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合集下载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同年8月中国抗日武装向日军全面反攻。

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60年了。

沧桑历尽,迷雾清晰,我们应该看到历史的真实,世界人民互相支援,共同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集团。

而这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战场最广阔,陆军作战规模最大,牵制和消灭的日军最多,所付出的牺牲也最惨重。

日本是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国家之一,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

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是很大的,“九一八”侵华就不是简单的侵略中国,同时也是其北进攻苏,南进与美英争夺殖民地的一个重要步骤,1936年日本制定的“基本国策”就更明显暴露了日本的这一侵略野心。

因此日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敌人,也是美、英、苏的敌人。

所以1931年中国开始的抗战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早开始,到1945年9月抗战结束,前后历时14年。

其中在1931年9月至1939年9月英、法对德作战的8年,只有中国在坚持着对法西斯势力的作战。

其间虽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但这些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短暂,又是小国,中国这个广阔的反法西斯战场不仅是主要的反法西斯战场,而且可以说是毫无外援,孤军奋战。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加对日作战后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

1931年9月至1941年12月十年间,是中国人民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单独的对日作战。

在这期间,中国有声有色的大小战役、战斗、大会战,震惊了世界。

至1939年,日本向中国派遣的侵略军已达86万人之多,至1945年增至110万人(不包括日本驻中国的75万关东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答题5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答题5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答题52、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进一步扩大和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最大规模: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3、德国二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原因、时间、内容和影响?原因: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

时间:1942年1月。

内容: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影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3、开罗会议召开时间及成果?时间:1943年11月;成果: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协同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4、二战中哪次国际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德黑兰会议。

时间:1944年6月意义: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第一战场:苏德战场)5、二战结束的时间、标志及性质?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性质: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6、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胜利原因:世界反法西力量的联合抗战。

影响: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在二战中的巨大损失与贡献

中国在二战中的巨大损失与贡献

中国在二战中的巨大损失与贡献作者:杨克林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5年第5期文/ 杨克林日本法西斯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

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中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历了长达14年的艰苦战斗。

中日双方交战的兵力最高时达1000余万人(中国军队近500余万,民兵达200万,日军近200万,伪军100余万)。

中国直接间接参战的人口达2亿。

在5000多个浴血奋战的日日夜夜,中国军队进行了大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歼灭伪军118万。

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由于中国在长期抗战中拖住和消耗了日本的大量兵力、物力和财力,使其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从而破坏了它的整体战略部署。

首先,日本北进入侵苏联的计划受到极大的牵制。

其次,中国战场的奋勇作战,使日军南进向美英进攻的进程向后拖延,南进的兵力减少。

再次,中国的坚持抗战,减轻了日本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亚洲各国的抗日斗争。

同时,中国远征军数十万人,两次入缅配合盟军作战,直接打击侵缅日军,解放了缅甸的大部地区。

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是抗击和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为此,中国军民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根据仅能统计到的数字,中国在1937至1945年间,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

如果从“九·一八”算起,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至于没有统计到的伤亡数字则不知多少!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多亿美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至10000亿美元。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荣维木2014年08月04日10:08 来源:《求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参战国、战胜国。

但对于中国来说,两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却大相径庭。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中国虽然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却无法顺理成章地从战败的德国手中收回山东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中国第一次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收复了被日本霸占的全部大陆国土和台湾、澎湖列岛,并且在战争进行期间,废除了与一切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两次战争的结局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一、中国率先举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旗帜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急于扩张的法西斯国家挑起的,因此,任何反抗侵略的行动都具有反法西斯主义的性质。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附属列强被卷入战争的情况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也是率先高举武力反抗法西斯侵略旗帜的国家。

因此,中国的抗日行动一开始就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先驱和组成部分。

1939年德国对于波兰的入侵开启了法西斯国家对欧洲的侵略战争,而1931年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入侵则是法西斯国家开启了对亚洲的侵略。

尽管九一八事变不像德国入侵波兰那样立即引起其他国家对法西斯势力的直接对抗,但世界局势的变化却由此开端,即法西斯侵略开始对人类和平产生巨大威胁。

这也正如战后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所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0页)九一八事变虽然引起了世界关注,但是由西方国家操纵的国际联盟并没有采取任何制裁日本的行动。

这种情况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非武装区。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正义的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场之一,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中国取得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成为中国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和战后新中国崛起的起点与开端。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概括起来有“六个第一”、“五个最”。

“六个第一”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举起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面旗帜,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个战场。

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帷幕是在中国拉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在三个战场进行的,即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非洲和美洲战场。

中国是主战场。

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第一主力。

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活跃着三支主力,即美英联军、苏联红军和中国人民抗日力量。

中国人民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

中国人民打响了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

1931年12月21日,东北爱国将领马占山在黑龙江嫩江桥打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进攻的第一枪,歼灭了大量侵略军。

中国人民抗战取得了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消灭了日本板垣师团11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人民第一个拖住了日本法西斯,使它的“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美英作战,进而从南北两个方向与纳粹德国相呼应,与德国共同瓜分世界的美梦破灭。

“北进”不成,“南进”败兵。

“五个最”是:中国人民对日作战时间持续最长,长达14年之久。

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全面抗战。

从“七七”全面抗战开始也有八年。

相比之下,英法是在1939年9月3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才开始抵抗德国法西斯,开辟欧洲战场,到1945年5月,不满六年。

浅论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论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年 之际 , 本 文以详实的数据和 事实充分肯定 了 战 场 伤亡 1 3 0 . 3万 人 , 占其 伤 亡 总 数 争 和 国 内政 治 分 歧 以前 是 不 能 参 加 欧 洲
中 国 战场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中 的地 位 和 作 7 0 %。 日本 用 于 中 国 的 战 争 经 费 约 为 战争 的。 ” 这对 当时的反 法西斯 国家是有 用 。 中国战场 牵制 了 日本北 犯苏联 , 迟滞 了日 1 2 0 亿美元 , 相 当 于 日本 全 部 战 争 费 用 利 的 。
可缺少 的战场 之一 , 也 为改变 整个 战局 , 做 出巨大贡献 , 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

主 要原 因 还 是 在 于 中 国战 场 二 战期 间 , 日本也 曾把苏联看作是敌 联 进行 夹 击 , 人, 1 9 3 4 年的3 月, 对苏作 战 的计 划被 H 的抗 战影响较 大 。 日本 的这个 战略决定
摆在 了中国 , 将主要人力物力财力 也放 在 争 并挑 唆 日本共 同袭击 苏联 , 《 苏联 互不 了 中 国 战 场 。 中 国 人 民 的 英 勇抗 战 是 日 侵犯 条约》 至 此 撕 毁 。 而 日本 在 此 后 的 6 本最 终失败 的根 本原 因。 中国人 民做 出 月2 5日至 7 月 1日就 围绕 着 “ 北进 ” 与“ 南 了前所未有 的付 出与牺牲 , 这 场抗 过程 中 进 ” 问题进行 了热 烈的争论 , 外相松 冈力
一 i

有 力 支 援 了 打 击 争的发展对帝 国有利 时 , 即行使武力解决 战场抗 战时 间最 长 、 付 出代价 最大 、 牵 制 本 北 犯 苏 联 。 北 方 问题 ” 。 日本 没有 同德 国一起 对苏 和消灭 日军最多 , 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不 德 意 法 西 斯 的 欧 洲 战 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作用摘要:本文在研究调查了大量史实的基础上,用数据与历史资料来对我国抗日战争进行研究,以客观、真实、理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分析我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探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学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二战中国战场地位作用本文在研究调查了大量史实的基础上,用数据与历史资料来对我国抗日战争进行研究,以客观、真实、理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分析我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下就从具体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在二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战场,抗日战争对于二战战局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自1931年九一八事件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了抗日战争,这早于公认的二战爆发时间德国侵略波兰1939年9月1日,从时间上我国战场是最早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战场。

二战当中,主要的战场分别为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两部分,欧洲战场主要为苏美英联合部队对抗德国和意大利,而亚洲战场则主要为第一阶段的我国对抗日军南进和第二阶段的美日太平洋战争,亚洲战场是二战当中反法西斯战争最重要的两个关键战场之一,因此抗日战争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与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根据资料显示,自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以来,日本将其陆军超过80%的兵力派往中国战场,这一时期整个亚洲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处于核心地位,日本在诺门坎战役后,其对苏用兵基本终止,而主要的战争方向都放在我国战场上,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我国抗日战场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主战场。

日本在二战中共计伤亡一百九十余万人,其中在我国战场的战斗中就伤亡超过一百三十万人,占其伤亡总数的70%。

日本在二战中用于战争的费用总计三百四十亿美元,而在我国战场上消耗的费用就超过一百二十亿美元,刨除太平洋战争巨额的舰船开支,中国战场无疑是日本亚洲战场投入资金最多的战场,可以说日本法西斯在二战中把主要的兵力与资源投入在中国战场,而最终失败是影响亚洲反法西斯战争战局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一、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影响二战对参战各国城市和乡村社会结构的破坏和重塑无法回避。

比如中国清末社会的封建因素,由于抗战在辛亥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被破坏和重构,二战抗日期间,我国大量城市平民、农民及乡村地主阶层被迫向大后方迁移,原先稳定而单一的社会结构被打乱,乡村宗族统治势力被破坏,原先农民和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因战争一定程度消失了,人民在战争迁徒中增长了阅历,增进了社会各阶层的了解和团结,为将来平民式社会结构重建和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前所谓“旧军阀”势力导致国家政权实际四分五裂,但二战中都能统一接受了国民党政府指挥进行抗战,在国难当头之时,这些军阀都能舍弃小我,毅然为国热血捐躯,颇令人感动!二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但抗战胜利带给中国的不仅于此,还有更加内在的收获,那就是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了自尊与自信。

这种久违了的自尊与自信,使中华民族获得了足够的信心去重新缔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古老民族,并不畏惧战斗和牺牲,她有决心有能力在“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救祖国于危亡,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并在救亡图存的基础上迈向伟大的复兴。

从此以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敢再像近代列强那样把中国视为一个欺压的对象,中华民族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日战争的确堪称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对凶恶的敌人没有屈服,他们举起反法西斯战争的义旗,奋起抗击侵略者,最先开创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

在这个地域和规模都十分浩大的东方反法西斯战场上,只有中国单独地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决斗。

在国内外重重困难的条件下,中国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坚持全国抗战长达4年之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战场的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 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 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 ,在中国东北就兴起了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斗争。在世 界的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始终牢牢牵制爆发后,中国战场继续吸引和阻滞着日 本陆军的主要兵力,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战场, 共消灭日军150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 人数的70%。 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军民 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 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 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总结
• 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承受过巨大牺牲, 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一场中华民族自身谋 求独立和解放的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容忽视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4年的长期抗战中,中国军民牵制和 消灭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大量兵力,削弱了它的经济实 力,阻止了日本北进,延缓了日本南进,也使德、日法西 斯会师中亚,囊括欧亚大陆的狂妄企图变为幻想。这场反 法西斯战争包括中国、美、英、苏等60多个国家在内的、 近20亿人被卷入这场战争。在这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 战争中,中国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 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赢得了世界 和平。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 的巨大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胜利开始向我们走来
1945年春,八路军、新四军继续对日伪军进行攻势作战,取得重大 胜利。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对日军占领的中心 城市、交通线的战略包围。 1945年5月,苏、英、美盟军取得彻底战胜德、意法西斯的伟大胜 利,日本法西斯陷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在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军发起大反攻。这时苏军也进入中国东 北消灭日本关东军,同时英、美军队直逼日本本土,从而导致日本军事 力量迅速瓦解。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战场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及地位
他们曾经这样说过……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 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 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 们可下印度……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 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 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 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 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作用
从1939年9月二战全 面爆发到1941年12月美国 参战,这一阶段中国战场 发挥的主要作用是拖住了 日本陆军主力,使苏联避 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由于 中国抗战的影响,日本法 西斯在发动太平洋战争时 投入南方战线的兵力严重 不足,而且其南进行为不 是考虑周密的战略决策, 而是铤而走险的蠢动。
联合后,我们受到更多的重视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中国军队发挥了巨大威力。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为其全球战略的方针,偷袭 了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1942年1月1日,以 英美中苏为首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中国在独立抵 抗法西斯侵略长达4年之久后,终于被公认为世界 反法西斯斗争主要成员国之一,开始与盟国联合作 战。但是,这时英国尚无暇东顾,美国也在忙于太 平洋战争,而苏日之间还存在着中立条约,这时的 中国基本上还是独立地抗击着日本陆军的主力。 日军为迫使中国投降,于是集中了大约12万人 之兵力,发动了对长沙的第3次猛攻,不料遭到中 国军队的坚决反击,大战持续23昼夜,日军伤亡5 万余人,以彻底失败而告终。长沙大捷,沉重地打 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到1944年,我国敌后抗日武装开始对日军局部 反攻,消灭日伪军20余万人,收复了大片国土。这 些胜利,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 的作战,而且有利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战 略反攻。
二战中的中国战场
危急时,我们走向联合
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1937 年7月7日,日军向驻守北平南郊卢 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全面侵 华战争爆发。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 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的方针,国 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 由于国民党政府和军队执行片 面抗战路线,采取消极防御的作战 方针,导致数百万军队在日军压力 下节节败退。至1938年10月,北平、 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及江苏、 安徽、河南、江西、广州、广东、 湖北等省大片国土相继沦于敌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