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钉腐蚀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铁的系列实验报告(3篇)

铁的系列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锈速率。

2. 分析铁的氧化还原性质。

3. 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铁是一种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锈(Fe2O3·nH2O)。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以观察到铁生锈速率的变化,并进一步了解铁的氧化还原性质。

三、实验用品1. 实验材料:铁片、铁钉、铜片、锌片、碳棒、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铝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干燥剂、pH试纸、玻璃棒、试管、烧杯、漏斗、滤纸、电子天平、温度计、移液管、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温度计、移液管、滴定管、分光光度计、试管、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pH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 铁生锈速率实验(1)取三片铁片,分别放入三个装有食盐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铁片生锈情况。

(2)将一片铁片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另一片铁片放入装有食盐水并加热至沸腾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铁片生锈情况。

(3)将一片铁片放入装有食盐水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铁片生锈情况。

2. 铁的氧化还原性质实验(1)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少量铜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取少量硫酸铁溶液,加入少量锌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取少量硫酸铜溶液,加入少量铁粉,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1)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生成情况。

(2)取少量硫酸铁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生成情况。

(3)取少量硫酸铜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生成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铁生锈速率实验(1)食盐水中铁片生锈速度较快,加热后生锈速度加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锈速度减慢。

(2)蒸馏水中铁片生锈速度较慢,加热后生锈速度加快。

(3)食盐水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铁片生锈速度减慢。

铁钉生锈物理实验报告

铁钉生锈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观察和记录铁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锈的情况,探究影响铁钉生锈的主要因素,并分析铁钉生锈的机理。

二、实验原理铁钉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属于电化学腐蚀。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接触,会形成铁锈(氧化铁)。

铁锈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电子的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

三、实验材料1. 铁钉(若干)2. 玻璃瓶(三个)3. 水和蒸馏水4. 植物油5. 盐6. 干燥剂7. 记录本8. 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三个玻璃瓶分别编号为A、B、C,并在每个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蒸馏水。

2. 实验组A:- 在瓶A中加入铁钉,并确保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 在水面滴加几滴植物油,以隔绝空气。

3. 实验组B:- 在瓶B中加入铁钉,使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

- 不滴加植物油,保持铁钉与空气接触。

4. 实验组C:- 在瓶C中加入铁钉,并确保铁钉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 不加入水,保持铁钉干燥。

5. 实验观察:- 每天观察三个瓶子中铁钉的生锈情况,并记录下来。

- 在实验开始后的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分别对铁钉的生锈情况进行拍照。

6. 实验结果分析:- 对比三个实验组中铁钉的生锈情况,分析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A: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生锈速度较慢,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铁锈。

2. 实验组B: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生锈速度较快,表面形成较厚的铁锈。

3. 实验组C:铁钉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生锈速度最快,表面形成大量的铁锈。

六、实验分析1. 实验组A:铁钉与水接触,但与空气隔绝,生锈速度较慢。

2. 实验组B:铁钉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生锈速度较快。

3. 实验组C:铁钉仅与空气接触,生锈速度最快。

七、实验结论1. 铁钉生锈的主要原因是与氧气和水接触。

2. 铁钉与水和空气接触面积越大,生锈速度越快。

3. 在潮湿环境中,铁钉更容易生锈。

八、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铁钉生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铁生锈条件探究(PPT课件)

铁生锈条件探究(PPT课件)

防止铁生锈的原理 --就是破坏铁生 锈的条件
①隔绝空气 ②隔绝水
14
讨论
1、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应该采取哪 些具体方法来防止铁制品生锈呢?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为:
❖ 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 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 涂油、烧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 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
铁只与氧气接触
7
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
现象
接触的 水 物质? 氧气



氧气 氧气


氧气
8
第一天
盐 酸
食 盐 水




和干 棉燥 花剂

9
三 天后
10
七天后
盐酸
食盐水

空气
干燥剂
11
一、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 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 ▪有酸、盐存在的环境下铁更容易生锈 ▪ 源自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红棕色)
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
❖ 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方便
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
❖ 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20
二、金属资源保护
(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1
小结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 空气和水(或水蒸气) 直接接触。
•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就能 •防止铁生锈。
12
想一想
阅读教材P19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只试管中为什么要用煮沸过的蒸馏水?
是为了防止蒸馏水中溶有氧气。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 铝的作用。铁锈是否也能保护里层的铁呢?

铁钉生锈的实验报告

铁钉生锈的实验报告

铁钉生锈的实验报告铁钉生锈的实验报告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铁制品的生锈现象是非常常见的。

铁钉生锈不仅会影响其美观,还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地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和机制,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来观察和分析铁钉生锈的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锈情况,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铁钉、水、盐水、醋、干燥剂(如硅胶)方法:1. 准备不同条件下的试验组:将一根铁钉放置于室温下的空气中作为对照组,将另外几根铁钉分别放置于盐水中、醋中和放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

2. 观察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各组铁钉的生锈情况,包括颜色变化、表面形态和腐蚀程度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室温下的空气):随着时间的推移,铁钉表面逐渐出现红褐色的锈迹。

这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铁而引起的。

水分和空气中的湿度会加速这一过程。

2. 盐水组:与对照组相比,铁钉在盐水中更快地生锈。

这是因为盐水中的氯离子能够加速铁的氧化反应,形成更多的氧化铁。

同时,盐水的电解质性质也会导致更强的电化学反应,加速铁的腐蚀过程。

3. 醋组:铁钉在醋中也会生锈,但相对于盐水组来说较慢。

醋中的醋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一种称为乙酸铁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在空气中暴露时会进一步氧化,形成氧化铁。

醋的酸性质也会加速铁的腐蚀过程。

4. 干燥剂组:铁钉在密闭容器中放置干燥剂后,生锈速度明显减慢。

这是因为干燥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减少铁钉与水分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了生锈的可能性。

实验结论:1. 铁钉生锈是由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铁而引起的。

2. 湿度和水分加速了铁钉的生锈过程。

3. 盐水和醋中的化学物质能够加速铁的氧化反应和腐蚀过程。

4. 干燥剂能够减少铁钉与水分接触,从而减缓生锈过程。

实验启示:通过这项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铁钉生锈的原因和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缓铁制品的生锈,如保持环境干燥、避免接触盐水和醋等。

六年级科学铁钉生锈实验

六年级科学铁钉生锈实验

六年级科学铁钉生锈实验1. 实验目的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了解铁钉是怎么生锈的。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更是要让大家对科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可以看到铁钉在不同条件下是如何变化的,简直就像看魔术一样!2. 实验材料2.1 基本材料1. 铁钉:选几根干净的铁钉,最好是没经过涂层的那种。

2. 水:用来制造湿润环境。

3. 盐:盐水会加速生锈过程,就像催化剂一样。

4. 纸巾:用来擦拭铁钉,保持干净。

5. 玻璃杯:用来盛放水和盐水。

2.2 辅助材料1. 透明塑料袋:可以用来遮盖实验容器。

2. 温度计:虽然不是必须,但可以帮助你记录温度变化。

3. 计时器:为了准确记录时间,确保实验的科学性。

3. 实验步骤3.1 准备阶段首先,把铁钉擦干净。

你可以用纸巾把它擦得一尘不染,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

接下来,准备三个玻璃杯,每个杯子里倒入不同的液体:一个是清水,一个是盐水,一个是混合了盐的清水。

不同的液体将会影响铁钉的生锈速度。

3.2 实验阶段把一根铁钉分别放进每个杯子里。

然后,用塑料袋把杯子盖住,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环境的干扰。

如果有温度计,可以把它放进去测量温度。

设置计时器,每隔几天观察一次铁钉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4. 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你会发现铁钉的变化就像时光机一样神奇。

最初,铁钉可能没有任何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铁钉表面逐渐出现红褐色的锈迹。

如果铁钉在盐水中更快生锈,那是因为盐加速了铁与水的反应,正所谓“盐分过多,生锈更快”。

4.1 生锈情况对比观察一下不同液体中的铁钉生锈情况。

如果盐水中生锈最严重,可以总结出盐水对铁的腐蚀效果最佳。

如果清水中也有生锈,但速度较慢,那说明水本身也会引发生锈,只是速度较慢而已。

4.2 温度影响如果你有记录温度的习惯,还可以比较一下不同温度下的铁钉生锈情况。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生锈速度越快。

就像人热了会出汗一样,铁也会在高温下加速腐蚀。

5. 总结与反思这个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

铁钉腐蚀实验探究

铁钉腐蚀实验探究

铁钉腐蚀实验探究铁钉腐蚀实验探究铁钉腐蚀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钢铁材料与环境介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破坏。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铁钉腐蚀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各种设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研究铁钉腐蚀的规律和机理,对于预防和控制钢铁腐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铁钉的腐蚀行为,分析其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普通碳钢钉作为实验材料,规格为长度100mm,直径5mm。

将选取的铁钉进行打磨清洗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和锈迹。

实验过程中,设置两组对照组,一组为未涂层铁钉,另一组为涂层铁钉。

未涂层铁钉直接暴露于环境中,涂层铁钉表面涂有一层防锈涂料。

实验过程中,将两组铁钉分别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腐蚀实验。

具体环境条件包括:干燥空气、潮湿空气、盐水环境、酸性环境、含二氧化硫环境等。

通过观察和测量铁钉的质量损失、表面形貌等指标,记录铁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实验结果与讨论1.不同环境条件下铁钉的腐蚀行为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不同环境条件下铁钉的腐蚀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在干燥空气中,铁钉表面逐渐氧化,产生红棕色铁氧化物,但腐蚀速率较慢;在潮湿空气中,铁钉表面形成水膜并产生电化学腐蚀,腐蚀速率加快;在盐水中,铁钉表面腐蚀速率加剧,主要是因为盐水具有较好的电导性,促进了铁与氯离子的电化学腐蚀;在酸性环境中,铁钉表面的氧化膜被溶解,导致腐蚀速率加快;在含二氧化硫环境中,铁钉表面生成一层硫酸盐膜,并产生局部腐蚀。

2.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环境湿度、盐度、酸度和污染物质是影响铁钉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湿度是促进铁钉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时,铁钉表面形成水膜并发生电化学腐蚀。

盐度对铁钉腐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盐水环境下,盐水具有较好的电导性,促进了铁与氯离子的电化学腐蚀。

酸度对铁钉腐蚀的影响表现在酸性环境下,酸性物质会溶解铁钉表面的氧化膜。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2课,主要研究钢铁生锈的原因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

教材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锈物品,为铁钉生锈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然后设计方案,再讨论、交流、完善自己设计的验证方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完成从假设到设计方案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初步学会对同伴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会完善自己的方案;3、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2、愿意参与评价,并愿意吸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3、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定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的实验方案。

难点:设计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安排。

教学准备:无锈铁钉、试管、水、植物油、试管架、滴管、课件、实验记录单。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同学们,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有几名同学想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同学们想看吗?(想)好!有请同学们上场。

2、表演课本剧《陶罐和铁罐》(时间2分钟左右)3、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同学们最后铁罐去哪里了,为什么找不到了呢?4、学生回答:铁罐经历了千百年变成了铁锈,被腐蚀了,变成了一堆锈土……5、同学们说得很好,铁锈是人们不希望得到的东西。

今天我们以铁钉为例,研究铁生锈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课题:铁钉生锈了)6、提问:你见过哪些生锈的物品?在哪里见到的?学生回答:切过咸菜的刀、没洗净的铁锅、土里埋的铁棒等。

中考化学考点题型与专题提升训练---金属锈蚀的条件探究

中考化学考点题型与专题提升训练---金属锈蚀的条件探究

中考化学考点题型与专题提升训练金属锈蚀的条件探究1、我国三星堆最新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青铜神树表面已锈蚀。

班级兴趣小组对铜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将大小相同的4小块铜片按如图装置所示放置1周,结果如下:编号①②③④实验现象铜片表面有绿色物质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1)实验中使用的蒸馏水需“煮沸并迅速冷却”,其目的是。

(2)③中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对比实验①③得到的结论是;若要说明铜锈蚀还与氧气有关,则④中方框里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4)1周后继续观察,小明发现实验①中铜片锈蚀程度没有变化,分析原因是。

【查阅资料】铜锈一般分为无害锈与有害锈两种。

Cu2(OH)2CO3为无害锈,无害锈能保护青铜器:CuCl2•3Cu(OH)2为有害锈,有害锈会使器物受损加剧并不断扩散。

土壤中含有各种矿物质,其中的Cl-与Cu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uCl,CuCl与氧气、水继续发生如下反应:4CuCl+4H2O+O2═CuCl2•3Cu(OH)2+2HCl。

【拓展探究】(5)无害锈能保护青铜器的原因可能是。

(6)为了有效保护锈蚀的青铜器,常见的方法有两种:①用蒸馏水反复多次漂洗锈蚀的青铜器;②用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多次清洗锈蚀的青铜器。

方法①中不用自来水清洗的原因是,方法②中剩余的过氧化氢溶液可利用的方法全部除去。

2、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铁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我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铁在酸性条件下的腐蚀情况。

【查阅资料】金属腐蚀包括金属与酸反应,也包括金属与氧反应,两种反应经常同时发生。

【进行实验】将2g铁粉、1.5g碳粉放入自制具支锥形瓶底部,连接好压强传感器,用量筒依次量取10mL不同pH的稀盐酸分别倒入锥形瓶中,在溶液中迅速插入溶解氧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记录】不同pH溶液下体系压强及溶解氧变化情况压强p/kPa 溶解氧DO/(mg/L)序号稀盐酸pHp反应前p反应后p反应后-p反应前p反应前p反应后溶解氧开始降低所需时间/s① 2.0 90.8 91.8 1.0 5.2 4.3 131② 3.0 90.8 91.5 x 5.0 3.7 68③ 4.0 90.8 90.3 -0.5 4.9 3.4 24④ 5.0 90.8 90.5 -0.3 4.9 3.7 98⑤ 6.0 90.8 90.6 -0.2 4.4 3.7 175【解释与结论】(1)铁生锈的条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钉腐蚀实验探究
黄智槐
一.探究冲动
在讲《几种重要金属》一章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时候,学生非常感兴趣,同时又被每年被腐蚀金属约占生产的1/3和教材图4-26锈迹斑斑的铁链所震撼,为了加深对金属腐蚀的理解,了解腐蚀的危害和掌握金属防腐的技巧,在老师的提议下,学生强烈要求自己做实验,亲自探究金属腐蚀的历程。

二.思维的火花
在强烈的探究欲望指引下,学生在如何设计实验这一点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如: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下比干燥的环境下更容易腐蚀吗?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的是哪一类腐蚀呢?电化学腐蚀的速率为什么比纯粹的化学腐蚀更快?在特定环境下,只发生一种腐蚀,还是所有类型都有?而其中哪种占主导呢?电化学腐蚀有多种,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和差异充气腐蚀各自在哪些环境下发生,能不能做一个归纳呢?通过实验探究,我们怎样进行金属的防腐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纷至沓来,而学生又不知如何梳理和实践。

最后决定,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初步的筛选,选出比较可行的做探究,并且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负责一项实验,得到数据和结论后,大家再汇总,目的在于形成对金属腐蚀的统一认识。

三.实验设计
根据以上的疑惑,学生查阅资料,设计了不同实验,研究具体情况下金属腐蚀发生的条件。

设计思路一
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如图一所示)
1.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1/2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

2.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并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

3.在第三支试管中放入棉花和干燥剂,并塞上塞子,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而不与水接触。

(图一)(图二)(图三)
设计思路二
铁丝在一定体积潮湿的空气中发生锈蚀以及空气体积减少的情况。

取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倒立于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注意试管里的铁丝要高出水面,且稳定不下落。

观察铁丝表面是否发生变化,试管中的水面高度是否有变化(如图二所示)
设计思路三
铁片在一定体积潮湿的空气中发生锈蚀以及空气体积减少的情况。

取一小块用酸洗净的铁片(或钢片),再用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具支试管(如图三所示)。

观察铁片表面变化情况,以及玻璃导管中水位变化情况。

设计思路四
将(潮湿的试管内底部)粘有铁屑与没有粘有铁屑的两支试管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烧杯里,对比情况。

在一支潮湿的试管里加入少量铁屑,摇动试管使铁屑粘附在试管壁上(如图8-3所示)。

将试管倒放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

再取一支没有放入铁屑的试管做对照实验。

将两套装置静置,观察试管中铁屑是否生锈、试管中的水位是否升高。

(图四)
设计思路五
将六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用不同金属丝绑缚后伸入六支试管中,金属丝直接插入橡胶塞中,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主要探究在不同的环境中,金属发生哪种腐蚀:
四.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分别研究一种设计思路,记录观察结果,得出各自结论,第二周探究课汇总,最后统一得到金属腐蚀的情况,与相关理论呼应。

第一组:探究含氧量和水对腐蚀的影响
第二组:铁丝和铁片在一定体积潮湿的空气中发生锈蚀以及空气体积减少的情况
第三组:粘有铁屑与没有粘有铁屑的两支试管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烧杯里的对比情况
第四组:电化学腐蚀研究
(一)《现代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P347
1.化学腐蚀
单纯有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其特点是介质为非电解质溶液或干燥气体,腐蚀过程无电流产生,主要受温度影响。

钢铁在常温和干燥空气中不易腐蚀。

2.电化学腐蚀
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由于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特点是形成腐蚀电池。

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和差异充气腐蚀等。

(1)析氢腐蚀发生在酸性介质中,铁做阳极,碳或其他比铁不活泼的杂质做阴极。

(2)吸氧腐蚀发生在pH接近中性条件下,这是由于氢超电势的影响,金属中的杂质为溶于水膜中的氧获取电子提供反应界面,甚至在酸性介质中,有氧存在也发生吸氧腐蚀。

(3)差异充气腐蚀:由于金属处于含氧量不同的介质中引起的腐蚀。

在p(O2)大的部位E
(O2/OH-)大,在p(O2)小的部位,(O2/OH-)小,E大做阴极,E小做阳极。

如金属通过黏土和沙土,黏土部分腐蚀快,这是因为黏土潮湿,含氧量少,而沙土干燥多孔,含氧量高。

(二)《中学化学教与学》2003.3 P24 《铁钉在水面与空气接触处腐蚀最严重吗?》
(三)人教版高二教材P101-P102
〈相关训练〉:
1、(2004年东城一模)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左侧的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有被腐蚀。

2、按如图所示进行铁腐蚀实验,一周后观察:
(1)若试管中液面上升,发生的是腐蚀,电极反应为:正极
负极。

(2)若试管中液面下降,则发生的是腐蚀,电极反应为:正极
负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