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合集下载

勘界导入SHP数据操作指南

勘界导入SHP数据操作指南

柳测所--勘界导入SHP数据操作指南通过导入SHP数据到CASS勘测定界中进行勘界业务的操作流程,以下做简略阐释:第一步:导入SHP数据,(勘界包括:DLTB, XZDW)若有需要都可以选择对应的表导入进来;操作步骤:选择【输入输出】----【导入SHP数据】功能,会弹出如图1-2对话框,选择要导入的SHP数据,点击【打开】即可弹出图1-3字段匹配对话框,在右边的匹配表名中选择相对应的表名,点击【确定】即可。

以DLTB为例:1-1导入SHP菜单1-2选择SHP文件对话框1-3匹配表名对话框第二步:对导入进来的总图附属性;操作步骤:(1 )a、选择【勘测定界】----【导入GIS后行政区划代码得行政区名称】功能,命令行提示:请输入行政区划代码的扩展属性名称(1)QSDWDM (2) QSDWDM1 <1>:选择1,点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如图2-1行政区划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乡和村的区划代码的位数,点击【确定】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用鼠标左键框选要赋行政区名称的图斑,选好后点击右键即可。

注:全国对行政区划代码的编号一般都是一样的;(总共12位数,前面6位是每两位各为省、市、县的编号,后面6位为每三位各是乡/镇、村的编号)也有存在特殊的编号,这紧提供对话框设置,默认为国家标准的编码,b、同a一样的操作,选择(2) QSDWDM1也进行行政划代码得行政区名称。

图2-1行政区划设置对话框说明:(1)QSDWDM是图斑的行政区划代码,给图斑赋加行政区划名称。

(2) QSDWDM1是线状地物行政区划代码,给线状地物赋加行政区划名称。

(2)选择【勘测定界】--【导入GIS后权属性质】功能,根据命令行提示操作;命令行提示:请定义国有替换扩展属性值<20>:输入导入的SHP数据中权属性质对应的数字,点击鼠标右键后命令行提示:请定义集体替换扩展属性值<30>:输入导入的SHP数据中权属性质对应的数字,点击鼠标右键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要转换过来的图斑点击鼠标右键即可。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缩编的方法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缩编的方法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缩编的方法摘要:城镇测绘了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后,为了适应宏观管理和规划管理的需要,需要对所测区域地形图进行缩编。

因此,结合生产实际详细叙述了大比例尺数学化地形图缩编的流程及方法,并对缩编过程中一些关键地理要素的缩编进行了说明.关键词: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0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城市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

为了便于规划和管理城区及其即将发展为城区的区域,需要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测绘的比例尺为1:500或1:1000。

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测绘了1:500或1:1000比例的数字化地形图后,为了宏观管理和规划管理需要,往往还需要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图,由于缩编直接采用原1:500数字化地形图,控制点和极大部分地物均能保持原有精度,只要加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指导,缩编后的地形图完全能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下面笔者就以南方CASS7.0软件为平台进行由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缩小至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1 缩编的流程人们往往认为缩编是一项很简单的事,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缩编是一项系统和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精心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

笔者通过对几个较大测区进行缩编所得的经验,得出缩编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流程来实现。

1.1 制定技术标准首先制作一个作业指导书,让作业员了解整个缩编的过程,对缩编过程中某些带有共性的内容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各种字体及其大小,图外整饰的要求等。

1.2 作业前培训结合软件及其数据讲解各种要素缩编的方法及基础代谢尖注意的事项,让作业人员清楚缩编的流程和方法。

1.3 收集资料收集需要缩编区域所包含的所有1:500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地形总图、地形图接合图表、技术总结等相关资料。

`图1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流程框图1.4 以作业员为单位划分各自的缩编范围一般按照标准1:2000比例尺的地理坐标范围划分各个作业员的缩编范围,以利后期进行接边。

浅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中的大比例尺DLG数据入库流程

浅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中的大比例尺DLG数据入库流程

2019年8月经纬天地第4期罗琦(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二测绘院,山西太原030001)摘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而大比例尺DLG 数据是“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中最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本文讨论的是入库前对大比例尺DLG 数据的整理和编辑这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大比例尺DLG ;整理;编辑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19(2019)04-0084-03浅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中的大比例尺DLG 数据入库流程0.引言“数字城市”(英文:digital city)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重点工程。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快捷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数据分发与制图等功能,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内容丰富、属性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

而大比例尺DLG 数据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覆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量大,是国土规划、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以及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

1.基础地理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核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容主要有:数字线划图(DLG )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据和元数据四种类型的数据,分为四个分库进行存储。

整理、加工、整合完善后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工作。

其中,数字线划图(DLG )数据库根据比例尺又分为1∶500、1∶1000、1∶2000、1∶10000四个数字线划图子库。

数字城市地理视域下大比例尺DLG数据入库流程分析

数字城市地理视域下大比例尺DLG数据入库流程分析

2021年0引言新时期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大爆炸,而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挖掘有用价值,数字技术则是十分有效的手段,数字城市的建设也成为很多国家的主旋律。

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地理信息平台中,大比例尺D LG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所以对于大比例尺D LG数据入库流程的研究,能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打好基础。

通过大比例尺D LG数据入库流程的研究,能有效规范数据的采集、分析、转换、整理到最后入库的整个过程。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建库的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建库的主要目的是将原来离散的、数据格式各异的空间信息改造成为逻辑上一体的、具有统一空间定位框架的、能满足地理空间框架数据要求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国土规划、城市建设、防灾减灾等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因此,如何高效、准确地实现大比例尺D LG数据向G I S空间数据的整合改造整理入库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

2大比例尺D LG数据整合改造入库分析2.1具体作业流程数据整合改造是对已有的大比例尺D LG数据进行统一归层、统一编码、属性录入、格式转换和空间关系处理。

采用A R CG I S平台及南方CA SS软件作为数据整合改造的软件平台。

具体流程:原始数据→数据分析→制定数据转换方案并转换数据→数据采集、编辑→属性采集、编辑→分类码转换→数据组织重构→数据质量检查→转成入库数据→成果数据。

(1)数据分析。

地形图数据成果采用A ut oCA D软件成图,只是简单地按9大类数据进行分层,分类代码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对数据进行整合改造[2]。

成图是现有地形图数据的目的,而其主要组成部分又以线状要素够成,不符合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的要求,难以使用;同数据成果未挂接相应属性信息,需对属性信息进行补充。

此外,还需分析原数据的存储格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分类情况、地物编码、属性和注记的完整性、地物逻辑情况及成果数据的有关要求。

《GIS软件应用》课程标准

《GIS软件应用》课程标准

《GIS软件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认识GIS,并熟练掌握GIS软件的使用,加深对地理信息的认识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并了解各种软件的空间数据转换关系,了解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空间数据的分层处理方法、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GIS软件应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分析、地图制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勤于思考的工作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基本素质,并在教学中通过专题交流和知识拓展训练,逐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分解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GIS的基本原理;(2)了解ArcGis产品体系及结构;(3)掌握空间数据的管理与编辑方法(4)掌握对空间数据可视化处理的方法(5)掌握空间数据的编辑方法(6)掌握空间数据的转换方法(7)掌握空间数据的基本处理(8)掌握软件的空间分析方法;2.能力目标(1)会安装GIS软件;(2)具备GIS数据库建立与维护能力(3)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能够自主收集、查阅专业技术资料(5)会进行CAD和GIS软件之间数据格式的转换;(6)会对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进行几何纠正和投影变换;(7)会对空间数据进行插值处理;(8)利用GIS软件制作地图符号库的能力;3.素质目标(1)具备实践动手能力;(2)具备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行业规范)能力;(3)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4)具备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5)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习惯、素质)和质量服务意识;(6)具有能够吃苦耐劳精神并服从管理;(7)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高职学生应当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而本课程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课程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

当今市场上GIS软件体系中,以ArcGis软件最为成熟和流行。

如何制作shp格式文件,并利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有详细的步骤

如何制作shp格式文件,并利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有详细的步骤

如何制作shp格式文件,并利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有详细的步骤以最新空间计量软件OpenGoeda为例,其实,对于空间面板数据发分析与地图的显示是两会儿事,空间分析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块:第一是:空间统计分析,即空间数据的探索性分析,一般用到地图,主要是为了直观显示其属性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另外就是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Morans'I系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及Morans散点图(HH,HL,LH,LL);第二是:空间计量分析,主要包括: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使用的前提是,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因此导致经典的计量模型估计有偏或失效,因此自然而然将空间因素考虑到模型中进行分析,空间因素的引进涉及最核心的表达空间的权重矩阵。

这是空间计量模型和软件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说一下,如何利用OpenGoeda分有相应的shape格式地图和没有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空间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首先、是有相应地图的shape格式文件,如何进分析,涉及研究区域的地图的制作;地图和属性数据的链接等。

具体如下:首先可以借助Mapinfo和Arcgis软件制作shape格式的地图文件,并设置ID唯一代码,接着制作属性值文件,其格式为dbf,然后,将上述制作完成的shape格式文件和dbf格式属性值通过OpenGoda 软件的Table菜单下的Merge TableDate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包含分析需要的所有属性值的shape格式文件。

这样我们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了。

其次、无法获取地图的shape文件,或者你主要进行的空间回归分析,那么此时你完全不用费心思去制作地图,这时候仅需要你生成一个空间权重矩阵,具体做法是:1、生成一个OpenGoeda能识别的shape格式文件(直接用txt做就ok了,还可以通过dbf格式做,也比较容易)步骤,tools/shape/Point from ASCII(txt),2、建立dbf格式的属性数文件,3、利用软件里的Merge TableDate将1步建的shape文件数据表和2步建的dbf格式数据进行合并,并保存,保存后的文件我们命名为“sample”,3,则可以用sample.shp格式文件进行空间面板数据分析了。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方法介绍讲课文档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方法介绍讲课文档
4、填图单元代号
地层代号(岩性代号),如老君山组砂岩Dl(Ss)
第十七页,共32页。
(八)填图单元的划分
侵入岩填图单元的划分 1、划分侵入岩期次
主要依据前人资料、接触关系、岩石组合对比和划分。主要有前吕梁(迁西期、 阜平期和五台期 )、吕梁(早元古代)、四堡(长城纪—蓟县纪 )、晋宁(青白
口纪)、震旦、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等10个期 。 2、侵入岩岩性填图单元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3、开展地质填图。
4、资料整理,编制地质图,编写地质填图总结。
第四页,共32页。
四、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
要求:
全面收集区内的前人地、物、化、遥和矿产成果资料,进行了研究分 析,发现存在问题。
研究内容:
1、岩石特征: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的岩性、岩石组成、岩石类 型、地质体的时代和划分。
2、构造特征:褶皱断裂的分布、形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与成矿 的关系。
六 、认识及存在问题 …1、认识…………………………………………………………………
2、问题
第十六页,共32页。
(八)填图单元的划分
填图单元是地质填图过程中的基本填图单位,在剖面测制完成后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填图单元。
地层和火山岩填图单元的划分
1、划分岩石地层单元
主要依据前人资料和《甘肃省岩石地层》对比和划分。一般划分到群、 组,如阴沟群、老君山组。
2、在岩石地层单元内划分岩性填图单元 如老君山组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玄武岩,依次可划分为砾岩、砂 岩、粉砂岩、玄武岩四个填图单元。 3、填图单元类型 (1)单一岩性填图单元:砂岩、安山岩。 (2)组合岩性填图单元:夹层和互层的岩性,砂岩夹泥岩、砂岩、板岩互层。

无锡市基础测绘规划

无锡市基础测绘规划

无锡市基础测绘规划第一章总则第l条基础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为适应我国加快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结合无锡市基础测绘实际情况与实现“两个率先”的要求,按照保障急需、突出重点的原则,编制《无锡市基础测绘规划》(2005-2020年)。

第2条规划依据l.《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江苏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4.《江苏省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6.《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财政部、国家测绘局,2000.1)7.《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8.《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第3条基础测绘的基本原则是:统一监管、合理分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资源共享。

本规划在地域空间上分为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三个部分,覆盖全市域。

第4条本规划所称无锡市基础测绘项目,是指下列内容:l、建立和复测经省测绘局委托管理和组织实施的本行政区域内的D级GPS控制网、四等水准网。

2、测绘、制作和更新无锡市行政区域1:500-1:5000基本比例尺地图及数字产品。

3、建立和更新无锡市行政区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

第5条规划期限:近期:2005-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6条本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测绘局备案后,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及具体组织实施的依据。

第二章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第7条2005年至2020年,我市基础测绘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无锡市基础测绘工作,构筑”数字无锡”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加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推进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可靠、及时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服务。

第8条2005年至2020年我市基础测绘事业发展的目标是:l、建立市、县级市基础测绘分级管理体制,创建基础测绘政府投入及组织实施机制,形成基础测绘定期更新制度,更新周期3-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SHP格式设计方案(大比例尺)1、综述1.1目的为无锡市规划局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提供标准。

1.2适用范围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1.3制定原则●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可以实现同SHP数据的高效互转;●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操作方便。

1.4类型约定●●1.5引用标准《GB/T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1996-05-01)《GB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998-08-01)《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T地籍数据库标准》《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2、实体的划分数据在SDE的服务器里是按照点、线、面和注记划分的,每一个SDE图层(FEATURECLASS)只能存储上述的一种空间对象。

由于这种存储模型的限制,势必造成很多国标中的复杂地物被拆分到不同的SDE图层。

为了在编码中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对实体的物理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在对空间实体做逻辑的划分。

2.1简单点●简单点实体只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所有的简单点实体都必须以插入符号的形式采集。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采集单位在使用点符号的时候要保证简单点的符号要和本方案提供的符号描述一致,符号的插入点一致。

2.2简单无向线●简单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简单无向线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LINE对象。

●任何两条不相交的线段不应靠得太近,最小距离0.2毫米。

●对于使用了拟合处理的实体要考虑输出时不变形。

●简单线符号采集的时候没有方向限制。

●采集的时候要按照国标的要求,需要断开的地方全部断开,完全保证图面的效果。

●仅在遇到地物要素时断开,如遇到注记、符号等均不应断开。

●特别计曲线首曲线仅在遇到道路、居民地、河流等断开外均保持连续。

2.3简单有向线●简单有向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简单有向线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LINE对象。

●对于使用了拟合处理的实体要考虑输出时不变形。

●任何两条不相交的线段不应靠得太近,最小距离0.2毫米。

●简单有向线符号采集的时候有方向限制,符号化的方向是采集方向的左边。

●采集的时候要按照国标的要求,需要断开的地方全部断开,完全保证图面的效果。

●仅在遇到地物要素时断开,如遇到注记、符号等均不应断开。

2.4复合实体●复合实体由多条线(部分复合实体也包括点)构成的非面的实体。

●复合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LINE、IPOINT对象。

●复合实体在采集的时候只保证出图的效果,作业人员完全按照国标的要求绘制实体。

●如果构成复合实体的全部是实线,则所有构成复合实体的线采用统一的编码。

●如果复合实体是由实线、虚线构成,则根据这两种线形对实体的编码细化。

●如果复合实体是由点、线构成,则在上述两条的基础上对复合实体的编码根据实体的类型细化。

2.5面实体●面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GON对象。

●面状地物处理的总体原则保证在隐藏面层后不破坏原有的图面效果。

●本方案所要求构面的图层包括:面状居民地、面状水体、城市绿地植被以及市、区、镇界面。

●构成面的边线必须保证其连同性,如果和其他地物有共边的情况,共边的部分必须采用作业软件提供的捕捉功能采集从而保证共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如果和其他地物相交不产生交点。

●面状居民地(RESRGN)构面,只采集一次边线,保证构面的边线完全闭合。

●面状水体(HYDRGN)构面,要注意用户构面的面边线和水体边线的区别,面水体的边线必须闭合,而水体边线可以不闭合,具体根据野外测量的结果。

但是要注意面边线可能和水体边线有重合的部分必须保证完全一致。

●城市绿地植被(VEGRGN)构面和面状水体(HYDRGN)的处理原则相同,重点是要区分面状城市绿地植被的边线和地类界或其他地物的边线,同时要考虑重合部分的两次采集和公共边的完全相同。

同时,对于城市绿地植被内的填充符号都要以点的形式表现出来。

2.6注记●注记采用点的形式管理。

●注记的插入点为左下点。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横排注记可以是字符串,竖排注记必须采用单个字符。

2.7道路中心线1、道路中心线用来存储道路的信息,出图的时候不显示道路中心线。

2、道路中心线在采集的时候用路的边线平推1/2的路宽平行线表示。

3、道路中心线相交的时候要产生实交点,中心线在相交处连通。

4、名称一致的道路中心线在shp文件中必须保持连续3、分层设计3.1分层说明●本规程将根据国标图饰规范将地形要素分为十一个大类;●对于每一个大类再以GeoDataBase数据模型提供的实体类型(点、线、面)为地物要素聚类分层主要依据。

同时,每一大类设置一个注记层用于存放本大类的各种注记(对于主要类别每个小类提供一个注记层,次要的类别一个大类一个注记层)。

本中间格式所设计的所有的实体类型只包括点(IPOINT)、线(IPOL YLINE)、面(IPOL YGON)。

●下节中:P表示点(IPOINT)、L表示线(IPOL YLINE)、R表示面(IPOL YGON)。

3.2数据分层3.2.1测量控制点类3.2.2居民地类3.2.3工矿建筑类3.2.4交通类3.2.5管线类3.2.6水系类3.2.7境界类3.2.8地质地貌类3.2.9植被类3.2.10地图整饰类4、属性设计●总则1、本规程仅定义每层数据的扩展属性项,未包括系统缺省属性项。

2、每层数据的属性表均包含要素代码(Code)属性项。

要素代码为地图要素的分类代码,按本设计第四节内容赋值。

3、本规程仅包括从基础地形图上可取得的地物属性。

4、每个数据层均应补充国土代码和地类描述两个扩展属性项,其中国土代码是按《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标准编制的代码(下面简称国土代码),编码原则见该标准;地类描述指代码代表的地物的中文说明。

●类型说明与缩写对数据类型采用以下约定:数据类型标志符字符型 C整数型I数值型(二进制表示) F*说明:在本节中用于表示浮点类型数据长度的格式为:“小数点前位数”+“.”+“小数点后位数”4.1测量控制点*类型指控制点为天文点、三角点、导线点还是GPS点等。

*控制点描述为控制点的一些其他说明信息。

4.2控制点注记4.3控制点辅助线4.4居民地层名RESRGN4.5线状房屋附属设施层名RESAPL4.6点状房屋附属设施4.7单位名称标记点层名RESLBL4.8居民地注记层名RESANN4.9围墙层名RESW AL4.10垣栅4.11线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层名INDAPL4.12点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层名INDAPP4.13工矿设施注记4.14学校4.15医院4.16加油站层名INDGAS4.17铁路层名TRARAIL4.18高速公路边线层名TRAFREE4.19城市道路边线4.20等级(外)公路边线层名TRAW AYS4.21其他道路边线层名TRAPA TH4.22内部道路边线4.23单线道路层名4.24高速公路中心线层名FREECNT4.25道路中心线4.26大车路中心线层名PATHCNT4.27铁路注记层名RAILANN4.28高速公路注记层名FREEANN4.29城市道路注记层名ROADANN4.30等级公路注记层名W AYSANN4.31等外道路注记层名PATHANN4.32内部道路注记层名PADSANN4.33车站层名STATION4.34桥梁层名BRIDGE4.35停车场层名PARK4.36线状交通附属设施层名TRAAPL4.37点状交通附属设施4.38交通类注记层名TRAANN4.39电力线层名PIPPLIN注:类别*指高压线和低压线4.40电力线注记层名PIPPANN4.41通信线4.42通信线注记层名PIPCANN4.43管道层名PIPTLIN注:类别*指架空、地面、地下等水、污、煤气、热力等。

4.44管道注记层名PIPTANN4.45点状管线信息层名PIPAPP4.46管线注记层名PIPANN4.47水体边线层名HYDLIN4.48沟渠4.49河流层名HYDRRGN4.50河流注记4.51湖泊4.52湖泊注记4.53鱼塘层名HYDPRGN4.54鱼塘注记4.55码头层名HYDDOCK4.56点状水体附属设施层名HYDAPP4.57线状水系附属设施层名HYDAPL4.58水体注记层名HYDANN4.59境界线层名BOULIN4.60地名标记点4.61地名注记4.62市界面4.63区界面层名BOUDRGN4.64镇界面层名BOUTRGN4.65计曲线4.66首曲线层名TERSLIN4.67高程点层名TERPNT4.68线状地貌和土质层名TEROTL4.69点状地貌和土质层名TEROTP4.70地貌与土质注记层名TERANN4.71面状城市绿地植被层名VEGRGN4.72线状植被层名VEGLIN4.73地类界层名VEGAPL4.74点状植被4.75植被注记层名VEGANN4.76内图廓层名INDEX4.77方格网层名GRID4.78图廓注记5、编码设计本规程采用六位数字码,其结构定义如下:代码设计采用6位数字,三段整型码,结构如下:X X X X +X +X要素编码+扩展码+类型码1、要素代码:执行国标(《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定,在国标中不满4位的,用0补齐。

2、扩展码对国标分类的细化,如果在对实体处理中没有细化的则以0表示。

3、类型码类型码根据上节对实体的逻辑划分编码如下:1………………简单点3………………简单无向线4………………简单有向线5………………复合线实体7………………面9………………注记国土代码设计祥见《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5.1测量控制点类说明:符号红色部分表示插入点5.2居民地类5.3工矿建筑类5.4 交通类5.5管线类5.6水系类5.7境界类5.8地质地貌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