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历年变化

合集下载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年龄金字塔ppt课件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年龄金字塔ppt课件

5 人口数量增长模式
现状
特点 增长方式 自然增长率 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⑤ 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
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 的过渡,属于现代型。
5 人口数量增长模式
现状
特点 增长方式 自然增长率 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⑤ 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传统型 向现代型的过渡型,属于传统型。
5 人口数量增长模式
现状
特点 增长方式 自然增长率 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⑤ 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5 人口数量增长模式
现状
特点 增长方式 自然增长率 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⑤ 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
世界平均水平正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型,属于传统型。
1 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构成
人口年龄金字塔由年龄、性别、比重三大要素构成。
构构成
年龄
类型
变化


判读
0~6岁
0~6岁
5%
0%
5%
0~6岁= 6.5%+6.3%
1 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构成
构构成
类型 变化 判读
2 人口年龄金字塔的类型
构成
类型
变化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判读
山形,上尖下宽
钟形
坛形,上下窄中间宽
数量变化
1 人口数量变化的现状
现现状
特点 增长方式 自然增长率 增长模式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2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现状
特点 增长方式 自然增长率 增长模式
特点 ① 时间不均
注:人口数量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年龄结构图和人口年龄三角形图解读

人口年龄结构图和人口年龄三角形图解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判读类型形状人口增长特点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年轻型增长型呈金字塔形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迅速增长014岁占40以上65岁及以上占4以下传统型高低高成年型稳定型像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稳定在零左右的增014岁占304065岁及以上占47现代型老年型衰退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长期下降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014岁占30以下65岁及以上占7以上现代型10人口变化人口变化有一定的惯性有一定的惯性在不同年龄段在不同年龄段又有不同的死又有不同的死亡率不同年亡率不同年代的人口金字代的人口金字塔图呈现出不塔图呈现出不同形态
2、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3、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A.A国 B国 C.C国 D.D国 4、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D.D国
( A )
( D ) ( B )
读下面甲图和乙图,回答5~8题
5、中国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A.a B.b C .c D.d 6、印度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A.a B.b C .c D.d 7、乙图中与甲图中的阶段d一致的是 A.a B .b C .c D.都不是 8、下列国家位于阶段d水平的是 A.巴西、日本 B.德国、澳大利亚 C.尼日利亚、蒙古 D.埃及、南非
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
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 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预 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负增长。其 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
式,一般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如德国。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判读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数量,中国人口生命表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数量,中国人口生命表

本表是200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82‰.总计1260498643400617098100.0051.050-4629773450928468 5.03 2.735-9811274419336934 6.55 3.5510-1411224059219530218.75 4.6115-1910471654997497208.37 4.3620-24805964002740569 6.79 3.4125-299389246629472637.60 3.7930-3412349761870616289.71 4.8835-3912325261929613239.61 4.8640-449146746740447277.41 3.8145-499431447753465617.49 3.7850-54816794109540584 6.32 3.1855-59574722940128071 4.42 2.2360-64460232334522678 3.62 1.8265-69417102097420737 3.29 1.6570-74314841583315650 2.46 1.2475-7919310903310277 1.470.7080-849832413756950.750.3285-893687133023570.270.1090-9410263237030.080.0395+197631340.020.00本表是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66‰.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4年)注:由于各地区数据采用加权汇总的方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合计与各分项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4-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5年)本表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325%。

3-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7年)本表是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00‰。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及消费特征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及消费特征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及消费特征一、人口年龄结构在人口的变化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最引人注目。

从1973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运动,直接目的就是降低人口增长率,减缓人口规模的扩大速度。

如今,经过千千万万计划生育干部的艰苦努力,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

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惯性,中国人口总量仍然在以每年1000万以上的速度增加。

与此同时,作为生育率下降的后果之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却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

无论是人口总量的继续扩大,还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未来的中国都是严峻的挑战。

而且,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老龄化还是一对矛盾。

人口数量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老龄化状况越严重。

如果放弃人口控制政策,令生育率反弹和上升,人口总量虽然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但是,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却会因此而减慢。

面对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挑战,我们该如何清醒地认识这对矛盾,明智地选择应对政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而急迫的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在卫生保健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特别是低年龄人口比其他年龄人口死亡率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

而出生率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1962-1970年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人口年增长速度的峰值水平。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

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与现状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

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 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达 94100万人,所占比重将增 长至2010年,大约占67% 左右,届时从属年龄人口 比下降至50%以下,社会 赡养负担最轻,
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该报告称:“ 35 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 是6:1,而往后的35年,这个比例将是1:2。
1865年,法国率先成为老龄化国家。
(三)二战后发达国家的过度老龄化
1、总体:1950-1955年人口预期寿命为46.4 岁,到1995-2000年达到65.4岁。 2、地区:联合国估计,2000年,发达国家预期 寿命在70以上,日本为83岁。非洲是增长型人口。 3、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德国总和生育率 降至1.5。200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28。
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 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的过程。
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 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 老龄化的概念
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 或 Aging of
population)是个舶来品,指一个人口总体中老年
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或青少年人口占比例不
断递减的过程。
6.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口的心理变化,需 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帮助

中国的老龄工作刚刚起步,基层服务网络薄弱, 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老龄工作资源不足。 有200万,预计到2040年将超过1千万。所以我 们不仅要给予老人经济上的赡养,而且还要有 精神上的慰藉,要格外给予他们安慰、体贴、 照料、尊重和帮助。
5.人口老龄化使完成脱贫任务更加艰 巨
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和80%左右的农 村老人在银行中基本上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 女或社会供养。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我 国尚有500万贫困老年人口,他们有的处于老少 边穷地区,有的身为孤寡,有的染病在身,有 的身患残疾。在人生的晚年仍忍受着生活的艰 辛和病痛的折磨,他们成为社会最需要帮扶的 贫困对象和脆弱群体。

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历年变化表

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历年变化表

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历年变化表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历年变化表1. 1980年:在1980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结构相对较为年轻。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44%。

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生育政策刚刚实施的初期阶段,人口规模相对较大,老年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2. 1990年:到了1990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开始逐渐显现。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9.45%。

这一变化既是我国人口规模逐渐增长的结果,也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有关。

3. 2000年: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11.92%。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有关。

4. 2010年:到了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明显。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3.26%。

与此我国人口总量也开始进入了负增长阶段,胎儿出生率下降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

5. 2020年:进入20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继续加剧。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至18.1%。

这一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养老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人口红利逐渐减弱,老龄化经济压力日益增加。

观点和理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也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需求,例如老年旅游、养老服务产业等。

我们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回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从198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历年变化表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7.44%增加到18.1%。

人口的年龄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

增长型 正三 (年轻型) 角型
稳定型 吊钟 (成年型) 型
下宽上尖
塔身较直, 只在高龄 部分收缩
壶型 减少型 (年老型)
塔身下窄 上宽,青 少年人口 越来越少
“一普”时东西部人口年龄金字塔
100+ 90-94 80-84 70-74 60-64 50-54 40-44 30-34 20-24 10-14 0-4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东部 男 女
3)2030-2050高水平人口老龄化阶段 60岁以上 65岁以上老人 9.84% 6.96%, 8811万人
2000年接近老龄化 2005年已成为老龄化
2010年高速老龄化 2045年高水平老龄化
11%
13பைடு நூலகம்26% 30%
7.7%,10055万人
8.87%, 1.2亿 25.6%,3.31亿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指标观察
100+ 90-94 80-84 70-74 60-64 50-54 40-44 30-34 20-24 10-14 0-4 -8 -6 -4 -2 0 2 4 6 8 西部 男 女
二、人口的年龄结构
2、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意义 (1)有利于确定社会问题的重点和理解社会 变迁的内在动力; (2)有利于制定人口政策,引导未来人口再 生产的规模和速度。
二、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口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1)年轻型—0-14岁人口占40%以上的社会 2)成年型—0-14岁人口占30%-40% 3)年老型—0-14岁人口占30%以下,而65岁以上 人口占到10%以上。
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常用指标
年龄 结构 类型 年轻 型 成年 型 年老 型 老年人口 儿童少年 系数 人口系数 5%以下 5%-10% 40%以上 30%-40% 老少比 年龄中位 增减 数 类型 20岁以下 增长 型 20-30岁 稳定 型 30岁以上 减少 型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年年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年年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高考年复一年,但2008年以来,4年间参加高考的人数减少140万,而且还将继续减少。

6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此表态随即引发广泛讨论。

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前者的背后是从1987年以来人口出生率逐渐走低,后者的背后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将产生巨大的社保基金缺口。

对应到当下则是,中国当前正处在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关键转折期。

而这将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资本市场等有着潜移默化但又很深刻的影响。

人口趋势:三低态势和三大高峰近来一张动态图在微博上传播颇广,这张图号称让你看懂中国人口百年变化(1950年~2050年)。

随着这张图从1950年起金字塔般的人口年龄结构逐步向不规则的锯齿形演变,观者能鲜明地感觉到劳动力人口的迅速减少,同时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增长。

2011年4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全国亿人,0~14岁人口占比%,15~59岁人口占比%,6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我国自1950年以来的三次婴儿潮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再结合生育率等数据来看,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是三低态势,即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态势。

三低态势在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体现无遗,该文件指出:我国人口增长势头减弱、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

那么,在目前人口增长的三低态势下,中国人口顶峰会是多少,又将何时出现呢?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估算,中国人口将在2032年达到高峰,为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