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中专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中专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解剖青蛙,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组成。

2. 掌握解剖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1只2. 实验器材:解剖剪、解剖刀、手术刀片、手套、盐水、卡板、滴管、移液管、虫钳、溶液瓶、盛装细胞器官的小玻璃瓶3. 实验药品:安乃近、乙醚、任氏液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青蛙置于广口瓶中,加入少量乙醚,盖好瓶盖,轻晃至青蛙昏迷。

- 将青蛙腹面朝上,四肢尽量向外拉伸,分别用针固定在解剖盘的蜡层上。

2. 解剖青蛙:- 用解剖剪从青蛙的腹中线剪开,将肚皮向两侧翻开。

- 用脱脂棉蘸去溢出的血水,使青蛙的内脏完全呈现出来。

3. 观察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观察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呼吸系统:观察肺的位置和结构。

- 循环系统:观察心脏、动脉、静脉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泌尿系统: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神经系统:观察脑、脊髓、神经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 生殖系统:观察卵巢、睾丸、生殖管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4. 记录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的器官形态、位置和结构特点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5. 实验结束:- 清理实验现场,檫净实验器具。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胃位于青蛙的腹部,呈囊状,内含食物残渣。

- 小肠较长,位于胃的后方,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大肠较短,位于小肠的后方,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2. 呼吸系统:- 肺位于青蛙的胸腔内,呈海绵状,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胸腔内,呈红褐色,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 动脉和静脉分别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和将血液从全身带回心脏。

4. 泌尿系统:- 肾脏位于青蛙的腰部,负责过滤血液,产生尿液。

- 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 膀胱位于青蛙的腹部,储存尿液。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并掌握青蛙内部器官的结构特点。

2. 理解青蛙各个器官的功能。

3. 掌握解剖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青蛙一只2.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眼科剪、镊子、探针、解剖针、生理盐水、酒精、碘酒、棉球、解剖镜、记录本、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青蛙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沿腹部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部肌肉。

(2)用镊子将腹部肌肉向两侧剥离,暴露内脏器官。

(3)观察并记录青蛙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2. 内脏器官的观察与解剖(1)心脏用镊子取出心脏,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心脏,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等。

(2)肺用镊子取出肺,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肺,观察肺内部结构,包括肺泡、气管等。

(3)肝脏用镊子取出肝脏,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肝脏,观察肝脏内部结构,包括肝叶、肝管等。

(4)胃用镊子取出胃,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胃,观察胃内部结构,包括胃壁、胃腺等。

(5)肠用镊子取出肠,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肠,观察肠内部结构,包括小肠、大肠等。

(6)肾脏用镊子取出肾脏,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

用解剖剪剪开肾脏,观察肾脏内部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等。

(7)生殖器官观察青蛙的生殖器官,包括雄性的睾丸和雌性的卵巢。

用解剖剪剪开生殖器官,观察内部结构。

3. 实验结果记录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个器官的形态、颜色、大小和内部结构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青蛙内部器官的结构特点,了解了各个器官的功能。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解剖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3. 通过观察青蛙内脏器官,我们认识到动物内部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精巧性,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五、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器官。

2. 使用解剖剪、镊子等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指。

青蛙解剖实验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掌握青蛙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观察青蛙的器官,了解其主要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1只2. 实验器材:解剖剪、解剖刀、手术刀片、手套、盐水、卡板、滴管、移液管、虫钳、溶液瓶、盛装细胞器官的小玻璃瓶。

三、实验步骤1. 静置:将青蛙置于50ml盛装盐水的小瓶中,静置片刻,以便青蛙放松。

2. 解剖准备:戴上手套,将青蛙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剪开青蛙的腹部皮肤,注意保持皮肤与内脏器官的完整性。

3. 剖开腹腔:用解剖剪剪开腹腔,观察内脏器官的排列和连接。

4. 观察消化系统:观察胃、肠、肝、胰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5. 观察呼吸系统:观察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6. 观察循环系统:观察心脏、血管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7. 观察泌尿系统:观察肾脏、输尿管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8. 观察生殖系统:观察卵巢、睾丸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9. 观察神经系统:观察脑、脊髓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10. 观察骨骼系统:观察骨骼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11. 收集实验数据:记录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12. 清理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洗净、擦干,放回原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青蛙的消化系统由胃、肠、肝、胰等器官组成。

胃位于腹腔前端,呈囊状,负责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

肠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负责消化吸收营养,大肠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肝位于腹腔右侧,呈红褐色,具有分泌胆汁、代谢物质等功能。

胰位于胃的后方,分泌胰液,含有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

2. 呼吸系统:青蛙的呼吸系统由肺、气管等器官组成。

肺位于腹腔后部,呈海绵状,负责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气管与肺相连,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3. 循环系统:青蛙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等器官组成。

心脏位于腹腔后部,呈红褐色,分为四个腔室,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

青蛙解剖生物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青蛙解剖的基本方法;2. 观察并了解青蛙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掌握青蛙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4. 理解青蛙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2只)2. 实验器材:解剖剪、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板、解剖针、解剖盘、生理盐水、滴管、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青蛙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使其肌肉松弛,便于解剖。

2. 青蛙解剖:(1)将青蛙置于解剖板上,用解剖剪沿腹部正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腔;(2)用镊子将内脏器官轻轻取出,分别观察肝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3)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心脏的四个腔室;(4)用解剖剪剪开心脏,观察心脏的瓣膜结构;(5)观察肺部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肺泡的分布;(6)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了解肾脏的皮质和髓质;(7)用解剖针轻轻拨开肾脏,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8)观察生殖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了解雌雄生殖器官的差异。

3. 神经系统解剖:(1)观察脊髓的形态和位置,了解脊髓的节段性;(2)观察脑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形态;(3)观察脑神经的进出位置,了解脑神经的功能。

4. 消化系统解剖:(1)观察胃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胃的分泌功能;(2)观察小肠、大肠的形态和结构,了解消化吸收过程;(3)观察胰腺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5. 呼吸系统解剖:(1)观察肺部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肺泡的分布;(2)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呼吸道的结构。

6. 循环系统解剖:(1)观察心脏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心脏的瓣膜结构;(2)观察动脉和静脉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血管的功能。

7. 排泄系统解剖:(1)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2)观察膀胱的形态和结构,了解膀胱的储存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蛙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基本符合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如心脏、肝脏、肾脏等。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生理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生理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观察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理解青蛙的生理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

3. 学习解剖技术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一只2. 实验器材: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板、放大镜、解剖图谱、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注射器、生理盐水培养皿、解剖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青蛙解剖准备- 将青蛙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使其放松。

- 将青蛙放置在解剖板上,用解剖刀沿腹部中线切开皮肤,暴露腹部肌肉。

- 沿着腹部肌肉两侧,用剪刀剪开肌肉,暴露内脏器官。

2. 消化系统解剖- 观察并记录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 检查胃内是否有食物,并观察胃的蠕动情况。

3. 呼吸系统解剖- 沿着腹部中线,用解剖刀切开胸壁,暴露肺部。

- 观察肺部的颜色、质地和表面结构。

- 观察肺的呼吸运动。

4. 循环系统解剖- 沿着颈部,用解剖刀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心脏。

-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观察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节律。

5. 泌尿系统解剖- 观察肾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检查肾脏的表面是否有尿液。

6. 生殖系统解剖- 观察雄性青蛙的睾丸、输精管和阴茎。

- 观察雌性青蛙的卵巢、输卵管和阴道。

7. 神经系统解剖- 观察大脑、脊髓和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观察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形态完整,颜色鲜亮。

- 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位置明显,功能正常。

2. 呼吸系统- 肺部颜色粉红,质地柔软。

- 肺的呼吸运动正常。

3. 循环系统- 心脏形状规则,大小适中。

- 心脏跳动频率和节律正常。

4. 泌尿系统- 肾脏位置固定,颜色鲜亮。

- 肾脏表面有尿液。

5. 生殖系统- 雄性青蛙的睾丸、输精管和阴茎形态完整。

- 雌性青蛙的卵巢、输卵管和阴道位置明显。

6. 神经系统- 大脑、脊髓和神经节形态完整,功能正常。

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青蛙的方式,了解青蛙的内部器官结构、生理功能和解剖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用青蛙一只
2. 解剖工具:解剖刀、剪刀、镊子、显微镜等
3. 实验手套、平板、消毒液等
三、实验步骤
1. 外部特征观察:将青蛙放置平板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外部特征,并记录结果。

2. 解剖器官切割:戴上实验手套,用解剖刀先进行腹部切口,沿腹部中央线切开腹壁。

然后,将器械插入腹腔内,剪除腹腔内脏的膜层,直观观察器官结构,并记录结果。

3. 打开肝脏:拿镊子将胰腺推向肝脏旁边,然后用解剖刀切开肝脏,观察其内部结构,记录肝脏的大小、形状和构造。

4. 了解循环系统:用剪刀从腹部切开心脏,并仔细观察心脏的构造和心脏血管的连接情况。

5. 观察其他器官:依次用解剖刀打开内脏,观察肠子、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各器官的结构构造,并记录其特征。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青蛙的外部特征和内部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发现青蛙拥有复杂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器官,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生物学知识提供了实验数据。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加强了我们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培养。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指南,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实验操作时,应戴好实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青蛙的内脏等生物材料,以免可能存在的细菌或传染物感染。

3. 实验室操作时务必注意实验室安全,防止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4. 实验完成后需要将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环境彻底清洗消毒,消毒液、废弃物品都要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

解剖青蛙观察实验报告

解剖青蛙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解剖青蛙的基本技能和步骤。

2. 观察青蛙的内部结构,了解其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增强对动物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青蛙尸体、解剖器械(解剖剪、镊子、解剖刀、解剖盘等)、生理盐水、显微镜等。

2. 实验工具:解剖台、放大镜、记录本、笔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青蛙尸体放在解剖盘上,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

2. 解剖青蛙:- 从腹部开始,用解剖剪剪开皮肤,暴露腹部肌肉。

- 沿着腹部中线剪开肌肉,暴露腹腔内脏器官。

- 解剖心脏: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瓣膜和出入血管。

- 解剖肺:观察肺的结构和功能。

- 解剖肝脏:观察肝脏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 解剖胃:观察胃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 解剖小肠:观察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 解剖大肠:观察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 解剖肾脏: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 解剖生殖系统:观察生殖器官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3. 观察内脏器官:-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内脏器官的细微结构。

- 记录观察到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4. 实验总结:整理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青蛙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瓣膜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

心脏的出入血管分别为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和腔静脉。

2. 肺:青蛙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

3. 肝脏:青蛙肝脏呈红褐色,具有代谢、解毒和储存营养物质等功能。

4. 胃:青蛙胃分为前胃和后胃,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5. 小肠:青蛙小肠较长,内壁有皱襞和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 大肠:青蛙大肠较短,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7. 肾脏:青蛙肾脏呈红褐色,具有过滤血液、生成尿液等功能。

8. 生殖系统:青蛙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睾丸、输卵管和输精管等器官。

五、实验讨论1. 通过解剖青蛙,我们了解了青蛙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观察其主要的器官和系统。

2. 掌握解剖青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理解青蛙的生命活动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青蛙一只。

2.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针、眼科直剪、乙醚、广口瓶、解剖镜、脱脂棉、纱布、镊子、探针、剪刀、培养皿、蛙板、滴管、棉线、任氏液、蛙钉、玻璃分针、粗剪刀、组织剪、眼科剪、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粗剪刀一把,组织剪一把,眼科剪一把,镊子一把,探针一根、玻璃分针2把,蛙钉4个)、张力换能器、肌槽、刺激电极、铁架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微机。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解剖:- 将青蛙放入广口瓶,加入少量乙醚,盖好瓶盖,轻晃,至青蛙昏迷。

- 将青蛙腹面朝上,四肢尽量向外拉伸,分别用针固定在解剖盘的蜡层上。

2. 解剖青蛙:- 用剪刀从腹中线剪开,将肚皮向两侧翻开。

- 用脱脂棉蘸去溢出的血水,青蛙的内脏就完全呈现出来。

-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观察,直观地可见到跳动的心脏,如触及神经,可出现反应。

3. 剪除躯干上部和内脏,去皮,制备下肢标本:- 用粗剪刀在骶髂关节前1厘米处剪断脊柱,握住蟾蜍下肢,沿躯干两侧(避开坐骨神经)剪开腹壁。

- 此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下垂。

- 剪除全部躯干及内脏组织。

- 剪去肛周皮肤;用圆头镊子夹住脊柱,注意不要碰到坐骨神经,捏住皮肤边缘,逐步向下牵拉剥离皮肤。

- 将全部皮肤剥除后,把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4. 捣毁蟾蜍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 左手握蛙,用食指下压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

- 中指与无名指夹其前肢,无名指与小指夹其后肢,使整个躯干做最大屈曲。

- 把探针自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到达椎管,即将探针改变方向刺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其逐渐刺入整个椎管内,完全彻底捣毁脊髓。

- 脊髓破坏完全的标志是: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反射消失,四肢松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 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 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 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 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 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1.1 实验动物青蛙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 1 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 2 个,烧杯 1.3 药品 0.5% 硫酸, 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 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2.3 搔扒反射:将浸以 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 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 0.5%和 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5 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6 反射弧的分析2.6.1 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6.2 1% 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3 1% 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4 1% 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的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2.6.5 分离右侧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两侧结扎,中间剪断,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

2.6.6 刺激神经两端: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7 破坏脊髓:以探针捣毁青蛙脊髓后,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8 刺激腓肠肌: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观察有何反应。

(四)实验结果 1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1.1 搔扒反射:四肢向贴滤纸处搔扒。

1.2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并测定反应时表 1 反射时的测定硫酸浓度刺激部位项目结果(S) i ii iii0.5% 1%左脚趾左脚趾屈肌反射屈肌反射6 10 57 5 37 5 平均值2 反射弧的分析表 2 剥去左脚踝皮肤至脚趾后的观察处理项目1% 硫酸刺激左脚尖1%硫酸刺激右脚尖1% 硫酸滤纸贴在左小腿切口上皮肤表 3 不同处理方式的活动观察处理项目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刺激右趾尖先单独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后单独刺激坐骨神经外周端破坏脊髓,重复上面步骤的刺激刺激右侧腓肠肌(五)讨论由结果1,我们得知,在脊髓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驰缓(即舒张),称为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具有保持性意义。

屈肌反射的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试验中用0.5%硫酸给以左脚趾尖微弱刺激,引起屈肌反射。

如果刺激强度加大,则膝关节及髋关节也可发生屈曲。

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以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向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是姿势反射的之一,具有维持姿势的生理意义,动物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

屈肌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的肌肉。

实验用0.5%硫酸刺激脊蛙时,会出现防御性屈腿反射,即为搔扒反射。

从实验中看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证明无头青蛙的脊髓存在反射活动。

观察结果无反应无反应反应均无反应反应观察结果无反应屈肌反射屈肌反射由表 2 中结果,得知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

把左侧足部皮肤剥掉后,破坏了脚掌和脚趾皮肤中的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屈腿反射。

1%硫酸刺激右脚趾有屈腿反射且反应快,是因为右侧腿的反射弧完整。

在切口上方皮肤贴硫酸滤纸,因切口上方的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可引起屈腿反射。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1%的硫酸连续刺激右趾尖,我们可以观察到无屈腿反射,这是由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破坏,造成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

连续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然后外周端,增加强度,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未捣毁脊髓时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无反应但对侧出现收缩反射,说明坐骨神经是传入神经。

刺激中枢端无反应是因为传出神经被剪断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无屈肌反射活动出现。

刺激外周端的时候,下肢部分有反应而无反射。

发生反应是因为腓肠肌是由传出神经腓神经直接支配。

不能发生发射是因为传入神经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

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可传出又可传入。

以探针捣毁青蛙的脊髓,重复电刺激,分别先后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均无反应,这是由于反射活动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当脊蛙捣毁脊髓后,故均不能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时,腓肠肌发生收缩反应,但不是完整的反射,因为刺激直接传入效应器,而不是沿着"感受器T传入神经T神经中枢T传出神经T效应器”这完整的路径完成屈肌反射的,所谓的反射应包括以上路径的五个部分。

(六)结论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受到破坏,均不能实现完整的反射活动。

篇二: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对青蛙的系统解剖了解最先开始陆地生活的蛙类为适应陆地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进化现象,体会生命进化演变的过程。

实验方法:观察、触压、解剖,与鲤鱼解剖进行对比解剖实验。

实验材料:活青蛙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镊、解剖剪、骨嵌、镊子。

(解剖针、胶皮手套、毁髓针、棉花)实验猜想假设:1 .青蛙的骨骼系统出现了关节的分化、有骨髓,关节之间没有韧带联系。

2 .肌肉与骨连接不依靠韧带,只是简单的附着关系。

3 .有肋骨,但是骨骼系统骨化程度低,保留许多软骨。

4 .肌肉出现肌束的分化,但分化程度不高。

5 .青蛙皮肤与结缔组织存在联系,依靠内分泌腺支配其作用,并有腺体不断分泌粘液保持皮肤湿润。

6 .口腔没有牙齿、有舌头,有唾液腺、口通过食管直接与胃相连,有初步的吞咽消化。

7 .胰脏、肝脏与胃相连,与肠道共同构成消化系统,肠道没有明显分化。

8 .肝脏起到血液仓库作用,是全身血液第二枢纽。

9 .心脏与肺共同构成肺循环,表皮分布有大量毛细血管。

10 .肌肉组织中血管分布稀疏。

11 .鼻腔一定分化,有气味感受器,与口腔相连帮助呼吸。

12 .有两个肾,与静脉相连13 .有淋巴循环系统,没有胸腺。

14 .神经系统对肌肉控制作用强。

15 .尿道、肛门、生殖道没有分化,位于同一个口道。

16 .没有泪腺、有眼睑、眼球可以转动,但是视神经不发达。

17 .脑与脊髓直接连接,没有垂体,没有下丘脑。

18 .心脏两房一室没有房室瓣,其中一个心房与肺相连是静脉血输入端。

19 .两腿的肌肉较前肢发达许多,有关节、肌肉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使得青蛙腿部爆发力强。

20 .脚趾之间有薄膜连接。

21 .有听力系统。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不熟悉的结构、组织、器官)1 .用镊子一只脚插入青蛙顶骨,毁坏其脑与脊柱的连接处死。

2 .观察青蛙表皮,脱去胶皮手套,触摸,研究其性质。

3 .使青蛙置于解剖盘内,腹面朝上,左侧向上,用解剖刀轻轻划开腹部皮肤,用镊子拨开,露出肌肉,观察腹主动脉的位置,确定切开部位,避开神经,小心打开腹腔。

4 .从口腔开始,寻找消化系统脉络(可用牙签或口腔直钩做辅助),观察消化系统连接工作方式及其脉络途径。

5 .由鼻腔、食管、肺、皮肤、心脏血管为一个整体观察蛙类呼吸循环机制。

6 .以心脏为起点观察循环系统的整体途径,尤其是主动静脉、重要的毛细血管。

7 .将呼吸系统同循环系统联系在一起,观察两系统间的协调。

8 .观察肝、胆、脾、胃、肾之间的联系方式。

9 .观察泌尿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10 .尝试将循环、呼吸、泌尿、消化四个系统剥离开,观察各自的特点并重点观察四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机制。

11 .剥离观察过并已熟知的器官,识别并研究剩余组织器官,并观察其在体内的作用。

(在该过程中留意神经的分布 and 剥离过程中保证器官的完整性)12 .观察青蛙的泄殖系统,并注意研究其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方式等。

13 .头部解剖,移开顶盖骨,观察青蛙脑的形态,极其与脊柱的联系。

14 .研究鼻腔、耳道、眼睛在头部的位置以及其内部构造。

15 .完整地剖离肌肉与骨架脊柱的连接,期间观察清楚肌肉与骨架的链接以及肌神经与脊柱的联系。

(保证神经的完整性,观察整个脊脑神经的构造与分布)16 .观察青蛙骨架及肌肉,重点研究前后肢肌肉以及肌肉与骨架的连接方式。

实验过程:(1)准备好活蛙及各类实验装置。

(2)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蛙。

操作如下:左手握蛙,使其背部向上。

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其背部,使头前俯。

右手持解剖针自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端触划,当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所在部位,将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

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毁脑。

直到蛙后肢及腹部肌肉完全松弛。

(3)将处死的蛙腹面朝上置于解剖盘内,展开四肢。

用大头针分别钉住四肢。

左手持镊,夹起腹面后腿基部之间泄殖腔稍前方的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切口,由此处烟腹中线向前剪开皮肤,直致下颌前端。

然后在肩带处向两侧剪开并剥离前肢皮肤,在股部作一环形切口,剥去皮肤至足部。

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通过对青蛙的系统解剖了解最先开始陆地生活的蛙类为适应陆地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进化现象,体会生命进化演变的过程。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方法::::观察、触压、解剖,与鲤鱼解剖进行对比解剖实验。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活青蛙实验用具实验用具实验用具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镊、解剖剪、骨嵌、镊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