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2500字读书笔记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也思考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问题。
小说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葛。
在小说中,父亲是一个严厉而又有点冷漠的人,母亲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
他们的儿女们在这个家庭环境中长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在小说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磨擦时常发生,但最终他们还是团聚在一起,共度困难。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和行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小说中的父亲虽然严厉,但是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也是深厚的。
母亲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形象,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虽然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软弱。
而兄弟姐妹们则各有各的特点,他们之间的矛盾和磨擦也是家庭故事中的一大亮点。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在小说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葛时常发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情激动。
尤其是小说结尾处,家庭成员们终于团聚在一起,共度困难的情节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这样的情节设计让整个故事更加紧凑,也更加引人入胜。
读完《小团圆》,我深受感动,也思考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问题。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团结是最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家庭矛盾和纠葛,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共度困难,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小团圆》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家庭故事,它让人们思考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团结,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部小说不仅给人以感动,也给人以启迪,让我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是钱钟书的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围绕着长者周考的一次团聚,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家庭、亲情、爱情、人生的故事。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刻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珍贵性。
在小说中,家人们围绕着周考展开了一次团聚,虽然他们之间有着各种微妙的情感矛盾和矛盾,但最终他们还是能够在一起度过一段温馨的时光。
这让我想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无论我们在外面遇到了多少挫折和困难,家永远是我们最温暖、最安心的港湾。
此外,通过周考一家人的故事,我也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
人生短暂,家人健在时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互相理解、包容、爱护彼此。
也要学会放下过去的恩怨,珍惜眼前的幸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达到小团圆的愿望。
总的来说,读完《小团圆》让我更加重视家庭和亲情,也让我对时间的流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眼前的人和事,过好每一天。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精选20篇)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精选20篇)张爱玲小团圆篇1最近看了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感觉对于那个时代的许多风俗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似乎隔着很远的感觉。
张的写作风格是淡淡的,似乎叙述什么都是像在局外人的口气在说话,从来就没有狂喜、没有愤怒。
在她的作品中,我还是觉得《红玫瑰与白玫瑰》写的最好。
特别是其中写的下面的很有味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2图书排行榜上《小团圆》高踞榜首好几周了,我也打破不读畅销书的习惯,读一读这千万张迷翘首以盼的小说吧。
读完了《小团圆》,感觉就两个字:寂寥。
这本书,怎么也择不开张爱玲自传的传闻了。
字里行间,粉末登场的都是张一生中的爱恨情仇的各色人物。
读完了,第一感慨,张才女,真是白描一流高手,写得丝丝入扣,精致曼妙。
第二感慨,女子无才便是德,像张爱玲这么才华横溢的女子,太不容易获得幸福了吧。
她太敏感了,有大家闺秀高屋建瓴的眼界;她太尖酸刻薄,也无怪她身边的男人女人都一个个要疏离。
网上超级热烈讨论的是小说里的情色描写,给我印象最深刻也的确是关于KJ的一段,太有想象力了,也的确符合一个敏感女子的性体会。
套用一句歌词:女孩,通通站到一遍,这歌里的故事就算都知道,若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还有她对流产那种惊世骇俗的描写,太冷漠,太凄凉。
唉,让人真的感慨万分,她哪里有过岁月静好的幸福团圆啊?但是也不得不学她那刻薄样子,人生就是如此,活该,受。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3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忙于在城市中追求速度与激情,却忽略了那泛黄纸页中所蕴藏的无言的静谧之美。
手捧一本张爱玲所著的《小团圆》,忘却城市间的喧嚷与匆匆,以那滴水藏海的段段文字,荡涤我的浮躁,打磨我的灼热。
《小团圆》基本上是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
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盛九莉的身世浮沉、成长经历、恋爱婚姻、人生选择以及凄凉悲楚的结局。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亲情、友
情和爱情的力量。
故事以一个普通家庭的团圆为背景,通过描述各个人物的生活和相处,展现了他们之
间的感情和互动。
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之间的互动让人看
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友情的真挚。
小说中最让人感动的部分是主人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主人公虽然长大了,但对父母
的感恩之情从未改变。
他们在一起吃饭、聊天,相互支持和关心,让人看到了家庭的
温暖和团结。
父母对主人公的关爱和支持让他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这
种亲情的力量是无法替代的。
故事中还展现了友情的重要性。
主人公有一群好朋友,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他们在困难时期给予主人公帮助和支持,让他感受到了
友情的真诚和力量。
友情不仅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困难时期给予
人力量和勇气。
小说中也出现了一段爱情故事。
主人公与他的女朋友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相互
扶持,共同成长。
他们相爱、互相理解、包容和支持,让人看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通过《小团圆》这本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力量。
无论是家庭、朋友还是爱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都可以相互支持和关心,共同度过难关。
这
种爱和关怀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它给予了我们力量和勇气,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
勇敢。
小团圆张爱玲读后感

小团圆张爱玲读后感《小团圆》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上海家庭的生活和变迁。
小说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上海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繁华和变迁。
小说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小说以家庭为背景,围绕着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展开。
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家庭,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却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冲突。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人情冷暖和情感纠葛。
小说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
小说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上海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上海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变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冲突,让人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
小说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
小说以家庭为背景,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繁华和变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冲突,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
小说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
小说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上海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冲突,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
《小团圆》的读书笔记

《小团圆》的读书笔记《小团圆》的读书笔记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小团圆》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团圆》的读书笔记篇1《小团圆》看完了第二遍。
现在看书,总是习惯于先初略翻过,再来细读。
大学的时间很多,看书的时间却远远少于以前。
也许正因为如此,文学书籍看得越来越少了。
这本小团圆,初翻时,容易看得云里雾里,主要是时空变换太快,一会儿南京,一会儿香港,一会儿上海,一会儿小时候,一会儿读书时,一会儿又是抗日时。
再细看时,明白了套路,便清楚了好多。
可以细细品味爱玲笔下,种种细微的心理感触。
其实挺喜欢,爱玲式的笔调,时时如露珠般闪现的句子。
很喜欢爱玲,她是那么一个真实的人!刚开始看了介绍,说里面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交往过程,便想看看。
实际看来,注意力全不在此。
直到全书过了一半,他才出现。
其实,全书更象是张爱玲一部自传,只是编年全被打散。
把这些珠子按顺序串起来,便可以看到一个小女孩子的成长,最后成为一个被针扎在胸口,仍复平静的人。
爱玲的原话是:欣喜起来若狂,悲伤起来却不觉得,木木的。
其实想想!我便也是如此。
当一些事情发生,心中抑郁,但仍平复。
又能怎么样呢?如同多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被信笺上的水浸湿过,只留下一团晕黄。
那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故事,也终将成为一个晕黄的月亮,淡淡的,在记忆里温暖着彼此。
所以,总须有个好的结束方式,以免回忆时,自己受不了。
《小团圆》的读书笔记篇2昨天终于把《小团圆》给看完了,很晦涩,不好读懂,特别是张爱玲写的他和她,如果稍不用心去读,就不下去了。
这个书真不是畅销书,读者应该很少,因为太难读了。
比世界名著都难读许多倍。
读完整本书,发现张爱玲的文笔还是不错的。
起码现在的作者很少能够有这种水平。
把无聊的内容写成一部比较经典的小说。
九莉是本书的主角,她的身边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她母球蕊秋,一个是之雍。
张爱玲作品《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作品《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内部的矛盾和情感纠葛。
读完
这个作品后,我感觉到张爱玲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和深刻,她对家庭关系和人性
的理解也很独到。
在小说中,张爱玲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行动,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以
及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尤其是在描述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转变上,作者表
现出了她对人性的深刻触及。
读完《小团圆》,我深刻感受到了家庭关系中的复杂性和纠葛,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
的微妙变化。
同时,也被张爱玲用文字展现出来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所感动和启发。
这部小说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欣赏张爱玲这位作家的才
华和思想。
读张爱玲《小团圆》

读张爱玲《小团圆》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1张爱玲不愧为才女,写个自传都是那么地委婉,故事娓娓道来,不急不燥,生活的味道那么重,爱情的味道那么浓。
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其实就是张爱玲自己〕出生在一个末落的贵族家庭,从小被过继给伯父,称亲生父亲为二叔,亲生母亲为二婶。
九莉的亲生父母因关系不和而离婚。
亲生父亲二叔将家财挥尽,又娶了新太太,对九莉不闻不问,甚至当九莉中学毕业后想去英国上学,父亲也无财力支持。
她的生母二婶也贪图享受,离婚后自己云游世界,四处留情,无暇顾及九莉。
九莉就在这样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环境中渡过了凄凉的童年。
既然不能去英国读书,只能将就到香港了。
九莉四周的同学都是国内的富家子弟,过着优越的生活。
除九莉之外,他们大都天天谈恋爱,根本没有心情读书。
在九莉在香港读书期间,太平洋战争突发了,九莉被迫回到上海。
九莉20岁以后就开始写作,而且频繁发表。
九莉生来清高自尊,在爱情面前不卑不亢,爱就一直爱下去。
爱得执着,勇敢。
面对对方的种种错误,种种不衷,种种反悔,她都义无反顾,爱得那么有尊严。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邵之雍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胡兰成。
邵之雍取了九莉,可是后来又分别与日本的女人,乡下女人和小康女士有染,还时不时地回来找九莉。
九莉因为爱所以宽容他,迁就他。
张爱玲用这部小说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份记念,她缓缓的述说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文字间显现着一种高贵的清高气质。
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她与胡兰成之间的爱情是刻骨铭心的。
在刚开始读小说的前三章的时候,感觉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众多人物同时岀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感觉的表达有点啰哩啰嗦。
读到后来就发现,其实张爱玲只是想把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与人全部讲出来,这样才可以使她本人的个性显得鲜亮。
读到第四章及以后,故事就越发有趣了。
特别是以女主人公九莉和男主人公邵之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描写众多其他人的人生故事的章节分外的吸引我。
九莉对邵之雍的忘我的,不求回报的爱情是那么的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团圆》2500字读书笔记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发表以后,许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信史。
难道不是吗?里面的人物都是各有所指:盛九莉分明就是作者自己,二婶蕊秋是她的母亲,二叔盛乃德是她的父亲,盛楚娣是她的姑姑,邵之雍则是胡兰成,小康是护士小周,巧玉是范秀美,荀桦是柯灵,燕山是桑弧,虞克潜是沈启无……如果真是这样看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呢,记得张爱玲在《烬余录》中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格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希望他们多说点不相干的话。
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
”文人将零星的、凑巧发现的和谐联系起来,便造成艺术上的完整性。
“历史如果过于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便成为小说了。
”张爱玲自己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我现在的感觉不属于这故事。
”读书笔记大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精选20XX-08-22 13:32:读书笔记网分享到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然而,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对照记》出版以后,在照片的最末一张最后的一句话,张爱玲是这样写的:“我希望还有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写出来,能与读者保持联系。
”这“值得一看的东西”应该就是《小团圆》。
她写了,然而由于当时胡兰成正在台湾,朱西宁也准备根据胡兰成的活动写张爱玲的传记,宋淇觉得此时出版《小团圆》会被胡兰成这个“无赖人”利用。
种种原因和顾虑,便使《小团圆》的出版遥遥无期。
今天我们读《小团圆》,也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历史,应该在注意作者自己对历史解读的基础上,更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
我以为小说的看点重要之处有二: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首先是母女感情。
女儿对于母亲的厌恶嫉妒与憎恨绝情,在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长廊中,张爱玲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简直是举世无两。
从《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儿女到九莉之于蕊秋,尤其是主人公“九莉”对母亲“二婶蕊秋”的态度,我们越读越是难以理解。
她的妈妈常年在国外游学,每次出去都携带很多的箱子,因此九莉在香港上学的时候,连暑假都不回家。
面对来港看她的母亲,九莉首先发觉的是她的发式与衣着;当蕊秋把英国讲师安竹斯给她的“小奖学金”800块港币拿去赌博输掉的时候,九莉竟然顿生这样的感觉:“就像有件什么事结束了”、“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
按照张爱玲对女性的描写规律,小说中的人物发展脉络常常是从媚俗开始而最终走向骇俗。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喟叹的不止是她一个人的悲哀,也许不久后的他年,不光是这倾城倾国的林妹妹,就是这天下无二的大观园内的一草一木也怕是不知何处去了吧。
世间的快乐终归于幻灭,回想起来,也不过是做了一场梦而已。
纵使清纯洁净如妙玉之类,也终究落得个狼狈退场。
在那个污浊不堪的时代,有谁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呢?个人的悲剧如流沙攒聚,渐渐汇成无限的沙漠了。
他年葬侬知是谁?不知。
慢慢风尘把它们都埋葬干净了。
她们母女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永远是行李,作为环球旅行家的母亲,传授给她唯一的本领就是整理箱子。
九莉在学校里读的是考瓦德的剧本和劳以德的小说,因此她和母亲的关系有许多是西方家庭模式的,这里面有着西方小说的心理探讨和道德关怀。
九莉生病的时候榻边有一个呕吐用的小脸盆,蕊秋见了盛气地走过来说:“反正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让你自生自灭。
”快人快语的西方语言,当然一点也不幽默,而“九莉听着像诅咒”。
蕊秋难得单独带九莉上街,过路口时方才抓住她的手,一到人行道上立刻放了手。
这“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让她“也有点恶心”。
这是怎样的一个古怪女孩,这是怎样的一对母女!更有甚者,九莉作为编剧的电影放映有了稿费以后,她竟然问过姑姑,母亲为自己“大概一共花过多少钱”?最后她居然将这笔钱合成二两金子还给母亲,低声笑道:“那时候二婶为我花了那么多钱,我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这是我还二婶的。
”在争执中蕊秋流下泪来,说道:“你也不必对我这样,虎毒不食儿,嗳!”小说接着这样写道:“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
原来就感情并不深厚的母女此刻更是形同路人,九莉反而觉得“时间是站在她这边的”,她对自己说:“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
读来真是令人身心俱凉,她母亲去世以后留给她的一副翡翠耳环,她也终于决定拿去卖掉了。
其实那时候她并不等钱用。
这样的描写正如她自己所说是“虚伪中有真实,浮华中有素朴”。
这真是一种别样的阴冷!其次是情感生活。
九莉遇到了邵之雍,小说里面很有张爱玲与胡兰成相恋的影子,但这是继胡兰成《今生今世》之后张爱玲的另外一种解读。
邵之雍先是为九莉写一篇书评,后来是见了面,再后来是“他天天来”。
在张爱玲笔下的邵之雍是“文笔学鲁迅学得非常像”,有时眼里闪出“轻蔑的神气”,他太自信了,面对一个女作家竟然这样说:“你这名字脂粉气很重,也不像笔名,我想是不是男人的化名。
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这是什么话?一个有知识再加上有匪气(或者说是无赖气)的男人,大概最能征服有虚荣心的女孩子的心。
小说还写了九莉坐在邵之雍身上所引起的对方生理反应,一段象征性的想象描写,在收敛中有大胆、在写意中写实,暴露出邵之雍的真实。
他说:“我不喜欢恋爱,我喜欢结婚。
”他以一纸婚帖就得到了九莉的爱情,然后是把事情做实,当着九莉的面说他们的事已经说给谁谁听了、已经写信告诉谁谁了。
果然是情场高手,邵之雍的目的达到了。
他一下子把你拴在他的战车上,再就是邵之雍给九莉讲所谓“和平运动”,“不便太实际,也只好讲拗理”。
九莉虽不注意听,“但是每天晚上他走后她累得发抖,整个的人淘虚了一样”,楚娣也不大说话“像大祸临头一样”。
这大概也是对汉奸理论的批判吧!“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你是不是很奇怪?我怎么就文邹邹的了?可不是吗,这几天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我深受古典名著的熏陶,步入了古典文学的殿堂。
情,有,但在《水浒传》之中,更多的则是兄弟的友情。
李逵救宋江,都此何别人争斗,劫法场,阮家三兄弟,曾发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情”字,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了。
邵之雍的猎艳手法是:第一显示自己的文采,说话作文都有所本,与众不同;第二赞扬对方的才情和美貌,评论女作家的小说并赞美她的长相;第三向女方坦白自己的婚事,而且对前妻充满感怀之情,让女方知道这个人还是有情有意的,而自己永远是最后一个;最后就是花女方的钱,再去进行新的猎艳。
《小团圆》采用纪实、自然、毫无脸谱化的手法,写出了生于乱世的这个无耻文人,传统伦理价值的缺失及风流成性的个人特质。
在政治方面他投靠汪伪追求荣华,在感情方面他随处生情寻找快乐。
“他太耐不住寂寞”,在逃亡中还和日本房东主妇、护士小康、乡妇巧玉等人发生了关系。
用楚娣的话说:“他也是太滥了”!而他的理论根据是《左传》齐桓公做公子的逃亡经历,并希望有出头露面那一天时,最少来个“三美团圆”。
在张爱玲笔下,这位邵之雍是一副道貌岸然下的无耻小人形象,自己本来别有用心反而说对方“自私自利”,平时一副既饱读诗书又可怜虚伪之相。
张爱玲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总结出来:在邵之雍身边的女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一种是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另一种是九莉,“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
”这段话张爱玲在其他小说中也写到过,这就是可悲的现实。
作家的生活无疑是创作的源泉,有人称赞张爱玲是“小说家的小说家”,她的小说是小说,她本人的经历也是一部小说。
张爱玲是成功的作家,过的生活却是失败的人生;绝世凄凉的感觉,造就出超人才华的小说。
张爱玲4岁离开母亲,青年赴港留学,几乎没有享受到任何的家庭温暖和亲情;中年乱世成名,第一次婚姻就走进了一个怪圈,仿佛是黛玉嫁给了贾琏,从此倍受屈辱。
由于汪伪时期举行的“第三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报纸上登出了她的名字,虽然她没去参加,但是嫁给了胡兰成也是一生中的耻辱,长期受到非议,晚年还受到过台湾的排斥;也难怪在《对照记》的54帧照片中,胡兰成的一幅也没有。
所以她写《色·戒》,在小说中易先生杀了救过他的王佳芝,而现实中胡兰成在政治、感情和精神上杀了她。
“就是我傻!”她要把这股气抒发出来,作为她的小说的终止,就是到了晚年也还是力争要说。
由于《今生今世》的出版,大家对她的那段生活的了解都是出自“胡说”,她自己“欲说还休”当然是非常痛苦,她一定想要补充“张说”的,这便成了《小团圆》的创作初衷。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巨着。
书中着重描写了我国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一支起义军从形成、壮大至失败的全过程。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参考!勿庸讳言,小说家许多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影子嵌在故事的进行中,像《小团圆》这样的小说,故事中更多的都是作者的阴影。
有论者说张爱玲的小说就像她的照片,会出现一种变体的虚像,她开始用的是巴洛克式的装饰变体,然后再用古典写实的赋格不断去整修,使之成为一部令人信服而又喜爱的作品。
但是,《小团圆》毕竟不是《对照记》,这也许就是张爱玲为什么要说“《小团圆》小说要销毁”的意思了。
一个才情奇异的作家,怎是可以概括为“苍凉”二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