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作业测评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6半截蜡烛1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精品】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6半截蜡烛1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信息匹配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半截.(jié jiē)厨.房(chú dòu)楼梯.(tī dì)熄.灭(xī xiē)烛芯.(xīn xìn)厄.运(è guǐ)二、填空题2.填字成词并按要求分类喜上()梢()飞色舞横()怒目双()紧锁愁()苦脸()开眼笑扬()吐气双()倒竖表喜悦之情:、表得意之态:、喻忧愁之神:、发怒的样子:、三、选择题3.根据课文内容,依次选择合适的词组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点燃蜡烛——();轻轻吹熄——();点燃蜡烛——();端起烛台——();端走烛台——()A.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厄运将至危机重现化险为夷B.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厄运将至化险为夷C.危机来临危机重现危机缓解化险为夷厄运将至D.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化险为夷厄运将至4.下面四句话中是比喻句的()。
A.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B.杰奎琳走到少校面前,笑容是纯洁的。
C.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D.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四、判断题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2.这篇课文以伯诺德夫人一家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他们一家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又令人窒息的斗争。
( )3.《半截蜡烛》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最终化险为夷。
( )4.“半截蜡烛”意义重大的原因是它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人的性命。
( )参考答案1.jié chú tī xī xīn è【详解】略2.表喜悦之情:喜上眉梢、眉开眼笑表得意之态:眉飞色舞、扬眉吐气喻忧愁之神:愁眉苦脸、双眉紧锁发怒的样子:横眉怒目、双眉倒竖【解析】略3.B【解析】略4.A【详解】略5.1.√ 2.× 3.√ 4.×【解析】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6《半截蜡烛》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6《半截蜡烛》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30分)1. (4分)给下面的字加上部首并组词。
少——________ ________ 查——________ ________寅——________ ________ 矛——________ ________2. (6分)我会选:片①平而薄的东西,一般不很大。
②整体中的一段③单方面的④极短的时间①妈妈不在家,找她的阿姨只坐了片刻就走了。
________②爸爸教育我不要片面地看问题。
________③叔叔给了我一张名片。
________④老师发了一张片段练习的小卷子。
________3. (6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大地________的色彩________的照片________的地球4. (7分)《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通过写一座村庄________与________的对比,讴歌了________给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5. (5分)《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诗中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
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6. (2分) (2019五下·嘉陵期中) 《舟过安仁》是哪位诗人写的?()A . 吕岩B . 《城南旧事》C . 《世说新语》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46分)7. (21分)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生日①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
②妻子边找酒边唠叨:“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
”桌上摆着生日蛋糕、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最喜爱的食物。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6 半截蜡烛∣苏教版(有答案)

《半截蜡烛》同步练习1.《半截蜡烛》本文通过记叙在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与突然闯入德国军官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和精神。
2.孩子是懂事的。
他知道,,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
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
伯诺德夫人的心,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的眼睛。
3.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4.“厄运”在文中。
“最可怕的东西”指。
为什么是最可怕的?5.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从人物的、、、的描写去了解人物。
(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历)声喝(hē hè)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课后能力提升◆基础知识达标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èé)运即将到来了。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烛焰摇(曳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ó fú)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ì shì)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画出来。
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
(二)(猛然、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镇静)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划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
2.照样子写词。
2019年精选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半截蜡烛苏教版练习题四十八

2019年精选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半截蜡烛苏教版练习题四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几组词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哈欠腊烛点燃了如指掌B、难到严肃昏暗不惜低价C、聊天温柔熄灭完好无损D、脸蛋密秘粗暴小心翼翼【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我会查字典。
①“截”的音序是______,音节是______,部首是______,它作为表示动作的词时可组词为______;在“半截”一词中“截”是______的意思。
②“聊”的音节是______,可解释为:A.依赖;凭借。
B.闲谈。
请依据这两个意思分别组个词语______、______。
【答案】:第3题【填空题】填空。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期间,______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______、______和______。
在危急关头与三名______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______和______精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如: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根据词意写词语①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______②摇荡。
______③小而弱。
______④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______【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在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déděi) ______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②夫人,在自己家里,应(yīnɡyìnɡ) ______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yīnɡyìnɡ) ______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加偏旁,变新字。
麻——______ ______ 息——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从中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①______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______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最新整理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练习[学习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绿线中的三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阅读提示]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描绘了一场紧张剧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
课文可分四段: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第三自然段〕,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防止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第四、五自然段〕,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第六、七自然段〕,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防止了一场危机。
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沉着镇定的动作、神情、语言和紧张剧烈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同学们阅读学习的重点。
[字词点击]1.读读本课生字,你注意到了吗:诺〔nuograve;〕,声母是n不是l。
琳〔liacute;n〕,芯〔xīn〕是前鼻音,而盯〔dīng〕是后鼻音。
这些是南京方言的同学容易混淆的,读准了,多读几遍。
2.写写本课生字,写前仔细观察:有6个生字是左右结构,而且多为左窄右宽的结构,写时要注意间架结构的比例安排。
厄为半包围结构,注意厂横画抬高,撇画稍长,留出右下的位置。
[疑难解析]在阅读提示中我们已强调课文对伯诺德一家人沉着镇定的动作、神情、语言和紧张剧烈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我们阅读理解的重点。
我们不妨试看两例:1.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一、基础题1.按拼音写汉字。
dēng xīnchǐ rǔxī dē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芯耻辱熄灯汹涌3.多音字组词。
场chǎng________ cháng________ 称chèn________ chēng________ 4.写出近义词。
清苦-________ 藐视-________ 胆怯-________ 羞涩-________ 5.写出反义词。
清苦-________ 藐视-________ 胆怯-________ 羞涩-________ 6.形近字组词。
皱________ 碗________ 酸________波________ 婉________ 酥________7.填入合适的词。
________的竹子 ________的绿叶 ________地说8.按要求分类试引测括误途证冲阻超左右结构________ 半包围结构________9.选字填空。
拖脱托摆________ 寄________ ________鞋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敏捷 ________全________美后继________11.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描写人物品质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2.修改病句。
①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②他那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爱的光亮。
③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13.修改病句:①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②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祸不单行触目伤怀情郁于中自相鱼肉妥贴B . 立椎之地寄人篱下背乡离井吴下阿蒙狼藉C . 俯拾皆是雄心壮志文质彬彬闻鸡起舞赋闲D . 呆若木鸡喋喋不休顽固不化门庭若市轻篾15.给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半截蜡烛》作业测评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半截蜡烛》作业测评----3aaa69cc-6ebc-11ec-a140-7cb59b590d7d6半截蜡烛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词。
()的风()地走()的光线()地笑()的表情()地看()的哈欠()地说二、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照样子写出五个表示“看”的词语。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
三、根据需要完成以下句子。
1.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了吗?(改为陈述句)2.德国军官狼一样的眼睛盯着越来越短的蜡烛。
杰奎琳问:“指挥官先生,现在很晚了,楼上又黑。
我能上楼拿盏灯睡觉吗?”(替换为复述句子)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伯努尔德太太家的三个成员都有很好的策略,只有杰奎琳成功了?2.想象故事中的每个角色。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你对课文的印象来自哪些单词和句子?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站了起来。
“指挥官先生,我困了。
”她用一种微妙的声音对德国人说:“楼上很黑。
我能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看着可爱的小女孩说:当然。
我家还有一个和你一样大的小女儿。
杰奎琳平静地拿起烛台,向警官们道了晚安,然后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迷人的声音”指的是杰奎琳用迷人的声音对德国军官讲话。
2.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场危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用“――”画出来。
3.蜡烛熄灭时,杰奎琳会怎么想?4.发挥想象力,继续情节。
5.如果是你,你会想出什么办法解除这场危机。
第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每个国家都付出了什么代价?请参考相关信息并写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
参考答案一、微弱昏暗沉重懒洋洋飞快哈哈仔细大声二、俯视仰视眺望环视扫视三、 1.你可以不用蜡烛。
军官盯着蜡烛。
杰奎琳问道,指挥官先生,天很黑。
她能上楼拿着灯睡觉吗?四、1.因为杰奎琳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说的话让人相信,并且上校家也有一个像她这样的小姑娘。
V.1。
轻声细语赢得了德国军官的信任,让他们同意她拿走了蜡烛2.正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2019年精选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半截蜡烛苏教版练习题第二十五篇

2019年精选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半截蜡烛苏教版练习题第二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四句话中是比喻句的( )。
A、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B、杰奎琳走到少校面前,笑容是纯洁的。
C、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D、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选字组词。
秘______密秘耐奈______烦孤______零零伶伶付负______责粗______暴爆熄息______灭【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我会查字典。
聊的音节是______,可解释为:A.依赖;凭借。
B.闲谈。
请依据这两个意思分别组个词语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修改下面这段话。
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你们给慢慢解释。
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记着。
这支焟烛是一个非常特别重要的东西,从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老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给句子重新排序。
______第二天夜里,王老汉和老伴被一阵嚓嚓声惊醒了。
他俩朝瓜棚外望去,发现昨天的那只狐狸正在地上打盹,旁边还多了一只狐狸。
______老太太拿出馒头、剩菜,给这两位不速之客,还告诉它们:“等我家盖成了新房,你们再来吧!”______一天下午,王老汉正在自家的瓜棚附近割草,突然发现草丛里站着一只狐狸。
他挥舞着镰刀,想把它吓走。
______现在两只狐狸与两位老人同吃同住。
当老人进入梦乡,它们还会轻轻地舔老人的额头和脚趾呢!______但奇怪的是,狐狸没有一点要逃走的意思。
王老汉想它或许是饿了,就扔了三个香瓜给它。
______转眼几个月过去了,王老汉两口搬进了新房。
就在当天,两只狐狸真的又来到了他们家,一点儿也不害怕。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补充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半截蜡烛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风()地走()的光线()地笑()的表情()地看()的哈欠()地说二、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照样子写出五个表示“看”的词语。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了吗?(改为陈述句)
2.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缩句)
3.杰奎琳问:“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改为转述句)
四、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2.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司令官先生,我困了。
”她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像你么大的小
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娇声”的意思是,杰奎琳娇声地跟德国军官讲话是为
了。
2.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场危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用“——”画出来。
3.当蜡烛熄灭的时候,杰奎琳会怎么想?
4.发挥想象,续写情节。
5.如果是你,你会想出什么办法解除这场危机。
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国家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写一个简短的调查报告。
一、微弱昏暗沉重懒洋洋飞快哈哈仔细大声
二、俯视仰视眺望环视扫视
三、1.你不用蜡烛也能去。
2.军官盯在蜡烛上。
3.杰奎琳问,司令官先生,天黑了,楼上黑,她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四、 1.因为杰奎琳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说的话让人相信,并且上校家也有一个像她这样的小姑娘。
五1.柔声细语 2.是为了赢取德国军官的信任让他们同意她把蜡烛拿走
2.正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3.略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