道主墓是否被盗过——在移除封土尚未进入槨顶板的地方便发现好几个盗洞,其中西北角一盗洞里竟然发现了一把五代时期的灯盏,新近的盗洞里还有2枚洒落的金饼。
发现盗洞后,国家文物局特派专家信立祥赶到现场。
高达7米的大型封土,让他意识到此为高等级墓葬,高敞的选址,符合西汉墓的特征,周围城垣保存良好,海昏侯墓的形制与出土器物的组合,令他惊喜异常:进门车马库,藏阁分类精细,最贵重的财产和身份之物,放置最北边的粮库和钱库,都是高等级贵族墓葬应具备的内容。
“2011年及此前盗走的文物都没有被追讨回来,我们拟打报告要求继续追查,那些文物可能数量不太大,但是价值却非常高。
”信立祥表示。
站在中国考古最前沿业界认为,海昏侯墓考古开启了新世纪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新模式,发掘预案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考古发掘与考古钻探和文物保护工作同步进行,各项工作科学、规范,宣传报道也及时、准确,并在发掘期间策划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加强了考古与公众的关系与沟通。
信立祥介绍,发掘团队成员多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北大、秦始皇陵博物院等,多学科合力,采用最新技术并多样化介入,海昏侯墓考古站在中国考古最前沿。
纵然如此,“出土文物之盛、品类之丰、保护之难,甚至还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任务”。
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李存信研究员告诉记者,对脆弱、特别是有机质容易被氧化的文物,送入无氧或低氧舱,这个可移动可拆卸的装备是为服务海昏侯墓考古而设计,是全世界首次把航天技术运用到考古文物保护中。
为了便利实验室考古,实验室内还安装了可以帮助文物“倒立”的横车,遇到叠压严重无法继续清理时,可对箱体进行180度反转进行逆向发掘清理:“一个箱体六个面,正面不行从侧面,侧面不行把它翻转过来从底下逆向发掘,让每个遗存保持它的完整状态。
”李存信介绍,实验室旁还专门配备了古尸存储柜,遇到尸骨头可第一时间获得保护并进行体质人类学与病理学测定。
大量高科技手段应用,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提取了文物信息。
徐长青说,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日后的文物展示利用提供真实、可靠、清晰、互动的发掘场景,大大提升了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展示的科技含金量。
李存信告诉记者,如今2万余件文物已基本完成应急保护工作,最受关注的竹简木牍已完成加固工作。
汉代“火锅”长这样一个个疑问,将会随着大量文物的解密而揭开。
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确立了我国同中西亚间的政治关系,经济上物质的交换也大规模进行,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美化和充实了高级官吏贵族的生活。
信立祥介绍,文保房内有一个漆箱,里面是很多雕好的玉器。
此外,还有很多没有进一步加工的玉料,证明了海昏侯家里养有琢玉工人甚至于制玉作坊,可见当时人们尤其高等级贵族,特别是宗室贵族,对玉器的偏爱和重视。
两套保存完好的铜质的染炉让今人叹服:下面是个炉子,上面有个铜耳杯,下面是炊器,上面是装食物的容器,合起来便是成套使用的器具。
杨军介绍,染炉是西汉时期的一种饮食器具,由于当时人们使用分餐制,一人一案,宴饮时一人一套,在当时的功用就类似我们如今的小型火锅,反映了汉代贵族风雅的饮食生活,也是炊器与食器结合使用的一个例证。
汉代“小火锅”青铜染炉大量的五铢钱,现场清理出一串完整的恰是1000枚。
专家认为,唐宋以后,以千文为一贯的这种官定的货币校量制度,在西汉中晚期就已经形成了。
……信立祥表示,面对至少四代海昏侯墓,周围还有庞大的汉墓群,其余的将不进行大规模发掘,只是进行试掘。
“不能都挖完了,考古发掘某种意义上是种彻底的破坏,也要尽可能多留给更有保存保护能力的后人。
”(本文转自2月28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