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

合集下载

第6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6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强酸,腐蚀金属、皮 肤、及衣物;生理活性强,不能乱用。
常用于棉花、番茄、西瓜、柑橘、香蕉、咖啡、等 果实催熟,增加橡胶产量,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如:
二、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因素
环境条件:使用效果与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密 切相关
栽培措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药剂而不能代替肥、水、 光、温度,应用效果好必须与良好的栽培措施结合。 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发育状况不同对生长调节剂的反 应不一样。
使用时期至关重要
使用浓度与应用效果密切相关,具有微量高效的‘特 点,并且使用浓度因不同的地区、作物、品种、长势、 目的、方法等不同。
(三)土壤浇施 把调节剂按一定的浓度及用 量浇到土壤中,以便根系吸收而起作用的一种 施药方法。施用时每株应浇一定的药液量;大 面积应用时,可按一定面积用多少药量,与灌溉 水同时施入田中。
(四)涂布法 用毛笔或其它用具把药涂在待 处理的植物某一器官或特定部位称为涂布法。 这种方法对于易引起药害的调节剂,可以避免 药害,并可显著降低用药量。
2 、生长抑制作用
生长抑制剂,如防止棉花,小麦疯长的矮壮素,防止 大蒜、 洋葱发芽的青鲜素等。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
促进发芽 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 促进生根 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 促进生长 赤霉素、增产灵、增产素 促进开花 赤霉素、乙烯利、萘乙酸、2,4-滴 促进成熟 乙烯利、乙二膦酸、比久、增甘膦 防止倒伏 矮壮素、多效唑、比久 调节性别 乙烯利、赤霉素
此类化合物结构比较复杂,虽已可人工合成,但价 格较贵,尚未大量用于生产。
6、植物生长抑制物质
抑制徒长,培育壮苗,改造株型等,代表品 种有矮状素(CCC)、比久,缩节胺、多效唑等。
(1)植物生长抑制剂:对顶芽和分生组生组织都有 破坏作用,长期的,不为赤霉素所逆转。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类可以改变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并延长储藏期。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植物激素和非激素两大类。

1.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内部合成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它们在植物体内起到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发育的作用。

2. 非激素类调节剂非激素类调节剂是指那些虽然不属于植物激素,但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例如,多种微量元素(如锌、硼、铜等)和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琥珀酸等)都属于非激素类生长调节剂。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与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反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1. 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激素类调节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来调节植物生长。

它们可以刺激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促进幼嫩组织生长;或者抑制伸长侧芽和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主茎和果实的产量。

激素类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很多,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 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相对复杂,与植物的养分吸收、代谢过程以及酶活性等有关。

例如,微量元素调节剂在植物体内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

有机酸类调节剂则能调节植物生长中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过程。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和延长储藏期。

1. 促进植物生长适量使用激素类调节剂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生物量,促进根系伸长和分支,增强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2. 提高农作物产量激素类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促进穗分蘖的发育和花粉电镜管插入秀丽隐绵腺舌才明;而非激素类调节剂则可以调节植物的矿质吸收和养分平衡,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毒副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毒副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毒副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用于促进或阻止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被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延长货架寿命。

然而,就像任何化学物质一样,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能具有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在农产品中,当人们食用这些农产品时,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能通过空气或水传播到人类居住的地区,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农民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如果没有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也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的伤害。

其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环境也可能造成危害。

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通过水体或大气传播到其他地区,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也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农作物产生变异,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长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对这些化学物质产生抗性,从而减弱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

为了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有害副作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监管,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次,农民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该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正确佩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质。

此外,我们也可以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总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也可能具有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这些有害副作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高中化学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高中化学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高中化学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现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多效唑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9大类。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促进生根、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延长贮藏器官休眠、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植物激素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合理利用,以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乙烯在促使合成RNA 和蛋白质上有显著作用,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快呼吸作用。

因此,当植物果实中乙烯的含量增长时,可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加快成熟的进程。

但同时,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掌握适当的浓度和使用时机,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Pix(缩节安,助壮素)
二、植物生长抑剂
1.三碘苯甲酸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阻止生长 素运输的物质,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促使植株矮化, 增加分枝,提高结荚率。
2.马来酰肼 马来酰肼(MH),又叫青鲜素,化学 名称是顺丁烯二酰肼。其作用正好和IAA相反,MH进 入植物体内可替代尿嘧啶的位置,但不能起代谢作用 ,破坏了RN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生长。 3.整形素 化学名称为9-羟芴-9-羧酸。它抑制茎的伸 长,腋芽滋生,使植株发育成矮小灌木形状。
最初,MH常用于马铃薯和洋 葱的贮藏,抑制发芽。MH还能 抑制烟草腋芽生长。
据报告MH可能致癌和使动物 染色体畸变,应慎用。
三、植物生长延缓剂
作用于植物的亚顶端分生组织,使节间缩短,叶数和节 数不变,株型紧凑,矮小,生殖器官不受影响或影响不大。
通过抑制GA的生物合成延缓生长。使用GA后,可以恢 复。称抗赤霉素类。
抗寒锻炼过程中GA含量的下降,植株矮化, 同时增加叶组织的紧密程度和细胞膜的耐脱 水性。
在低温和高温逆境下,多效唑能够减轻膜
2.PP333 氯丁唑,俗称多效唑
(4)抗病性 施用多效唑可使植株变得矮、壮、健,
从而提高抗病性。据报道多效唑对植物病原 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理是抑制病原真 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麦角固醇等固醇类物 质的合成。
三碘苯甲酸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阻止生长素运输的
物质,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促使植株矮化,增加分枝,提高结 荚率。 农业生产上多用于大豆。
整形素 化学名称为9-羟芴-9-羧酸 常用于木本植物。它抑制茎的伸长,腋芽滋生,使植株 发育成矮小灌木形状。
马来酰肼(MH)
马来酰肼,又叫青鲜素,化学名称是顺丁烯二酰 肼。其作用正好和IAA相反。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香焦生的时候运输,用乙烯利催熟。

土豆有矮壮素。

果菜运输中用乙烯拮抗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

微量使用这类物质,就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达到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但用量过大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以下作用特点:①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转导、气孔开闭、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按人们所需求的方向发展。

②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残毒少。

③可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

④针对性强,专业性强。

可解决一些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形成无籽果实、防治大风、控制株型、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成熟和着色、抑制腋芽生长、促进棉叶脱落。

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最佳。

气候条件、施药时间、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运转、整合和代谢等都将影响到其作用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生长素类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

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词解释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词解释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词解释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药剂。

这类物质的应用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植物的生长效率和抗性,有利于植物的健康发育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合成激素,细胞分裂素,营养促进剂,抗生素,抗病毒剂和叶面肥等。

植物激素通过诱导植物胚芽萌发、促进其生长和发育以及增强植物抗性,可以改善植物的品质,增加植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细胞分裂素用于调节植物的内质的活力,加快伤口的愈合,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体积,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营养促进剂是指一类物质,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细胞表面特性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增强植物对环境和病原菌的抗性,提高农作物的根柄和叶片表面的光亮度,使植物更加健康,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抗生素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保障植物的健康发育,使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受病害的影响。

抗病毒剂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保障植物的健康发育,使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受病害的影响。

叶面肥可以快速添加植物的营养,起到有效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用,使植物更加健康。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叶片衰老、枯萎、萌发不良、开花不艳等植物生长发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改善植物的品质,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能会对植物及其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使用应当慎重,多注意科学使用。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引入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及植物的特性,施用的量和频率等因素而定,以保证植物获得最大的生长调节效果。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植物的品质,增加植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也有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应当科学施用,合理分配。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延长贮藏器官休眠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

2,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激动素、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

3,促进茎叶生长赤霉素、胺鲜酯(DA-6),6—苄基氨基嘌呤,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

4,促进生根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比久,多效唑,乙烯利,6—苄基氨基嘌呤。

5,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多效唑,优康唑,矮壮素,比久,皮克斯,三碘苯甲酸,青鲜素,粉绣宁。

6,促进花芽形成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2,4—D,矮壮素。

7,抑制花芽形成赤霉素,调节膦。

8,疏花疏果萘乙酸,甲萘威、乙烯利、赤霉素、吲熟酯,6—苄基氨基嘌呤。

9,保花保果2,4-D,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防落素,赤霉素,6—苄基氨基嘌呤。

10,延长花期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比久。

11,诱导产生雌花乙烯利,萘乙酸,吲哚乙酸,矮壮素。

12,诱导产生雄花赤霉素13,切花保鲜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氨氧乙酸,硝酸银,硫代硫酸银。

14,形成无籽果实赤霉素,2,4-D,防落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15,促进果实成熟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乙烯利,比久。

16,延缓果实成熟2,4-D,赤霉素,比久,激动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17,延缓衰老6-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2,4-D,激动素。

18,提高氨基酸含量多效唑,防落素,吲熟酯。

19,提高蛋白质含量防落素,西玛津,莠去津,萘乙酸。

20,提高含糖量增甘膦,调节膦,皮克斯。

21,促进果实着色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比久,吲熟酯,多效唑。

22,增加脂肪含量萘乙酸,青鲜素,整形素。

23,提高抗逆性脱落酸,多效唑,比久,矮壮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唑、PP333)、比久(B9)、优康唑(S-3307)、粉
锈宁等。
生长延缓剂的生理作用:
1)延缓细胞的分裂和扩大
2)促进茎部短粗 3)影响根系生长 4)促进叶片加厚 5)促进叶片深绿
6)改变花的发育
7)提高抗性
1、使用特点

最大特点,
因此一个成熟的产品的使用剂量,一般是通过大量实验才 确定的,在使用时应该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要求去做,不能 随意改变
品种矮化的生理原因。
答:喷施GA后能恢复高度的水稻类型是通过突变抑制了
水稻茎部近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伸长,使水稻节间缩短,
节数不变,植株紧凑矮小,外施GA后能恢复高度。 喷施GA后不能恢复高度的水稻类型是通过突变抑制了顶 端分生组织生长,丧失了顶端优势,使植株矮化,分枝增 加,外施GA后不能恢复高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两面性
无核化
促进增大果粒
赤霉酸(GA3、九 二0)用于水稻、 芹菜,增产作用明 显。苄氨基嘌呤与 GA4、GA7混用可促 进坐果、调节果型。 疏松果穗 GA4、GA7混用可使 黄瓜雄花比率大大 提高

赤霉素对谷物种子的a-淀粉酶的生物合成有促 进作用,所以在啤酒工业制备麦芽时,用赤霉 素处理,可以提高麦芽的a-淀粉酶的活性。
3. 细胞分裂素类
常用的人工合成的CTK类物质主要有三种: 激动素(KT)、6-苄基腺嘌呤(6-BA)、6 -苯基腺嘌 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被植物发 芽的种子、根、茎、叶吸收,促进植物的细胞 分裂、促进细胞扩大、促进芽的分化、促进侧 芽发育和消除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
促进萌芽和营养生长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第十组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 一类有机物质,它们在较低的浓度 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促 进或抑制作用。
分 类
植物生长促进剂
植物生长抑制剂
植物生长延缓剂
植物生长促进剂
1. 生长素类 (1)种类
与IAA结构相似的吲哚衍生物:吲哚丙酸(IPA)
1.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 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 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 “打顶”后于伤口施用( ) A.生长素类物质 B.赤霉素类物质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生成物
思考题 水稻矮生型突变体有两种类型,一类在喷施GA后能恢复 高度,另一类对外源GA不响应。试分析造成这两类水稻
1)马来酰肼(MH)
马来酰肼(在我国又称青鲜素),是人工合成的第
一个植物生长调节剂。
分子式为C4H4O2N2,化学名称是顺丁烯二酸酰肼,
其作用与生长素相反,抑制茎的伸长。 其结构类似尿嘧啶,进入植物体后可以代替尿嘧啶, 阻止RNA的合成,干扰正常代谢,从而抑制生长。
2)三碘苯甲酸(2,3,5-triiodobenzoic acid,TIBA) 分子式C7H3O2I3。
2.3简单高效
2、应用特点

2.4安全性强 从目前国内外农药安 全性评价标准看,多5剂效反应 在不同作物甚至不同品种、 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器官对同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性不 同,效果也不一样。
2.6时间效应
一般在植物特定生育阶段使用 才有效果,过早或过晚,不但达 不到效果,还常有副作用,甚至 造成药害. 如多效唑在小麦抽穗前后使 用会影响抽穗或延缓穗下节伸 长,影响产量。
它可以阻止生长素运输,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
裂,使植物矮化,消除顶端优势,增加分枝。
生产上多用于大豆,开花期喷施125µ L-1TIBA,能 l·
使豆梗矮化,分枝和花芽分化增加,结荚率提高,增产
显著。
3)整形素(morphactin) 化学名称是9-羟基芴-(9)-羧酸甲酯, 常用于禾本科植物,它能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分裂和伸长、茎伸长和腋芽滋生,使植株矮化成
和吲哚丁酸(IBA),它们和吲哚乙酸一样都具有吲哚
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
萘的衍生物:如α-萘乙酸(NAA)。
卤代苯的衍生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
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4-碘苯氧乙酸
(2)生长素类的生理作用与应用 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被植物根、茎、叶、花、 果吸收,并传导到作用部位,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诱导和促进植物细胞分化,尤其是促进植物维管组织 的分化 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 调节开花和性别分化 调节坐果和果实发育 控制顶端优势
灌木状,常用来塑造木本盆景。
整形素还能消除植物的向地性和向光性。
生长延缓剂
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称为植
物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
亚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主要是伸长,由于赤霉素 在这里起主要作用,所以外施赤霉素往往可以逆转这种 效应。 种类 生长延缓剂全部是人工合成的,如矮壮素 (氯化氯 胆碱,CCC)、缩节安(助壮素 、Pix )、多效唑(氯
无子番茄
促进座果和增大果粒
促进插条生根
赤霉素类

可打破种子、块茎、鳞茎等植物器官的休眠, 促进发芽。 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可促进植物茎节的伸长 和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改变雌、雄花比例。
以GA3(赤霉酸,也称为九二0) 应用为主
赤霉素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种植无核葡萄、 促进成熟及果实肥大
促进座果,减少落果
促进花芽分化
生( 长四 调) 节乙 剂烯 用在 的常 是温 乙下 烯是 利气 。体 。 作 为
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
生长抑制剂
抑制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 生长抑制剂通常能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伸长和分 化,但往往促进侧枝的分化和生长,从而破坏顶端优势,
增加侧枝数目。
有些还能使叶片变小,生殖器官发育受到影响。 外施生长素可以逆转抑制效应,而外施赤霉素则无效。 常见的生长抑制剂有三碘苯甲酸、青鲜素、水杨酸、 整形素等。
2、应用特点
2.1剂量低、用量小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浓度 为每kg几mg到几百mg。 芸苔素内酯在农业生产 使用中一般浓度为 0.010.1g/kg.每hm2使用有效 成份总量一般为0.2-2g属 超低用量农药

2.2效果直观,见效快 一般使用5-7天就可见植物形态 明显变化。


一般在特定时期通过喷施、拌种、 浸蘸等方法处理作物或种子,操作便 易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