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A6.0惩戒性措施管理程序
RBA6.0纠正和预防管理程序

纠正和预防管理程序版本:A0版适用部门:公司所有部门文件编号: COP-041生效日期:1. 目的为了对违反标准或体系文件规定的事项采取有效的纠正或补偿措施,更好地进行持续改进,使体系保持与标准的符合性、有效性,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体系覆盖的所有职能部门。
3. 职责3.1管理者代表、管理部分别通过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的手段组织各职能部门制定纠正和/或补偿措施,并组织整改效果验证。
3.2工会、行政部就员工反映或公司发现的违反标准的问题,采取调查处理的手段制定纠正和/或补偿措施,并监督该措施的实施。
3.3各职能部门在管理者代表、行政部、工会组织下制定纠正和/或补偿措施,并予以实施。
4. 程序内容4.1 制定措施的需求来源:处理员工疑虑、员工反映、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
4.2 制定措施的操作步骤。
1)弄清楚事项的关键内容,分析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查找标准及体系中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采取纠正和/或补偿措施后应达到的目标。
3)责任部门在涉及此类问题的范围进行排查,将相同或类似的情况全部甄别出来。
4)根据排查检索反映出来的现状与应该达到的目标之间的距离,组织责任部门制定纠正和/或补偿措施,并确定所需的整改期限,需要予以补偿的,要确定补偿方式及合法的补偿额度。
5)纠正和/或补偿措施的实施结果以记录的形式体现“不符合项报告”的实施结果栏中,整改期满时,由管理者代表、行政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巡查验证。
6)采取的任何纠正和/或补偿措施应考虑法律法规、问题的严重程度、实施客观条件三个方面。
4.3 各要素纠正和/或补偿措施列示1)当发现公司存在童工现象时,按《童工补救措施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2)当发现或员工反映公司存在强迫劳动现象时,管理者代表要求行政部协。
RBA责任商业联盟(EICC)6.0管理手册与全套程序文件与表单(含68个程序文件共427页)

66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RBA-SP-65
32
食堂卫生管理程序
RBA-SP-31
67
RBA文件管理程序
RBA-SP-66
33
宿舍管理程序
RBA-SP-32
68
RBA记录管理程序
RBA-SP-67
34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RBA-SP-33
69
供应商/分包商实施RBA管理程序
RBA责任商业联盟6.0(原EICC电子行业公民联盟)全套文件
【管理手册47页+全套程序文件及其表单378页+清单2页=427页】
文件清单
No.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No.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1
RBA社会责任管理手册
RBA-01
36
废水、废气、厂界噪声管理程序
RBA-SP-35
2
禁止使用强迫劳动管理程序
RBA-SP-01
RBA的作用:
——制定标准以确保电子行业及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供应链的工作环境安全、工人得到尊重,同时确保在制造过程履行必要的环保责任。
——为提高供应商在道德、劳工标准、环保和健康安全方面的表现,RBA提供了和谐的解决方案。
——酝酿于2004年6月至10月期间,由HP、IBM、Dell、Celestica,、Flextronics,、Jabil,、Sanmina SCI和Solectron共同发起。
62
RBA绩效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
RBA-SP-61
28
上锁挂牌管理程序
RBA-SP-27
63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RBA-SP-62
29
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管理程序(含措施表) 2020年RBA 6.0 责任商业联盟行为准则

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建立、实施、保持以及持续改进RBA6.0 责任商业联盟行为准则之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管理程序,对公司以及公司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根据风险影响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达到预防并降低或消除风险对公司行为准则管理体系的影响,确保体系具有适宜性、充分性以及适用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劳工、道德、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也适用于对供应商分包商的社会责任风险评估管理。
3 定义3.1风险:不确定性对预期结果的影响。
3.2 RPN(风险优先系数):事件严重程度(S)、发生的频率(O)、发生的可能性(D)等级三者乘积,用来衡量可能的管理缺陷,以便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减少关键的管理失控,计算方法为RPN=S×O×D,数值越大,风险越高,越需要优化。
3.3 严重度S:用来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后果的严重性,一般分为10级(第1级为最低,第10级为最高),级别越高影响后果越严重。
3.4频率O:用来评价体系问题或失效发生的概率;一般分为10级(第1级为最低,第10级为最高),级别越高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3.5探测度(可能性)D:用来评价体系问题原因、问题或问题造成的后果产生后被发现的概率;一般分为10级(第1级为最低,第10级为最高),级别越大其被发现和被测量验证到风险及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则越多。
4 职责和权限4.1总经理4.1.1负责批准发布风险管理相关文件。
4.2管理者代表4.2.1负责组织风险识别和评价,组织编制并审核风险管理相关制度。
4.3各部门4.3.1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对本部门管理的业务风险实施控制。
5 程序流程5.1风险识别5.1.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与本部门工作活动相关的风险以及类别进行识别,并登记在《风险识别表》;5.1.2识别部门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考虑风险发生的后的可探测性、发生频率、产生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对风险的影响做出等级评价,确定出低、中、高度风险,并制定相对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便对其进行有效控制;5.1.3主管部门制定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检查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5.1.4一般情况下,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管。
最新RBA(6

最新RBA(6.0)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全套资料(完整+全面)-23页XXX。
Ltd.RBA (6.0) Internal Audit Plan1.Audit Purpose:XXX (6.0) guidelines。
laws and ns。
and XXX labor。
health and safety。
environment。
and ethics.2.Audit Frequency:Once a year.3.Audit Time:As the company has already implemented the RBA (6.0)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first internal audit will be conducted in mid-November 2018.4.Internal Audit Basis:4.1 RBA (6.0) Code of Conduct and related ns4.2 XXX4.3 XXX CSR and EHS4.4 RBA (6.0) ral documents5.Audit Resources:5.1 Auditor ns: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BA (6.0) guidelines。
XXX。
and customer requirements.5.2 Number of Auditors: XXX 4.5.3 Minimum of 4 person-days per audit.5.4 Meeting room on the first floor.5.5 Sufficient office supplies.6.Audit Method:6.1 Self-audit without inviting second or third-party personnel to participate.6.2 Cross-audit: Auditors cannot audit their own work.6.3 Audit Methods:6.3.1 Review of documents and related records6.3.2 On-site ns6.3.3 Interviews with XXX6.3.4 XXX.7.Audit Scope:7.1 All matters related to labor。
RBA责任商业联盟6.0A部份程序

XX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管理 页 次 RBA-QP-A01 ■管制 第1页 版本 □非管制 共5页 1.0 发行日期 生效日期 编制部门 2018-1-1 2018-1-1 行政部
禁止强迫和强制性劳动控制程序
制定: 日期: 审核: 日期: 核准: 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XX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版 页 本 码
RBA-QP-A01 1.0 第4页 共5页 2018-1-1
禁止强迫和强制性劳动控制程序
制订日期
4.2.3 员工应如实提供个人身份证明,禁止任何方式的伪造或损伤。如发现隐瞒伪造、故意 损坏、篡改政府签发的身份证明文件时,公司不予录用,情节严重时提交公安部门处 理。 4.2.4 当公司因劳动人事部门要求,确需使用员工身份证明原件时,如劳动者提出返还要求 时,应在 4 小时内返还给本人,任何情况下不得对政府签发的身份证、护照或许可证 收取保管费用(手续费) 。 4.3 禁止强制劳动 4.3.1 严禁任何部门、任何人对员工进行体罚、殴打、搜身和侮辱,以及锁闭工作场所和员 工集体宿舍限制员工人身自由。 4.3.2 严禁任何部门、任何人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员工劳动。生 产过程中的任一环节均不得派专人进行强制劳动、监禁劳动。 4.3.3 本公司不容许有人做出任何恫吓的行为,例如令人产生惊恐、感到受辱或受欺的动作, 粗暴言词、身体接触,均属不可接受的行为。 4.3.4 员工有犯错误时应按正常的管理规程对员工进行沟通教育、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等纪 律措施,执行《惩戒性措施控制程序》 。 4.3.5 保安岗位是为维护工厂正常安全生产,生活秩序而设置;工厂不得使用保安对工厂员 工进行恐吓,殴打等强迫性劳动;保安的一个重要职责是维护本厂员工人身财产安全 不受伤害。任何人不得使用保安向工人采取压迫性行为。 4.3.6 公司应明确规定保安人员的职责范围,保安员应在上岗前接受职业教育,并通过考核、 评价等方式确认上岗资格。 4.4 在生产过程中,员工须通过必要的训练,管理人员须详细地为员工介绍产品要求、工艺程 序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合理安排生产(适当劳动时间及适当的劳动强度) 。 4.4.1 在未完成上述要求而指示员工生产导致产品不合格而返工时,不得以强迫手段延长工 作时间作无偿返工或进行惩罚。 4.4.2 确实因生产需要而需加班加点的,须与员工代表和员工协商并经当地劳动部门批准, 且不得超过法定时间。 4.4.3 工厂遵循加班自愿的原则。为了便于组织、安排生产,员工如不参加预计的加班工作, 需提前通知本部门主管。
RBA6.0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表单)

下发日 期
25 P-RBA-025 供应商承包商管理程序 A/0
26 P-RBA-026P-RBA-027
管理评审管理程序
A/0
28 P-RBA-028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A/0
29 P-RBA-029
目标管理程序
A/0
30 P-RBA-030
培训管理程序
A/0
31 P-RBA-031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A/0
XX-RBA-0020 A/0 辞职止
21
外來文件登记表
XX-RBA-0021 A/0 最新
22
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XX-RBA-0022 A/0 3 年
23
动火安全作业许可证
XX-RBA-0023 A/0 3 年
24
动火通知单
XX-RBA-0024 A/0 3 年
备注
25
员工保密协议
XX-RBA-0025 A/0 辞职止
XX-RBA-0036
A/0
最新
37
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 览表
XX-RBA-0037
A/0
最新
38
危险废弃物代理商审核记录 表
XX-RBA-0038
A/0
三年
39
医疗急救流程
XX-RBA-0039 A/0 一年
40
消防系统检查记录表
XX-RBA-0040 A/0 1 年
41
意外事故报告
XX-RBA-0041 A/0 三年
XX-RBA-0031 A/0 1 年
32 社会责任目标统计分析表 XX-RBA-0032 A/0 三年
33
事故调查报告
XX-RBA-0033 A/0 3 年
RBA员工奖惩管理程序

员工奖惩管理程序(EICC/RBA6.0)1.0目的为使公司对员工奖惩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此程序适用于公司全体职员工。
3.0定义无4.0权责4.1责任单位负责奖惩提报&事实叙述。
4.2人事部负责调查核实并对奖惩结果公布。
4.3人事部负责员工奖惩记录保存。
5.0流程图5.1责任单位奖惩提报流程:(见附件)6.0程序6.1奖惩签报:6.1.1由直属主管提出并填写《奖惩单》,当事人并对奖惩事实描述进行确认签字,经部门主管审核后交人事部门调查及人资主管核实,呈总经理核准。
最终奖惩结果由人事部公告全厂。
6.2调查:人事部门依签报内容审核,调查下列事项:6.2.1调查签报内容是否属实。
6.2.2奖惩提报内容是否与相关条款相符,若引用条款不符,应知会签报单位。
6.3登录:人事部门应将员工之奖惩,进行登记归档,供日后查核之需。
6.4公告:对于员工奖惩案件,总经理核定后由当事人签名确认,人事部门计算机存盘并向全厂公告。
6.5奖励:出色地处理了突发事件的员工;才能卓越、成绩优异、高度献身于公司的员工;成功地发明、设计、改进或革新了某项技术、工艺,为公司带来重大效益的员工;对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做出贡献,或为公司赢得荣誉的员工;其他经公司核准应予奖励的员工。
6.6惩罚:6.6.1员工如有不良表现或违纪行为,公司将根据处分程序对该员工进行违纪处理。
不良表现或违纪行为包括以下范例:1.不遵守部门或工作规则及程序2.不遵守公司关于病假的有关规定3.态度不佳或缺乏合作精神4.经常缺勤或迟到;5.未经许可擅离工作岗位;6.上班时间阅读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报刊;7.上班时间打游戏、玩扑克;8.上班时间打瞌睡或睡觉;9.上班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宜;10.不能完成被赋予的工作又无充分理由;11.使用下流或侮辱性语言、传播淫秽材料;12.非业务需要未经同意在工作时间内饮酒;13.散布有损于公司声誉的谣言或从事类似活动;14.编造虚假不实信息;15.搬弄是非,诬陷他人;16.唆使同事违反公司规章制度;17.代替他人打卡或要求他人代为打卡;18.隐瞒工作过失;19.提供虚假或误导的业务信息或报告;20.袒护他人错误或提供伪证;21.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安排;22.消极怠工或拖延完成任务;23.在非指定区域停放车辆;24.污染公司环境;25.未经许可擅自操作他人使用的机器、仪器、设备;26.不当使用或损坏消防安全防护装置;27.不及时报告所发现的不安全因素;28.未经许可擅自带外人进入公司;29.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司,或将其作不当处置;30.其它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公布的。
RBA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EICC/RBA6.0)1.0目的为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
2.0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和在我公司范围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3.0定义3.1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3.2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3.3 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主要包括: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检修、试验工;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含焊接工、切割工;3)登高架设作业。
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4)特种设备作业。
含压力容器、锅炉、叉车等相关作业;5)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4.0职权职责4.1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核定,建立健全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全厂特种作业人员。
4.2 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部门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全厂特种作业人员,各部门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
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本单位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安全课评定并同意,方可变动。
4.3 由安全管理员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包括新训和复训,并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
4.4 特种作业人员使用部门必须从源头控制,在招聘入职时必须与人事行政部配合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必要时安全管理员进行协助。
5.0管理内容5.1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相关文件 5.1 奖励与惩处管理制度 5.2 员工投诉管理程序
6.0 相关记录 6.1 惩戒记录
4.0 工作程序 4.1 行政人事部制定程序并传达给所有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禁止从事及不支持对员工 实行肉体上的惩罚、心理或生理上的压制和语言上的凌辱。 4.2 行政人事部根据劳动法等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订《奖励与惩处管理制度》。 4.3 行政人事部按照《奖励与惩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以精神上的 鼓励和批评教育为主,辅之以纪律和必要的经济处罚。 4.4 各部门不准因员工工作或生活上的失误或差错而对其进行肉体上的惩罚或当众语言 上的凌辱。 4.5 各部门严禁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也不得侮辱、体罚、 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员工。违者将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处以 15 日以下拘留、罚款 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不应使用保安人员向员工采取纪律措 施,保安人员只能维持工厂里的正常秩序,不能使用武力威胁员工。 4.6 如果出现严重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或者蓄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将依法送交上级 劳动行政人事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理。 4.7 公司不应反对或压制员工对管理层的不满,员工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直接向行政人事 部、或向直属主管以外的更高管理者或总经理投诉,或将投诉书投递到意见箱。公司 行政人事部将在 5 日内对员工意见或投诉进行调查,做出答复。 4.8 如受罚员工对公司惩戒措施及处理方法不满,可参照《员工投诉管理程序》提出上诉。
文件名称
惩戒性措施管理程序
编号:P-RBA-007 版本:A/0 生效时间: 页码:1/1
1.0 目的 为了说明本公司在执行惩戒性措施时,不可因员工犯错而对其肉体上的惩罚、心理或生理上 的压力,和言语上的凌辱等规定。
2.0 范围 所有受聘于本公司各职能范围内: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员工实施合适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