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绪论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 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向:
(1)学科精细化,同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辅及综合:
50年代——核技术年代;60年代——空间技术年代;70年代——电子技 术年代;80年代——生物技术年代;90年代——生物高科技年代;21世 纪——生物世纪(生物芯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5、稳态
稳态是指动物在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条件下,运用内部 调节机制,消除外部因素变化所施加的影响,维持内部环 境如温度、pH、水分、离子浓度等的稳定。
6、生长和发育
(1)生长
单细胞生物生长: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 多细胞生物生长: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
(2)发育
在生物体的生活史中,其构造和机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由幼体 形成一个与亲体相似的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这个总的转变 过程叫做发育。 但是在高等动、植物中,发育一般是指达到性机能成熟时为止。
(二)古代生物学时期
奴隶社会(约4000年前开始)和封建社会后期,人类进入了铁器 时代。植物学、动物学和解剖学还停留在搜集事实的阶段。但在 搜集的同时也进行了整理。 古代的生物学在欧洲以古希腊为中心,著名的学者有亚里士多德 研究(形态学和分类学)和古罗马的盖仑(研究解剖学和生理 学),他们的学说在生物学领域内整整统治了1000年。 中国的古代生物学,则侧重研究农学和医药学。
四膜虫
三、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闭卷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总分100分)×30%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70%
➢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由出勤(10%)、作业(80%)和课堂表现(10%)组 成。
绪论
主要内容:
1、介绍生物学的定义 2、生命的基本特征 3、生物学的分科 4、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5、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6、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7、学习普通生物学的方法
普通生物学绪论

1.1 生物的特征
6. 进化与适应
进化(evolution):“有饰变的传代”(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突变、漂变、基因流、非随机交 配
和选择使生物种群发生进化。 适应: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病毒:特殊的生命形式
双命名法(evolution):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属名+种统:原核生物界(Monera) 、原生生物界 (Protisia) 、植物界(Platae) 、真菌界(Fungi) 、 动物界(Animalia) 。
2024/6/28
1.4 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3. 稳态与应激性
稳态(homeostasis):生物体通过特定的机制, 保持内部理、化条件的相对稳定。
应激性(irritability):生物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 的刺激,并作出维持稳态的应答。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4. 生殖和遗传
生殖(reproduction):生物体通过特定的方式产生 后代。
1.1 生物的特征
1. 特定的组构(organization) 以细胞(cell)为基本单位; 化学组成:水、生物大分子,如核酸、 蛋白质、多糖、脂质等。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2. 新陈代谢(metabolism) 化学反应的总和。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自养生物:从太阳光获取能量; 异养生物:从食物中获取能量。
由蛋白质和DNA或RNA构成。 没有新陈代谢的结构基础,借助宿主自我复制。
2024/6/28
普通生物学绪论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4.应激性和运动
•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生 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5.内稳态
• 生物体在没有强烈的外界因素的 影响下,有某些机制使其内环境 能保持动态稳定性。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6.生长发育
• 生物体能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而 不断地生长、发育,其中遗传因 素起决定性作用,而外界环境也 有很大影响。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二、生命的本质特征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 应激性和运动 内稳态 生长发育 繁殖与遗传 适应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 生物体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维生素 等多种有机分子以及C、H、O、N、P、S等无机 元素组成。
•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 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 各种生物编制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是统一的,
生命科学的分科
三、按生物结构的层次来分
种群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量子生物学等
生命科学的分科
四、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分
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数学、生 物气候学、生物地理学、仿生学、放射 生物学等
本章目录
生命的定义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一、生命的定义
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 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 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 “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1.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
由核酸和蛋白 质等物质组成 的多分子体系, 它具有不断自 我更新、繁殖 后代以及对外 界产生反应的 能力。
• 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 的现象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 绪论

但大多海洋生物则是聚集在150m深度以内的; 生物只局限在地下深约50m以内的土壤中。
二、生命的特征
• (一)结构、组成的统一性
•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化学元素、生物大分子、遗传密码、贮 能分子、生物过程等。 • 2.严整有序的结构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层 ← 群落 ← 种群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 1992年6月, 150多个国家首脑在巴西里约 热内卢召开的全球首脑会议上签定,至今,这 一公约已经得到189个国家的认同和加盟,从 而使之成为至今为止范围最广的环境公约 。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宗旨--生物多样性的保 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以及基因资源 既得利益的平等分享。1993年12月29日《生 物多样性公约》作为野生生物保护新框架生 效,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宣布12月29 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
生物科学研究什么?
• 生物学(biology)或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 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广义的 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 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 、构造、行为、机 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学科。
3.生物的分类阶元
生物的分类从高级到低级分为:7级 界 (kingdom)、门(plylum)、纲(class)、目 (order)、科(family)、 属(genus)、种 (species)
•
三
生物多样性与五界分类系统 3.生物的分类阶元
•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的两 界分类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 1886年法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 三界分类系统: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 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普通生物学绪论》课件

这份《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将带你探索生物学的奥秘。从重要概念到 生物多样性,我们将全方位地介绍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标题和主题
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标题和主题,在PPT中准确传达你的观点。
1 标题的功能
了解标题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主题的选择
学习如何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图像和配色方案,以提升演讲的冲击力。
3 搭配字体和样式
掌握选择适当字体和样式的技巧,以确保信息清晰易读。
课程简介
快速了解《普通生物学绪论》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课程大纲
探索课程大纲,了解每个模块 的重点和学习目标。
授课形式
了解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讲 座、实验和讨论等。
预期成果
了解课程结束后的预期成果, 如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重要概念和定义
生物保护
了解生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进化与自然选择
探索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达尔文进化理论
学习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了 解自然选择在物种适应中的重 要性。
自然选择
化石记录
了解自然选择的机制和影响, 以及物种适应环境的演化过程。
了解科学方法的步骤与应用,包括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
2
统计分析
学习如何使用统计工具分析生物学数据,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3
实验设计
探索生物学实验的设计原则,确保实验结果可靠和可复制。
生物多样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物种多样性
探索地球上不同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024版第1章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绪论

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学在医药、农业、工业、环 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
02 生物的多样性与 分类
生物的多样性表现
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存在数以百万计的物种, 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大象,形
态各异,功能多样。
遗传多样性
同一物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 存挑战。
的演化历程。
分子生物学证据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DNA和蛋白质序列, 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比较解剖学
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可以发现它们 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为生物进化提供 线索。
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适者生 存,不适者被淘汰,通过自然选择,有利 变异逐渐积累,形成新的物种。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也会导致生物变异,如染色体倒位、易 位、缺失和重复等。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遗传使得生物体的性状和物种得以延续,为 生物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变异使得生物体产生新的性状和物种,为生 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 互作用的状态达到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 现。
生态保护的意义
生态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 义。通过生态保护,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促 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保护也是人类社会 文明进步的表现和必然要求。
物种概念与判定
普通生物学----绪论,前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绪论1.1生物的特征(1)挺稳定的结构。
生物的基本特征一是:细胞是生物体组织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者若干个细胞构成。
在多细胞生物中,高度分化的细胞除了基本的新陈代谢外,还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整合,(2)新陈代谢。
在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无休止的化学变化,一系列的酶促反映组成的复杂的反应网络。
这些变化的总和称之为新陈代谢。
自养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异养生物从食物链获取能量,生物体及细胞要维持其内部的新陈代谢就要不断的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陈代谢的每一个环节是化学反应,遵循化学的规律,但是又凸显生命的属性,他是自主的,并能不断的更新自己。
(3)稳态和应激性。
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幅度范围内,生物体必须依靠其自身的调节机制,用来保持其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也能做到这一点,称之为稳态。
生物体内或体外的物理或化学的变化,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生物体能感受到这些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称之为应激性。
生物界有多种多样感受刺激和做出反应的机制。
(4)生殖和遗传。
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期存活,必须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子代与亲代的相似的性状称之为遗传,生物界有多种生殖方式。
生殖和遗传的核心机制是DNA的自我复制。
(5)生长和发育。
生物体的生长是细胞体积或数目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一系列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发育也是一种被精确调控的程序性变化过程。
(6)进化和适应。
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发生变异。
突变、漂变、基因流、非随机交配和选择使生物种群发生变化,也称之为演化。
(注:病毒是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体交叉区域的存在物)。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绪论

适应(Adaptation)
适应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统一 适应有两方面涵义:生物结构与功能 的统一;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 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中的生存和延续
二、生命的特征
(一)组成、结构的统一性 (二)新陈代谢、生长、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三)遗传、变异和进化 (四)适应环境
生命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 物质存在形式
小 结
生命科学三个大的层次
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层次 个体生物学层次 生物圈层次
生命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前生物学时期 2) 古典生物学时期 3) 实验生物学时期 4) 分子生物学时期 生命的共同特征是: 化学同一性,形成细胞,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 异与进化,稳态、应激性与活动性,多样性
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的生命现象,二者同时存在 。 进化:生物即有遗传又有变异,构成了生物进化的 历史。
生命通过繁殖而 延续, DNA 是生 物遗传的基本 物质
漂亮的模特儿
遗传学家
Dominant Traits
Recessive Traits
Widow's peak
Straight hairline
优点: 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 即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 物)、真核多细胞生物(植物界、真菌 界、动物界); 横向显示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 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真菌、摄 食方式的动物。
各种分类系统
1956年柯培兰德四界分类系统
后生动物、后生植物原核 生物、原始有核
动物、植物、真菌、原 核生物、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真菌、动物、 植物
2006年12月科学家们在日本海进行科考活动时, 幸运地捕捉到了一只身长大约为7米的巨型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