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算机专业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和启示

合集下载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及启示1. 多元化的资源:美国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如职业生涯咨询服务、校园招聘会、实习机会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2. 个性化的指导:美国高校注重个性化的指导,为每位学生制定独特的职业发展计划。

学生可以与职业指导员一对一交流,讨论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从而得到量身定制的建议和支持。

3. 实践导向的教育:美国高校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志愿服务和研究项目等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4.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美国高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不断更新知识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他们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职场的变化和挑战。

以上特点给我们启示如下:1. 强调个人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

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考虑个人的优势和目标,并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多元化的经验积累: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经验和视野。

通过实习、志愿服务或研究项目等,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3.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应该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4. 强调终身学习: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要意识到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职场的变化和挑战。

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培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多元化资源、个性化指导、实践导向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比较

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比较

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比较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国和美国成为了引领全球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强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围绕着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比较和探究。

一、追赶和超越回首20年前,中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与美国相比,无疑是处于绝对的差距之中。

然而在近十年来,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经在应用层面上追赶美国,与之相比,中国在人才、技术和产业应用大面积薄弱的问题,更多的是源于我们的起点低,但有了目标,事业前进的急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但是,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和美国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美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先进的教育系统和人才培养机制、产业创新等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

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世界领先的技术研发和商业实践中心,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而中国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需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探索和打破国际技术的瓶颈,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二、技术立足点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前景中有一些显著的不同。

美国是计算机科学的发源地,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美国的计算机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实用性和商业化为目标,尤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往往具有快速创新,市场开发和营销等多方面的优势。

同时,在国家的投资和政策导向上也存在较大的引导和盘算。

而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中国独特的互联网生态环境,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市场环境,为科技创新和市场用户的需求提出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机会。

同时,中国生产成本的优势也吸引了很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进而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

这种互动合作方式,成为了中国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

三、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两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美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及启示

美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及启示

2021年5月20日*该文为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视野下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和策略的国际比较研究”(19YJA880059)、2019年度大同市软科学项目“大同市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189)、2019年度大同市科技计划平台项目“运用信息化促进大同市教育精准扶贫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建设”(2019201)的研究成果投稿网址:摘要关键词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从资金和硬件设施援助的相关政策、软件和优秀教育资源帮扶的相关政策与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三个方面对美国教育信息化扶贫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解读。

并基于上述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五个启示,以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扶贫政策教育信息化NETP美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及启示*王丽珍1蒋仁木2(1.山西大同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山西大同,037009;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教育扶贫项目,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1]。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2]。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3]。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

同时,如何利用信息化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美国计算机科学硕士毕业回国好找工作嘛?

美国计算机科学硕士毕业回国好找工作嘛?

美国计算机科学硕士毕业回国好找工作嘛?美国计算机专业回国后的就业前景如何,关键看学生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下面小编就美国计算机科学硕士留学后就业前景为大家从就业方向,国内就业趋势等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该专业就业方向1、销售或者技术支持:主要跟客户打交道,跟商人没什么区别。

技术还会学,但就是点皮毛,用来跟客户“涂龙”用。

工作压力大,但是如果业绩好,收入上升得很快。

这类人员还是很需要得。

本科生原则上就能应付。

但这几年招硕士得也越来越多了。

2、产品开发:主要就是译码。

国内所谓作技术主要是指这个。

电信行业,金融行业什么都有。

还有就是在外企做测试和普通开发。

本科生有个2,3千。

硕士有个4, 5千。

如果进外企,做这行可以给到8千以上。

这个需求还是很大的。

不过都是廉价劳动力。

国企倒反而累一些。

外企福利待遇很好。

收入稳定,工作压力比起做销售小很多。

3、研究:这个至少得是硕士毕业。

可以留校当老师,或者去微软研究院这样真有作研究,还有就是进中科院计算所或者软件所的。

这个总体数量比较小。

很多有研究潜质的人去了国外。

美国计算机专业国内外就业前景到底有没有区别?1、美国留学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之国内计算机专业在中国职业市场中属于高薪专业,就业市场非常需要计算机专业的人才。

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正在崛起的各种其他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人才。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所以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非常重要。

据悉,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在未来5年内对支付宝投入50亿元,主要用于全球范围的人才招聘以及技术升级改造等领域。

支付宝负责人也表示,将会与多家高校联合办学,直接参与人才培养。

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曹光荣介绍,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设置太多,很多学校都在搞,但质量上有非常大的区别。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高校能否与企业合作,给学生很多的动手机会,这样才会有很多经验,不会毕业出来什么都不会。

美国博士留学有什么优缺点

美国博士留学有什么优缺点

美国博士留学有什么优缺点去美国读博的人数在不断上升,那么美国博士留学的优缺点是哪些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美国博士留学优缺点国内硕士毕业后出国读博士是优势:1.申请难度减小这的确是事实,硕士毕业出国的同学基本不存在海申的情况,大家申请学校的数目基本都在10个以内,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对申请材料准备的精心程度,也能对学校的program做到针对性很强的申请。

当然,申请学校数目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硕士阶段已有一定研究基础,不太会漫无目的的转方向。

这对于提高录取率确实是有好处的。

另外,硕士阶段对本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入,使得各种学术套成为可能。

另外,在平时研究的过程中,有的申请者就已经锁定了自己的目标教授(通过读文献,参加会议等途径),这样导致申请者的研究背景和所申请学校目标教授的匹配度较高,提高了命中率(如果该教授招人)。

硕士阶段研究背景,实验背景的丰富也不是本科生仅仅在实验室待一段时间能够相比的,这样做出来的CV内容更加丰富,对为何要申请的阐述也更加有目的性,更加reasonable。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硕士一般都会有一些发表的科研论文,这也是充实CV的一大硬指标之一。

2.可申请的program变多美国部分学校要求申请者具有硕士学位,否则只能申请MA/MS。

欧洲部分国家(德,荷等)均要求PHD项目申请者具有硕士学位。

一个较为具体的例子就是每年的PhD workship China招生学校基本都要求具有硕士学位才能申请。

硕士毕业生可以通过拿到欧洲国家录取函然后申请CSC奖学金的方法去欧洲读PHD,这个途径本科生基本很难走通(因为较难拿到欧洲学校的录取信)。

3.读PHD的盲目性减小硕士申请出国的人数明显比本科生少很多,因为很多本来希望出国的人读了硕士后发现了自己更希望走的道路,就不再坚持出国,有效减少了本科生申请PHD的“盲目性”,中途quit PHD的可能性变小。

多数硕士毕业还继续申请的人一般来说对于科研这条路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这样学起来也不会觉得太痛苦。

美国留学计算机博士专业申请条件

美国留学计算机博士专业申请条件

美国留学计算机博士专业申请条件很多学生会选择去美国读计算机博士,那么美国计算机博士专业的申请条件有哪些呢?和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国计算机博士专业申请条件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美国计算机博士专业申请条件GPA根据历年的实际经验,成功申请TOP10计算机专业的GPA一般都在3.6以上,个别学校的入学新生平均GPA可达3.8。

TOEFL/GRE不少学校有对TOEFL单项是有限制的,而且一些学校对录取学生的TOEFL成绩的要求很高。

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TOEFL成绩底线为100分,实际经验是前十名的计算机专业往往要达到110+。

而GRE,除了要参加GRE General Test以外,建议申请者尽量参加GRE计算机专项考试(GRE Subject Test),以体现自己的专业实力,获得学校的青睐。

推荐信/PS(SoP)在申请美国博士留学中,推荐信其实是很受看重的,如果有比较强的support的话(看你的推荐人,以及里面的写法)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的推荐人牛,或推荐老师很负责或你的内容组织的好的话,还是比较重要的。

本科背景事实上,不管在国内还是美国,背景,也就是你的毕业学校,都非常重要,传统名校/常青藤毕业的学生在择校/工作等方面确实比一般其他学校的受到更好的照顾。

重要的奖励或荣誉国外教授最青睐的荣誉/奖项就是数模竞赛和数学竞赛了,当然是全国级的,世界级的更好。

其它比较重要的经历如MSR等的研究经历也还不错。

此外可能一些重要奖学金,大公司的研究实习经历也会起到一些作用。

发表的论文论文是未来导师看到你身上学术潜力的基本材料。

虽然用论文来衡量一个人的研究能力未免太绝对,但目前主要是这样。

这里的论文主要是指国际会议的英文论文,如果是地区性的说服力就不大。

由于CS软件工程方向的特点,当前本学科几乎所有重要的论文基本都发表在国际会议上,主要是各领域的顶尖会议;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我们国内的CS软件工程申请者能在这些顶尖会议上发表论文,但至少在一些比较正规的会议上有文章绝对会大大增加你的录取机会。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高级学位,获得该学位需要完成一定的研究工作并提交博士论文。

下面将简要介绍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的特点在于其深入研究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相比,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更加注重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与创新。

通过研究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博士生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在各个实际领域的应用方法,能够将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博士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博士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调研和实践能力,能够提出独立、创新的研究课题,并通过实验和测试验证其可行性。

此外,博士生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并向学术界和行业界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一般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写作。

在课程学习方面,博士生需要修习一定数量的专业课程,其中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通过课堂学习,博士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科研工作是博士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士生需要选定一个研究课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工作,并根据研究成果撰写博士论文。

博士生还需要向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汇报研究进展,并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博士学位是进入高级研究职位和学术界的基本门槛。

在科研机构或大学任教,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需要具备博士学位。

其次,博士学位可以提高个人的专业实力和竞争力。

在同等条件下,博士学位可以成为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使其更容易获得高级职位,如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顾问。

计算机科学教育的特点

计算机科学教育的特点

计算机科学教育的特点
1. 计算机科学教育那可真是充满新奇啊!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科技宝盒。

你看,让孩子们学习编程,就像给了他们一把创造神奇世界的钥匙,他们能自己动手做出有趣的小游戏,哇塞,多棒!
2. 它特别注重实践呀!这可不是纸上谈兵哦。

好比学习骑自行车,光看理论可不行,得实际去骑。

在计算机科学教育里,学生们要亲自去敲代码、去尝试,才能真正掌握。

3. 还有啊,计算机科学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呢!简直就像一列飞速前进的列车。

今天的新技术,明天可能就进课堂了,得时刻跟着时代的步伐跑呀,跟不上可就落后啦!
4. 它多有挑战性啊!就如同攀登高峰一样。

面对那些复杂的算法和代码,得鼓起勇气去挑战,一旦攻克,那成就感爆棚啊!
5. 计算机科学教育也很有趣味性呀!想想看,通过编程让机器人跳舞,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那不是学习,简直是在玩耍中收获知识嘛!
6. 而且啊,它能激发无限的想象力!可以说像是给了你一双翅膀,让你在数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孩子们可以创造出他们脑海中任何奇幻的东西。

7. 计算机科学教育还特别有启发性呢!就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

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能力多重要呀!
8. 最后呀,不得不说计算机科学教育对孩子们的未来太重要啦!现在哪个行业离得开计算机啊?它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呀!
总之,计算机科学教育充满了魅力和机遇,一定要好好重视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8美国计算机专业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和启示——以麻省大学为例谈美国博士生课程教育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李 欢/文1 美国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研究生培养概况美国麻省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阿默斯特校区(以下简称麻省大学)是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系统五个校园中的主校园,是美国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该校创办于1863年,坐落在美国东部美丽的新英格兰地区。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于1964年,其研究生教育也有超过40年的发展历史。

由最初的3名教授发展到现在拥有43名教授,其中包括9名ACM 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院士(Fellow)、4名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院士、5名人工智能学会(AAAI)院士和2名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院士。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在人工智能、网络与分布式系统、计算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作为美国知名的计算机系,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下一代能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计算机科学家”(/grads/msphd-requirements)。

在这个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该系非常注重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Original Research)的能力的教育宗旨,该系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课程计划,以培养学生坚实而作者简介:李欢(1970-),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实时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

▲ 作者(左五)在麻省大学和导师Prashant Shenoy(左三)及实验室成员合影149广博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每年大约会收到1000份左右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的申请,攻读其博士学位,而录取的人数一般保持在30名左右。

完善和严格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开放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为全美最具有竞争力的计算机院系之一。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招收两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和直博研究生。

只有在美国其他大学获得相应计算机硕士学位,并修完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认可的相关课程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学生在录取后必须经过硕士/博士的连续培养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无论哪种形式,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培养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和博士生研究阶段。

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养和基本研究能力训练。

学生只有在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论证,成为正式博士候选(PhD Candidate)人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博士论文研究阶段学习。

以下是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1)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 advisor(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研究)(2) Satisfy 6 Core Requirements (完成6门核心课程的要求)(3) Complete 42 course credits (core courses taken to satisfy core requirements are included)(完成42个课程学分,其中包括核心课程的学分)(4) Complete a 6-credit MS Project (完成6个学分的硕士研究项目)(5) Graduate with an M.S. Degree(申请获得硕士学位)(6) Pass the Department QualifyingExam- Portfolio(通过博士资格考试)(7) Form a Committee(成立答辩委员会)(8) Propose a Thesis(提交博士开题报告)(9) Complete 18 Dissertation Credits (完成18个学分博士论文)(10) Pass the Teaching Assistant Requirement(完成助教的工作要求)(11) Pass the Residency Requirement (at least 9 credits in back-to-back semesters) (完成连续两个学期修9个学分的要求)(12) Defend and Submit a Thesis (博士答辩和提交博士论文)本文将以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为例,探讨美国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的特点,以期为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专业博士生教育提供借鉴。

2 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掌握牢固而广博的基础知识,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要求每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修完6门博士核心课程,而且成绩必须达到B+以上。

这些核心课程分别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三大领域:理论(Theory)、系统(Systems)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设置具体如下:(1) 理论核心课:计算理论(Computation Theory)、高级算法(Advanced Algorithms)(2) 系统核心课:有三组课程,分别是: z 编译技术(Compiler Techniques)、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Modern Computer Architecture)z 数据库设计和实现(Database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高级计算机网络(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ing)、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z 高级软件工程I(AdvancedSoftware Engineering: Synthesis and Development)、高级软件工程II(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s) (3) 人工智能核心课程:高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人学(Robotics)、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不确定环境下的推理(Reasoning and Acting under Uncertainty)、增强型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可以在六门核心课程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为了加强理论基础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无论哪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必须修完两门理论核心课程和一门高级人工智能课程,同时,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修其他三门核心课程。

例如,一个系统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除了修完以上两门理论和一门人工智能课程以外,还必须修完来自于系统方向不同组的三门系统方向的课程;而一个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生则必须修完另外两门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课程和一门系统方向的核心课程。

每门核心课程由教师讲授一学期,其中每星期2次课,每次2小时,3个学分。

根据内容不同,每门课程一般要安排5~8次书面作业、1次期中考试和1次期末考试。

其中,对系统方向的课程来说,每个章节完成后一般还有一次课程项目设计(Course Project),主要要求学生实现相应的算法和进行性能评价。

由于核心课程要求高,课程学习内容多,导师和系里150会建议学生每学期选学不超过一门的核心课程,所有6门核心课程则在三年内完成。

如果成绩没有达到B+,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允许学生重修该核心课;但是,如果学生在规定的博士资格考试申请时间前没有通过全部的6门核心课,则不再具备继续攻读博士的资格。

严格的核心课程作业、考试制度和淘汰制度,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了计算机科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勤奋刻苦的专研精神,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入实际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灵活而完善的博士生选修课程体系是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扎实和精深的基础知识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新问题的探索精神及能力。

如果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学科领域的重要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技术,是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选修课的设置则是对学科基本知识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了解并探索前沿研究方向,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做法是,在博士研究阶段,除了要求学生完成18个学分(6门)的核心课程学习以外,还要求完成24个学分(8门)的非核心课程(或称为选修课)学习。

这些选修课大多是关于本学科及相关专业前沿领域近3~5年的新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或新技术的相关内容的介绍,一般由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提出新的课程计划,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目标自由选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授会将许多新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同时,通过2~3个课程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各种探索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由教授主讲的传统方式,也可以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方式。

以教授为主讲的教学模式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下着重描述以讨论为主的选修课教学模式。

以讨论为主的Seminar 是美国计算机院系的教授最常用的选修课教学模式。

Seminar 的课程设置没有固定模式,但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程的选题一般是近年新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课题。

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自近年来该领域顶级国际会议的专题论文。

第三,课程内容的组织由教师完成。

教师在确定题目后,一般会根据论文的情况将讨论的内容分为多个子专题,每个子问题由3~4篇论文组成。

课程的开始一般是综述性的论文或在该领域出现的最早的学术论文,其目的是探讨该研究方向出现的新的应用背景需求和所带来的新的挑战。

其后的每个子专题则将对具体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第四,选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在20~30人左右,而且通常是由学完了核心课程以后的高年级博士生组成。

学生人数太少,论文的覆盖面可能太小;学生太多,可能导致讨论的深度不够。

同时,只有学完了基本理论后,学生才有可能具备较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Seminar 的学习讨论中,找到新的研究问题也是该课程设置的重要目的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