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课件-《从“天圆地方”说起》大象版

合集下载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模型修改计划 目的:修改太阳系模型。 分工:探探、究究搜集太阳系的资料;奇 奇、妙妙专门研究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步骤: 1.查找有关太阳系的资料,特别是有关地 球公转的资料,根据资料找出模型的不足之处。 2.准备工具与材料。 3.动手修改模型,再次与同学们交流。
探究奇妙小组 9月6日
返回目录
事实与证据
进入课题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表达与交流 回顾与反思
返回目录
制定研究计划
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钟表,进行深入的研究。先制定 研究计划,争取研究取得成功。
我家有只 旧摆钟,我们 先研究摆钟吧!
返回目录
•谢 谢
返回目录
钟摆的秘密
返回目录
观察摆钟 研究摆的运动 制作摆
返回目录
观察摆钟
观察摆钟的内部结构,看看摆钟是怎样工作的,想想摆
在摆钟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序号 1 2
……
存入时间 9月3日 9月3日
问题银行存折 问题
宇宙有多大? 天空中有多少星座? 每天的星空都一样吗?
提取时间
返回目录
回顾与反思
哪个小组的模型制作得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参观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还有 哪些意见和建议?
返回目录
搜集有关宇宙的信息,回答“问题银行”中的疑问,以 备下节课修改模型用。
秋夜的星座,最好辨认的是东 北方的仙后座。仙后座主要由5颗 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共13张PPT)大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共13张PPT)大象版
三、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层。
五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4、海船远去时,先 是看见船身, 最后 才看不见船的桅 杆。
动手试一试 1、用一只有桅杆的
小船,在地球仪 上模拟航行 。请 同学们观察先看 到的是船的哪一 部分? 2、由此你可以得出 什么猜想?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3、现在,宇航员和地球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 证明了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
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在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在中国古 代,人们认为 天是圆形的, 像一把张开的 大伞覆盖在地 上;地是方形, 像一个棋盘; 日月星辰则像 爬虫一样过往 天空。因此, 这一学说被称 为“天圆地方 说”。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1、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 自己的祖国吗?
2、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 还发现了什么?
3、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 出什么问题?(小组内交
换意见)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5.《. 从“天圆地方”说起 》大象版 (共30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5.《. 从“天圆地方”说起 》大象版  (共30张PPT)

古希腊人对地球的认识
• 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扛在大 鳄鱼背上的一个大沙盘,每 当鳄鱼背痒摩擦沙盘时,就 会地震或火山爆发。
从海洋远方驶来的航船:
从海洋远方驶来的航船: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
• 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 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 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观察船只进港和 出港提出假设:“大地不是平的,而是 球形的。”
月蚀现象:太阳来自地球月球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 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上(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 月食。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2)
•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 形的。
古 人 对 地 球 形 状 的
猜 测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从“天圆地方”说起
上一半下一半,中 间有线看不见。两 头寒,中间热,一 天一夜转一圈。
神五拍下的地球照片:
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 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 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 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无数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材料超市 硬纸 剪刀 笔 橡皮泥
……
谢谢指导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核心
谢 谢 指 导!
纬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是一条条长 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观察后说出纬线的特点: 1、纬线的形状 圆形 2、纬线是否等长
不等长,越接近赤道越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从“天圆地方”说起_大象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从“天圆地方”说起_大象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从“天圆地方”说起_大象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教学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形,引入新课: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模样的?出示课件: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点说”。

b、古人什么缘故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假如我们生活在古代会可不能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估量出来的?出示教学课件: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闻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看,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通过长达3年困难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照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看与提问: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觉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现。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人类在地球上差不多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模样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隐秘。

一样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

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

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制作“宇宙”模型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宇宙的知识?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让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自己动手做一个心目中的“宇 宙”吧!
活动提示
1.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所知道的宇宙知识。 2.尽量选用“材料超市”中的材料,采取剪 纸、绘画、捏橡皮泥等方式来制作。 3.如果所知道的知识有限,我们也可以只制 作宇宙的一部分。
序号 1 2
……
存入时间 9月3日 9月3日
问题银行存折 问题
宇宙有多大? 天空中有多少星座? 每天的星空都一样吗?
提取时间
返回目录
回顾与反思
哪个小组的模型制作得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参观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还有 哪些意见和建议?
返回目录
搜集有关宇宙的信息,回答“问题银行”中的疑问,以 备下节课修改模型用。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的资料。搜集整理资料时, 对那些过时、重复、错误或无关的资料,应筛选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 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 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 一学说。
返回目录
事实与证据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的资料。搜集整理资料时, 对那些过时、重复、错误或无关的资料,应筛选掉。
模型修改计划 目的:修改太阳系模型。 分工:探探、究究搜集太阳系的资料;奇 奇、妙妙专门研究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步骤: 1.查找有关太阳系的资料,特别是有关地 球公转的资料,根据资料找出模型的不足之处。 2.准备工具与材料。 3.动手修改模型,再次与同学们交流。
探究奇妙小组 9月6日

《1_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1[1]

《1_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1[1]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得出结论:
神五拍下的地球照片:
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未解之谜
• • • • • •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海底金字塔之谜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 古人是否还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谈虎色变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区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 ……
• 作业:课后查找地球未解之谜的相关内容进行阅 读。
月蚀现象:
太阳
地球
月球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 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上(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一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第一次环球航行
•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来自9个国家的270名水手,5条船的船队 开始了环球航行。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到南美洲。一路上他 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波涛汹涌,缺水缺食品,特别是缺蔬菜,不少船员 患病。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很多人士却了信心,吵闹着要返航。麦哲伦 十分坚定,他说服大家继续航行。 • 1520年10月,船队终于通过南美洲南端和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 入到“南海”,麦哲伦和船员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时船队只剩下 3 条船了。因为那里风平浪静,被取名“太平洋”,一直沿用至今。他们 继续在太平洋上航行了5个月,于1521年3月到达了菲律宾的棉兰老岛。 在 4 月的一天,麦哲伦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被杀害。他未完成的 航行由埃尔卡诺指挥,从印度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 • 1522 年 9月幸存的 18 名探险者驾着仅存的一艘“维多利亚号”船 回到了西班牙,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不容置 疑的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

五年级科学上册 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 大象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 大象版

1从“天圆地方”说起课标要求:通过科学学习,知道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的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出示教学课件: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

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 》 大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 》 大象版


7.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 国、热 爱学习 、遵守 纪律、 团结友 爱等方 面的入 学常规 教育和 良好学 习习惯 的养成 教育。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次环球航行
•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来自9个国家的270名水手,5条 船的船队开始了环球航行。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到 南美洲。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波涛汹涌,缺水缺食品 ,特别是缺蔬菜,不少船员患病。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很多人 士却了信心,吵闹着要返航。麦哲伦十分坚定,他说服大家继 续航行。 • 1520年10月,船队终于通过南美洲南端和火地岛之间的 海峡,进入到“南海”,麦哲伦和船员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时船队只剩下3条船了。因为那里风平浪静,被取名“太平 洋”,一直沿用至今。他们继续在太平洋上航行了5个月,于 1521年3月到达了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在4月的一天,麦哲伦 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被杀害。他未完成的航行由埃尔卡 诺指挥,从印度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 • 1522年9月幸存的18名探险者驾着仅存的一艘“维多利 亚号”船回到了西班牙,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 球航行,用不容置疑的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全椒县十字小学 执教者:胡业义
一、古时候,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目中的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 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在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在中国古 代,人们认为 天是圆形的, 像一把张开的 大伞覆盖在地 上;地是方形, 像一个棋盘; 日月星辰则像 爬虫一样过往 天空。因此, 这一学说被称 为“天圆地方 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 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 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球形的。
认识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吗?关于地球仪,我 们还发现了什么?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
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部分平均厚度约 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
浆的发源临地财,勿但苟它得的,大临部难分勿是苟固体。大多数 免
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最
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 我们生活在古代,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人们通过哪些事 实与证据推测出地球的形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 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他观察到海里的船靠近时总是先看见桅 杆、后看见船身,而远离时正好相反。
高可达5000℃。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 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 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则可能是固态物质。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提示: 1.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
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免 2.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3.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五年级科学课件-《从“ 天圆地方”说起》大象版
2020/9/8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认识地球仪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古时候,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印度盛产大象,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像 个圆盾,由3头大象驮着,大象站在海龟 背上,海龟又站在眼镜蛇的身上。
古埃及人更相信神灵,认为大地是身 佩植物斜卧的男神,天空是一个由大气 之神浮托着的女神,太阳神每天乘船在 天空中往来穿行。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认识地球仪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赤道线
将地勇球于分开为始南,北才半能球找到成 功的路
经线 纬线
能够准确标定地球表面某点的具体位置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 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临爆财发勿等苟,得,临难勿苟

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 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古时候,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 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 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关于地球的形状,每个古代民族都有自己的感觉和判断:
古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 古希腊诗人荷马把大地想象成一个盾形的大盘子,河流和海洋从四周 围绕着大地,天穹就像扣在盘子上的铜碗; 古代俄罗斯人说驮着大地的是3头巨大的鲸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