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3.9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同步课件:第一章 小专题 大智慧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同步课件:第一章 小专题 大智慧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 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 此完成 1~3 题。
1.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
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
2.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批人口流动均为男性且以 20~ 40 岁的青年劳动力为主,可以判断出这些劳动力主要是外出务工, 因此影响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 2 题,第 二批人口迁移以女性人口组为主,第三批则是 0 岁~14 岁的儿童, 第四批及以上流动人口主要是 55 岁及以上的老人、10 岁~24 岁的 男性和女性人口组、0 岁~4 岁的儿童,因此从图中看不出女性和 0~ 5 岁人口组有回迁趋势,A 项错误;家庭男性人口只是在第一批人 口流动中占比例最高,B 项错误;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从第二批之 后,迁居主体逐渐过渡至老人和儿童,C 项正确;各年龄组中,10 岁~14 岁的少年儿童在总迁居比例中所占比例最小,D 项错误。第 3 题,我国现阶段处于城市化时期,家庭人口的主要迁居方向是由 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因此②④正确。答案:1.B 2.C 3.D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1.人口金字塔图含义及类型 (1)人口金字塔图含义:
(2)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 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见下表)

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单位:岁)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此种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见上面的示意图和实例图。

迅速判读金字塔图的技巧
金字塔图以各种事物所占面积大小来表示地理数据,当横坐标单位、尺度一致时,可将要读年龄段所占的面积涂黑,直接比较面积大小。

判读时特别注意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各年龄段面积大小,因为其分别代表少儿、劳动力、老人。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高一地理补充教学案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可直观的表示某一地区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进而可分析该地区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判读步骤如下:1。

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2。

定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2)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塔尖)急剧收缩;(3)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较宽。

3.析变化:假设该地区是封闭的,不存在外来人口的迁入和当地人口的外迁,某年龄段的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下一年龄段,男女比重会随着人口的死亡而逐渐减少.4。

判增长:不同的金字塔类型,标志着出生率和死亡率所决定的不同年龄结构的特征,并看出未来的人口增类型结构特征人口增长趋势年轻型少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较高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年型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差不大零增长,人口相对平衡年老型少年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长期下降人口呈现负增长,人口规模缩小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等)导致死亡率上升;或人口大量外迁;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化: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人口大量迁入;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大型矿山、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对男性职工的需求;或者是纺织、食品等轻工业对女性职工的需求。

各类统计图判读的步骤:1.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2.读图例:读懂图例及其总体变化趋势,归纳总体特征;3.读坐标:理清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读清坐标轴上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数据及含义等,坐标轴上的点、线、柱既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4.综合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及其变化趋势,注意最大值、最小值、转折点,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联系相关地理知识,作出定性阐释,揭示蕴涵的规律、原理和形成原因。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常考图示][判读技巧]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一般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各年龄段的性别比。

第二步: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处于减少阶段。

第三步:析变化(1)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2)特殊变化。

下面图a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图b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图c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应用体验]1.(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与2009年一样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解析]1.由图例可知该坐标图左侧为1982年人口年龄结构,右侧为2009年人口年龄结构。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如何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如何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如何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一、典题示例典例.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1)~(2)题。

(1)前后10年间,该地区( )A.人口出生率逐年增大B.性别比逐渐失调C.劳动力就业压力凸显D.人口快速老龄化(2)甲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是因为( )A.流动人口增加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C.环境质量改变D.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高出生率读:图中仅给出了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

提:15~64岁年龄段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升高;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并没有明显增大;甲年龄段人口为20~24岁年龄段人口。

调:15~64岁年龄段人口为劳动力人口;20~24岁年龄段人口出生于1986~1990年,他们的父辈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高,受生育惯性的影响,2010年甲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答案:(1)C (2)D思:生育政策、重大灾害、人口大量迁移(升学、就业、务工等)等常常是导致人口比例异常的重要原因。

[考法指导]二、方法讲解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是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重要的载体。

三、跟踪训练下图为1991年与2017年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国际上将20~60岁人口列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

据此完成1~3题。

1.1991~2017年,中国比印度人口的( )A.自然增长率低B.出生率高C.总量小D.增长量大答案:A解析:1991~2017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小于印度,说明中国比印度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中国人口出生率低;根据图示中人口总数判断,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人口增长量小。

2.2017年,中国比印度( )A.20岁以下的人口比重大B.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C.10岁以下的人口规模大D.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小答案:B解析:2017年,中国比印度20岁以下的人口比重小;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人口出生率低,总人口增长速度慢,说明10岁以下的人口规模小;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素养材料甲图乙图丙图探讨1.(地理实践力)甲图中0~4岁年龄组的人口所占比重约为多少?提示:甲图中0~4岁年龄组中男性人口约占8%,女性人口约占8.5%,故0~4岁年龄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6.5%。

探讨2.(综合思维)甲、乙、丙三图中,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哪一个?其塔形有何特点?提示:三图中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甲图,其塔形表现为下宽上窄的特点。

探讨3.(综合思维)甲、乙、丙三图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哪一个?提示: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丙图。

读图方法人口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个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地区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判读时,可关注以下几点: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

2.定类型。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①年轻型(增长型):0~14岁儿童比例在40%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4%以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②成年型(静止型):0~14岁儿童人口比重占30%~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4%~7%,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乙图);③老年型(缩减型):0~14岁儿童比重在30%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7%以上,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丙图)。

3.析变化。

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由甲图到乙图)。

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的不断转变而转变。

如果某一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大或变小,或者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战争、灾害、人口迁入等因素的影响。

4.判增长。

不同的金字塔类型,反映出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所决定的不同年龄结构的特征,并可反映出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

具体如下表所示:1.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四个大洲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其正确的排序是( )A .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B .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北美洲C .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D .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A[图中甲出生率最高,为非洲;丁人口出现负增长,为欧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快于北美洲。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 种特殊的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性 与女性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 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 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 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 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图是三 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
•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金字塔已经变形。 •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 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 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 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 来的人口再国人口年龄结构图(纵坐 标表示年龄,由下至上递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 字塔形。 •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 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 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 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 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 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 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 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 • 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 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 长。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 第三种类型。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完成以下题目。
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2.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3.可能最近曾发生过战争的国家是 4.可能最近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 图回答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Fra bibliotek 类型形状
年轻型 下宽上窄,
(扩张 呈金字
型)
塔形
成年型 像清真寺的
(静止 顶部塔
型)

人口增长特点
未来人口 增长趋势
少年儿童比重
大,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迅速增长
都比较高
各年龄组人口 的比重大致 均衡,出生 率、死亡率 差不多
稳定在 零左右 的增长
人口增长 模式
传统型(高出 生率、低 死亡率、 高自然增 长率)
现代型(低出 生率、低 死亡率、 低自然增 长率)
少年儿童比重
底部收缩, 缩小,老年
老年型 上部变 人口比重增
(收缩 宽,金 大,出生率
型)
字塔已 长期下降,
变形
自然增长率
呈负增长
呈负增 长,
人口缩 减
现代型(低出 生率、低 死亡率、 低自然增 长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知识点拨]
1.人口金字塔图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

在金字塔图中,横坐标一般表示某国家或地区某一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些图是绝对数量;纵坐标一般表示年龄结构。

如下图所示。

获取信息解读信息
读塔型,定类型年轻型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
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的趋
势是迅速增长,属于传统型。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
过快,属于发展中国家
成年型
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
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
人口继续增长。

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为发展中国家老年型
上宽下窄,说明人口年龄结构中儿童、少年人口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

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将缩减,属于现代型。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老龄化,一般属于发达国家
读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看特殊,析变化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①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图中②处。

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某年龄段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如图中③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2.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事项
(1)判读性别比
根据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状况,判断出男女性别比例特点,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2)判断出生率
根据金字塔图中低年龄人口比重高低可判断出生率的高低;如果低年龄比重高,说明出生率高;如果低年龄比重低,说明出生率低。

(3)判断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例(看塔形)
不同的塔形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形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形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4)分析老龄化情况
若图中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累计相加小于10%(7%),说明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若图中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累计相加超过10%(7%),说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5)分析育龄人口比重
主要看育龄女性(20~49岁)人口所占比重,可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

如育龄女性所占比重较高,可判断出该阶段人口增长较快。

[典题示例]
(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答案 1.D 2.B
[对点练习]
1.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
A.出生率下降B.医疗水平进步
C.乡镇企业发展D.劳动力输出
答案 D
解析该村青年人口比例明显减少,而这些人又是劳动年龄人口,则其成因最可能是大部分青年人口外出务工。

(2018·合肥期中)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2~4题。

2.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
A.20~24岁B.25~29岁
C.30~34岁D.35~39岁
3.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大幅下降B.死亡率迅速上升
C.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入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
4.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正处在( )
A.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B.老人跟着孩子流动阶段
C.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D.农村流动人口回流阶段
答案 2.A 3.C 4.C
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
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C.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
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
6.针对乙地人口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
C.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
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
答案 5.D 6.A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其老龄化严重,年轻人负担较重。

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20~60岁之间的人口比例较大,说明其劳动力相对充足,因此不需要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7~9题。

7.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家庭因素
8.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A.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9.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7.B 8.C 9.D
城市化时期,家庭人口的主要迁居方向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自然灾害频发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⑤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11.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
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答案10.D 11.C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13.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审答流程]
[标准答案] 12.B 13.B
(2018·青岛一模)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14~16题。

14.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
A.战争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
15.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 )
A.控制人口增长B.人口迁移
C.提升国民素质D.奖励生育
16.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 )
A.具有成本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第14题,由材料判断甲、乙分别为中国和印度,中国目前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第15题,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国民素质偏低,因此可通过提升国民素质进行缓解。

第16题,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答案:14.D 15.C 16.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