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2019高考历史必备通史线索(时间轴)

2019高考历史必备通史线索(时间轴)夏(约前2070-前1600 )中国先秦世界西周(前1046--前771)商(前1600-前1046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秦朝( 前221--前206 )汉朝( 前202--公元220 )文化经济政治秦汉王位世袭制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井田制礼乐制①分裂割据②世官制③军功爵制①铁犁牛耕出现②小农经济兴起(土地私有制)百家争鸣①国家统一②郡县制③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焚书坑儒①郡国并行制②刺史制度③察举制④内外朝制①铁犁牛耕普及②盐铁官营独尊儒术统一度量衡古罗马( 前510--395 )古希腊(前800年-前146年)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内外服制宗法制中国世界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文化经济政治元朝(公元1271-1368年)①江南得到开发②北魏均田制③灌钢法④草市①长期分裂②九品中正制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①佛、道教兴起②《齐民要术》③王羲之、文人画的兴起①国家统一②三省六部制③科举制④开放的对外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⑤藩镇割据①均田制、曲辕犁与筒车②丝织业、制瓷业③坊市分设、夜市;经济重心南移;①三教合一与儒学复兴运动②雕版印刷术、火药③唐诗、书法、文人画①民族政权并立②二府三司制、文官制度③王安石变法①“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租佃关系的发展;水力翻车②海外商运、交子与市、草市、商业都会、南宋江南成为经济重心①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②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③宋词、话本、风俗画宋朝(960-1279)②行省制①分裂走向统一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②棉布成为主要衣料元曲、元杂剧欧洲中世纪(476-1453)13世纪英国《大宪章》与议会制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与文艺复兴兴起中国明清(1368——1840)世界明朝( 1368——1644)清朝(鸦片战争前)(1644——1840 )文化经济政治①国家统一、民族融合②废丞相、设内阁③厂卫制度 ④八股取士①新航路开辟后,甘薯、玉米等新品种引进;②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私营手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③长途贩运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商帮、会馆;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⑤工商业市镇兴起;⑥重农抑商、“海禁”、朝贡贸易;①西学东渐 ②早期民主思想出现③理学统治思想④“天朝上国”观念 ⑤文字狱⑥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未产生近代自然科学⑦古典小说、京剧①国家统一、民族融合;②军机处、密折制度③改土归流;④理藩院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粗具规模②重商主义,贸易保护政策文化经济政治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②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等)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②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③1789年法国大革命①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自由主义、贸易自由,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①启蒙运动、浪漫主义②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牛顿经典力学)中国世界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4年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思想经济政治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近代民族企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①列强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②清政府:左宗棠收复新疆;洋务运动★;③人民: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①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②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①列强侵略: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门户开放”、八国联军侵华;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②清政府:黄海海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③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洋务运动破产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甲午战后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短暂春天”①资产阶级:实业派——实业救国维新派——维新思想(君主立宪制)★革命派——革命思想(民主共和制)★激进派——民主、科学思想★②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思想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夕(1895-1919年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政治: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明治维新、俄1861年改革经济: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文化: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进化论;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生活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民众社会观念和生活习俗受到冲击,开始发生变化。
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

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中国历史-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衰-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变迁-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清的封建制度2. 近代中国历史-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哲学、科学- 古罗马文明:共和国、帝国、法律体系- 其他古代文明:印度、美洲等4. 世界近代史-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艺术、科学- 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宗教冲突-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科学、政治思想-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5.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影响- 冷战时期:美苏对立、全球政治格局- 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6.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 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体制改革7. 世界近现代思想文化- 启蒙思想:伏尔泰、卢梭等- 科学革命:牛顿、达尔文等- 现代艺术:印象派、立体主义等- 现代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8. 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历史事件的时间线- 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 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 历史材料的解读与应用这个架构图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高三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为高考复习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
知识整合高中历史通史复习时空定位表教案

建国初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
徘徊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时间
1949-1952
1953-1956
1956-1965
1966-1976
1976-1978
1978-1992
1992---现在
政治
外交
1949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首次访苏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
现实主义文学
列宁主义的诞生
量子力学相对论
印象主义画派 现代立体画派
电子信息技术摇滚乐、乡村音乐电视
选修
梭伦改革
宗教改革
华盛顿 拿破仑
马克思 恩格斯
牛顿
1861年农奴制改革
1868年明治维新
甘地
列宁
爱因斯坦
中共七大
南京大屠杀
抗战的胜利
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
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商品输出民用工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西装西餐西式住宅传入
资本输出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洋务运动破产
实业救国兴起
门户开放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
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
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思想文化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焚书坑儒
造纸术董仲舒
汉赋
王羲之
宗教画
佛教盛行
诗歌诗人及代表作
火药用于军事(唐末)
文人画鼻祖王维
《金刚经》胡旋舞
宋词、元曲、元杂剧 程朱理学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重点知识一目了然!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重点知识一目了然!
历史知识纷繁杂乱,如果没有清晰的梳理好知识,背起来真是要人命。
后台有同学留言,需要高中历史知识,老师专门为大家找来了一份历史思维导图给大家,便于大家能够串联起各章节的知识。
不要轻易离手,记得收藏!家长也记得转给孩子一份或者是直接收藏打印出来!
温馨提示
过了暑假,大家就升为新高三和新高二的同学了,此刻内心是否充满迷茫?高考君将陪你一起走过。
高考网会第一时间分享高考政策分析、高校招录数据、高校招生安排等热门信息,点点关注,高考之路不迷路。
end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高考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2017年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即墨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时空坐标中国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
中国现代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
世界史
世界古代、近代政治史
世界近代经济史
世界古代、近代思想文化史
世界现代政治史
世界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代、现代文化
高考复习系列
(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创新与发展
(二)辛亥革命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中国外交
(四)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五)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变迁
(六)中外经济发展的模式及趋势(七)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与冲突融合。
2019年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中体西用.呻夷长技.
-"~F
IWO*
也日甲八国联 竽睢爭军槪华
I9I2M
191」年
191H年1财年】9¥年1937年
"巧年
LN9年
华国立
齧一次第一欢世界大世界大
新三民主文马克思主丈■艮主科学三民主义维轨变法
京民的立
商9琏庞
北详军全艮族ttaffi阀班洁的抗日 争结束 站東甜半煨世
两弹一星教育方针亚百方针科砸起步.毛泽东思想
I8S6 I860 IJ(7MIBW IK95I9W1901 1911 1919兀髓兀雄刑甄
«>|f*—……j. —M.B-.jjg|| ……1j'"'■"
左宗累收
IMjI)I&7S
1*^21L9H
凶J6I时丁1*451949
中匡开姑沦毘 半翦民地半制、.建社会;
「中国半带民燃半.
封建化禮J9加深
中国半殖民迪 半封逵化程 雀光大加深
日車金而煨华战争
1町71W5
…i1(平
中华民®GCE战聲
中国开姑絶为兰殖
民地半丼建伸盏
申国半殖民地半 幷建化程窒巾深
申国半我民
地半對建化
理度大尢加裸
中国完全帝扎 半嗜民地襦間
中炉民糠由査独走
向掘料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井十年 对峙时期
爭吋期
Jk
中国民族
自畑侪5*±T初歩师
I--H-4-■"■
汁的年I860单】!(7D年1894#
[■申国完全斎入、 半殖民地爭封 建社会潍渊
国艮覚
一尢
SZ
曲起
箱些埠鼻怡祐年K二中日甲午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考点导图和通史坐标

高三复习历史考点导图及通史坐标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拓性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兴起
工业革命时期的文明发展
二战前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
2020届高三历史备课组全体老师,预祝同学们金榜题名,万事如意。
加油,我们共同努力。
历史时空坐标

• 人民共和国诞生,美国建立北约,德国分裂。
第十四单元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
• 1949—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 主义过渡时期。建国头七年党的路线,指导 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因而成功实现从 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 汉承秦制,在赢秦模式的基本框架内察举 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编户制度纷纷被 创设。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 以实力强弱为指针,以和亲与战争 为主要形式,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 耕民族几百年间冲突着融合着,张骞、 班超等勇敢的探险家凿空与经营西域, 成就两汉哑铃型版图,开拓沟通东西 方两大文明的丝绸古道,发达的文明 辐射周边国家。
第六单元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勃兴之际中国农耕 文明斜阳夕照-----明清
• 公元十到十四世纪,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登峰造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胎死腹 中,反封建民主思潮,总结性科技巨著显示 着封建文化夕阳佳景,几乎与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同时,朱明统治当局地主阶级,李闯农 民起义力量与满洲游牧文明三大势力板块在 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激烈角逐, 最终满洲游牧文明势力板块扩散到全中国, 再次演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锋与兼 容。
• 1956年底到1966年5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不同于前七年指导方针 完全正确,也不同于后十年全局性左倾错误 泛滥,经历曲折发展。
• 1966到1976年文革十年是全局性长时间左倾 错误占统治时期,党的最高层推行错误方针, 两个反革命集团兴风作浪,全民族深受左祸 灾难。
• 1950—1953年美国纠集联合国军发动侵朝战 争,社会主义阵营建立,苏联西欧医治战争 创伤。1953年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时空坐标中国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2
中国近代政治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
3
中国现代政治史
中国现代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
4
世界史
世界古代、近代政治史
世界近代经济史
世界古代、近代思想文化史
5
世界现代政治史
世界现代经济史
6
世界近代、现代文化
高考复习系列
(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创新与发展
(二)辛亥革命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7
(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中国外交
(四)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五) 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变迁
8
(六)中外经济发展的模式及趋势(七)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与冲突融合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