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报告操作手册簿

合集下载

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

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

附件6: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一、监测点二、仪器与材料1、PM中、大流量采样器:切割粒径Da50=〔2.5±0.2〕μm;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为σg=1.5±0.1;采样流速≥100 L/min。

每个采样点至少配备3台中、大流量PM采样器〔1台用于玻纤滤膜采样、1台用于石英滤膜采样、1台备用及进行平行样测定〕。

2、采样亭〔棚〕:采样亭〔棚〕上部有挡板,用于遮蔽雨雪;上部挡板与进气口距离距离≥0.5m,四周采用百叶窗结构,便于周围空气正常流动;下部具有排气孔,采样器排气孔可以直接通向采样亭〔棚〕外;采样器进气口距离地面高度≥1.5m;多台进气口间距离约为1m。

以下图是采样亭设计的一个实例。

图1 采样亭结构图3、滤膜:直径90mm,包括玻璃纤维滤膜和石英纤维滤膜。

滤膜对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7%;在气流速度为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的失重不大于。

➢玻璃纤维滤膜:用于PM质量浓度及多环芳烃成分分析。

➢石英纤维滤膜:用于PM重金属和阳阳离子成分分析。

4、分析天平:感量0.01mg。

5、静电去除器:用于滤膜称量前去除静电。

6、滤膜保存盒:用于存放滤膜,应使用对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惰性材料制造,对滤膜不粘连,方便取放。

7、恒温恒湿箱〔室〕:箱〔室〕内空气温度在〔15-30〕℃范围可调,控温精度±1℃。

箱〔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室〕可连续工作。

8、流量计:对≥100 L/min流量的测量误差≤2%。

9、PM采样器流量校准连接器:用于连接PM采样器与电子流量计,进行实际采样流量的校准。

10、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空气温度,校准采样器温度测量部件;测量范围〔-30~50〕℃℃。

11、气压计:用于测量环境大气压,校准采样器大气压测量部件;测量范围〔50~107〕kPa,精度:±0.1kPa。

PM2.5检测方法

PM2.5检测方法

医药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XXX 学号:XXX 授课教师:XX摘要:随着工业的开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大气颗粒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大气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

研究明确,大气颗粒物中的PM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本文就PM2.5的定义、危害、监测技术、相关标准,以与防治手段等进展了介绍。

关键词:;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微量振荡天平法1、引言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来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TotalSuspendedParticle),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PM .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更大。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与分析方法: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大小的颗粒物,PM2.5是其中较细小的那局部。

要想测定PM2.5的浓度,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把PM2.5与较大的颗粒物别离;第二步:测定别离出来的PM2.5的重量。

目前,各国环保部门广泛采用的PM2.5测定方法有三种: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

这三种方法的第一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第二步。

2、重量法我国目前对大气颗粒物的测定主要采用重量法。

其原理是分别通过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的和PM10被截留在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和PM10的浓度。

必须注意的是,计量颗粒物的单位ug/m3中分母的体积应该是标准状况下〔0℃、〕的体积,对实测温度、压力下的体积均应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环境空气监测中采样环境与采样频率要按照HJ.T194 的要求执行。

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的采样切割装置一般设计成旋风式,它在规定的流量下,对空气中10um粒径的颗粒物具有50%的采集效率、以下为其技术性能指标表。

大气污染PM2.5实验报告

大气污染PM2.5实验报告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二、实验内容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评价因子:PM2.5/PM10) 三、实验步骤1、测定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2、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3、选择现状评价方法(内梅罗污染指数);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四、实验结果1、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序号 地点 PM 2.524小时平均值(μg/m 3)PM 1024小时平均值(μg/m 3)1 大草坪 46.60 97.472 公交总站 46.67 97.473 教学楼一楼阅览室28.60 59.67 4 学院东侧 46.80 97.87 5饭堂一楼门口45.3395.47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序号 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浓度限值 单位一级 二级 5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 )年平均 40 70 μm/m 324小时平均 50 150 6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 )年平均15 35 24小时平均35 753、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内梅罗型:I imax :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 iave :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

取平均值得:I A1 = C A1 / S 01 = 0.621;I A2 = C A2 / S 02 = 0.650 I Aave = 0.636 ;I Amax = 0.650 I A = 0.643I B1 = C B1 / S 01 = 0.633;I B2 = C B2 / S 02 = 0.662 I Bave = 0.647 ;I Bmax = 0.662 I B = 0.655I C1 = C C1 / S01 = 0.422;I C2 = C C2 / S02 = 0.441I Cave = 0.432 ;I Cmax = 0.441I C = 0.437I D1 = C D1 / S01 = 0.624;I D2 = C D2 / S02 = 0.652I Dave = 0.638 ;I Dmax = 0.652I D= 0.645I E1 = C E1 / S01 = 0.604;I E2 = C E2 / S02 = 0.632I Eave = 0.618 ;I Emax = 0.632I E = 0.625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现状监测评价中,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校区的5个大气评价因子评价所得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

全国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

全国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

附件2安徽省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2016年版)一、监测目的通过长期、连续的监测,建立覆盖全省的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网络,逐步开展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揭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开展空气污染(雾霾)特征污染物及成分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分析不同地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雾霾)对居民产生的急性影响和相关疾病患病情况。

二、监测范围和条件(一)监测范围。

在合肥市、马鞍山市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

原则上每个城市以社区为单位设立2个监测点。

中央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资料收集、督导、培训、现场调查、样品采集、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数据录入分析、交通误餐、试剂耗材及仪器校准维修等,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此外鉴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项目工作量大,且调查、监测多占用业余时间,为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资金可以用于人员聘用、相关监测设备租赁及加班补助。

(二)监测点选择条件。

1.监测城市必备条件:已经建立较完善的居民死因登记系统;已设立常规的国控(或省控、市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卫生计生、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建立长期协作机制,相关的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死因等监测资料能够实现共享;实施监测工作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有相关专业人员和基本的测试仪器设备。

2.监测点(社区)选择条件:位于国控(或省控、市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覆盖范围内;常住居民不少于1万人;有社区医院或卫生服务中心。

三、监测内容及要求(一)资料收集。

1. 环境空气质量、气象资料收集:收集2016年全年城市所有国控、省控、市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每日的监测资料,包括:SO2、NO2、PM10、CO、O3-1h、O3-8h、PM2.5。

收集2016年全年城市每日的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等气象指标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值资料,以及风玫瑰图、日降水量、风速等资料。

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

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

附件6: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一、监测点二、仪器与材料1、PM2.5中、大流量采样器:切割粒径Da50=(2.5±0.2)μm;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为σg=1.5±0.1;采样流速≥100 L/min。

每个采样点至少配备3台中、大流量PM2.5采样器(1台用于玻纤滤膜采样、1台用于石英滤膜采样、1台备用及进行平行样测定)。

2、采样亭(棚):采样亭(棚)上部有挡板,用于遮蔽雨雪;上部挡板与进气口距离距离≥0.5m,四周采用百叶窗结构,便于周围空气正常流动;下部具有排气孔,采样器排气孔可以直接通向采样亭(棚)外;采样器进气口距离地面高度≥1.5m;多台进气口间距离约为1m。

下图是采样亭设计的一个实例。

图1 采样亭结构图3、滤膜:直径90mm,包括玻璃纤维滤膜和石英纤维滤膜。

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7%;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的失重不大于0.012mg。

➢玻璃纤维滤膜:用于PM2.5质量浓度及多环芳烃成分分析。

➢石英纤维滤膜:用于PM2.5重金属和阳阳离子成分分析。

4、分析天平:感量0.01mg。

5、静电去除器:用于滤膜称量前去除静电。

6、滤膜保存盒:用于存放滤膜,应使用对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惰性材料制造,对滤膜不粘连,方便取放。

7、恒温恒湿箱(室):箱(室)内空气温度在(15-30)℃范围可调,控温精度±1℃。

箱(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室)可连续工作。

8、流量计:对≥100 L/min流量的测量误差≤2%。

9、PM2.5采样器流量校准连接器:用于连接PM2.5采样器与电子流量计,进行实际采样流量的校准。

10、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空气温度,校准采样器温度测量部件;测量范围(-30~50)℃,精度:±0.5℃。

《2024年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范文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环境质量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尤其在秋季,雾霾天气频发,PM2.5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因其细小的颗粒直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状况及其与气溶胶光学特征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文选取北京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因其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雾霾天气。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现场观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的PM2.5污染及气溶胶光学特征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1)现场观测:利用自动气象站和空气质量监测站收集数据。

(2)实验室分析:对收集的PM2.5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测量。

三、PM2.5污染状况分析1. PM2.5浓度变化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浓度较高,且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其中,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的PM2.5浓度更高。

2. PM2.5来源分析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扬尘等。

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1. 气溶胶光学厚度气溶胶光学厚度是描述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的指标。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较高,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2. 气溶胶粒径分布气溶胶粒径分布是描述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大小分布的指标。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的气溶胶粒径以细粒子为主,这些细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较强,进一步加剧了雾霾天气。

五、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的关系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密切相关。

一方面,PM2.5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大;另一方面,气溶胶颗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也会影响PM2.5的扩散和消散。

PM2.5检测仪-研究报告

PM2.5检测仪-研究报告

作品研究报告摘要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现象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主要由PM2.5、PM10、PM0.1以及重金属镍砷铬铅等颗粒组成。

有关雾霾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伦敦杀人雾在四天内夺走了4000多条人命;还有2013年初北京肆虐横行的雾霾事件,轰动一时。

因此,对PM2.5的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设计采用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由DSM501灰尘传感器测量空气粉尘浓度,LCD12864显示屏显示当前空气粉尘浓度。

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所设定限度启动蜂鸣器自动报警。

实践证明,该系统电路简单、工作稳定、集成度高,调试方便,测试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PM2.5、单片机、粉尘浓度、DSM501、自动检测一、社会意义和社会应用前景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设备不同于以前,它们在性能和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测量技术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广泛地深入到应用工程的各个领域。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现象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主要由PM2.5、PM10、PM0.1以及重金属镍砷铬铅等颗粒组成。

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来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TotalSuspendedParticle),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PM为ParticulateMatter缩写),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更大。

《2024年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范文

《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细颗粒物(PM2.5)污染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大气环境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

因此,本文将对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为后续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1. 主要成分北京地区PM2.5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硫酸盐和硝酸盐则主要来源于气态污染物的氧化转化。

2. 区域特征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由于受到周边地区工业排放、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地区PM2.5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此外,北京地区的交通拥堵和建筑工地等人类活动也会对PM2.5的成分产生影响。

三、北京地区PM2.5的来源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排放是北京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包括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的排放,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排放物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在空气中氧化转化,形成PM2.5。

2. 交通排放交通排放是北京地区PM2.5的另一重要来源。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黑碳等物质对PM2.5的贡献越来越大。

此外,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也会对PM2.5的浓度产生影响。

3. 气象因素气象因素也是影响北京地区PM2.5浓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静稳天气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导致PM2.5的浓度升高。

此外,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也会对PM2.5的传输和转化产生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北京地区PM2.5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碳、元素碳、硫酸盐、硝酸盐等,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 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是北京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其中交通排放对PM2.5的贡献越来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一、监测点二、仪器与材料1、PM2.5中、大流量采样器:切割粒径Da50=(2.5±0.2)μm;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为σg=1.5±0.1;采样流速≥100 L/min。

每个采样点至少配备3台中、大流量PM2.5采样器(1台用于玻纤滤膜采样、1台用于石英滤膜采样、1台备用及进行平行样测定)。

2、采样亭(棚):采样亭(棚)上部有挡板,用于遮蔽雨雪;上部挡板与进气口距离距离≥0.5m,四周采用百叶窗结构,便于周围空气正常流动;下部具有排气孔,采样器排气孔可以直接通向采样亭(棚)外;采样器进气口距离地面高度≥1.5m;多台进气口间距离约为1m。

下图是采样亭设计的一个实例。

图1 采样亭结构图3、滤膜:直径90mm,包括玻璃纤维滤膜和石英纤维滤膜。

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7%;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的失重不大于0.012mg。

➢玻璃纤维滤膜:用于PM2.5质量浓度及多环芳烃成分分析。

➢石英纤维滤膜:用于PM2.5重金属和阳阳离子成分分析。

4、分析天平:感量0.01mg。

5、静电去除器:用于滤膜称量前去除静电。

6、滤膜保存盒:用于存放滤膜,应使用对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惰性材料制造,对滤膜不粘连,方便取放。

7、恒温恒湿箱(室):箱(室)内空气温度在(15-30)℃范围可调,控温精度±1℃。

箱(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室)可连续工作。

8、流量计:对≥100 L/min流量的测量误差≤2%。

9、PM2.5采样器流量校准连接器:用于连接PM2.5采样器与电子流量计,进行实际采样流量的校准。

10、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空气温度,校准采样器温度测量部件;测量范围(-30~50)℃,精度:±0.5℃。

11、气压计:用于测量环境大气压,校准采样器大气压测量部件;测量范围(50~107)kPa,精度:±0.1kPa。

12、硅油或真空脂:使用前需确认不会对滤膜造成污染,不影响多环芳烃的测定。

13、镊子三、采样前准备1、滤膜平衡与称重1.1玻璃纤维滤膜烘烤:用铝箔将滤膜包好,并留有开口,放入马弗炉中400℃下加热5h,目的是去除有机物及增加滤膜韧性。

注意滤膜不能有折痕;石英滤膜不需要烘烤。

1.2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至少24h 后进行称量。

平衡条件:温度(25±1)℃;湿度(50±5)% RH。

记录恒温恒湿箱平衡温度和湿度,应确保滤膜在采样前后平衡条件一致。

1.3滤膜平衡后用分析天平对滤膜进行称量。

天平室的温度和湿度应该与恒温恒湿箱保持一致;称量前应使用静电去除器去除滤膜静电。

记录滤膜质量、编号和天平室温湿度等信息,记录表参见表7-1。

1.4滤膜首次称量后,在相同条件平衡1h 后需再次称量。

当使用中流量或小流量采样器时,同一滤膜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不大于0.04mg为满足恒重要求;以两次称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滤膜称重值,将称量后的滤膜放入滤膜保存盒中备用。

记录表参见表7-1。

2、切割器清洗及涂抹硅油(真空脂)切割器应定期清洗,清洗周期视空气质量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累计采样一个周期(168h)清洗一次切割器;如遇扬尘、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应及时清洗。

应进行清洗的判断标准:切割器截留板上颗粒物成土堆状堆积。

清洗后的切割器应在撞击板表面涂抹一薄层硅油(真空脂)。

3、采样器温度测量示值检查与校准用经校准的温度计检查采样器的环境温度测量示值误差,每次采样前检查一次,若环境温度测量示值误差超过±2℃,应对采样器进行温度校准。

3.1采样器大气压测定示值检查与校准用经校准的气压计检查采样器的环境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每次采样前检查一次,若环境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超过±1kPa,应对采样器进行压力校准。

3.2采样流量检查3.2.1用经校准的电子流量计检查采样流量,一般情况下累计采样168h 检查一次。

3.2.2采样流量测定方法:在采样器中放置一张空滤膜,通过PM2.5采样器流量校准连接器将电子流量计连接到采样器进气口,确保连接处不漏气;启动采样器抽气泵,采样流量稳定后,分别记录电子流量计和采样器的采样工况流量示值;计算采样器流量误差。

3.2.3若采样流量测量误差超过采样器设定流量的±2%,应对采样流量进行校准。

4、样品采集4.1采样点:➢:采样点设置在进行健康影响调查的校园内。

➢采样点周围应避开污染源及障碍物,如食堂、交通道路等。

➢监测高度为(10~15)m,切割器应垂直放置。

➢多台采样器平行采样时,采样器的进气口间距离d=1~2m。

4.2采样时间及频次➢从2015年1月开始监测至2015年2月每月10-16日连续在各监测点进行空气PM2.5采样➢其它遇到雾霾天气连续在各监测点进行空气PM2.5采样➢每天采样时间不少于20小时➢雾霾日以当地天气预报为依据,参考中央气象台预报结果;➢在颗粒物污染严重时,建议一天采集两张滤膜,即在采样10h时更换一次滤膜。

4.3采样操作➢采样时,将已编号、称量的滤膜用无锯齿状镊子放入洁净的采样器滤膜夹内,滤膜毛面应朝向进气方向,将滤膜牢固压紧。

➢将滤膜正确放入采样器后,设置采样时间等参数,采样时间设计20小时,采样流量设计大于100L/分,启动采样器采样。

➢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滤膜,放入滤膜保存盒中,记录采样体积等信息,采样记录表参见表7-2。

4.4样品运输与保存4.4.1样品运输滤膜夹置于密闭袋中避光运输;运输过程中切勿沾湿滤膜。

4.4.2样品保存➢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尽快平衡称重及进行成分提取。

➢样品于4℃密闭、避光保存,需于7日内完成多环芳烃提取;于-15℃以下密闭、避光保存,需于30 日内完成多环芳烃提取。

5、样品分析5.1质量浓度分析5.1.1平衡称重打开滤膜保存盒上盖后,将滤膜保存盒放入放在恒温恒湿箱(室)中,于采样前相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平衡24h,记录平衡温度与湿度。

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用感量为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量滤膜,记录滤膜重量。

同一滤膜在恒温恒湿箱(室)中相同条件下再平衡1h后称重。

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4 mg为满足恒重要求,以两次称量值算术均数作为最终样品质量。

5.1.2质量浓度计算5.1.2.1PM2.5质量浓度计算方法见如下公式:式中:ρ——PM2.5浓度,mg/m3;w2 ——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w1——空白滤膜的重量,g;v0——已换算成标准状态(101.325kPa,273K)下的采样体积,m3。

5.1.2.2PM2.5日均浓度计算5.1.2.2.1单张滤膜采样时,公式8.1计算结果即为PM2.5日均浓度。

5.1.2.2.2同一天前后采集两张滤膜时,按照如下公式计算PM2.5日均浓度:ρ=(ρ1 ×t1+ ρ2 ×t2)/(t1+t2)中:ρ——PM2.5日均浓度,mg/m3;ρ1——第一张采样滤膜计算的PM2.5浓度,mg/m3;ρ2——第二张采样滤膜计算的PM2.5浓度,mg/m3;t1——第一张滤膜采样时间,min;t2——第二张滤膜采样时间,min;5.1.3原始记录保存及结果上报➢需要上报的PM2.5质量浓度监测结果表格见表7-3。

➢PM2.5采样及质量浓度测定原始记录各监测点需自行保存备查。

5.1.4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5.1.4.1监测仪器管理建立监测仪器管理制度,操作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定、校准和维护。

如,天平、恒温恒湿箱、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流量计、分析天平的校准周期均不应超过一年5.1.4.2空白试验5.1.4.2.1实验室空白5.1.4.2.1.1每批大约20张玻璃纤维滤膜取1张进行多环芳烃空白试验,空白中萘、菲<50ng,其他多环芳烃<10ng。

5.1.4.2.1.2每批大约20张石英滤膜取1张进行重金属及阴阳离子空白试验,空白滤膜的测定值不得大于方法的测定下限(测定下限为方法检出限的4倍)。

5.1.4.2.2现场空白:采样过程中应配置空白滤膜,空白滤膜应与采样滤膜一起进行恒重、称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空白滤膜应和采样滤膜一起被运送至采样地点,不采样并保持和采样滤膜相同的时间,与采样后的滤膜一起运回实验室。

5.1.4.2.2.1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2%),否则此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

5.1.4.2.2.2滤膜现场空白的重金属及多环芳烃测定值要求同实验室空白。

5.1.4.3采样前质量控制5.1.4.3.1玻璃纤维滤膜烘烤:用铝箔将滤膜包好,并留有开口,放入马弗炉中400℃下加热5h,目的是去除有机物及增加滤膜韧性。

注意滤膜不能有折痕。

5.1.4.3.2称重前滤膜平衡: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至少24h 后进行称量。

平衡条件:温度(25±1)℃;湿度(50±5)% RH。

记录恒温恒湿箱平衡温度和湿度,应确保滤膜在采样前后平衡条件一致。

5.1.4.4采样过程质量控制5.1.4.4.1滤膜安装前均需进行检查,滤膜应边缘平整、厚薄均匀、无毛刺,无污染,不得有针孔、褶皱或任何破损。

5.1.4.4.2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使用非金属无锯齿状镊子。

5.1.4.4.3每次采样前均需检查采样器的环境温度测量示值误差(应不超过±2℃)和气压测量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kPa),累计采样168h检查一次采样流量(应不超过设定流量的±2%,否则需校准后再进行采样。

5.1.4.4.4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

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系统无漏气时,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界限应清晰,如出现界线模糊时,则表明滤膜安装处有漏气,应更换滤膜密封垫、滤膜夹。

该滤膜样品作废。

5.1.4.4.5采样结束后,取出滤膜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滤料上样品脱落。

5.1.4.4.6采样时,采样器的排气应不对PM2.5浓度测量产生影响,即在采样亭设计时要确保良好的通风效果,避免采样亭中采样器排出气再次进入采样器进气口;可通过采样亭采样及露天采样结果的比较进行检验。

5.1.4.4.7对电机有电刷的采样器,应根据以往电刷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在电机由于电刷原因停止工作前更换,以免采样失败。

更换电刷后要重新校准流量。

新更换电刷的采样器应在负载条件下运转1h,待电刷与转子的整流子良好接触后,再进行流量校准。

5.1.4.4.8每批样品(每月7天样品为1批)中平行样数量不得低于10%,平行样的测定值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得超出10%,结果以算术均值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