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班

合集下载

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5 / 21
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的社会地位与功能
(一)社会体育 指导员协会组织 架构
6 / 21
1、社团体育组织主要接受三方面的指导
7 / 21
2、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功能和任务
功能 : (1)维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权益,让其有 一个自己
的组织,以便形成归属感。 (2)使政府主管部门有一个得力的帮手,协助 落实《全
2.主要职责 。 A对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 B对健身站点进行综合管理。
10 / 21
二、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的运作方式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1、组织结构: 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组织包括会员代表大 会、理事
会、秘书处等机构设置。 (1)会员代表大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一 般四年一
二)、中年人群体育健身方法的选择与调控 指36-59岁年龄段。 目的:重在保持健康体质,预防疾病。
三)、老年人群体育健身方法的选择与调控 指60岁以上年龄段。 目的:保持生命活力、延年益寿
六、体育健身效果评价
一)、主观感觉评价法 1、肌肉酸痛感——休息后,较快消除 2、排汗量——微出汗或中等程度出汗 3、情绪反应——心情愉悦,精神饱满 4、食欲变化——食欲相对旺盛,饭量增加 5、睡眠情况——良好,醒后精力充沛,处于良好工作 和应激状态
恢复时间: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速度明显增加。
26 / 21
谢谢大家!
配置(参与权、人事权、财权、协调权、决策权)、制 度安排(人事制度、组织程序、资源配置)、能力建设 (组织要素能力、协调能力、获得能力、影响能力)等。 (2)对外关系包括协会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协 会与社会的 关系和社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 关系等。
12 / 21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案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案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案主讲: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李先雄第一次课2学时第一章社会体育的基本形态►我国社会体育的基本形态主要包括城市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和农村体育三大部分。

本章重点阐述了城市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和农村体育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和组织管理以及现阶段的任务和重点。

►这三个大部分包含了我国人口的主体,是我国职业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态,也是老年人体育的主要形态。

掌握城市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和农村体育的有关知识和管理技能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必备条件。

第一节城市社区体育►城市社区是指非农产业或二三产业为基础的、规模较大而人口密度高的人口以及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区域空间的聚集。

►社区体育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一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我国社区体育形式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有三点。

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根本原因2. 建立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然条件3. 社区老年人口体育需求的增长是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催化剂4. 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促进因素二、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学的重要范畴,均有一些共同的构成要素,概括起来有4个基本要素:1.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2.一定的地域3.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是4.成员对社区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社区体育具有六大构成要素: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三、城市社区体育的特点►组织形式基层化►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体►组织管理自主型与行政型结合►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属地化四、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城市社区的体育管理体系社区体育的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三个部分,以及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

各体系各层次具有各自的职责,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与管理介绍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与管理介绍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与管理
• 一、发展现状 1、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2、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3、建立和完善培训审批体系 4、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5、建立和完善宣传激励体系 6、建立和完善活动指导体系
• 二、目标任务 1、处理好指导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指导员理论知识和健身技能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指导员培训和使用之间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4、处理好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5、处理好指导员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 6、处理好指导员自发服务和规范服务之间的关系 7、处理好指导员履行义务和政府投入之间的关系
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课程设计
• 一、培训工作 1、三性:必要性、科学性、复杂性(一对一指导) 2、政策要求
• 二、培训目标
1、“宣传者”:鼓励残疾人积极参加健身 活动
2、“指导者”:残疾人健身指导员
3、“组织者”:怎么组织,引起全社会的 重视
本教材是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 员培训教材
• 三、培训原则 1、实用性 2、灵活性 3、规范性 4、自主性
• 二、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特点 1、参与者的广泛性 2、活动范围的区域性 3、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4、组织开展的灵活性 5、功能的康复性
• 三、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前期筹备工作 2、组织实施工作 3、后期总结工作
• 爱心 • 耐心 • 恒心
谢谢!
• 四、培训内容 1、工作规范 2、基本知识 3、组织管理 4、训目的 2、培训对象
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一、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形式 1、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 2、开展残疾人健身咨询活动 3、组织残疾人健身项目展示与表演 4、举办残疾人健身专题研讨会议 5、组织残疾人健身知识的培训与健身指导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的通知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的通知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15.07.15•【文号】残联厅函(2015)191号•【施行日期】2015.07.15•【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的通知残联厅函(2015)1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黑龙江垦区残联:2015年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全力完成《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为了推进残疾人体育基本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实施“自强健身工程”,提高残疾人科学健身服务水平,推动广大残疾人共享公共体育服务,经中国残联领导同志批准,定于2015年8月8日(第七个“全民健身日”)所在的工作周,组织开展第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

现就有关活动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时间2015年8月8日所在的工作周(即8月3日至8日)为集中开展第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的时间,各地可根据工作实际延展活动天数。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为保持“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宣传工作的一致性,“十二五”期间,“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主题保持不变。

主题:“养成健身习惯、享受健康生活”。

宣传口号:各地可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特点鲜明、亮点突出、易于传播、感召力强的其他宣传口号。

三、活动原则面向基层,注重需求,具有实效,形式多样,简朴务实。

四、活动内容各地在活动期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围绕各类残疾人特殊健身需求,结合残疾人康复体育“三进提供服务”项目和本地残疾人体育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满足残疾人需求、深入基层的体育服务活动。

(二)依托本地区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及全民健身助残工程场地器材资源,积极发挥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专业服务作用,推广有利于残疾人参与的体育健身方法,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创新残疾人体育服务模式。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表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表
田萍
周萍
2个班
分开教学,
90分钟后交换项目
青春广场
轮滑
拓明福
邓兴忠
19:00-21:30
10栋301教室
健身项目的创新、推广与开发
夏五四
11月2日
星期日
08:30-11:30
田径场
广场健身操舞
黄咏
刘柳
2个班
分开教学,
90分钟后交换项目
田径场
太极拳
径场
花样跳绳
孙姗姗
刘继鑫
郭颂
16:10-18:10
10栋301教室
常用体育健身方法
王南童
19:00-21:30
10栋301教室
特殊人群体育健身活动指导
王国平
11月1日
星期六
08:30-11:30
田径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套广播体操
陶明明
薛勇
2个班
分开教学,90分钟交换项目。
软式排球
陈高国
张耀杰
14:30-17:30
田径场
竹竿舞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和谐工作关系
韦佳
10月29日
星期三
19:00-21:30
10栋301教室
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及业务活动管理
冯少兵
10月30日
星期四
19:00-21:30
10栋301教室
1、运动性疲劳与身体机能恢复;
2、康复体育
宋碧波
10月31日
星期五
14:00-16:00
10栋301教室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方法的指导
贵州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表
培训日期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内容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大纲(版)[001]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大纲(版)[001]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大纲(2011年版)根据《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国家对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免费为其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建立档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申请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晋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以及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条件与职责的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广大社会体育工作者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准备申报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请者,进一步加深国家关于社会体育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主动性;丰富、充实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社会体育工作的业务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基本达到《制度》中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符合《制度》中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条件,具备申报相应等级的具体条件;经履行正式申报手续,均可参加相应等级的培训。

三、培训方式与时数社会体育指导员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面授教学的时数,国家级不少于5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的70%;一级不少于4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的50%;二级不少于3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的30%;三级不少于2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的15%(表1)。

为了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培训基地和培训站点的特色和优势,培训专题采用规定内容、选择内容和自设内容三种,其中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规定内容占60%、选择内容占20%、自设内容20%;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其规定内容占50%、选择内容占20%、自设内容占30%。

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管理制度

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管理制度

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管理制度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是为残疾人提供更为适合的体育运动和健身服务的场所,对于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功能、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的正常运行和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的设立建立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残疾人的体育健身需求和生活习惯,建设场地设施和服务项目应当为残疾人所适用;(2)选址应当方便残疾人前往,同时要考虑场地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如需改造场地,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确保无障碍;(3)应当配备专业的运动指导员和健康管理师,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健康管理服务。

二、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的运营(1)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残疾人公益事业的规定。

(2)为了保证残疾人的健康和安全,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对残疾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能力进行评估,根据个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进行安全监控和管理。

(3)为了推广残疾人体育健身事业,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残疾人体育健身的社会影响力。

(4)为了保证场地设施和服务项目的顺畅运营和维护,应当配备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三、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的服务(1)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不同残疾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体育运动和健身训练服务,提高残疾人的健康水平。

(2)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尊重残疾人个人权益,注重隐私保护。

(3)为了促进残疾人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培训,提高残疾人体育健身水平。

四、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的管理(1)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分工。

(2)在场地设施和服务项目的管理上,应当做好资产管理和设备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故障问题。

残疾人体育健身相关问题研究

残疾人体育健身相关问题研究

残疾人体育健身相关问题研究作者:李彤彤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05期摘要:体育是人类活动无法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加强人们思想意志,增强和锻炼人们体魄,提升人口素质,加强人的社会化水平。

残障人员体育健身事业的有序开展是国家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水平提升的标志。

该文以残障人员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我国残障人员体育锻炼及体育运动的现状。

系统研究了残障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及体育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残障人员身体健康问题的倡议中图分类号:G81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b)-0255-021 残障人员健身概括据不完整统计,中国2018年总人口数量约为13.71亿,而残障人员的数量超过了8500万人。

截止到2018年,我国建立并投入运用的残障人员综合服务设备有2000多个,总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额140亿元以上。

相比我国体育消费总额的1.5万元人民币而言,占整个国家人口总数6.2%的残障人员,在体育投入资金的占比仅仅只要1%的比重。

残障人员的投入应该据更大的比例,因为他们的锻炼健身对设备和场地有更高的需求。

中国为各级残障人员培训了3万名健身教练。

但与估计的2020年10万名残障人员社会体育教练及辅导人员的预期市场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意味着不是所有残障人员都可以得到指导。

残障人员结合会和专业协会在促进残障人员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各个地方残障人员协会4.3万个。

中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及体育运动的残障人员比例从2015年的6.8%上升到9.6%。

但残障人员身体的缘由和场地资源体系存在的问题、经济能力、健身机构和教练员的不完善等依然是限制残障人员参与全民健身的重要要素。

因而要有针对性的措施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残障人员体育事业的开展。

2 残障人员参与健身的问题2.1 自卑心理的影响残障人员不仅是弱势群体,而且还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