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落的方位分析

合集下载

日出日落方位

日出日落方位

日出日落方位根本结论:,这两个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向落下〔适合于全球〕;②~: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③~次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2〕图解:下面用侧视图,用太阳运行路径图两种图式理解以上结论:①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适合于全球〕;春秋二分的全球各地②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③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冬至日全球各地④太阳运行路径图40°S全年各时赤道上的全年各时30°N全年各时特殊情形:极昼地区为正北〔南〕升,正北〔南〕落。

附:地方时与太阳方位表地方时6点以前6点整6点-12点正午12点12点-1818点整18点以后季节点夏季东北升起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落下春秋分(夜)正东升起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落下〔夜〕冬季(夜)夜东南升起正南西南落下〔夜〕〔夜〕太阳直射点移动与物体影子指向的关系: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

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

即:①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

②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

特殊情形:极昼地区正午〔12时〕和子夜〔0时〕,物体影子指向如图:物业安保培训方案为标准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太阳升落的方位分析

太阳升落的方位分析

0 6 12
c 18 24
正午太阳高度 90º 83º26'
60º
d
23º26'
c
6 12(北京时间) 春分 夏至 秋分
e a b
d
冬至 春分
正午太阳高度 90º
ab 23º26' 10º
N 90º 60º 30º 0º 30º
cd 60º 90ºS
白昼长度
24 (小时)
d
12'
c
ab N 90º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90ºS
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影子方位
北半球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非极昼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天黑时刻 N 天亮时刻
太阳西北落影子东南
太阳东北升影子西南
W
E
12:00 中午太阳正南影子正北
直射点以南非极夜地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太阳西北落影子东天南黑中时午刻太阳正12北:00影子天正亮南时太阳刻东北升影子西南
W
C.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3.午间即正午,太阳只有可能位于正北 或正南,故房屋的朝向可能是座北朝南或座南 朝北。
4.当北京时间11:30,当地正好12点,推测 当地经度为127°30′E,且秋分日屋内地面光 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 度为45°,推测当地的纬度为45°N,由此可 能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
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C )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
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
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
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日出日落方位详解

日出日落方位详解

(一)、日出和日落方位问题: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任何地点(出现极昼和极夜的区域除外),其太阳出没点的地平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取决于太阳直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而与观测地点位于南北半球无关。

具体来说:(1)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2)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从春分日经过夏至日到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从秋分经过冬至到春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

(3)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4)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二)、太阳视运动图的判断方法:太阳视运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一天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看太阳在天空中以观测者为中心,自东向西运动,一天转一圈。

观测者所在的平面是地表切面,叫做地平圈,以观测者为中心的大球面为天球,天体在天球上运动。

(1)太阳视运动最高位置为正午,正午太阳高度为从地平圈中心向太阳最高位置的连线与地平圈的交角,地平圈以上部分长度反映昼长,以下表示夜长。

(2)不同半球的正午太阳偏向: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轨迹是平行的。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南方,每天太阳最高时太阳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北方,太阳最高时在正北,根据一年中太阳视运动最高、最低、居中位置来判断季节。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轨迹也是平行的,只不过正午时太阳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北,有时位于观测者正头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为太阳与地平圈中心连线与地平圈夹角),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南。

太阳哪边升起哪边落

太阳哪边升起哪边落

太阳哪边升起哪边落
大致来说,太阳是东升西落的。

但是在地球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具体情况不同。


先春分、秋分时,赤道上是太阳正东升起,北半球是东南升起,南半球是东北升起;夏至、冬至时,南极或北极或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没有太阳升起,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太阳
升起也会略有偏差。

太阳是磁力活跃的恒星,它支撑一个强大、年复一年在变化的磁场,并且大约每11
年环绕着太阳极大期反转它的方向太阳磁场会导致很多影响,称为太阳活动,包括在太阳
表面的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携带着物质穿越太阳系且不断变化的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
地球的影响包括在高纬度的极光,和扰乱无线电通讯和电力。

太阳活动被认为在太阳系的
形成和演化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太阳因为高温的缘故,所有的物质都是气体和等离子体,这使得太阳的转速可能在赤道(大约25天)较快,而不是高纬度(在两极约为35天)太
阳因纬度不同的较差自转造成它的磁场线随着时间而纠缠在一起,造成磁场圈从太阳表面
喷发出来,并触发太阳形成系距性的太阳黑子和日珥(参见磁重联)。

随着太阳每11年
反转它本身的磁场,这种纠缠创造了太阳发电机和11年的太阳磁场活动太阳周期。

日出日落方位详解[1]

日出日落方位详解[1]

(一)、日出和日落方位问题: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任何地点(出现极昼和极夜的区域除外),其太阳出没点的地平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取决于太阳直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而与观测地点位于南北半球无关。

具体来说:(1)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2)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从春分日经过夏至日到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从秋分经过冬至到春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

(3)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4)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二)、太阳视运动图的判断方法:太阳视运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一天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看太阳在天空中以观测者为中心,自东向西运动,一天转一圈。

观测者所在的平面是地表切面,叫做地平圈,以观测者为中心的大球面为天球,天体在天球上运动。

(1)太阳视运动最高位置为正午,正午太阳高度为从地平圈中心向太阳最高位置的连线与地平圈的交角,地平圈以上部分长度反映昼长,以下表示夜长。

( 2)不同半球的正午太阳偏向: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轨迹是平行的。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南方,每天太阳最高时太阳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北方,太阳最高时在正北,根据一年中太阳视运动最高、最低、居中位置来判断季节。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轨迹也是平行的,只不过正午时太阳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北,有时位于观测者正头顶(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正午太阳高度为太阳与地平圈中心连线与地平圈夹角),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南。

太阳升落方位

太阳升落方位

地球自转的结果。

准确地讲,在北半球夏季,全球各地(除赤道和极点外)太阳都是东北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在北半球冬季(除赤道和极点外)太阳是东南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只有在春分日秋分两日,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升西落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天球上的太阳不断相对于天赤道作回归运动,其真接结果是造成太阳赤纬(即δ)的周年变化(表现在地面上便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太阳周日圈反复地北进南退,伴随这种北进南退,地面观察者眼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1.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太阳赤纬不为零时,纬度越高(不管南北纬),太阳升落的方位角(以东点、西点为起点,在地平圈上度量,偏北为正,偏南为负,用符号A表示)越大,而且太阳赤纬为正(负)即太阳直射在北(南)半球时,方位角为正(负),亦即太阳升落方位偏北(南)。

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1)在赤道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直交,故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地升起而又垂直地落下,且太阳赤纬是多少度,太阳升落方位便是多少度,即δ=A。

例如:每年11月7日,太阳赤纬约为-16°19′即太阳直射南纬16°19′,此日的太阳升落方位亦为-16°19′,即在赤道上看11月7日这天太阳是从正东偏南16°19′处升起,在正西偏南16°19′处下落。

(2)在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最低点与地平圈相切,故太阳升落方位最大为90°即与北点或南点重合。

例如:6月22日北极圈上开始出现极昼,太阳周日圈全部在地平圈以上,其最低点恰与北点相切,故这天在北极圈上看太阳,是从正东偏北90°即正北方位开始升起,而在正西偏北90°即正北方位下落到最低点,换句话说就是6月22日在北极圈上看太阳升落方位为+90°。

日出日落方位详解

日出日落方位详解

⽇出⽇落⽅位详解(⼀)、⽇出和⽇落⽅位问题: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任何地点(出现极昼和极夜的区域除外),其太阳出没点的地平⽅位是偏南还是偏北,取决于太阳直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与观测地点位于南北半球⽆关。

具体来说:(1)在两分⽇时,太阳直射⾚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2)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从春分⽇经过夏⾄⽇到秋分⽇),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且纬度越⾼,太阳升落的⽅位越偏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从秋分经过冬⾄到春分⽇),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太阳升落的⽅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除外)。

(3)就某⼀地点⽽⾔,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位将⽇渐偏北;反之则⽇渐偏南。

(4)南北极点上,太阳⾼度在⼀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太阳在⼀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太阳视运动图的判断⽅法:太阳视运动是地球⾃转造成的,⼀天中,地球⾃西向东⾃转,看太阳在天空中以观测者为中⼼,⾃东向西运动,⼀天转⼀圈。

观测者所在的平⾯是地表切⾯,叫做地平圈,以观测者为中⼼的⼤球⾯为天球,天体在天球上运动。

(1)太阳视运动最⾼位置为正午,正午太阳⾼度为从地平圈中⼼向太阳最⾼位置的连线与地平圈的交⾓,地平圈以上部分长度反映昼长,以下表⽰夜长。

(2)不同半球的正午太阳偏向: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轨迹是平⾏的。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南⽅,每天太阳最⾼时太阳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北⽅,太阳最⾼时在正北,根据⼀年中太阳视运动最⾼、最低、居中位置来判断季节。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轨迹也是平⾏的,只不过正午时太阳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北,有时位于观测者正头顶(正午太阳⾼度为90度,正午太阳⾼度为太阳与地平圈中⼼连线与地平圈夹⾓),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南。

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的升起和落下,以及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都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在不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位置都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一天中,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在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在中午时分达到最高点,随后向西方落下。

这种日出、日中、日落的运动规律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太阳看起来是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除了一天中的变化,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位置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北半球,冬至时太阳升起的位置最南,落下的位置最西,因此白昼时间最短;夏至时太阳升起的位置最北,落下的位置最西,白昼时间最长。

这种季节性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造成的。

地球公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导致了不同季节太阳高度和方位的变化。

在赤道附近地区,太阳的位置相对稳定,升起和落下的位置基本在东西方向上。

而在极地地区,由于地球轴倾斜的原因,夏季时太阳可能连续24小时不落下,而冬季时太阳可能连续24小时不升起。

这种极端的现象使极地地区的白夜和极夜成为独特的地理景观。

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民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种植作物的最佳时间;航海者可以利用太阳的位置确定方向;太阳的位置也影响了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

因此,了解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总的来说,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所导致的。

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位置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种规律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太阳方位变化规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同时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太阳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 E
N E
N E
直射点
W
S
N
ES
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日出方位
W
S
N
ES
赤道上、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日出方位
S
S
S
SN
W
N E
N W
W
S
N
ES
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日落方位
W
S
N
ES
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日落方位
N
N E
N E
N
E
天顶
H直射点
S
N
天顶 S
N
W
S
N
ES
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中午太阳方位
29.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 走向为( B) A.东—西向 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 30.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 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 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 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 “悬日”的日期应D为( )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出东南方向,而出现日出悬日。
例题选讲2: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 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据此回答3-5题。
S
直射点
北极圈上6月22日中午太阳方位(下图)
N
W
S
N
ES
北极圈上6月22日太阳方位及升落路线
直射点
春秋分北半球的太阳方位
N E
a
春秋分南半球的太阳方位
N E
a
春秋分赤道上的太阳方位
N E
a
春秋分两极的太阳方位
s
s
a
N
N
S
N W
N W
N W
S
W
a
S
N
ES
春秋分 赤道上 的太阳方位及升落路线
N
N
W
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影子方位
北半球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非极昼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天黑时刻 N 天亮时刻
太阳西北落影子东南
太阳东北升影子西南
W
E
12:00 中午太阳正南影子正北
直射点以南非极夜地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太阳西北落影子东天南黑中时午刻太阳正12北:00影子天正亮南时太阳刻东北升影子西南
W
0 6 12
c 18 24
正午太阳高度 90º 83º26'
60º
d
23º26'
c
6 12(北京时间) 春分 夏至 秋分
e a b
d
冬至 春分
正午太阳高度 90º
ab 23º26' 10º
N 90º 60º 30º 0º 30º
cd 60º 90ºS
白昼长度
24 (小时)
d
12'
c
ab N 90º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90ºS
南半球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12:00
中午太阳正北影子正南
思考: 赤道上春秋分的影子方位怎样?
长短怎样?
W
太阳西落影子朝东
天黑时刻 S
E
太阳东升影子朝西
天亮时刻
例题选讲1:
(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 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 与人工建筑的搭配。下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 完成29~30题。
W
S
N
ES
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中午太阳方位
W
S
N
ES
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太阳升落方位
W
S
N
ES
赤道上6月22日太阳升落方位
W
S
N
ES
南半球中纬度6月22日太阳升落方位
23°26´
S
S S
S
6月22日北极点的太阳方位
结论:全球(极昼区除外)6月22日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天顶
N
北极圈上6月22日日出、日落方位 (左图)
位于正北,直射点以北地方中午太阳位于正南。直射点太阳位于天
顶。
② 北半球冬半年, 日至 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极点
与极昼区除外)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南地方中午太阳位
于正北,直射点以北地方中午太阳位于正南。直射点太阳位于天顶。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太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升西落,北极点看太阳始终
位于南方地平线上,南极点看太阳始终位于北方地平线上,
S
N
ES
W
S
N
ES
春秋分 南半球 的太阳方位及升落路线
春秋分 北半球 的太阳方位及升落路线
结论:全球(极点除外)春秋分日太阳东升西落
冬至日日出日落方位:
N E
30ºE
N E
30ºE
W
S
N
ES
冬至日北半球中纬度 太阳升落路线
W
W
S
NS
N
ES
ES
冬至日赤道上太阳升落路线
冬至日南半球中纬度 太阳升落路线
④ 极点看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或正北)方,且一日内太阳高度保持
不变,始终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⑤ 极昼区:北极圈内太阳正北升正北落,中午正南;南极圈内正南升
正南落,中午正北。
思考练习:判断下列各太阳高度变化图中各有哪些信息? 可作出怎样的判断?
太阳高度
90º
b
66º34'
a C 23º26' e 10º
中午太阳正北影子正南
N
12:00
W 天黑时刻
太阳西南落影子东北
E 天亮时刻
太阳东南升影子西北
南半球极昼地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12点太阳正北影子正南 N
W
E
0点太阳正南影子正北
太阳直射赤道的影子方位
北半球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天黑时刻
太阳西落影子朝东
W
N 天亮时刻
太阳东升影子朝西
E
12:00 中午太阳正南影子正北
E
S
北半球极昼地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0点时刻太阳在地平线上 N
W
E
12:00 中午太阳正南影子正北
太阳直射南半球的影子方位
直射点以北的非极夜地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N
太阳东南升影子西北
太阳西南落影子东北
W 天黑时刻
12:00
E 天亮时刻
中午太阳正南影子正北
直射点以南的非极昼地区的太阳方位和影子方位
30ºE 30ºE
W
S
N
ES 冬至日南极圈上太阳升落路线
全球太阳升落方位规律:
北极圈内极昼区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中午正南
北极点太阳正南,高度不变=δ
直射北半球,全球(极点与极昼区除外)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中午方位看直射点 (点南则南,点北则北)
直射赤道,全球(极点与极昼
区除外)太阳东升,西落;中
o
午方位看直射点(点南则南,
点北则北)
南极点太阳正北,高度不变=δ
直射南半球,全球(极点与极 昼区除外)太阳东南升,西南 南极圈内极昼区太阳 落;中午方位看直射点(点南 正南升起,正南落下,则南,点北则北) 中午正北
太阳方位的变化:
① 北半球夏半年, 日至
日,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极
点与极昼区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以南地方中午太阳
日出日落与影子问题分析
分析日出日落方位的方法:地平圈方位法——画出各纬度晨点、正午、昏点 的地平圈并标出方位,平移直射点的太阳光线,其位置即为太阳的视位置, 观察其方位。或假定在观测点立一竹竿,观察其影子方位。
6月22日日出日落与影子方位:
春秋分日日出日落与影子方位:
冬至日日出日落与影子方位:
6月22日日出日落与影子方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