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仓库温度检测课程设计

仓库温度检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温度对仓库存储物品的影响,掌握温度检测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在仓库温度监测中的应用。
3. 学生了解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仓库温度检测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操作温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数据处理方法,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仓库温度监测系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认识到温度检测在仓库管理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温度对仓库存储物品影响的理论知识:包括温度对物品质量、保质期等方面的影响,引用教材相关章节内容,让学生了解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2.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选型:介绍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3. 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方法:讲解数据采集设备的使用,数据整理、分析和传输的方法,引用教材相关章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仓库温度监测系统设计:结合教材内容,教授学生如何设计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包括硬件选择、软件编程和系统调试等。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实践,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粮仓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粮仓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1、相关定义1.1、湿度定义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湿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量。
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气体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 也可称作水气浓度或水气密度。
相对湿度是指待测气体中水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蒸气压的百分数,常用% RH 表示,则%RH v100% e s e (4-1) 式中,ev和es 分别表示待测气体中水蒸气压和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
在一定大小的空间中,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水气压离饱和态越远,即尚有吸收更多水蒸气的能力。
也就是说,被测气体相对湿度越小,空气就越干燥,吸收水蒸气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相对湿度越大,吸收水蒸汽能力就越弱,则空气越潮湿。
可以看出,相对湿度描述了空气的潮湿程度,故其使用更加广泛。
从湿度的定义可以看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定义的,即一定大小空间的空气中的饱和水气压随温度而改变。
世界气象组织建议使用的饱和水气压公式是戈夫-格雷奇(Goff-Gratch)提出的。
假设待测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当T > 273.15 K 时,根据戈夫-格雷奇公式,饱和水气压可表示为[37]: lg e a 1a lg a 10b 1 T v1 T 2 T 3 1 a 10 d 1 T (4-2) 4 1 lgc 上式中,a1=7.90298,a2= 5.02808,a3= 1.3816 10 7,a4= 8.1328 10 3,b = 11.344, c = 1013.246,d = 3.49149,τ = 373.16,es的单位是h Pa(百帕)。
图4.5 是根据公式(4-2) 得出的在0~40℃温度范围内气体饱和水气压随温度的变化的曲线。
从图4.5 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为20℃、30℃时,饱和水蒸气压分别为2.3379 KPa 和 4.2438 KPa。
粮仓多点温度智能监控系统

2 设计的方案论证与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方案的设计应该依据以下几点,包含设计的所能实现的功能和所 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及工艺条件。功能方面的要求如下:
3.2 单片机测控系统前向通道配置
测控系统中,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两个 部分。微型机对数据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但它对非电量 或模拟信号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利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 换成电信号才能完成测量和控制任务。然而,利用传感器 得到的模拟电信号,往往是小信号,需经过放大并经A/D 转换数字量后才能由计算机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而由计算 机发出各种命令,由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
近年来,粮情电子检测分析、控制系统在粮食仓储中的应用、现代化 管理的实施,使得我国粮情监控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人 工智能粮情分析,通风控制等方面,有的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传统的人工查看粮温的方法,已经逐步被电 子检温设备取代。小的储粮设备一般采用小型测温仪检测粮温,大型储 粮设备已经逐步配备微机测温系统。前一种方式多数采用由操作者拨动 手动开关逐点查看粮食温度的方法,有些也采用自动巡检方式并配备小 型打印机记录粮食温度数据。后一种方式则可以在微机机房检测粮食温 度情况,并且能够利用微机对粮食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C C V 1 器 鸣 蜂 式 电 压 2 6 0 F 4 U1A7 1 12345678234567890 1234567822222222333333334 C C P1.2P1.3P1.4P1.5P1.6P1.7 V P1.0/T2P2.0/A8P2.1/A9 P2.2/A10P2.3/A11P2.4/A12P2.5/A13P2.6/A14P2.7/A15 P0.7/AD7P0.6/AD6P0.5/AD5P0.4/AD4P0.3/AD3P0.2/AD2P0.1/AD1P0.0/AD0 P1.1/T2EX 21 LL AAE TTL RSTP3.0/RxDP3.1/TxDP3.2/INT0P3.3/INT1P3.4/T0P3.5/T1P3.6/WRP3.7/RDXXVSSPSENAEA/VPP 4 UAT89S52 9 01234567890901 11111111112233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基于单片机的粮仓温度控制系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地点:课程设计时间:目录1 引言1.1 课题背景粮食的储备是关系到国家危亡、百姓生活的大事,粮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长期存放,才能保证不发芽不变质,保持粮食的新鲜品质,延缓粮食品质的劣变,减少经济和数量上的损失,所以对于贮存粮食的粮仓,除了在结构形式上有许多要求外,在温度控制上有着较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贮存物,粮仓分常温仓、准低温仓和低温仓。
准低温仓的温度要求为15℃<t<20℃,低温仓的要求为t<15℃。
目前,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粮仓主要利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粮仓内、外空气的交换来达到降低仓内温度,用来实现粮食的低温保存。
以前通风设备的开启和关停,均是由人手动控制的,即由仓管人员定时查看仓内外的温度、湿度情况,按要求开关通风设备,这样仓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而且管理人员多,管理成本高,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办事效率也不高,不能做到实时控制。
尤其是在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情况时,将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控制。
为此,我想到了基于单片机的粮仓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单片机能够对粮仓内的温度进行多点采集,然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DS18B20内部的A/D转换器转换后,送入单片机AT89S51,并通过执行机构控制粮仓内的温度保持在控制要求范围内,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
1.2 系统功能通过在粮仓内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DS18B20,能够对粮仓内的温度进行多点采集,然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DS18B20内部的A/D转换器转换后,送入单片机AT89S51,并通过执行机构控制粮仓内的温度保持在控制要求范围内。
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规定温度上限时,单片机通输出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 ( 压缩制冷设备 ) ,使粮仓内的温度下降到给定值范围内;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开启升温设备( 加热器),使粮仓内的温度上升到给定值范围内。
基于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张大陆学号**********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2级3班指导教师帅春江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6月5日基于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张大陆(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2级3班,陕西汉中723001)指导老师:帅春江[摘要]影响粮食安全储存的主要参数是粮仓的温度和湿度,粮仓温湿度测量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控制一直是粮食储存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对检测、报警、显示、调控等模块进行多点控制,传统的温湿度控制利用温度计、湿度表、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降温、去湿等操作。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随机性大,误差大,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
本设计则通过自动检测、即时报警、自动调控等功能很好的解决了。
并且,本设计不仅针对粮仓,对于大多譬如蔬菜大棚、花圃、实验室、医院等需要温湿度检测控制的各个领域都是适用的。
[关键词] 粮仓;温湿度;多点检测控制;单片机 Desig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for granany based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Author:Dalu Zhang(Grade 12, Class 3, Major electronic1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Shaanxi)Tutor: Chunjiang ShuaiAbstract:Grain is a necessity for human , the grain storage is very essential to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keep th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d. And the main parameters to the grain safe storage i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 This design uses the STC89C52 system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cotrol the modules about the detection , alarm , control and the key . And it could automatic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without people , and improve effciency and quality of work very well . DHT11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and OLED display shows real time data and pass to the staff with instant and accurate . While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is use of Thermometer , humidity table , humidity dipstick test equipment . Through the artificial testing .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upply cooling , ventilation , to wet operation . This artificial testing time-consuming , the efficiency is low . This design is by automatic detection , instant alarm , automatic regulation of functions such as a good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 At last , this design not only against the granary , but also for most such as vegetable greenhouses , flowers garden , laboratories , hospitals could also be applicabled .Keywords:Granary;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ntro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inglechip目录 3.2.21 引言1.1背景及意义粮食储存是国家针对战争、饥荒和一些突发事件所做的预防准备,所以粮食的储存安全至关重要。
课程设计多点粮库温度测量显示系统设计

第一章 系统方案设计1.1 概述科学储粮是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若管理不当,粮食发霉或生虫会造成极大浪费。
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监测粮堆中的温度变化。
粮库一般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由水泥或钢板构成的圆型仓组成,仓高20—30m 。
现在,我国在粮仓建设上已经实现规范化,但是监测手段一直未能实现同步现代化。
我国许多储备粮库每年都因测控设备的不完善而导致部分粮食霉变,许多大型储备粮库的测控设备仍需高价进口,因此国家准备在未来的几年内对全国所有的粮库进行翻新和改造工作,要求规范粮库管理,实现粮库管理现代化。
利用单片机技术对粮仓进行检控,用户可以方便地够造自己所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任何时候把粮仓现场的信息实时地传到控制室,管理人员不进入现场就可以按照所需的温度要求对粮仓内的温度情况进行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粮仓内存储安全,获得了粮仓的实时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1.2 系统方案框图该方案使用了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以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温度测量元件,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对多点温度进行检测,通过键盘模块对温度上限设置,超过其温度值就报警。
显示电路采用LCD1602模块,使用单片机直接驱动蜂鸣器构成报警电路。
它直接输入数字量,精度高,电路简单,只需要模拟DS18B20的读写时序,根据DS18B20的协议读取转换的温度。
此方案硬件电路简单,但程序设计复杂。
如图1.1所示:图1.1温度测量系统方案框图 温度传感温度传感温度传感温度传感键盘 单片机 LCD 液晶 报警电第二章工作原理2.1 检测原理本温度计大体分三个工作过程。
首先,由DS18B20温度传感器芯片测量当前的温度,并将结果送入单片机。
然后,通过AT89S52单片机芯片对送来的测量温度读数进行计算和转换,井将此结果送入液晶显示模块。
最后,SMC1602A芯片将送来的值显示于显示屏上。
本电路主要由DSl8B20温度传感器芯片、SMCl602A液晶显示模块芯片和AT89S52单片机芯片组成。
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本科设计

成绩等级本科课程(设计)题目智能粮库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模拟设计与制作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3级电信统本01班学号姓名吴远明131040100139赵君理131040100147胡梦131040100207指导教师董昌孝完成日期2015.12.25西安思源学院教务处二〇一五年十二月摘要本次设计完成智能粮库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模拟设计与制作。
本设计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下位机系统以STMEL公司生产的STC90C51单片机作为温、湿度监控核心部件,采用DHT11温度传感器,它是数字温度传感器,能够直接读取被测物的温度值;选取DHT11作为湿度传感器,将电容值的变化转为与之呈反比的电压频率信号;一旦温度或湿度值超过设定阈值,即可实现报警。
上位机系统仍以单片机为核心,扩展数据存储器,在键盘模块里可以更改阈值,LCD显示模块显示从下位单片机传来的温度、湿度值。
从而实现一种小型粮库的温湿度智能监控。
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转换速度快、精度高、控制能力强等特点。
目前实现粮库温湿度的智能控制需要一种稳定性高、成本低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采用上、下位机控制结构,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的粮库监控。
单片机在这种系统中往往作为一个终端机,安装在系统的某些节点上,对现场温湿度进行实时的测量和控制。
单片机的高可靠性和强抗干扰能力,使它可以置于恶劣环境的前端工作。
关键词单片机;小型粮库;温度;湿度AbstractThe intelligent design is completed granary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design and production. This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structure, lower place machine system to ATMEL company produces the AT89C51 as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ore component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it USES "single bus" interface, can be measured directly read things value; Select HS1101 as humidity sensor, will the change of capacitance values to the inverse of a voltage and frequency signal, and USES the RS485 communication and the upper machine;Once th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value more than setting threshold, can realize the alarm. PC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still, extended data storage in the keyboard module can change the threshold, LCD display module from a single chip that under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value from. So as to achieve a small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warehous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a conversion speed and precision, strong ability to control etc. Characteristics.Now realize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arehouse need a high stability, low cost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and its use,under a machine control structure, achieving all-round intelligent warehouse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CM in such systems often as a terminal, installed in the system of some node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real-tim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high reliability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make it can be placed in the front of the bad environment.Key word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mall grain depot; Temperature; humidity目录模拟设计与制作 5 第一章绪论 51 研究背景 (5)2 粮库温湿度系统国内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5)3 本设计主要工作内容 (7)4 系统结构框图 (8)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91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特征和结构 (9)1.1 MCS-51系列单片机特征 (9)1.2STC90C51RD+单片机简介 (10)1.3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11)1.4 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4)1.5 STC90C51的基本系统 (18)1.6 STC90C51中断系统 (19)2 DHT11传感器模块 (21)2.1DHT11湿度传感器概述 (21)2.2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性能说明 (22)2.3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注意事项 (24)3 LCD1604液晶显示模块 (25)3.1 LCD1604液晶显示器简介 (25)3.2 LCD1604引脚及原理图 (26)4 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风扇模块 (27)4.1继电器简介 (27)4.2继电器工作原理: (28)4.3电器的选用 (28)4.5 直流电机风扇简介 (29)5 按键设置模块 (29)6 报警模块 (31)7 硬件原理图 (32)8 元器件清单 (34)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351 总体程序设计 (35)2 LCD1604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36)3 DHT11温湿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38)4 按键中断模块程序设计 (40)5 报警模块程序设计 (42)第四章系统整合调试451 软件调试 (45)1.1建立一个新工程 (46)1.2编写程序 (47)2硬件调试 (50)2.1进入 Proteus ISIS (50)2.2工作界面 (51)2.3 添加元器件 (52)2.4绘制电路图 (52)3 仿真调试 (53)4 仿真结果总图 (54)5 实物结果总图 (54)第五章结论56 参考文献57 附录58 致谢70智能粮库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模拟设计与制作第一章绪论1 研究背景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温度与湿度是保存好粮食的先决条件,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粮食市场的逐渐开放,储存大量的粮食对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物仓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题目食物仓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及要求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单片机的选择,输入输出通道,键盘显示电路;2、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3、推导PID 控制算式,设计PID 算法的程序流程图或程序清单;4、仿真研究,验证设计结果。
5、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4000字以上。
技术参数温度控制范围:-5—+5 ºC 误差小于5%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报警进度计划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确定系统方案(1天)2、被控对象建模(1天)3、算法推导,程序设计(3天)4、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2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 质量: 答辩: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第1章绪论我国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大力推广果蔬仓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水果蔬菜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对果蔬的要求也较高,对果蔬储存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温度控制。
冬季对果蔬储存是一个对温度要求较高的设计,当温度过高时,水果和蔬菜会发变质发烂:当温度过低时,对水果蔬菜会造成冷冻状态,失去原有的味道,所以对仓储的温度要求是非常高的。
仓储温度采集系统主要应用在对果蔬的储藏,本系统由检测软件、A/D转换器、单片机、传感器组成。
采集控制器可接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输出以一个采集控制器为一个采集单元,报警输出参考值可以是2采集点平均温或单点温度,平均温度报警输出更加合理,更加准确绝对避免温度突变误报。
采集器防水处理可以安装在-5~+5ºC的仓储温度范围内,可壁挂式安装或嵌入式安装。
温度控制系统主要适用于药品储藏、食品储藏、水果储藏、蔬菜储藏、疫苗储藏,血液储藏等,但本设计方案主要对于水果和蔬菜的储存温度进行控制设计。
随着科学发展的进度和对水果蔬菜最适温度的研究,对仓储温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完美,吃到的水果蔬菜既新鲜又美味,仓储温度的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单片机控制温度更加精密,所以对系统的要求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关系国民生计的重要物资,也是军需民食的特殊商品。
中国有句老话:“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永远不会过时。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已成定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粮食质量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贸易的全球化,客观上也要求粮食质量工作与国际接轨。
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储粮工作,发挥粮食部门在粮食储存方面的优势,是摆在粮食储备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地方各大型粮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储存变质的问题。
大部分粮库还采取人工测量温度的方法,不仅增大了粮库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工作效率底,尤其是大型粮库的温度测量不能及时而彻底的完成,导致大面积坏粮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粮食储存不当而发霉变质的粮食就达上亿斤,造成无法估量的的经济损失。
粮食的温度是影响粮食储藏的重要参数,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粮食在正常储藏条件下(即安全条件下),含水量一般在12%以下,不会使粮食温度发生突变,一旦粮食受潮含水量增加,超过20%以上时,就满足了粮粒发芽的条件,新陈代谢加快而产生呼吸热,使局部粮温升高,必然引起粮食发热和霉变,且极易产生连锁反应,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粮食温度监控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1.2粮仓温度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种应用领域都大量采用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和广泛的应用。
自动控制技术的采用使各种被控对象成生明显令人惊羡的结果: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增加了资源材料的利用率。
特别是20世8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自动控制取得了辉煌成果。
单片机的应用,使嵌入式自动控制系统成为一种崭新的形式,大大扩大了自动控制的应用领域,使自动控制成为无处不在的一种技术。
早期粮情监测主要采用温度计测量法,它是将温度计放入特制的插杆中,根据经验插在粮堆的多个测温点,管理人员定期拔出读数,确定粮温的高、低,决定是否倒粮。
这种方法对储粮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温度计精度、人工读数的人为因素等原因,温度检测不仅速度慢,而且精度低,抽样不彻底,局部粮温过高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因局部粮食发霉变质引起大面积坏粮的情况时有发生。
1.3温度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发展极快,相当成熟,而传感器应用技术因为需要使用模拟技术,而模拟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因此传感器应用技术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众多国家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现代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常将能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的器件称为传感器,其实质上是一种功能块,作用是将来自外界的各种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它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
如果没有传感器对原始参数进行精确可靠的测量,那么无论是信号转换或信息处理,或者最佳数据的显示和控制都将无法实现。
温度传感器,使用范围广,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首。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智能温度传感器。
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集成化、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温度传感器按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可分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两大类,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要有良好的热接触,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这个示值即为被测对象的温度。
这种测温方法精度比较高,并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但对于运动的、热容量比较小的及对感温元件有腐蚀作用的对象,这种方法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非接触测温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
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
此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传感器是工业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它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测量范围广,可从-50℃~1600℃进行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金,铁,镍,铬最低可测到-269℃,钨,铼最高可达2800℃。
(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的,因此亦称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它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完成温度测量及模拟信号输出等功能。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单一、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适合远距离测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
(3)光纤传感器。
光纤测温技术可分为两类:全辐射测温法,单辐射测温法,双波长测温法,多波长测温法等。
特点是:光纤挠性好、透光谱段宽、传输损耗低,无论是就地使用或远传均十分方便而且光纤直径小,可以单根、成束、Y型或阵列方式使用,结构布置简单且体积小。
缺点是:测量起来困难,难于实现较高的精度,工艺比较复杂,且造价高,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
(4)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了半导体材料的吸收光谱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实现的。
一种传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是指在光纤传感系统中,光纤仅作为光波的传输通路,而利用其它如光学式或机械式的敏感元件来感受被测温度的变化。
在这类传感器中,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种。
(5)智能温度传感器。
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
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
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
智能温度传感器内部包含温度传感器、A/D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
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并且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即智能化取决于软件的开发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温度传感器的种类日益繁多,数字温度传感器更因适用于各种微处理器接口组成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可以克服模拟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接口时需要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器的弊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测温计、医疗仪器等各种温度控制系统中。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有DS1820、MAX6575、DS1722、MAX6635等。
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为温度敏感元件,热敏电阻成本低,但需要后续信号处理电路,而且热敏电阻的可靠性相对较差,测量温度的准确度低,检测系统的精度差。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种类也不少,并且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上述诸多优点。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本章首先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然后介绍系统实现方案。
2.1系统需求分析本系统主要进行温度的控制,温度对粮食储藏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从温度对粮食储藏的影响的角度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粮食入库后,在通常情况下,粮堆水分会不断发生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外湿引起粮堆水分变化。
外湿一般只影响到粮食的表层,表层以下无明显的日变化,只有幅度不大的年变化,年变幅度平均为1%左右。
第二,粮堆内部水分的转移引起水分变化。
不同水分的粮食混同入库后,根据吸湿平衡的规律,原来水分含量高的粮粒会散发部分水汽而减少水分,而原来水分含量低的粮粒则会吸收水汽而增加水分,一直达到水分相对平衡,这种现象叫“水分再分配”。
另外一种现象叫“湿热扩散”,也能引起粮堆水分变化。
当粮堆局部温高湿大时,其湿热空气由于水汽压力较大,便会根据热量传导的方向移动,即由高温部位向低温部位移动,导致低温部分湿度增加,水分增大。
粮堆各部分之间温差越大,湿热扩散就越严重,即使粮食水分较小,如温差过大,也可能发生湿热扩散。
第三,温差结露引起粮堆水分变化。
粮食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和粮堆内生物成分的生命活动而引起粮堆各部位出现温差时,在湿热扩散和空气对流的作用下,粮堆内外均易产生结露现象。
它是引起粮堆外层和局部水分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粮堆结露,能使局部水分迅速增加,造成贮粮发热霉变以至发芽的严重后果。
因此,必须注意防止结露。
若出现局部水分突然上升,则要采取措施,果断处理,以防事故扩大。
气温、粮温和仓温之间的相互影响如表2.1所示。
表2.1三温的一般规律变化表粮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贮粮的安全。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粮食的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粮食的劣变速度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实验表明,常温下贮藏的小麦经过一段时间都会导致品质下降,在化学成分上一般是干物质的分解,而在低温下(指15℃以下)贮藏的小麦,其劣变速度明显减缓。
另外,在低温下贮藏小麦,可以保持其新鲜程度,改进小麦的工艺、食用和烘焙品质。
低温还能抑制虫、霉的生长,对安全贮粮十分有利。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使用低温贮粮技术解决面粉、大米等成品粮度夏难的问题。
粮食入库后,正常的粮温主要随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气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
但由于仓库具有一定的密闭、隔热性能,粮堆又是热的不良导体,粮温、仓温的升降速度及升降幅度均滞后于气温。
粮温受气温影响的大小,还与粮堆的孔隙度和仓库的隔热和密闭性能、堆装方式以及入库的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在分析粮温变化时,必须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加以考虑,才能准确地判断粮温是否正常,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做好预防工作。
2.2系统框架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上位机、控制电路、时钟电路、键盘输入电路、显示电路、执行装置等组成。
后面的控制电路用FPGA(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本系统进行了如下结构设计:粮仓温度监控系统组成框图2.1所示。
图2.1 粮仓温湿度监控系统组成框图由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采集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送入控制电路;单片机选用51系列单片机AT89S52,除用于采集温度信息外,还通过串口通讯电路,将温度信息传入上位机;上位机为PC机,用于存储温度信息;串口通讯采用异步全双工通讯方式,考虑到通讯距离问题,采用485通讯方式,并在上位机端进行485/232电平转换;控制电路中设定了度的期望值,键盘输入电路根据实际需要,用于改变该期望值;显示电路用于显示温度信息的期望值和实测值;时钟电路为单片机和控制电路提供工作时钟;控制电路除进行输入、显示控制外,还通过模糊控制理论控制执行电路进行升温/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