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美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美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材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组成的《罗马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3、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4、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二、学情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作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又存在了近千年的原因,学生不易理解。

但是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历史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本课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进行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东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历程,认识罗马成文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难点)目标3:结合教材与材料,认识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重点、难点)目标4:结合教材与材料,分析归纳拜占庭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

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罗马帝国何时衰亡的?何时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的?西罗马帝国何时灭亡的?生回答。

师: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存续下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罗马帝国是如何发展壮大并最终灭亡的。

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东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师出示图片: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版图师:拜占庭帝国在查士丁尼统治时,版图涵盖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因东罗马帝国首都在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说出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师讲述查士丁尼: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出身于巴尔干半岛一个农民家庭,成年后跟随叔父查士丁从军,经历了战争考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答案: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过渡:拜占庭帝国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横跨欧亚非三洲,国内外贸易发达,在蛮族入侵大动荡时,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查士丁尼大帝。

(3)简介查士丁尼一世(4)过渡:查士丁尼辛苦征战20多年,最后令他流传于世的却是他在位期间组织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5)思考:找出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者、目的、组成、组要内容。

4.学习第二部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看书梳理拜占庭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答案:外族入侵: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十字军东征: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扩大罗马教会在东方的势力范围,攻打拜占庭帝国。

看视频《十字军东征》。

(2)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曾经的中世纪欧洲第一城,在奥斯曼土耳其人75厘米的巨炮陷落了,与之一同灭亡的是这个4世纪到14世纪的帝国,从此不复存在了,君士坦学生找书回答学生阅读课本后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利用视频资料理解知识点---十字军东征。

丁堡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一个时代结束了。

(3)问题思考:在几个世纪里,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廷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廷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和启示。

答案:外族的入侵;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十字军的征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等。

启示:开放促使文明繁荣富强;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主备人:审批:学校.课题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型新授周次序号教学目标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知道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掌握拜占庭文化的主要代表及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

二、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教师: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哪些地区?学生: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2.《罗马民法大全》史料1如图。

查士丁尼小简历姓名:查士丁尼补充在位时间:527-565年出身:农民社会关系:叔父查士丁(前任皇帝)语言:通晓拉丁文和希腊文特长:法律、宗教、军事史料2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的指导。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些法律?学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史料3根据朕的宪令,若非特殊情况,私人财产是不得侵犯的。

私人财产包括:金钱、房产、土地、奴隶……史料4被释自由人是从合法奴隶地位中释放出来的人。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材料、综合探究的能力。

知道拜占庭帝国曾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历时一千多年,其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了解拜占庭帝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查士丁尼法典》为什么对西方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讨论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和历史启示,从中总结出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又存在了一千多年,成为跨越古代,与其他中世纪新兴国家并行发展的一大文明。

拜占庭文明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融合性。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多元的文明社会里,我们既要学会甄别外来文明成果的精华与糟粕,又要以包容和宽容的态度,取其精华,以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罗马民法大全》。

【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幅6世纪意大利拉文纳圣维塔尔教堂的镶嵌画。

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嵌而成,色彩鲜明璀璨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

画中手持圣饼盘、头上有光环的人是查士丁尼,其左侧为主教,身后是穿白色长袍的5位大臣和卫兵。

画中人物全正面呈现,高傲呆板,面孔带有一种自豪的漠然,大大的眼睛注视着众人,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作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查士丁尼头上所带的光环,不仅说明其权力来自上帝,同时还是教权和皇权在拜占庭帝国混杂的象征。

你知道这幅镶嵌画的主角查士丁尼是谁吗?他有什么重大功绩?拜占庭帝国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二、新课讲授(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教师引导:4世纪末,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继续存在了一千多年。

由于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的古称,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的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本课主要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及其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关系。

教材内容包括: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灭亡;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拜占庭帝国及其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关系,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关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灭亡过程及其历史地位;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及其历史地位;查士丁尼法典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其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关系。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其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关系。

4.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相关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视频资料:关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视频资料。

4.板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主要介绍了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材通过对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的描述,以及介绍《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使学生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基督教的传播,对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拜占庭帝国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对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认识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拜占庭帝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理解《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

2.难点:《查士丁尼法典》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分析《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关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论文、书籍。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和建筑,引导学生关注拜占庭帝国的兴起。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3.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4.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5.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3 板书设计
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时间、对文化的影响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两大问题。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大问题分别探讨了《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和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

学生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探讨比较感兴趣,气氛热烈,展示较好,对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认识不够全面。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