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妒襄爨寥僚宦急雷雹∞晷鸯裰

邱永强

(福煤(漳平)煤业有限公司武陵煤矿福建漳平364403)

摘要从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概念出发,阐述建立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介绍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煤矿突发事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X9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064(2008)04-0112-02

突发事件,从狭义上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从广义上说,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

突发事件由于发生的规模不同、地点不同、危害性质不同。事前准备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后果.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事故。会对生命、财产产生伤害、损失和破坏。对这些事件的处理都可以看成是应急管理的内容。

我国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针对煤矿而言,主要是前2类。尤其是第2类.由于事故发生的突然性、产生原因、发展动态变化等的复杂性,是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其应急管理尤为重要。

应急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事故分析、预测和预警。资源计划、组织、调配,事件的后期处理应急体系的建设等。

1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国内近年发生的一些煤矿突发事件。尤其是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实践情况可以看出。原来旧有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能从系统论的角度在目标的层面引进新方法、新技术。难以处理当今复杂的突发事件。

1.1现有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不足

我国旧有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国际上先进的突发事件管理体制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我们结合煤矿情况加以分析:(1)管理体制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主,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这在煤矿系统内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因为.煤矿发生的突发事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安全事故.都要请求方方面面的力量加以支援。因此,煤矿的应急管理如何纳入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如何及时调用如交通、卫生、气象、部队等相关领域相关部门的资源.如何主动推进社会应急体制建设,把自身融人其中.共享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重点放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救灾”,缺乏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管理。相对煤矿而言.现在已经非常重视对突发事件尤其是安全事故内在规律的研究、预案的编制、事件的评估和预警、应对、灾害恢复及应急管理,但还是不能满足应急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在安全事故内在规律的研究上。存在许多世界级难题。而煤矿本身必需主动取得相关科研院所的支持。才可能得以部分解决。由此而产生的评估、预警不足。也是必然的。

(3)处理的突发事件范围相对狭小,面对新类型的突发事件,已有的应对措施很难进行有效组合。针对矿难,因其高发性,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但已经有相对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煤矿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往往是独成一体,从未考虑其模块化、功能化.未考虑将相对成熟的功能模块和措施进行重构,快速整合为有能力应对新型突发事件的新系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应急体制,煤矿责无旁贷。

1.2案例库的局限性

在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后.人们开始进行经验总结.把这些经验和教训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形成案例库。然而.案例库并不能应对新发生的复杂突发事件,原因如下:(1)案例都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因此无法对所有新出现的突发事件给出处置方案。

(2)对于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根据其发生所在地、时间、社会和政治背景的不同.每次发生都会伴随有新的情况,而案例库本身并不具备根据这些变化自动调整应对方案的能力,那么.修订已有解决方案并添加新的应对策略的1二作就需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临时进行,这通常都会由于情况紧急而导致判断偏差、准备不足,最后造成对突发事件产生延误处理。

(3)案例是对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的静态描述,而突发事件发生时.更需要做的是根据这些案例中建议的措施去操作,因此这些措施中所涉及的相关资源、信息等能否得到保障都是一个大问题。

(4)案例虽然记录了发生某些突发事件的条件,但是案例本身并不能监测和预测当前突发事件的发生,这些工作需要一套强有力的预警系统进行支撑。而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或者说在突发事件被监测到之前.更是不可能知道应该使用案例库中的哪个案例的发生条件去监测或预测,这成了一个逻辑上的悖论。

作者简介:邱永强(1974-').男,毕业于原福建煤炭-r_.1k学校采矿专业,采矿助理工程师。

2008.No.4

万方数据

(5)案例库本身的维护足行难度的,需要一个管理体系的保障。

1.3建设应急管理体系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长效方法从全社会的角度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实施仝局统一的指挥调度.人力和物资资源的伞局调配和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号家决策系统,构建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平时状态、警戒状态、运作过程到事后处理的一整套解决力‘案,将能使突发事件得到长效解决。

2应急管理体系框架

应急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由5火系统构成,分别是指挥渊度系统、处置实施系统、资源保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

J葱急管理体系巾各系统的功能是:

(1)指挥调度系统:是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者,负责应急管理的统一指挥给各支持系统下达命令,提jl;要求∥(2)处置实施系统:是对“指摊调度系统”形成的预案进行具体实施的系统,,负责执行“指挥调度系统”下达的命令,完成各种应急抢险任务。,

(3)资源保障系统:负责应急处置过程?}?的资源保障。主要T作有:应急资源的仔储、日常养护,在“决策辅助系统”的协助下进行资源评估.负责应急资源调度等。

(4)信息管理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中心,负责应急信息的实时共享.为其他系统提供信息支持。,主要r作有: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更新、维护等。

(5)决策辅助系统:在“信息管理系统”传递的信息的基础l:,对应急管理巾的决策问题提Ⅲ建议或方案,为“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如预警分析、预案选择、预案效果评估、资源凋度方案设计等。

3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机理

机理就是事件发展过程巾所遵循的原理和规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指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衍生及其影响扩散的自身规律,②应急管理主体自身的运作规律。,

机理分析是开展应急管理的基础,闪为应急处理面对的足突发灾难性事件,是对人的,t命和财产有严重威胁的事件,必须从客观规律|lf;发来进行突发事f,f二的处置f:作。这是指导应急管理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针对煤矿来讲我们重点应研究的是可能发生各类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3.2机制

机制是机理的外延.是指构成机体的结构和相互关系,n,以分为2个层次:即要素和要素之问的联系规则。由于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责任重大,涉及面广,因此应急管理的参与者町能来自不同行业领域.他们的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之下才能有效地展开。所以.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保障。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机制”的组成部分。

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是保障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应当包括体系运行机制、预防预警机制、平战切换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等。

3.3体系建设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上述5人系统。,建设好各个系统,使之相瓦协作服务于整个庇急管理体系,有效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核心内容。

构建廊急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在平时能够正常运行,nJ‘提供一系列突发事件事前准备的功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尤其足在警戒期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处理准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响应把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全面性、层次性、町操作一件、町晕构性、高可靠性、高集成性。

3.4分类分级

小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机理不同,其处置过程不相同。,同类事件女¨果级别不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小尽牛H同。冈此,存机理分析之后.需要进行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应11j是根据突发事件的机理对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分级的同时,要对处置机构进行分类分级.使其和事件的分类分级相对应,使处置机构“才尽其用”。,某些机构被指派处理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突发事件,不但不会减小灾害,相反会加大损失。

3.5预案的管理与预案库的建设

南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t,f日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冈此.针对这种性质,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平时积极预防之外.还要制定事件一旦发生时的应财力.案,UⅡ预案。预案的编制要针对小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而编制相应预案.同时不同级别的机构应当编制相应的预案。南丁突发事件的类型很多,级别也各不相同,不同类型不同级圳的突发事件需要不同的预案来处置,这就需要建立预案库。3.6资源管理与过程动态管理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rh资源的需求是否能够及时满足是影响应急管理成败的关键冈素之一。资源管理就是要存平时做好应急资源的评估以及优化布局.突发时则要根据处置结果的不断发展变化调度资源,满足突发事件对应急资源的需求.而后则要对应急资源做重新评估,进行补充调整。

与普通决策过程不同,突发事件爆发时的应急决策,不仅要考虑到前面实施的应对措施达到什么效果,同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状态。因此,,即使有相应的预案或方案,也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实情做相应的决策,冈此应急管理是一种过程动态管理。,

4结语

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f‘分重要,我们要认识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按照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煤矿突发事件进行了分析和实施,确保煤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按照预案程序进行救援.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燕华,葛全胜,吴文祥.风险管理:新世纪的挑战.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008.NO.4万方数据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超大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汇编 (中册)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部分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本安办公会议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安全管理奖罚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安全管理公开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安全生产举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管理制度(增加矿领导、中层干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外委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风险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安全评审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安全检查与监测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矿建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三违”及未遂事故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员工互相监督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采掘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顶板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井下放炮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机电运输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矿井电气设备定期试验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小绞车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配件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井下设备停电检修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停送电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斜坡道安全运输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8.人车乘车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页脚内容1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 页脚内容2

2016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 1、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 B、企业一把手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企业法人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 答案:D 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危害性和破坏性 D、信息的充分性 答案:D 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黑 C、红、黄、蓝、绿 D、黑、红、黄、蓝 答案:A 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 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 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 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汶川震 B、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 C、“12.31”外滩踩踏事件 D、港“8.12”大爆炸 答案:D 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 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 措施有力。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 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情况掌握快 B、投入警力快 C、现状封锁快 D、采取措施快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 演练的步骤的是()。 A、评审演练预案 B、制定演练计划 C、获取演练资源 D、实施演练活动 答案:A 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 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 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 立于()。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答案:A 9、社区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 设包括()。 A、分析判断能力 B、组织协调能力 C、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 D、以上都对 答案:D 10、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文件————————————————————★———————————————————— 应急救援分级指挥职责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按照事故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应急响应的不同,将突发事故分为三个等级:一般事故、一级事故、二级事故,按照不同的等级,成立相应的分级指挥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指挥地点:事故发生所在部门、车间 指挥:车间主任全权负责进行指挥调度、车间副主任协助,主要职责如下: 1、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程序,积极组织本车间抢救力量开展抢救工作; 2、抢救时要合理安排人员配置,确保事态在可控状态下进行; 3、事故信息的上传下达; 4、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一级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总指挥部地点:设在生产调度室 总指挥:生产部长全权负责、安全部长协助,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实施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2、负责现场的人员配备、物资供应、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的岗位部署; 4、事故信息的上传下达; 5、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成员:各车间主任,负责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具体如下: 1、积极实施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指令; 2、积极提供本车间可利用的救援物资; 3、积极组织本车间抢救力量展开救援工作; 4、抢救时要合理安排人员配置,避免人员伤亡、事态进一步蔓延。

维修、电工:为现场突击力量,要确保救援工作有效展开。 1、负责保障救护所需设备的及时到位; 2、负责切断尚有危险隐患区域的电气设施; 3、救援工作结束后,及时抢修损坏,尽快使之恢复使用; 各车间救援小组:由车间主任根据指挥部意见,抽调各自车间的骨干力量,积极执行车间主任发布的救援指令; 医疗组:负责现场伤员的转移及紧急救治工作。 (3)二级重大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总指挥:董事长全权负责、总经理协助指挥,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6、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 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统计; 9、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 2012.12.01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 紧急事件 B 应急事件 C 应急处理 D 突发事件 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__A__。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 应急队伍的建设 C 事故损失评估 D 应急预案的演练 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 D ) A 公安 B 海上搜救 C 地震救援 D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_B___。 A 保留 B 撤销 C 升级 D 解散 5、建筑施工企业中,(B )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 经理 B 企业一把手 C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D 法定代表人 6、应急预案不包括? C 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 A 总体预案 B 单项预案 C 特别预案 D 现场预案 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 A 基本生活用品 B 通信器材 C 交通工具 D 个人防护装备 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_B___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处置。 A 信息报告 B 预测预警 C 信息发布 D 评估 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C ) A 预警机制 B 先期处理机制 C 信息披露机制 D 应急联动机制 10、___B_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分级响应 B 统一指挥 C 公众动员机制 D 以人为本 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 A A 调查与协调机制 B 预警与监测机制 C 救援与处置机制 D 善后与恢复机制 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 A 云南干旱 B 南方雪灾 C 三鹿奶粉事件 D 新疆“4.30”事件 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__A__”,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 绿色通道 B 快速通道 C 特殊通道 D 直线通道 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 B ) A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B 重大突发事件 C 较大突发事件 D 一般突发事件 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 A 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 争先恐后逃跑 C 围观看热闹 D 聚集在一处 16、对于公共场所的基本内涵,我国现行最为规范的是1987年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的七类公共场所中,不包含以下哪项:(A) A 家庭汽车 B 理发店 C 公园 D 书店 17、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其主要体现不包括(C) A 情况掌握快 B 投入警力快 C 科学应对快 D 采取措施快 18、一般突发公共事件:(A )事件的影响局限在在本地区造成一定范围的突发事件。 A 无人员伤亡,或3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50万以下的, B 人员伤亡一人,或3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50万以下的 C 无人员伤亡,或5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50万以下的, D 无人员伤亡,或3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30万以下的, 19、不属于信息报送的内容的是?(C) A 时间 B 地点 C 全部人物 D 事件的起因 20、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物资的储备方式?(C)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目录 一、背景 (2) 二、电力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 (3) 三、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 (5) (一)单位概况 (5) (二)危险源情况 (5) (三)危害程度 (5) 四、电力电力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6) 五、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8) 六、应急管理的主要应对对策 (9) (一)加强和完善电网建设 (9) (二)完善事故监测、预警、报告等制度 (9) (三)应急管理日常规章制度 (10) (四)电力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11) (五)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 (12) (六)设立电力应急专项资金 (12) (七)完善预案机制、培训和演练 (13) (八)高度应急响应 (13) (九)做好宣传解释,消除舆情 (14) 七、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本文针对电力公司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的突发事件,从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 一、背景 电力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电力系统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核心内容。电力发展,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结果,也向人类敲向保护电力安全的警钟。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些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数次较大停电事故,使其受到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如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美国和加拿大大面停电,影响约5000万人;2008年1月,大范围的暴雪低温,造成中国南方电网大面积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汶川8.0级地震大面积停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有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20地震等,这些停电事故,暴露出电力系统在应急处理方面存在着较多难题。 电力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虽然在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运行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是电力系统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极端自

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启示_李雪峰

2013?2 51 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李雪峰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作者简介] 李雪峰,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 [摘要] 美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注重顶层设计,有关文件和方法工具实用性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 扎实,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有关规程和实际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 应急管理规程体系 ;顶层设计;设想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或规范文件体系,是政府颁布的战略、框架、指南、手册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完善的规程体系是规范化管理的前提。9?11事件以后,为了推进国土安全与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美国政府启动了以开发《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全国响应框架》等为核心的应急管理规程体 系建设工作,开发了大量工作指南、手册和应用工具,建设了信息化的规程及其应用工具共享平台,并通过财政支持等激励手段推动全国各地采用上述规程和应用工具。2011年,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应急 管理规程体系建设工作,其主旨是以全社会应急 应急管理 DOI:10.14150/https://www.360docs.net/doc/2d9327792.html,ki.1674-7453.2013.02.009

2013?2 52 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重新梳理有关规程(有400多人直接参与这项工作),力图建设一个更加整合、规范、有效的现代应急管理系统。 美国政府的上述工作的长处是注重顶层设计,有关文件和方法工具实用性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扎实,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有关规程和实际做法;其不足是有关文件过于繁琐,有的文件变化过于频繁,使得地方难以适应。本文将重点探讨其规程体系建设的长处,并借鉴其做法,提出我国建设应急管理规程体系的思路。 一、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以政治要求为起点 无论是9?11后的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还是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规程体系建设,都是以总统政策令为起点的。 2003年,小布什总统签署《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要求开发《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全国响应框架》。紧接着,《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对于加强全国应急准备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这两个总统令为规范和整合全美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2011年,鉴于美国安全形势和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奥巴马总统颁布《第8号总统政策令》,明确提出要重构全国应急准备规程体系。在这一政策令中,较以往更加突出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二)以能力建设为目标 美国注重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于2007年颁布了《目标能力表》。表中提出37项核心能力,供风险评估、计划、培训、演练、工作评估等使用。这些能力分为5类。 通用能力:规划、沟通、社区备灾和参与、风险管理、情报和信息共享与传播; 预防(恐怖主义)领域能力:信息收集与识 别指标和警告、情报分析和生产、反恐调查和法律措施、CBRNE(化学、生物、辐射、核和加强型常规武器)检测; 保护领域能力: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粮食、农业安全和保护、流行病学监测和调查、实验室测试; 响应领域的能力:现场突发事件管理、紧急行动中心管理、关键资源物流和分配、志愿者管理和捐款、响应者的安全和健康、应急公众安全、动物疾病紧急支援、环境健康事宜、爆炸装置响应行动、火灾事件响应支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危险材料响应与去污、公民疏散和临时安置、隔离与检疫、搜索和救援(陆上)、应急公共信息和警告、人员应急分流和入院前急救、民众照顾(住所、饮食和相关服务)、遗体管理、医疗需求激增的应对、医疗用品管理和分配、大规模预防; 恢复领域能力:建筑物损伤评估、生命线修复、经济和社会复苏。 《目标能力表》对每一项能力都有数十页描述,整个文本达588页。其中,针对每项能力都详细描述了其定义、产出、与《全国响应框架》中相关功能的关系、对完成相关任务的贡献、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流程图等。 2011年,在《第8号总统政策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颁布了新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应急准备目标》,其中又提出了与前述27项能力大同小异的31项应急管理能力目标。 (三)以机制建设为核心 2004年,在《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颁布了《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该文件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权威地阐述全美应急管理机制的规程。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突发事件指挥系统》文件更是日益成为全国通用的指挥体系标准。此外,《全国响应框架》则具体规定了在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联邦层面的响应机制。 2011年,为了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第8号总统政策令》把应急准备工作重新定义为5个方面:预防、保护、减除、响应、恢复,并要求针对每 应急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示范文本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为保障我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和 健康发展,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安 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切实把安全生产与员工切身利益紧密 联系起来,调动全体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我 矿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标,现制定“白芨沟矿本质安全 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我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目标是:实现神华 集团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三级矿井;消灭轻伤以上人身事 故;消灭各类重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消灭A类“三 违”,B类C类“三违”逐年下降;最终实现安全管理零 缺陷、工程质量零次品、安全检查零死角、设备运行零故

障、员工操作零“三违”、安全生产零事故的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科室。 第四条本办法施行的依据是《神华集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以下简称“神华标准”)和神宁集团公司相关文件。 第五条矿成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副总,机关各科室科长,基层各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地面生产服务单位队(科、厂)长。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主任: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 紧急事件 B 应急事件 C 应急处理 D 突发事件 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 应急队伍的建设 C 事故损失评估 D 应急预案的演练 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D) A 公安 B 海上搜救 C 地震救援 D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 保留 B 撤销 C 升级 D 解散 5、建筑施工企业中,(B)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 经理 B 企业一把手 C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D 法定代表人 6、应急预案不包括? C 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 A 总体预案 B 单项预案 C 特别预案 D 现场预案 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 A 基本生活用品 B 通信器材 C 交通工具 D 个人防护装备 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 信息报告 B 预测预警 C 信息发布 D 评估 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C) A 预警机制 B 先期处理机制 C 信息披露机制 D 应急联动机制 10、(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分级响应 B 统一指挥 C 公众动员机制 D 以人为本 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A A 调查与协调机制 B 预警与监测机制 C 救援与处置机制 D 善后与恢复机制 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 A 云南干旱 B 南方雪灾 C 三鹿奶粉事件 D 新疆“4.30”事件 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 绿色通道 B 快速通道 C 特殊通道 D 直线通道 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B) A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B 重大突发事件 C 较大突发事件 D 一般突发事件 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A 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 争先恐后逃跑 C 围观看热闹 D 聚集在一处 16、对于公共场所的基本内涵,我国现行最为规范的是1987年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的七类公共场所中,不包含以下哪项:(A) A 家庭汽车 B 理发店 C 公园 D 书店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试行) 第1 部分总则 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 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 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 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 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

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 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 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 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 1.突出理念引领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

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分

2016 年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出题的先后顺序不一样,请注意!!1)单选题,共20 题,每题分,共分 1 单选题分)应急预案的特点包括(B)。 1. A. 假设性、应急性 2. B. 程序性、规范性 3. C. 可操作性 4. D.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分)一份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B )、应急保障 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要就预案的管理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 1. A. 运行机构 2. B. 运行机制 3. C. 运行体制

4. D. 应急组织 3 、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的特点中,不包括(B ) 1. A.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 2. B.城区学校是突发事件多发地区 3. C.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 D.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4 、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应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A)担任。 1. A.校长 2. B.教务长 3. C.班主任 4. D.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5 、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1. A.社区安全隐患增多 2. B.社区常住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减少 3. C.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4. D. 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6 、在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中,不包括(C ) 1. A.总体预案 2. B.部门预案 3. C.现场预案 4. D.专项预案 7 建筑领域安全事故中: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 ( C )。 1. A.特别重大事故 2. B.重大事故 3. C.较大事故 4. D.一般事故 8 、媒体按形式分为三类,不包括(B ) 1. A. 平面媒体 2. B. 立体媒体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 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 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

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 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 《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 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 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 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 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 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 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 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文档

1.1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期,也是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易发期。虽然,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加强了公共安全工作,但部分地区、行业和领域的形势依然严峻。 突发公共事件是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要从根本上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 (1)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如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公共事件,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一般情况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特别重大、重大等级的事故(事件),市、县级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负责处置较大和一般级别的事故(事件)。对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受分级标准限制。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应急管理一般是指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应急管理要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的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控制和处理。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应急管理这项安国利民的大事做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预案体系、运行机制、应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描

编号:AQ-BH-07117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 描 Scan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troChina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描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 集团公司15个在川企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信息直达北京总部。震 后20分钟内,各企业分别准确部署、有序奔赴抗震自救和保供的第 一现场,使中国石油成为抗震救灾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得益于中国石油近十年来对完善企业 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懈探索。经历了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地震、舟曲 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淬炼,包括组织建设、预案建设、制度规 范、保障能力以及科技支撑为一体的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 具规模,并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构建和谐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 应急组织建设日趋完善 为抢险救灾提供保障 按照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中国石油早在2003年就成

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了由副总经理为主任,总部机关职能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参加的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11月,中国石油在办公厅设立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负责应急时期值班值守、综合信息、应急协调和督办工作。2008年3月,中国石油在安全环保部成立应急管理处,作为集团公司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和准备工作。至此,“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部门联动”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形成。 在企业层面,各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了相应的应急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目前,中国石油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达2800多人,在开展应急体系建设、组织预案编制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 形成“1+18”预案模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结合同行业事故教训和多年工作实践,中国石油重点针对井喷失控、油气管

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

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 自建国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对的危机范围逐渐扩大,其覆盖面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覆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方面。应对危机的方式从被动的“撞击-反应”式危机处置逐渐演变为从前期预防到后期评估的危机全过程管理。危机管理体制从专门部门应对单一灾害过渡到综合协调的危机管理,从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过渡到政府专门办事机构的协调。在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不做大的调整的情况下,一个依托于政府办公厅(室)的应急办发挥枢纽作用,协调若干个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危机管理的新体制初步确立。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指挥部与同级的应急办之间的职责没有划清、关系没有理顺议事协调机构同办事机构职责重叠,关系不顺的问题在危机处置和常态工作中都有发生。以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控指挥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办(国务院应急办)为例:一是在危机处置过程中,按照中编办的批复,国务院应急办“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指导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国际救援等工作。”可见国务院应急办的职责是明确界定的,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其处置权利有限定,须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而防控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有“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危机关头履行著临场指挥处置的职责。防控指挥部的总指挥是国务院副总理,防控指挥部等10个议事协调机构实际上也履行著“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二是在常态工作中,国务院应急办的职责包括“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防控指挥部的任务也包括“对各地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随著应急办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这种职责上的冲突可能会日渐显露。 2.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的权威性不足一是常态协调的权威性不足。在危机发生期间,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议事协调机构的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特别是指挥部)的协调能力是强的。但是“指挥部”不是常设机构,只是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才被启动,无法有效组织各部门开展危机前的预防、演练、储备等工作。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在没有严重灾情的平常年份,某自然灾害专项指挥部一年只开一两次会议,日常业务由设在某部委的办公室负责。二是同级协调的权威性不足。现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