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doc
教育部教师工作量标准

教育部教师工作量标准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2009.12.15)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34周计算)(一)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0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每周课时12-14节;计算机﹑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4节。
(二)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2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音乐﹑美术每周课时16节。
小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小学教师工作量要求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年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节以上。
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扣1分。
(兼任学校两基工作,计为3-4课时;专职普九工作计为满工作量)。
跨科目情况: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加0.5课时;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加1课时。
实验室工作:一类实验室:生物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二类实验室:生化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
(中心学校按班级计算6-12个班级计4课时;12-18个班级计5课时;18-24个班级计7课时;24-36个班级需专职一人)。
图书管理员:36个教学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学班计7课时;24-18教学班计5课时;18-12个教学班计4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计3课时。
会计满工作量﹑出纳半工作量。
教辅八员:36个教学班以上3人,24个教学班以上2人,16个教学班以上1人,16个教学班以下兼职。
团队工作:36个教学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个教学班4-3课时,12个教学班以下2课时。
学校领导工作量要求1.教学班在24个以上的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代课2-3节。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2009.12.15)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34周计算)(一)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0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每周课时12-14节;计算机﹑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4节。
(二)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2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音乐﹑美术每周课时16节。
小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小学教师工作量要求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年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节以上。
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扣1分。
(兼任学校两基工作,计为3-4课时;专职普九工作计为满工作量)。
跨科目情况: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加0.5课时;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加1课时。
实验室工作:一类实验室:生物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二类实验室:生化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
(中心学校按班级计算6-12个班级计4课时;12-18个班级计5课时;18-24个班级计7课时;24-36个班级需专职一人)。
图书管理员:36个教学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学班计7课时;24-18教学班计5课时;18-12个教学班计4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计3课时。
会计满工作量﹑出纳半工作量。
教辅八员:36个教学班以上3人,24个教学班以上2人,16个教学班以上1人,16个教学班以下兼职。
团队工作:36个教学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个教学班4-3课时,12个教学班以下2课时。
学校领导工作量要求1.教学班在24个以上的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代课2-3节。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34周计算)(一)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0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每周课时12-14节;计算机﹑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4节。
(二)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2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音乐﹑美术每周课时16节。
小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小学教师工作量要求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年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节以上。
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扣1分。
(兼任学校两基工作,计为3-4课时;专职普九工作计为满工作量)。
跨科目情况: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加课时;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加1课时。
实验室工作:一类实验室:生物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二类实验室:生化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
(中心学校按班级计算6-12个班级计4课时;12-18个班级计5课时;18-24个班级计7课时;24-36个班级需专职一人)。
图书管理员:36个教学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学班计7课时;24-18教学班计5课时;18-12个教学班计4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计3课时。
会计满工作量﹑出纳半工作量。
教辅八员:36个教学班以上3人,24个教学班以上2人,16个教学班以上1人,16个教学班以下兼职。
团队工作:36个教学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个教学班4-3课时,12个教学班以下2课时。
学校领导工作量要求1.教学班在24个以上的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代课2-3节。
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 学 工 作 量 计 算 方 法一、教学工作量计算内容教学工作量是指面向我校计划招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函授生、研修生、短训班等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工作量,已领取酬金的教学任务不计算教学工作量。
二、理论教学、研究生指导和学科建设工作量计算方法1. 课堂教学11K G ⨯=计划学时数(1) 课程包含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授课对象包括各类学生。
(2) G 1含讲课、辅导、批改作业及读书报告、考试效果自评与总结汇报等全部教学活动。
(3) K 1根据下式计算⎪⎪⎩⎪⎪⎨⎧>-⨯+≤≤<≤<=30)30(01.00.13020,0.1205,8.05,6.01n n n n n K (n 为学生人数)说明:● 由学校或学院备案(立项)且实际应用双语教学的课程, K 1在上式计算的基础上增加0.3。
● 课程辅导教师(限定为助教或首次开本门课程的讲师)取0.3 K 1, 辅导教师必须随堂听课, 相关主讲教师必须对辅导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和培养, 博士生作为辅导教师, 不计工作量, 学院给予适当补助。
● 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补助80学时/年, 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 补助160学时/年, 补助学时由责任教师掌握, 责任教师必须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 并保证教学质量。
● 教学效果分为三档(A 、B 、C ),K 1在上式计算的基础上A 档增加0.3,B 档不变,C 档减少0.3。
2. 指导研究生千元分元)当年研究生培养费(千/202⨯=G(1) 2G 系指一年的研究生指导工作量。
(2) 工作量中包括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辅导、开题报告、中期评定、教学及科研实践、论文审阅等。
(3) 研究生指导小组内的工作量分配由招生教师负责分配。
(4) 指导博士生计考核工作量,其工作量不参加年底的分配。
3. 指导毕业设计33K G ⨯⨯=周数人数(1) 3G 含毕业论文的布置、指导、设计报告、论文的审阅等。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2009.12.15)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34周计算)(一)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0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每周课时12-14节;计算机﹑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4节。
(二)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2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音乐﹑美术每周课时16节。
小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小学教师工作量要求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年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节以上。
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扣1分。
(兼任学校两基工作,计为3-4课时;专职普九工作计为满工作量)。
跨科目情况: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加0.5课时;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加1课时。
实验室工作:一类实验室:生物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二类实验室:生化1人满工作量,化学1人满工作量,物理1人满工作量。
(中心学校按班级计算6-12个班级计4课时;12-18个班级计5课时;18-24个班级计7课时;24-36个班级需专职一人)。
图书管理员:36个教学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学班计7课时;24-18教学班计5课时;18-12个教学班计4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计3课时。
会计满工作量﹑出纳半工作量。
教辅八员:36个教学班以上3人,24个教学班以上2人,16个教学班以上1人,16个教学班以下兼职。
团队工作:36个教学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个教学班4-3课时,12个教学班以下2课时。
学校领导工作量要求1.教学班在24个以上的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代课2-3节。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为了更好地调动全体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依据《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办字〔2010〕20号),结合我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我院教育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
一、讲课工作量讲课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命题、阅卷等教学环节。
教师必须认真完成好讲课的各教学环节工作,在授课期间,每周至少安排一次辅导答疑;专业基础课教师每次批改作业数不应少于学生数的1/2,专业课要求全部批改。
1、课堂教学工作量M=H1×K其中:M-标准学时;H1-计划理论教学时数。
不含实验教学时数,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见实验课工作量计算办法;K—综合系数;K=K1×K2×K3K1-重复课系数。
K1=0.8,重复课是指同一教学大纲、同一学时类型,同一层次的学生学时相差在6学时范围内的课程;K2-合班系数。
对于采取一个班上课的K2=1;对于2合班上课的K2=1.3;3合班上课的K2=1.5;4合班上课的K2=1.65,对合班数达到5及以上的,每增加一个班系数增加0.1,但合班数大于8的K2=2。
要求同一专业的同一门课不得拆成三个及以下自然班组成的小班上课,但实验课、外语课、工程图学课或因课程性质以及招生规模限制必须小班上课的除外;基础课、公共课均要安排合班上课;部分专业的技术基础课能安排合班课的必须安排合班上课。
对同一专业的同一门课程因人为因素拆成小班上课的其合班系数在原系数基础上乘0.8计算。
军事理论课、形势与任务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等,1个班上课的K2=0.4;2合班上课的K2=0.6;3合班上课的K2=0.8;4合班上课的K2=1.0;5合班上课的K2=1.2,6合班上课的K2=1.4,合班数大于6的K2=1.5。
K3-双语课系数(双语课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用外语授课比例大于50%的课程,含全外语上课的课程),K3=2,非双语教学的课程K3=1。
安徽小学老师工作量标准

安徽小学老师工作量标准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课时以上。
跨科目情况:跨年级同一科目,每周加0.5课时;跨年级不同科目,每周加1课时。
实验室工作:6-12个班级计4课时;12-18个班级计5课时;18-24个班级计7课时;24-36个班级需专职一人。
图书管理员:36个教学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学班计7课时;24-18教学班计5课时;18-12个教学班计4课时;12个教学班及以下计3课时。
会计满工作量﹑出纳半工作量。
教辅人员:36个教学班以上3人,24个教学班以上2人,16个教学班以上1人,16个教学班以下兼职。
团队工作:36个教学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个教学班4-3课时,12个教学班以下2课时。
学校领导工作量要求1.教学班在24个以上的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代课2-3节。
2.教学班在12个以上24个以下的中学校长,每周要求代课2节,每学年听课36节;党支部书记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6节,并尽可能兼课。
3.6个以上12个以下的教学班的中学校长,每周要求代课4节,每学年听课26节。
4.6个以下(含6个)的教学班的中学校长,每周要求代课6节,每学年听课36节。
5.500个人以上的小学校长每周要求代课2节,每学年听课36节。
6.200个人以上500个人以下的小学校长每周要求代课6节,每学年听课36节。
7.200个人以上的小学校长每周代课6节,每学年听课36节。
工作量计算办法

附件五:本专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下述计划学时数为教学实施计划中的学时数,学生班人数为35人左右,每班增学生10人,按比例增0.1系数。
1、讲课(含备课、讲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查、考试等)工作量K 1=计划学时数×系数M 1 M 1 =1+0.5×(班级数-1)+L 1 说明:(1) L 1=(学生数-班级数×35)/100注:(学生数-班级数×35)只取够10的整数倍的人数。
(2)自然班学生数小于35人时,系数M 1=1。
(3)无助教的主讲教师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4)有助教的主讲教师必须完成一个班的习题课和批改作业。
(5)助教每辅导一班从主讲教师授课系数中扣减0.3。
(6)重复课工作量按教学工作量系数的0.9计。
(7)新开课(或开新课)工作量=1.2 K 1 。
新开课,是指教师本人第一次开课。
开新课,是指我校现行专业未开过的或内容与体系均不相同的课程。
2、助课(含随班听课、上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或考查等) 工作量K 2= 计划学时数×班级数×0.3。
说明:(1) 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2) 各助课环节系数分配比例由院长决定。
3、体育课教学体育课按计划学时×体育教学班(含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测验考试等) 4、制图(除讲课的各项要求外,含课后的两小时辅导)工作量=计划学时数×[系数M 2 +(班级数×0.2)]系数 M 2= 1+ 0.5×(班级数-1)+L 2 说明:(1) L 2=(学生数-班级数×35)/50注:(学生数-班级数×35)只取够5的整数倍的人数。
(2)自然班学生数小于35人时,系数M=1。
2(3)助教每辅导一班从主讲教师授课系数中扣减0.3。
5、实验班(指单班授课的课程)讲课工作量=工作量K×系数系数=21×系数系数=2助课工作量=工作量K2说明:系数根据相关文件作调整6、双语教学工作量=工作量K×系数系数=21说明:系数根据相关文件作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数为教学计划周数减一,最后一周为答辩)
毕业答辩
G=学生数×K
K=1;n=学生数
此项为参与答辩教师的集体工作量。
论文评阅
G=学生数×K
K=1;n=学生数
每评阅一本1教分。
课程设计等
G=周数×K×n
K=0.5;n=学生数
实验室开放
G=学时×K×n
K=0.04 ;n=学生数
1.实验室开放以学生科技活动小组形式进行。
2.助课教师完成习题课讲解、课后答疑、作业批阅、辅导等工作。
命题
监考
批阅
1.命题每套4教分。
2.监考一次1.6个教分。
3.批阅试卷1份0.1教分。
1.命题每套含A、B卷各一及标准答案。
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
环节
计算办法
系数值
说明
实验教学
上机类:G=学时×K×n;
K=0.02;n=学生数
1.以周为单位独立设课的实验课一周按16学时计算。
3.教师课堂教学总工作量为1、2两项之和(体育课只有第1项)。
4.开新课指的是以前学校从未开设过的课程。
5.含在理论课中的实验教学部分,按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
6.选修课程按一般课系数计算。
1.一般课K=1.0
2.开新课K=1.2
3.体育课K=0.9
助
课
K=0.5
1.助课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分)按所助课程的学时乘系数K计算,不占主讲教师教学工作量。
2.批阅报告、作业,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每生每学时增加工作量0.005教分。
3.电工电子实训按实验课计算。
4.数控实训工作量按实验课计算。
5.听力按理论课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
6.上机类实验每次授课不超过两个班型,其它类实验每次授课不超过一个班型。
7.实验室专职人员每人20教分。
其它类:G=学时×K×n;
K=0.03;n=学生数
教学准备:G=本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工作量总和×K
K=0.1
实习பைடு நூலகம்
G=周数×K×n
普通实习:K=0.4
野外实习、井下实习:
K=0.5
金工实习:K=0.2
n=学生数
此项为实习总工作量,包括实习准备、实习指导、评阅成绩等。
军训
G=周数×K×n
K=1;n=班级数
毕业设计
G=周数×K×n
课堂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
环节
计 算 办 法
说 明
讲
课
课程系数K
1.课堂教学工作量(教分)按授课学时乘系数K计算(课堂习题课含在总学时中,不再单独计算)。
2.课后答疑、作业批阅、辅导等工作量计算公式按:学时数×k1×n。其中: n=学生数;制图课程: k1=0.006,其它课程 k1=0.004,一组授课学生数超过120人后,超过部分k1减半。
2.开放学时由教学单位申请,教务处审批。
学科竞赛奖励
工作量=奖项数×K
国家级获奖:K=60、50、40;
省级获奖:K=30、20、10
指由国家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