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平安回家_人教新课标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放学回家时应该注意安全,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平安回家。
2、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通指挥。
二、活动准备:1、收集已经认识的交通标志和还想认识的交通标志。
(剪好形状并在后面贴上双面胶)2、收集有关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案例。
三、课前准备:"交通标志大看台"展板;红绿灯牌子;书本上的标志及标志名字;美术纸6张。
四、教学活动: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师:同学们听,发生什么事了?1、播放声音:各种车辆的喧闹声,街头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碰撞声,女生的惨叫声,警车的声音。
2、课件出示段落:2021年11月14日早上7点10分左右,在市区学院路和民航路十字路口。
40路公交车右转弯将一位推自行车过班马线的12中初一学生撞死。
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个充满活力的花季少女,命丧轮下。
如秋叶一般,那女孩飘走了,留给身边人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悲痛。
3、出示12中女生被撞的图片。
师:同学们,面对这场悲剧,你最想提醒自己和别人什么?4、引出课题:师:你们的提醒都很重要。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天把你们送到学校,既希望你们能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更盼望你们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回家。
5、板书课题:平安回家过渡:师:为了更好地学习安全知识,老师特设置了交通标志大看台。
如果你们小组表现精彩,那得到的交通标志就多。
而且,交通标志得到多的小组的组员就被评为安全小使者。
有信心吗?那开始吧!活动二:认识标志,用心识记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的车子川流不息。
为了交通安全,我们还得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
老师这儿就收集了一些交通标志。
1、学习P34的8种标志。
(1)课件出示书上标志。
师:同学们这个标志你认识吗?它告诉我们什么?(2)6人小组交流哪些认识的标志和不认识的标志。
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说课

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说课
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说课:平安回家
一、教学内容:我选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平安回家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和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根据课改的要求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交通标志的名称,并知道不同的交通标志代表不同的指示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孩子在了解交通标志之后,在生活中也能遵守交通规则。
4、教学重点:了解交通标志的名称和意义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后,在生活中也能遵守交通规则。
三、学清分析: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一年级上品德教学设计-平安回家人教新课标

4、平安回家教学目标【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一)出示出事学生的照片1.说故事。
讲述今年夏天,校内一三年级大孩子在放学回家路上,伙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到河边游泳,结果被淹死的事情。
2.小结。
多么可怕的故事啊!小朋友,你们的爸爸妈妈多么希望你们每天能够平安回家啊!(出示课题)二、调查交流,唤醒学生的安全意识1.小组交流。
我们身边发生过哪些危险的事情?教师巡视,检查小组交流情况,了解学生调查情况。
2.小组推选“发言人”。
(事情讲述清楚,声音洪亮,态度大方。
)3.班集体交流。
发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的危险事情。
(引导学生交流:悬崖边不要采摘花草,不逗留山崖脚,不走水渠的边沿,不追玩狗,不搭乘摩托车或其他非载人机动车,一人走泥泞田埂要小心……)小结:真没想到,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危险,真是太可怕了!以后我再也不敢出门了,我看你们也不要来上学了,这来去的路上车来车往的,多危险啊!4.交流感受。
听了这些事情,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感受,唤醒学生的安全意识,正确理解不安全因素。
)四、交通标志我记牢1.创设情景:小兔给大家带来一些“朋友”,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
2.发给小组装好交通标志图片的塑料盒。
(如斑马线、红绿灯、天桥、高速公路防护网等。
)小组交流讨论: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什么标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3.汇报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击掌鼓励;如果认为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五、总结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我们的生命不单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我们身边的亲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让我们时刻注意安全,每天都能平安回家!。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了解安全知识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聊聊安全问题。
你们知道,回家的路上有哪些安全隐患吗?比如说,要注意过马路的时候要看红绿灯,看到绿灯再走,像小青蛙一样跳过去,那才安全!如果没注意,就像小鸟飞进了电线杆,咕咕咕,真是惨不忍睹啊。
1.2 培养法治意识接下来,我们要聊聊法治。
法治就像一个大伞,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小朋友们,如果有坏人想欺负你们,记得要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就像小老鼠看到猫一样,赶紧跑去找救兵!这可不是胆小,而是聪明哦。
2. 安全知识的具体内容2.1 交通安全在街上走的时候,首先要看交通信号灯。
绿灯亮了才能走,红灯的时候可得乖乖站在旁边,绝不能像小疯子一样冲出去哦。
还有,走在人行道上,尽量远离马路,这样才不容易被车撞到。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种“马路杀手”,可千万别学他们啊!2.2 家庭安全回到家后,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家里的安全?比如说,厨房里有刀子,最好别让小朋友随便进,免得像小熊猫一样,手被划伤了。
还有电器,千万别随便去碰,像小蚂蚁一样乱跑,可能会触电!记得,安全第一,玩得开心第二哦!3. 法治意识的重要性3.1 尊重他人法治意识其实就是懂得尊重别人。
小朋友们,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记得要分享玩具,不要像小霸王一样独占。
这样大家都能玩得开心,没事儿就少争吵,生活多美好啊!3.2 学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也是法治意识的一部分。
当你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就像小兔子看到狼,得留个心眼儿。
告诉父母你遇到的事情,他们会帮你找到解决的方法。
就算你是小小勇士,也得要有智慧哦!4. 教学活动设计4.1 情景模拟我们可以做个小游戏,设定一些情景,比如“过马路”、“被陌生人叫住”等。
大家分成小组来演练,看看谁能表现得最聪明、最安全。
这就像是在玩角色扮演游戏,大家可以边玩边学,学得也轻松!4.2 安全知识小测试最后,我们来个小测试。
出一些关于安全和法治的问题,比如“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让小朋友们答。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平安回家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平安回家品德与生活的教案:平安回家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能明白放学回家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行为目标: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
四、教学过程(一)、事例煽情,导入新课。
1、听故事录音。
(故事梗概: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看课件,听故事(故事梗概: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5、教师小结: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
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平安回家》。
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回家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放学后,多少同学自己独自回家;多少同学和小伴结伴回家;多少同学由家人接自己回家。
3、四人小组讨论:(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2)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安全。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出示课件)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生活《安全回家》教课方案篇一:一年级道德第五课《安全回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认识目标: 1、知道社会上有损害小孩的歹人,知道歹人欺诈小孩习用的一些手段。
2、认识注意交通安全部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够防备遇到损害。
3、学习相关的交通标记和交通规则。
4、认识不恪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他人带来难过麻烦。
感情目标: 1、厌恶歹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感觉恪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愿意恪守交通规则。
行为目标: 1、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马路上自觉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右侧行走;横穿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教课要点:知道歹人欺诈小孩习用的一些手段。
学习一些防备歹人、不被骗被骗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相关的交通标记和交通规则。
教课难点:厌恶歹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学生懂得不恪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难过,给他人带来麻烦。
教课准备:教课课件及图片。
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播放:下学铃声。
2、讲话:下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3、学生议论问题。
( 不要求回答 )4、揭露课题:安全回家二、学习新课(一) 、下学检查1、讲话:方才,小朋友们议论了下学铃声响了后应当做什么?此刻,请几位小朋友英勇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3、教师小结:下学铃声响了以后,第一应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
养成东西的好习惯。
(二) 、防备被骗1、播放视频 ( 防备被骗 )2、问:若是你也碰到同录像上的小朋友同样的状况,你会怎么办?3、学生回答。
4、播放动画。
问:你以为这位小朋友做得对吗?5、教师小结: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小廉价,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 、交通安全1、江、河、湖畔的安全(1)、播放儿歌:一只小青蛙呀!河畔跳呀跳。
小强看见它,飞速往边儿跑。
小朋友们齐声叫:当心!危险!小强真听话,赶忙停住脚。
《平安回家》教案

品德与生活学科(一)年级教学设计
主备人:
3.根据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平时的观察,对学生作进一步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情形下过马路时相应的行为规范。
活动三认认交通标志
1.(出示图片:交通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交通标志?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1)
提问:你见过这个标志吗?在哪里见过的?
小结:这就是“向右急转弯”标志。
假如你是汽车司机,当你看到这个标志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谁来演一演?
(2)
提问:你瞧,图上分别画了什么?猜猜这些标志代表了什么意思?
小结:这是“注意信号灯”标志和“人行横道”标志,提醒行人、车辆过马路时,按要求行进。
行人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3)
提问:当我们路过无人看守的铁道路口时,都会看到这个标志。
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小结:在回家的路上,如果看到这个标志,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认识交通标志,学会看标志行动。
板书设计
平安回家
遵守交通规则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2》教学设计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1、明白社会上有损害儿童的坏人,明白坏人欺诈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爱护,能够防止受到损害。
3、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4、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别人带来痛楚苦恼。
情感:1、憎恶坏人,有小心性和自我爱护意识。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情愿遵守交通规则。
行为:1、不轻信生疏人的话;不吃生疏人的东西;不跟生疏人走。
2、在马路上自觉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点靠右边行走;横穿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教学重点:明白坏人欺诈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学习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小心性和自我爱护意识。
使学生明白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楚,给别人带来苦恼。
教学预备: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3、学生讨论问题。
(不要求回答)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二、学习新课(一)、放学检查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第一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
养成整理东西的好适应。
(二)、防止上当1、播放视频(防止上当)2、问:假如你也遇到同录像上的小朋友相同的情形,你会如何办?3、学生回答。
4、播放动画。
问:你认为这位小朋友做得对吗?5、教师小结:我们不要轻信生疏人的话;不要贪小廉价,不吃生疏人的东西;不要跟生疏人走。
(三)、交通安全1、江、河、湖边的安全(1)、播放儿歌:一只小青蛙呀!河边跳呀跳。
小强看见它,飞速往边儿跑。
小朋友们齐声叫:小心!危险!小强真听话,赶快停住脚。
(2)、问:哪些小朋友回家途中要通过江(河、湖、塘)边的?(3)、讲述:回家通过江(河、湖、塘)边的同学,专门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江(河、湖、塘)边上玩,做游戏,不要私自下江(河、湖、塘)游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教学
设计
团溪小学饶天先《平安回家》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二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
本课教育学生放学后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安全爱护意识,初步认识差不多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反思本课的教学,中意之处有以下两点:
一、创设情形,让小孩认知明理
上课开始,我就以情形导入,给大伙儿介绍一个都喜爱的美羊羊,把它引入课堂,创设一个帮美羊羊平安回家的情境,激发小孩的爱好,达到以趣求知,趣中乐学的成效。
小孩们的爱好专门快就调动起来了。
接着让小孩合作学习,在那个过程中,让他们认知明理。
我创设两个情形:
1、平安过马路
现在美羊羊就要回家了,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她该如何做呢?
组织小孩们充分讨论,
一个放音乐,让他们快速收拾书包,二是防止上当受骗。
放学收拾书包是每个小孩每天都要做到的,然而丢三落四是小孩们经常犯的毛病。
因此,那个小演习,是提醒小孩自己放学时检查书包,把东西带齐。
第二个情形我让小孩们充分讨论,贝贝妈妈的同事来接贝贝,而贝贝却不认识妈妈的同事。
遇到生疏人如何办?使其结合生活体会
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增强防范意识的成效。
通过两个情境,小孩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要自己学会收拾书包和对生疏人专门小心。
学生在马路上行走时容易忽视一些交通标志,通过记下或画出自己在回家路上利用过的交通标志,一下子就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
只有正确利用这些设施标志,才能爱护好自己。
我设计两个游戏:一个是“猜谜竞赛”,在专门多交通标志中任意抽出一个,让同学猜是什么标志。
一个是“玩过马路”小孩们一下就记住了交通标志,同时能实际运用。
尽管每个环节都设计比较合理,但是在课堂实施上还不尽人意,在游戏过程中小孩们尽管参与积极性高,但是一动起来课堂纪律就难以把握,而且感受游戏并没有达到预设的那种成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要针对小孩特点,周密设计游戏环节,使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