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发掘的意义

合集下载

《西汉海昏侯大墓》课件

《西汉海昏侯大墓》课件
汉武帝时期担任要职。
刘贺的政治生涯
刘贺在政治上表现出色,曾担任过 多个重要职位。他为人正直,敢于 直言进谏,深得皇帝信任。
刘贺的成就
刘贺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推行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政策, 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稳定 和发展。
海昏侯墓的发现过程
• 墓地的发现:海昏侯墓是在2011年被发现的。考古学家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 《西汉 海昏侯大墓》ppt课件
《西汉海昏侯大墓》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海昏侯墓的历史背景 • 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 海昏侯墓的文物展示 • 海昏侯墓的研究价值 • 海昏侯墓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01
海昏侯墓的历史背景
西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汉朝的建立和发展
文化艺术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创造了著名的汉文化,成为了中国文 化的代表之一。西汉时期,中国经济 发展达到了巅峰。
03
海昏侯墓的文物展示
展示方式与场馆介绍
展示方式
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虚拟现 实技术
场馆介绍
海昏侯墓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 侯国遗址博物馆
代表性文物介绍
01
02
03
金饼
西汉时期货币,代表了当 时的经济发展水平。
玉器
精美的玉璧、玉佩,体现 了当时工艺水平的高超。
青铜器
酒器、兵器等,反映了西 汉时期军事和文化的特点 。
其中金饼是西汉时期 的一种货币,玉璧则 代表了当时高超的玉 器加工工艺
包括金饼、玉璧、铜 镜、陶俑、漆器等
发掘的意义和影响
01
丰富了我们对西汉时期 历史文化的认识
02
为研究西汉时期的社会 制度、经济状况、文化 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 物资料

看海昏侯墓的读后感

看海昏侯墓的读后感

看海昏侯墓的读后感篇一看海昏侯墓的读后感哎呀妈呀,最近去看了海昏侯墓,我这小心肝儿可是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说真的,一走进那展示厅,我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两千多年前。

那一堆堆精美的文物,就像是在跟我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你能想象吗?那些金光闪闪的金子,亮瞎了我的眼!我就在想,这海昏侯当年得多富有啊!也许他自己都没想到,两千多年后,能让咱们这些后人这么惊叹。

看着那些青铜器,我觉得它们就像一个个古老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破解。

还有那些玉器,温润得不像话,简直就像有生命一样。

我忍不住问自己,古代的工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厉害的?不过话说回来,我又在想,海昏侯拥有这么多财富,他真的就快乐吗?也许他每天也有很多烦恼呢?可能在那个时代,权力和财富带来的不仅仅是享受,还有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这一趟看下来,我不禁感叹,历史这玩意儿真是太神奇了!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去探索。

我觉得自己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还有好多未知等着我呢!这海昏侯墓,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你们难道不想去看看吗?篇二看海昏侯墓的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看完海昏侯墓,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一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文物,我脑子里就蹦出一句话:“这也太牛了吧!”那些精美的配饰、华丽的马车,仿佛能让我看到海昏侯当年的威风凛凛。

我就在琢磨,海昏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呢?他有着这么多令人咋舌的宝贝,难道他每天就只是享受着荣华富贵?也许他也有着自己的无奈和苦衷,毕竟身处高位,要面对的麻烦事儿肯定不少。

想想那些制作精美的文物,工匠们得付出多少心血啊!这难道不是一种对美的极致追求?可再看看现在,我们是不是有时候太浮躁了,都忘记了去用心打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过呢,我又觉得,海昏侯墓的发现,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方面,让我们能更了解过去的历史;另一方面,会不会也打扰了古人的安宁?这问题我想来想去,也没个准答案。

总之,这次看海昏侯墓,给我带来的冲击太大了!我觉得自己就像在历史的长河中打了个滚儿,浑身都沾满了岁月的痕迹。

中国古代史研究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中国古代史研究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中国古代史研究如何体现中国特色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逐步推进,史学不断发展。

然而,中国古代史研究未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史研究应该要体现出中国特色,本文就中国古代史研究如何体现中国特色进行简要探讨。

以下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和中国情怀三个方面浅析中国古代史研究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标签:中国古代史;中国特色;体现一、以历史遗存体现中国文化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这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最需要体现出的特点之一。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文化多彩,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从未间断,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中国的历史遗存丰富多彩。

历史遗存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对史料是有依赖性的。

史料是验证历史真伪的关键因素,新史料的发掘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建国之后,我国发掘出许多新的史料,这对中国古代史研究是意义非凡的。

这些新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帮助。

新史料的发现使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情况,可以使我们对之前未曾了解到的领域进行认识和研究。

以海昏侯墓发掘为例。

2011年3月海昏侯墓意外发现,国家考古队员对其进行科学发掘。

这次发掘,使我们发现了一座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级墓葬。

在这次汉代海昏侯墓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万余件珍贵文物,这对研究中国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海昏侯墓的建筑构成,对研究中国汉代的建筑也具有启发性意义。

这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国五千年接续文明的历史遗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

同样,这些挖掘出的史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这些可以体现中国文化的历史遗存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工作者来说,这些史料既是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石,也是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辅料。

二、以经世致用体现中国传统经世致用是史学的基本功能,不以经世致用作为历史研究的目的,历史研究就失去了其价值,中国古代史研究尤为如此。

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

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

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轰动一时。

关于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新发现古墓纪录之出土文物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成套编钟、竹简、木牍和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等。

海昏侯墓已被列入2015年国家重大考古项目,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

2015年11月4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

墓中出土一万余件珍贵文物,包括10余吨西汉铜钱(200万枚,相当于现在50公斤黄金)、编钟、竹简、伎乐俑…文物展现了西汉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重大考古价值。

墓葬中还出土了青铜火锅。

[6]2015年11月9日,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首次发现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考古工作人员从车马坑里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

从清理出的车具如盖弓帽、杠箍、龙虎首轭饰、辕首饰、衡饰、车軎等,马具如络饰、衔镳、当卢(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等多鎏金错银和麻质伞盖看,其制作极其考究,使用等级很高。

在这里还发现大型青铜蒸馏器、青铜火锅及数十件陶瓷器及陶胎漆器储酒器。

[7]11月14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正式启动。

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

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将为研究孔子的实际形象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从侧面印证了西汉时期统治阶层独尊儒术的景象。

[8]出土的马蹄金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两个马蹄形的金器,虽然在地底埋藏了2000多年,但经过初步的清洗后,立刻闪耀出黄金的光泽。

专家介绍,公元前95年,汉武帝祭天时梦到了纯白的麒麟,敦煌一带出现了金马,泰山出现了黄金,汉武帝认为这是一种祥瑞之兆,所以从那一年开始,就将所有的金饼都铸造成马蹄的形状。

海昏侯墓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古墓之一

海昏侯墓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古墓之一

海昏侯墓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古墓之一海昏侯墓——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古墓之一中国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古墓作为古代贵族或皇室的陵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而在中国历史上,海昏侯墓被誉为最豪华的古墓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物收藏令人叹为观止。

海昏侯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马王堆,是西汉时期的一座古墓。

该墓葬于公元前168年至公元前144年之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墓主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王侯,因其墓葬地点位于湖泊旁边,故得名“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的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达到了约1200平方米。

墓葬主体由墓室、陪葬坑和墓道组成,其中墓室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墓室采用了“三室一厅”的布局,即前室、中室、后室和中央厅。

墓室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描绘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如宴会、狩猎、舞蹈等,为研究西汉时期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除了墓室,海昏侯墓还有大量的陪葬品。

陪葬品的种类繁多,包括金银器、玉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金银饰品——“海昏侯金冠”。

这是一顶由金银丝制成的华丽头饰,上面镶嵌着珍贵的宝石和珠子。

金冠的制作工艺精湛,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此外,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如玉璧、玉琮、玉佩等,这些玉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雕刻工艺精细,展示了古代玉器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昏侯墓的发现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墓中出土的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西汉时期社会生活的了解,还为研究古代艺术、制度、经济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墓中的壁画和陪葬品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裕,也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观念。

然而,海昏侯墓的发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问题。

首先,墓主人的身份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定论,有人认为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王侯,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富商。

其次,墓中的陪葬品数量之多和豪华程度之高,引发了人们对于当时社会财富分配和阶级差距的思考。

最后,墓中的壁画和陪葬品的保存状况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美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昏侯调研

海昏侯调研

海昏侯调研引言海昏侯是指中国汉代西汉时期的一位王侯。

他的陵墓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垂直土木构筑物中最大的一座。

海昏侯陵墓的发现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海昏侯调研为主题,介绍海昏侯的背景和调研成果。

背景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充满了政治斗争、文化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海昏侯就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他的身份和陵墓的规模都是当时富丽堂皇的体现。

因此,对于了解西汉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研究海昏侯是很有价值的。

调研方法为了探索海昏侯陵墓的内部结构和文物,并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调研。

通过阅读海昏侯陵墓相关的历史文献,我们了解到了海昏侯的生平事迹、家族背景以及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

这为我们后续的调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次,我们进行了现场调研。

我们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亲自参观了海昏侯陵墓和陵园。

通过仔细观察陵墓内部的结构、陵园中的文物和展品,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到海昏侯的陵墓规模、设计理念以及埋葬仪式的细节。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访谈调研。

我们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以了解他们对于海昏侯陵墓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通过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海昏侯的历史地位和对于西汉时期的影响。

调研成果通过以上的调研方法,我们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调研成果。

首先,我们认识到海昏侯的陵墓规模非常庞大。

根据调研结果,海昏侯陵墓由三座互相连接的土木结构组成,每座陵墓的面积都超过3000平方米,高度达到20多米。

这个规模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宏大的,反映了海昏侯的显赫身份和地位。

其次,我们发现陵墓内部的文物非常丰富。

海昏侯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金器、银器、陶器以及漆器等。

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文化风貌,对于了解西汉时期的艺术和手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海昏侯的陵园是一个庄严而精美的建筑群。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海昏侯国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头,是我国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

这里曾是汉代时期海昏侯的墓地,被誉为“楚地第一墓”。

在对海昏侯国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社会、文化的认识,也展示了海昏侯国的繁荣与辉煌。

海昏侯国遗址的发掘工作始于197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古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一批玉器。

这些玉器包括玉璧、玉环、玉佩等,制作精美,工艺精湛。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件被称为“海昏侯玉”的玉璧,它的形状独特,上面雕刻着精致的纹饰,被认为是古代玉器中的瑰宝之一。

除了玉器,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

这些金银器制作精美,装饰华丽,展现出汉代贵族的奢华生活。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件被称为“海昏侯金”的金饰品,它的造型独特,镶嵌着宝石和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被誉为中国古代金饰的瑰宝之一。

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瓷器。

这些陶器和瓷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包括陶罐、陶盘、陶俑等。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批被称为“海昏侯陶”的陶俑,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陶俑可能是古代的仆人、士兵或武器装备的模型,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除了上述文物,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钱币、玛瑙等,这些文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揭示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社会的认识。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也展示了海昏侯国的繁荣与辉煌。

这些文物的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让我们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无疑对于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昏侯墓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海昏侯墓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海昏侯墓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前言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推进,人类社会逐渐走向现代文明。

历史研究成为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

考古学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分支,通过发掘各类文物古迹,可以揭示出不为普通人所了解的许多历史真相。

其中,海昏侯墓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深入研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海昏侯墓的背景海昏侯墓是指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西南的一处墓葬,被认为是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

其名称来源于墓中出土的大量玉石制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座墓葬被誉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大王堆之宝”,也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源。

海昏侯墓的重要性1. 揭示汉代贵族墓葬风貌海昏侯墓作为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展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文化。

墓葬中出土的各种文物,如陶瓷器、漆器、金银器等,不仅代表了汉代的工艺水平,还反映了贵族面貌和社会风貌。

2. 辅助研究汉代玉石工艺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石制品,这些玉器不仅在数量上规模宏大,而且精美绝伦,因而对研究汉代玉石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玉器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汉代玉器的工艺特点、制作技术和审美观念,进一步揭示汉代社会的文化面貌。

3. 重构汉代社会结构海昏侯墓作为一个贵族墓葬,可以为研究汉代社会结构提供线索。

从墓葬规模、陪葬品的质量和种类等方面,可以推断出当时贵族阶层的地位和权力。

通过对墓葬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阶层分化以及社会政治结构等重要信息。

4. 探寻海昏侯的身份海昏侯墓是一座未知主人的墓葬,对于确定墓主人的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墓葬中的文字材料、陪葬品的款识和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可以逐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这有助于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海昏侯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关系,进一步深入了解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海昏侯墓的研究成果海昏侯墓的发现和研究,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对象。

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西汉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水平和政治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昏侯墓发掘的意义作者:王子今《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6日 14版)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及发掘的“铜火锅”、雁鱼灯、“蒸馏器”新华社发海昏侯墓出土的编钟新华社发海昏侯墓虽然发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贵文物品级之高已经令人们震惊,相关发现或可为我们考察当时历史开启一扇新的视窗。

江西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形成了社会影响。

有评价以为其价值已经超过了马王堆汉墓。

这可能是从出土文物数量和部分文物品质得出的判断。

其实,发现文物数量从来不是考古工作判定古代遗存价值的主要标准。

不过,发掘工作尚在进行,特别是已经出土的数以千计的简牍,经清理、保护后进入释读研究程序,我们期待会有惊人的发现。

如果简牍资料内容充实,保存良好,或许可以获得信息量超过以往各处秦汉墓葬出土随葬文书的新的丰收。

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墓主身份与海昏侯家族有关,很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因刘贺曾经卷入上层政治斗争,有短暂践帝位的经历,相关发现或可为我们考察当时历史开启一扇新的视窗。

海昏侯封国南昌,考古收获也有益于深化区域文化研究。

该墓的保护与发掘实践,将为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的进步提供可贵的经验和多方面的积极启示。

1.刘贺际遇:霍光时代政治史的写真汉武帝晚年曾有被班固称作“仁圣之所悔”的政策转变,即所谓“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深陈既往之悔”。

史称《轮台诏》者,明确表态“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诏文内容显然并非仅仅限于对西域局部地方军事规划的调整,而具有全面转换政策导向的意义。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载录此诏文之后,言“由是不复出军”,随即写道:“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

”一个“明”字,告知我们“富民”二字是指义明朗的政治信号。

《新序·善谋下》曾写道:“孝武皇帝后悔之”,下诏拒绝桑弘羊轮台军屯建议,以为“非所以慰民也,朕不忍闻”,宣布“当今之务,务在禁苛暴,止擅赋”,于是“封丞相号曰…富民侯‟,遂不复言兵事,国家以宁”。

可见,《轮台诏》所宣示的政策转变,很早就为史家和政论家所认识。

司马光说,汉武帝具有的政治才智和政治表现,包括“晩而改过,顾托得人”,使得汉王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资治通鉴》卷二二“汉武帝后元二年”)。

此“顾托得人”,主要肯定的是霍光的作用。

汉武帝晚年“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的政策原则,在霍光执政时代得到了切实推行。

霍光在汉武帝身边服务20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武帝临终,“受遗诏辅少主”。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8岁,政事全由霍光主宰。

霍光虽“政自己出”,但“资性端正”,沉静稳重,据说言行“不失尺寸”。

他多次支持汉昭帝下诏削减国家的财政支出,减免田租和赋税,对于贫民开放禁苑加以救济,并赈种子贷和口粮。

昭帝时代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进步,霍光起到了积极作用。

汉昭帝执政13年去世,由于没有后嗣,执政集团面临确定帝位继承人的问题。

霍光否定群臣所议广陵王刘胥,借“承皇太后诏”的名义,迎昌邑王刘贺入长安。

刘贺“既至,即位,行淫乱”,霍光召集群臣相议未央宫:“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朝会中使用“昌邑王”称谓,实际已经不承认刘贺“帝”的身份。

霍光的决定得到了“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的强力支持,议者都表示“唯大将军令”。

霍光安排拘捕刘贺从昌邑带来的“故群臣从官”,在武士执兵器陈列殿下的情况下,宣布刘贺罪责,以其“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确定“当废”。

“皇太后诏曰:…可。

‟”刘贺就车,“涕泣而去”。

严格说来,霍光是以政变的方式变更了最高执政者的人选的。

事后“昌邑群臣”被诛杀200余人。

丞相张敞等向皇太后的报告中说:“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

”仍称刘贺为“陛下”。

而皇太后斥责之辞,言“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邪”,已经明指为“人臣子”。

刘贺被指控的罪行主要在于生活和娱乐方面,如“鼓吹歌舞”“弄彘斗虎”“湛沔于酒”“敖戏”“淫乱”等(《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并不涉及执政倾向。

《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则说他被废的缘由是“行淫辟”。

有人说,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据说做了1127件荒唐失礼的事情。

此说应当依据《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的记载。

这句话原本意思是,刘贺在位27天,频繁派遣使者以皇帝名义向朝廷各部门调发物资或要求服务,共计1127起。

《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纪》载卢植的说法,也可见“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

其实刘贺的“罪过”,具体说来,应当不仅仅是“千一百二十七事”,而主要的问题,是“行淫乱”“行淫辟”。

随后霍光等选定即位的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曾经因巫蛊之祸在襁褓中即系身狱中的刘询。

这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有儒学修养,“亦喜游侠”,由于曾经有平民生活经历,“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汉书》卷八《宣帝纪》),因此具有一般“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引《荀子》)的皇族子弟皆不可及的政治素质。

汉宣帝的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卷九《元帝纪》),就体现出相当高明的执政理念。

汉宣帝在位25年,对西汉后期的历史进步贡献很大。

《汉书》卷一〇〇下《叙传下》赞扬他“丕显祖烈,尚于有成”。

或许可以说,刘贺遭遇了人生悲剧,但是历史因此发生的走向变化,提供了成就昭宣中兴的重要条件。

冷静有为的汉宣帝与权势空前的霍光之间有着或明或暗的博弈。

秉政前后20年,可以“立帝废王,权定社稷”的霍光死后不过4年,其家族因罪被处置,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

时在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

5年之后,即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

也就是说,刘贺看到了霍光的去世,也看到了霍氏家族的败亡。

不过,这时他已经被安置在距离政治中心非常遥远的地方。

海昏侯墓出土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很可能会发现记录刘贺政治经历和政治体验的文字,或许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阶段情节复杂的政治史的认识。

2.海昏侯墓发现反映的昭宣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正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所指出的,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海昏侯墓是江西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

海昏侯墓现已发现的重要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闪光点。

如精致的组合乐器与伎乐俑,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的艺术情调。

漆器文字或许有益于说明漆器制作工艺流程与原料配方。

偶乐车和实用安车、轺车,可以反映当时的出行方式和车舆制度。

虫草等物品的发现,可以增进我们对当时医药史和养生史的认识。

形制特异的被称作“蒸馏器”的青铜器,其真实用途值得考察。

有人称作“火锅”的炊具,也是可以深化饮食史研究的重要发现。

青铜器铭文中“昌邑食官”“籍田”“南昌”字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关制度史和地方史。

精致的包金、鎏金银、错金银器具和华美的漆器,均体现出设计者的审美情趣和制作者的高超工艺。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研究员对有的出土器物“算得上是最顶级的工艺”的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汉书》卷八《宣帝纪》这样赞美汉宣帝时代的成就:“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

”以“技巧工匠器械”即产业工艺全面的质量水准作为说明社会的“治”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是认同的。

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或许可以为“孝宣之治”提供相当充足的具体的实证。

海昏侯墓出土五铢钱数量甚多,据估计达200万枚。

麟趾金、马蹄金、金饼的发现,也体现直接随葬大量金钱的厚葬形式。

西汉其他高等级墓葬也有类似发现。

相关现象反映当时社会追逐富贵、讲究富贵、炫耀富贵的意识有广泛的影响。

而海昏侯墓的这种埋葬方式,也是以当时社会经济比较富足为背景的。

出土屏风与孔子故事有关的图像和文字,应当受到儒学史学者的重视。

同类性质的孔子画面,这是最早的发现。

图像史学、美术考古研究者也可以从中发现重要的信息。

从社会思想史、社会意识史的视角考察,这一资料可以看作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以来儒学逐渐上升至意识形态正统地位历史进程中的非常重要的文物标志。

相信正在清理保护的简牍中,应当存在与此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说明的资料。

3.刘贺归宿:海昏侯国的区域文化分析据《汉书》卷六八《霍光传》记载,在未央宫承明殿议定废刘贺时,“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

‟”秦始皇时代,曾经将嫪毐、吕不韦的附从者徙房陵。

灭赵,俘获赵王后,也迁房陵。

汉武帝时代,因罪被废迁房陵的,有济川王刘明、常山王刘勃等。

汉宣帝执政后,废迁房陵的还有清河王刘年、广川王刘海阳。

然而太后否定了群臣的建议,让他回到昌邑。

不过,刘贺在回到昌邑11年后,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又被封为海昏侯。

《汉书》卷一五下《王子侯表下》在这一记载下明确说到这一侯国的所在地是“豫章”。

刘贺作为最高执政集团并不十分放心的“废放之人”,终于还是被“屏于远方”,迁徙到确实“不及以政”的地方。

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江南”地方穷僻落后,开发程度很低。

如《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所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江南侯国封置数量有限。

我们知道汉文帝时贾谊任职长沙国时心情抑郁,主要原因是“闻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

而舂陵侯刘仁封地在零道之舂陵乡,以“舂陵地势下湿,山林毒气,上书求减邑内徙”,汉元帝时,徙封南阳之白水乡(《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城阳恭王祉》)。

海昏侯国的环境,也不免“地势下湿,山林毒气”。

不过,我们比较《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提供的汉平帝元始二年和《续汉书·郡国志》提供的汉顺帝永和五年两次户口统计数字,138年之间,豫章郡户数增长了502.56%,口数增长了374.17%。

两汉之际,公元2年至公元140年之间,全国户口数字则呈负增长的趋势。

当时,位于今湖南的零陵郡和位于今江西的豫章郡位于中原向江南大规模移民通道的要冲,都接纳了大量的南迁人口。

正是由于自两汉之际开始的由中原往江南的移民热潮,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可以推想,海昏侯刘贺家族也许对豫章地区自西汉晚期至东汉初年的环境开发和经济繁荣有所贡献,不排除海昏侯墓出土文献中存在反映这一历史变化的信息的可能。

据《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昌邑王刘髆》的记载,刘贺“就国豫章”时,“食邑四千户”,户数较昌邑汤沐邑二千户成倍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