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曲清香型白酒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DB 53 T92 2008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

~ ~mt1t.llii~tfu:llilliLf~,~,jj;J [2005J ~75-'%4>
3.1
L: i¥i IJ\ ItB ;~'N~ S ~
~~~~+~~~, *m~®~.~~.~, ~~~~~.~. ~M . •
m.
~.,~~~d
l¥J, *i01mfxm ttrn l~twlZ~p t:1 tf!Wt}:.~:!t1¥J
5.1
~g~*
5 1 1
~LtH!H~t@'B~*J\i7r:f~:R 1 Efj);JX!JE.
0853/1' 92-2008
Jyj
1=~
§
t
1ft
M~ ii i11f. '
iWi$M:fQi~i}IlJ
~
X@'~ViI:~,
i~~ma)j,
-'
t&
t)MLiI, F-I f'l\ 1i!J 1* fH1Hh
ICS 67.160.10
X
61
~~~t~m/~, fcj*~~:
~ $A~jHQ (@ (@ *mt.~fi 222548-2008
DJB,,53
:1:&
-
n
t,~
{~1*DB53/T
ifII
092-2001
DB53/T 92-2008
2008 - 03 -16
£1fi
2008 - 07 - 01 ~~
@:t¥~n9~~.m
JC~i~4PJ,
.A:ljtlJE
.t5z~ 11',
MiIE,
~r¥,
EI~
!WW~~TL
清香型白酒标准

清香型白酒标准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类,其特点是香气清新,口感醇和,回味悠长。
清香型白酒的生产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下面将介绍清香型白酒的标准,以供相关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参考。
一、原料选择。
1. 清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
这些原料应当选用质量优良、无霉变、无异味的粮食作为生产原料。
2. 原料的加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水分和杂质的含量,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质量。
二、发酵工艺。
1. 发酵是清香型白酒的关键环节,应当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确保酒体的香气和口感。
2.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证酒曲的正常发酵,避免产生异味。
三、蒸馏工艺。
1. 清香型白酒的蒸馏工艺应当采用传统的纯粮食蒸馏工艺,确保酒体的香气和口感。
2. 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蒸馏导致香气流失。
四、陈酿工艺。
1. 清香型白酒的陈酿工艺应当注重时间和环境的控制,确保酒体的口感和回味。
2. 陈酿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酒窖环境,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使酒体得到充分的陈化。
五、品质检测。
1. 清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检测,包括原料检测、发酵检测、蒸馏检测、陈酿检测等环节。
2. 检测结果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包装和储存。
1. 清香型白酒的包装应当注重产品的形象和质感,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设计风格。
2. 储存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温度,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总结。
清香型白酒的生产需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生产厂家应当注重原料的选择、发酵工艺、蒸馏工艺、陈酿工艺、品质检测、包装和储存等环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在选择清香型白酒时,可以参考以上标准,选购质量有保障的产品,享受美好的品酒体验。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

DBS 53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 53/007—2015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2015-08-27发布2016-02-27实施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DB 53/T 92—2008《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修订。
本标准与DB 53/T 92—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原料要求;——取消了质量等级的分级;——理化指标中增加了乙酸乙酯的要求;——取消了散装酒的有关规定。
标准条文中表述为“宜”的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3/T 092—2001、DB53/T 92—2008。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3.1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采用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经传统固态糖化、小容量容器固态发酵,蒸馏、储存、勾兑、包装而成的,不使用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的白酒。
3.2 小容量容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净容量≤60L的容器。
4 产品分类4.1 高度酒:酒精度为40%vol~69%vol。
4.2 低度酒:酒精度为25%vol~39%vol。
5 技术要求5.1 原辅料要求5.1.1 粮谷:应符合GB 2715的规定。
5.1.2 生产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5.1.3 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和辅料。
5.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5.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5.4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5.5 食品加工助剂食品加工助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清香型白酒生产技术说明书

清香型白酒生产技术康明官 编著(京)新登字039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清香型白酒生产技术/康明官编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ISBN7 5025 6747 X Ⅰ 清… Ⅱ 康… Ⅲ 白酒 酿造 Ⅳ TS262 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18069号清香型白酒生产技术康明官 编著责任编辑:孟 嘉 包 焱责任校对:战河红 封面设计:关 飞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 邮政编码100029)发行电话:(010)64982530http://www cip com cn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经销北京兴顺印刷厂印装开本850mm×1168mm 1/32 印张10 字数289千字2005年4月第1版 2005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ISBN7 5025 6747 X/TS·258定 价:28 00元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该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者,本社发行部负责退换前 言 几大香型白酒,除清香型白酒以外,如浓香型、酱香型及其他香型白酒等,均有专著出版,但未见从全方位的视角论述清香型白酒的专著,这似乎对于清香型白酒工业本身是不太“公平”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仍在不断地流传;清香型白酒的产量及其消费群体又那么大,于是,笔者写了这本小书,期望能对清香型白酒质量的提高,增进人们对清香型白酒的认识起到一点推动作用。
在这本书中,讲了清香型白酒的技术发展史及展望,因为人们有了解技术史的必要。
据说在有些发达国家的博士生课程设置中,也是将本专业的技术史作为一门必修课的。
因为如果不懂历史,就不可能真正明白现在和预示明天。
书中还谈到了近20多年来对清香型白酒科研投入不够等状况,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事在人为,一切均在变化之中。
本书还将各种香型白酒的技术特点及产品风格做了对比,并说明了如此对比的必要性。
其实它们之间在很多方面具有可比性,但也可以说在产品风味上的某些方面是不存在可比性的,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也不能强求消费者的饮用习惯绝对一致。
小曲清香型白酒标准

小曲清香型白酒标准小曲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规范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和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小曲清香型白酒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类白酒。
一、原料选择。
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等。
在选择原料时,应选用质量优良、无霉变、无异味的优质原料,确保白酒的口感和风味。
二、酿造工艺。
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酿造过程中应注重控制温度、时间和发酵环境,确保酒体的清香和口感。
三、陈酿工艺。
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陈酿工艺对于产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陈酿过程中,要注意陈酿时间、陈酿环境和陈酿容器的选择,确保白酒的口感和香气。
四、产品质量标准。
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外观、香气、口感、酒精度等指标。
产品应具有清澈透明的外观,香气纯正、清香扑鼻,口感醇厚、余味悠长,酒精度符合国家标准。
五、贮存和包装。
小曲清香型白酒在贮存和包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六、食用安全。
小曲清香型白酒作为一种饮料,其食用安全至关重要。
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在饮用时也应适量饮用,避免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伤害。
七、市场监管。
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应加强市场监管,依法经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
总结:小曲清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规范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和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从原料选择、酿造工艺、陈酿工艺、产品质量标准、贮存和包装、食用安全、市场监管等方面对产品进行严格把关。
希望本文所述的小曲清香型白酒标准,能够为生产企业提供参考,也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类白酒,选择到更加优质的产品。
清香型白酒标准

清香型白酒标准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类,以其清爽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备受青睐。
清香型白酒的生产标准对于保证其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原料选用、酿造工艺、口感特点和质量标准等方面来详细介绍清香型白酒的标准。
首先,清香型白酒的原料选用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清香型白酒采用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要原料,也可以适量添加稻谷、小麦等其他粮食。
选用优质的原料是保证白酒口感和香气的关键,因此原料的选择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酿造工艺对于清香型白酒的品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酿造工艺包括蒸酒、发酵、蒸馏、陈酿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白酒的口感和香气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在酿造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发酵温度、蒸馏时间等参数,保证酒体的清澈透明和香气的纯正。
清香型白酒的口感特点主要表现在清爽爽口、香气纯正等方面。
清香型白酒口感清爽,入口柔和,回味悠长,香气纯正,余味悠长。
这种口感特点是清香型白酒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清香型白酒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制定清香型白酒标准时,需要对口感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确保生产的白酒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清香型白酒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其品质的重要依据。
质量标准包括外观、香气、口感、酒精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只有所有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才能被认定为合格的清香型白酒。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把控,确保生产的白酒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清香型白酒的标准涉及原料选用、酿造工艺、口感特点和质量标准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才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清香型白酒。
希望生产企业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清香型白酒产品。
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

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清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品种之一,其独特的风味和历史悠久的酿造工艺使其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规范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和质量,制定了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以确保清香型白酒的品质和口感达到统一的标准要求。
本文将对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清香型白酒的特点和质量标准。
一、原料选择。
清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其中高粱是主要原料。
执行标准规定,高粱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霉变、变质或有害物质超标的高粱。
此外,清香型白酒的原料还包括水和酒曲,水源应当清洁无污染,酒曲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添加剂和劣质酒曲。
二、酿造工艺。
清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蒸、曲、发酵、蒸馏和陈酿等环节。
执行标准规定,酿造工艺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非法添加剂和劣质原料。
在蒸馏和陈酿环节,应当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确保酒液的质量和口感。
三、产品质量。
清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主要包括色泽、香气、口感和酒体等指标。
执行标准规定,清香型白酒的色泽应当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香气应当清雅纯正,无异味和杂味;口感应当醇厚绵柔,入口顺畅,回味悠长;酒体应当饱满丰润,有一定的酒精度和回甜度。
四、包装标识。
清香型白酒的包装标识应当清晰明了,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酒精度、净含量、生产厂家等信息,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卫生标准,不得使用劣质包装材料和有毒有害物质。
五、贮存运输。
清香型白酒的贮存和运输环节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贮存环境应当通风干燥,远离异味和有害气体,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运输过程中应当防止震动和碰撞,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六、质量检验。
清香型白酒的质量检验应当由专业机构进行,包括原料检验、生产工艺检验、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白酒工业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白酒工业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白酒工业术语》国家标准列入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140432-T-607,合〔2014〕67号),由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二)主要工作过程1、起草阶段《白酒工业术语》国家标准白酒行业基础标准之一,2015年-2018年,白酒标委会开展白酒标准体系全面修订工作,完成白酒主要香型产品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为保持标准体系协调,白酒标委会秘书处根据白酒标准体系修订工作进展情况和行业调研情况,于2018年着手开展本标准修订工作,形成标准草案,并在白酒标委会十个白酒分技术委员会内部广泛征集意见,并于2019年2月开始筹建起草工作组,国内白酒企业及相关单位积极参与。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秘书处综合各方意见和历次工作会议结论及相关产品标准的审查结论,秘书处对标准草案修改和完善,提出征求意见稿。
二、制标依据和对主要条款的说明(一)制标原则充分反映白酒行业生产现状,保护传统,鼓励创新,利于国际交流。
(二)主要条款的说明1、原料部分除明确以大米为原料的香型白酒,其余白酒香型产品在定义中均描述“以粮谷为原料”,但一直以来缺乏粮谷的定义,因此在原有术语和定义基础上,本部分参考GB27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增加了“粮谷”术语和定义,引用GB131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物加工卫生规范》增加“谷物”术语和定义。
同时参考GB/T 11760-2008 《裸大麦》国家标准给出“裸大麦”即“青稞”的术语和定义。
2、生产设备部分根据白酒机械化生产工艺现状,增加了“发酵槽”、“装甑机”等设备,同时修改了“不锈钢贮酒罐”的定义。
3、制曲部分参照QB/T 4258-2011 《酿酒大曲术语》,调整大曲主要类型术语和定义,并删除QB/T 4258中已有的大曲制作过程相关术语和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曲清香型白酒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背景及任务来源
1.标准背景
为了规范我省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维护我省白酒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地位,提高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引导和促进小曲清香型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精神,打造和提升以茅台酒为代表的贵州白酒的整体形象。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调研,制定了小曲清香型白酒地方标准。
2.任务来源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项目下达文件名称小曲清香型白酒。
项目编号:号。
二、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质检院仁怀分院、贵州盘县盘龙酒业有限公司、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盘县岩博酒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兴林、张倩、段俊、欧阳广西、田志强、张建、陈仁远、翟泽昆、胡名志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13年11月~2014.01月)基础调研:完成标准
制订立项论证;
第二阶段(2014年2月-6月)调查和取样工作:有针对性的调查我省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抽样、检验、等工作,第三阶段(2014年7月~8月):组织感官品评,汇总相关资料,结合我省小曲清香型白酒企业的实际情况,起草小曲清香型白酒草稿,并在小范围征求意见(主要在一些企业),修改后形成正式的征求意见稿,报请省卫生厅挂网征求意见和向各部门、相关企业等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后再行修改。
第五阶段(2014年9月):草稿继续向企业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组织相关管理、检测机构、企业等专家座谈,对草稿再次征求意见,同时在省卫生厅网站挂网征求意见,通过对专家意见的整理,并对草稿文本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标准改定稿。
第六阶段(2014年10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评审。
专家组经过审查,同意该标准通过审定,报批。
三、标准制定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一)标准制定原则
1、制定标准的格式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其技术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标准中所涉及的卫生、安全等重要指标均执行现行有效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二)确定制标主要技术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对小曲清香型白酒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等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配制酒》、GB/T 5009.48-2003《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GB/T 10346-2006《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规则》及相关产品标准。
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所涉及的卫生、安全等均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相一致。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暂无
六、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
本标准技术内容为推荐性。
七、预期经济效益
为了规范我省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维护我省白酒在全国白酒行
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引导和促进小曲清香型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精神,打造和提升以茅台酒为代表的贵州白酒的整体形象,为促进贵州小曲清香型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