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实验指导书
机助制图上机实习指导书

《机助制图》上机指导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5年6月编制2007年8月修订前言Auto CAD是应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的需要而开发的面向21世纪的CAD软件包,它在运行速度、图形处理等方面都达到了崭新的水平。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这门课程。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Auto CAD的各种操作命令,并做到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健所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编者深深体会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上机训练的内容,一本好的上机指导书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加深认识,同时使学生在上机时目的明确,提高上机效率。
本指导手册在内容编排上紧扣教学内容来设计上机操作实习课题,包括AutoCAD的启动与退出、添加和删除菜单、工具条的设置、系统的绘图命令操作、编辑命令的使用、图案填充、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尺寸标注、文件输出等内容。
每个实习都明确指出了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详细操作步骤。
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后,达到摒弃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转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技术,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扎实基础。
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目的明确,条理清楚,对学生具有指导性。
由于参考资料的局限,我所选取的练习内容只能起到熟悉命令和绘图的作用。
在未来的实践中,期望结合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绘图要求作相应的调整。
限于编写时间较短和编者水平,手册中难免有错误之处,如蒙读者指教,不胜感激。
编者2005年6月目录实习一AutoCAD的启动与退出 (4)实习二添加和删除菜单 (5)实习三工具条的设置 (7)实习四系统的绘图命令操作(一) (10)实习五绘图命令操作(二) (16)实习六绘图命令的操作(三) (20)实习七绘图命令的操作(四) (24)实习八编辑命令的使用(一) (28)实习九编辑命令的使用(二) (32)实习十圆弧图案的绘制 (36)实习十一图案填充 (40)实习十二文本的输入与编辑 (43)实习十三尺寸标注 (48)实习十四文件输出 (51)实习十五综合练习题(考试) (55)说明:利用AutoCAD作图方法很多,下面实例步骤仅供参考,不一定是最方便的,编者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熟悉一些常用绘图及编辑命令的使用。
《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工作界面与基本操作一、实验要求1、熟悉CATIA的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掌握CATIA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内容(a)(b)(c)图1-1 罗盘操作注意:以上操作可以改变图形对象的显示位置、大小和旋转一定的角度,但是只是改变了用户的观察位置和方向,图形对象的实际位置和大小并没有改变。
4、选择操作CA TIA为选择提供了Select工具栏,如图1-2所示,该工具栏提供了5种选择方法。
5、查找操作在Search对话框中,通过输入要查找对象的名称、类型、颜色、线性、图层、线宽、可见性等属性来查找对象。
6、视图操作【View(视图)】工具栏中提供了丰富的视图操作功能,可以进行旋转、平移、缩放、显示模式变化等一系列视图操作,如图1-3所示。
图1-3 视图工具栏(1)平移平移(Pan)功能的操作对象不是物体而是观察位置,即移动的是观察位置,物体的空间坐标是不变的。
平移的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按钮】菜单→(2)旋转旋转(Rotate)功能的操作对象同样不是物体而是观察方向,即使视点绕视图中心全方位旋转(视点与视图中心的连线方向就是观察方向),并没有改变物体的空间坐标位置。
)按钮】菜单→命令(3)法线视图法线视图(Normal View)功能可以使观察者沿着基准平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形体。
法线视图功能的使用方法如下:按钮基准平面既可以是特征树中的xy Plane(或yz Plane、zx Plane),也可以是物体上的任意平面。
(4)快速视图操作快速视图操作(Quick View)功能可以将观察方向精确定位到某个视图方向。
在【View】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右下方的小三角,就可以展开【Quick View】工具栏。
图1-4(a)等轴三维视图(b)前视图(c)后视图(d)左视图(e)右视图(f)俯视图(g)仰视图图1-5 快速视图操作(5)7、缩放缩放(Zoom In Out)功能可以对物体的视图进行放大和缩小操作。
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按钮】按钮】菜单→8、显示模式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确定以下显示模式:(a)(b)(c)(d)(e)(f)图1-6通过用户定制的显示模式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显示特性,例如将材质信息附着到形体表面上,方法如下:(1)【View】菜单→【Render Style】→【Customize View】→弹出【Custom View Modes】对话框(2)在【Custom View Modes】对话框中选择Shading 和Materials;(3)单击(Apply Material),在随后弹出的材料库中选择合适的材质即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实验指导书第一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实验指导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验一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三维标准件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参数化特征建模方法;2.在PROE环境下,掌握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三维标准件库。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PIV计算机系统2.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3.Pro/ENGINEER 三维实体造型软件三、实验步骤1.记录标准件库资料下面是GB/T819.1十字槽螺钉例子,详细规格见实验指导书。
2.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图库的建立(1)建立参数模型(2)确定标准件的尺寸特征参数名(3)确定标准件尺寸关系(4)建立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图库3.三维标准件特征参数库的建立根据步骤1中的原型紧固件已确定的尺寸和步骤2中确定的特征参数名,将所有规格全部录入到标准件参数库中形成三维标准件特征参数库,并将这些几何特性参数存放在数据库中。
4.使用三维标准件库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用打印机输出三维标准件图库和标准件特征参数库;论证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在CAD系统中应用的优缺点。
1 实验一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三维标准件库实验指导书一、PRO/E族表介绍族表是很多相似零件(或组件或特征)的集合,这些零件(组件/特征)从结构上看很相似,但在一些细节部份不同,比如尺寸大小或详细特征等。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螺钉、螺母,同一个标准(如GB/T819.1)里,会有多达上百种不同规格,但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我们把这上百种规格的螺钉看成是一个零件族。
“族表”(Family Table) 中的零件也称表驱动零件。
二、族表结构族表,本质上是用电子表格来管理模型数据,它的外观体现也是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电子表格。
还是用螺钉来说,GB/T819.1里的上百种螺钉,外形都是一样的,只是尺寸有变化,比如螺纹规格、螺钉总长、螺纹长等等,在标准里,是这样描述这些数据的:我们把这个表格变换一下,变成下面这样(部份数据):三、创建三维标准件库1. PRO/E环境下,创建一个普通模型,作为原始模型来使用。
CAD上机试验指导书 辅助设计上机试验报告1

上机实验一一、实验名称:建立绘图环境、使用样板文件及简单建筑平面图绘制训练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建立绘图环境练习要求:图形界限:能够把A4幅面图纸100倍大小的实体按1:1绘在图形界限内。
新建图层:标注、辅助、家具、门窗、墙体、填充、轴线、其他等8个图层。
将轴线层的颜色设为绿色,center线型,将墙体层的颜色设为红色,线宽0.3,家具图层的颜色设为蓝色。
设置全局线型比例为100。
文本样式设为中文大字体,字体样式名称为“建筑文字标注样式1”,字高250。
新建尺寸标注样式:样式名称:“建筑A4”,将“调整”页面的“比例”设为100。
其他各种设置均选择默认设置。
保存设置的样板文件。
2.绘制图1所示的基础截面图,要求按1:1绘图,出图比例1:10。
选择合适的图框大小,定义合适的图形单位和图形界限,建立必要的图层。
设置颜色、线型和线型比例,并将其保存为基础样板文件,然后在此环境中绘图。
图1基础截面图3. 绘制图2所示的基础及柱基平面图,基础梁宽均为250。
图A 基础平面图图2基础及柱基平面图4. 绘制图3所示建筑总平面图图3 建筑总平面图图B 柱基平面图三、试验目的:1.练习样板文件的建立和使用方法2.练习以实际需要建立绘图环境的方法3.练习建筑平面图绘制方法和技巧4.练习直线、圆等绘图命令及修剪、倒角等编辑命令的使用四、实验步骤:基本步骤:1.建立绘图环境2.以实际需要建立所有图层,指定图层颜色、线型3.必要时绘制边框和标题栏4.绘制所有轴线5.绘制其他实体6.绘制完成后命名保存文件注意:各题绘图步骤有所不同,但上述步骤基本相同,请同学们写出各题每步的命令及其选项。
五、思考题1.启动cad有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2.cad的确省图形界限、单位制、计数方式和计数精度(包括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是什么?0角度方向和正角度方向如何确定。
3.简述如何根据实际图形尺寸设置图形界限。
(1:1绘图情况下)4.偏移命令能对哪些对象进行操作?5.删除对象的方法有哪几种?6.如何执行圆角命令而不修剪原对象?使两条不相连直线相连的方法有哪几种?如何执行圆角命令使两条不连接的两直线相连?倒角命令又如何操作?7.如何执行修剪命令修剪一条直线到它不相交的隐含边界?如何对齐绘制两个实体?六、实验小节:这里要求同学们自己写出,有关内容提示:1.在绘图中体验上述基本步骤,写出优先设置工作区有何优点?2.写出绘图心得,包括命令使用技巧。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学院测控教研室一二年十一月二○一二年十一月目录目录实验一 熟悉AutoCAD基本环境及设置 (3)实验二 图层、文字样式和绘图环境的初步设置 (6)实验三 常用绘图命令练习 (11)实验四 图形的复制、移动与修改 (14)实验五 精确绘制图形 (17)实验六 尺寸标注 (21)实验七 绘制剖面线、建立图块 (27)实验八 绘制零件图 (30)实验一实验一 熟悉熟悉AutoCAD AutoCAD AutoCAD基本环境及设置基本环境及设置基本环境及设置一 实验目的1、熟悉AutoCAD的软硬件环境、启动、退出、文件管理等方法;2、熟悉AutoCAD的工作界面、系统配置的修改等;3、熟悉键盘和鼠标输入命令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1、认识AutoCAD的硬件及设备配置,学习启动、退出AutoCAD;2、练习文件管理,包括新建文件、打开旧文件、保存、另存文件等操作;3、练习用“选项”对话框进行常用的缺省配置修改;4、练习用键盘和鼠标输入命令,学习工作界面中各部分功能区的使用。
三 实验过程及说明 1.启动AutoCAD进入WindowsXP开始界面后,用鼠标双击桌面上AutoCAD图标,或执行“开始”菜单中AutoCAD命令启动AutoCAD。
2.进入AutoCAD后基本练习1)新建一文件,分别用“从草图开始”、“使用样板”、“使用向导”三种创建方法;2)对应三种不同的创建新图的方法,练习绘图界限(LIMITS)、绘图单位(UNITS)等基本设置的操作;3)熟悉工作界面,主要包括:标题行、下拉菜单、功能区、绘图区、工具栏(标准、绘图屏幕菜单)、命令提示区、状态栏、滚动条、十字光标等,如图1-1所示;图1-1 AutoCAD 界面的构成4)了解系统配置选项的修改,通过“选项”对话框练习常用的三项修改:绘图背景色、按实际情况显示线宽、自定义右键功能;(选择“显示”选项卡,修改绘图区背景颜色为白色;选择“用户系统配置”选项卡,设置线宽随图层、按实际大小显示;选择“用户系统配置”选项卡,自定义右键功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撰写人:刘庆华审定人:目录第一部分 绪论第二部分 基本实验指导实验一 绘图环境设置实验二 基本绘图命令练习(一)实验三 基本绘图命令练习(二)实验四 图形编辑命令练习(一)实验五 图形编辑命令练习(二)实验六 文字与云线实验七 图层练习实验八 尺寸与标注练习实验九 综合练习实验十 三维绘图练习(一)实验十一 三维绘图练习(二)实验十二 块的练习实验十三 综合练习第一部分绪论本指导书是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1、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美国 Autodesk 企业开发的一个交互式绘图软件,是用于二维及三维设计、绘图的系统工具。
可以使用它来创建、浏览、管理、打印、输出、共享及准确复用富含信息的设计图形。
AutoCAD具有完善的图形绘制功能以及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并且可以进行多种图形格式的转换,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
因此,在设计艺术学(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及视觉传达专业)和动画专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有效的设计表现方式。
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并且由浅入深地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本课程所有实验均需上机进行,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并根据实验要求提供若干难度不同的实验题,学生上机时可根据教师的具体安排、学时要求和个人熟练程度,选择每个实验的部分内容作为练习。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教学目标、要求1绘图环境设置2学会使用Dunit、grid、snap、drawing limits等命令,熟悉F7、F8、F9三个功能键对绘图的辅助作用2基本绘图命令练习(一)2学会使用直线、圆、圆弧、多边形、矩形、椭圆等二维绘图命令,掌握zoom、pan两个图形显示与控制命令的使用3基本绘图命令练习(二)2学会使用多义线、多重线等二维绘图命令,能够自己定义新的多重线格式,掌握精确绘图的三种方式4图形编辑命令练习2熟悉AutoCAD编辑命令的一般模式,掌握拷贝、镜像、阵列等九种命令的使用规则5图形编辑命令练习2掌握延伸、修剪、多义线编辑等八种构造编辑命令,认识夹点能够使用夹点编辑6文字与云线2学会输入并编辑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并且绘制修订云线7图层练习4了解“层”与实体的关系,“层”的特性,如何创建与控制图层,定义图层的颜色和线型8尺寸与标注练习4掌握各种尺寸标注命令、学会定义多种尺寸格式9综合练习(一)2准确绘制平面图10三维绘图练习(一)2掌握简单三维实体的创建命令,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绘实体的情况11三维绘图练习(二)2掌握用户坐标系统的创建,三维曲面的形成,各种三维建模功能12块的练习2掌握块的创建与使用、属性的定义与使用13综合练习(二)2准确绘制三维立体图合 计26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实验一 绘图环境设置1、实验目的1. 进行基本命令的练习,熟悉软件界面;2. 熟悉F7、F8、F9三个功能键对绘图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界面设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AutoCad2005的界面设置方法2,掌握AutoCad2005的基本绘图方法二、实验内容:1,熟悉AutoCad2005的界面2,通过“工具/自定义/菜单”命令自定义菜单3,通过“文件/页面设置管理器”设置纸张大小4,使用快捷菜单打开或关闭工具栏(鼠标指针指向任一工具菜单,单击右键) 5,设置单位和精度:通过“格式/单位”命令6,设置图形界限:通过执行“格式/图形界限”命令,然后在命令窗口中按提示输入左下角坐标和右上角坐标7,改变栅格间距:通过执行“工具/草图设置”命令8,以点100,100为左下角的第一点画一个边长为200的正八边形,其内角为135度,由第一点坐标为100,100第二点到第七点的坐标为:@200<0,@200<45,@200<90,@200<135,@200<180,@200<225,@200<270,@200<3159,画如下图形其中:边界为0,0到4200,2970,线宽分别为0.2,0.3,0.4,正六边形边长为1000 其余数据自定,但要尽可能与上图相符。
三、实验要求:1,要将操作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2,将8,9题的结果保存到用户文件夹中实验二绘制简单的图形一、实验目的1,掌握绘制圆的各种方法2,掌握绘制各种矩形的方法3,掌握绘制圆内接六边形和圆外切六边形的方法4,掌握使用使用捕捉、追踪等方法绘制图形二、实验内容1,先按下图所示绘制直线、三角形等,最后用各种方法绘制圆a圆心,半径b三点 C 三中点 D 二点 E 切、切、半径2,绘制如下图所示的长100,宽70,倒角10×10,圆角为20,线宽为4的4种矩形a常规矩形b倒角矩形C圆角矩形D线宽为43,绘制如下图所示的半径为200的正六边形、半径为200的圆及其内接正六边形、半径为200的正六边形及其内接圆共三个图形4,使用追踪和捕捉自工具,绘制长方形中心超速行驶为100的大圆和长方形四角直径为40的小圆长方形的长为400,宽为300,小圆的心离长方形的角点30,30三、实验要求将绘图的操作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将图形文件保存在“我的文档”文件夹中。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指导手册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AUTOCAD)实验指导手册江辉仙编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球信息科学系目录第一部分实验课程的一般要求 (3)一、课前准备 (3)二.上课须知 (3)三、课后要求 (3)第二部分实验项目 (4)实验一 AUTOCAD基本平面绘图命令使用 (4)1.实验目的 (4)2.实验学时 (4)3.实验仪器与主要软件 (4)4.实验内容与步骤 (4)5.实验结果 (7)6.写出实验报告 (7)7.成绩评定 (7)实验二总体平面图设计 (8)1.实验目的 (8)2.实验学时 (8)3.实验仪器与主要软件 (8)4.设计内容 (8)5. 设计要求 (8)6.写出实验报告 (8)7.成绩评定 (8)实验三三维绘图 (9)1.实验目的 (9)2.实验学时 (9)3.实验仪器与主要软件 (9)4. 实验内容与步骤 (9)5.实验结果 (12)6.写出实验报告 (12)7.成绩评定 (12)第三部分学生实验报告 (13)实验一 AUTOCAD基本平面绘图命令使用 (13)实验二总体平面图设计 (15)实验三三维绘图 (17)附录:课程实验大纲 (19)第一部分实验课程的一般要求一、课前准备(1)上课前应阅读本指导手册中相应的实验课程部分,明确实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2)根据实验内容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弄清基本绘图命令,使实验能顺利完成。
(3)按本指导手册中的要求,在课前淮备好构建平面图的尺度与坐标。
二.上课须知(1)遵守课堂纪律,注意聆听指导教师的讲解。
(2) 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应按指导手册的规定进行,如遇问题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
(3) 实验过程中的仪器故障必须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可随意自行处理。
(4)不得随意删除计算机中操作系统或安装软件。
(5)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和结果。
三、课后要求(1)实验完成后,要检查计算机是否正常关机。
(2)及时填写完实验报告并上交给指导教师方可离开实验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TOCAD 上机实验指导书
面向专业:环境工程本科专业
学
32 学时(其中理论12 学时、上机实验20 学时)学
时:
分:2 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以作业评分形式进行考核
一、实验内容(全部要求上机完成)
实验一、AutoCAD 界面熟悉和基本操作
实验二、简单图形的绘制实验三、坐标及捕捉
实验四、图形编辑实验五、图块的创建和使用实验六、对象特性控制及修改实验七、文本及标注
实验八、专业图形练习:平面图
实验九、专业图形练习:立面图实验十、专业图形练习:图形打印输出注:
(1)依照学生对实验的准备情况和实验的效果,以及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进行实验成绩的评定;(2)每个实验都必须合格,才能算实验总成绩都合格。
二、实验对象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
三、实训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建立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上,要求学生了解
AutoCAD软件,熟练掌握AutoCAD的基本命令,能够用该软件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环境工程施工图。
利用计算机绘图绘制环境工程设计图、了解计算机在环境工程制图中的应用发展概况、熟悉常见图形文件格式。
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配合相应的实验来巩固讲课內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较果。
四、实验组织方式
实验:计算机实验室,以单机形式完成。
由上机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五、实验管理方面的要求: 1.注意安全,遵守学校规定的上机实验纪律,爱护计
算机房设施。
2.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期末随课程平时作业一起验收。
3.每个实验都必须达到合格成绩,实验总成绩才算合格。
4.上机按学号入座,上机完毕请整理自己的座位并关闭微机
实验一:AutoCAD 界面熟悉和基本操作
(基本验证性实验、2 学时)
1、实验目的:
掌握AutoCAD 界面熟悉和基本操作。
AutoCAD 的操作界面内容比较丰富。
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AutoCAD 界面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用途,掌握改变绘图窗口颜色和十字光标大小的方法及如何设置绘图环境。
2、实验方法:
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
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启动AutoCAD
2)熟悉AutoCAD 的工作界面
3)配置用户绘图环境
4)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
5)定义图形属性
5、实验内容:
1)于本机F 盘中建立一目录,目录名:学号姓名(如:00000000 李明)以后练习文件均保存在此目录。
2)启动和退出AUTOCAD 系统。
3)熟悉AUTOCAD 命令的菜单及工具栏操作。
4)熟悉操作界面,建立一个样板文件。
实验二:简单图形的绘制
(基本验证性实验、2 学时)
1、实验目的:熟练掌握二维对象的绘制命令,其中包括点、直线、射线、构造线、矩形、多边形,圆、圆弧、椭圆、椭圆弧、样条曲线、多线等。
2、实验方法: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熟练软件基本图形的绘制,如点、直线、射线、矩形、正多边形、圆、圆弧、椭圆、样条曲线、多段线、多线等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2)面域的建立重点掌握直线、圆、矩形、多段线的画法,多线的设置。
5、实验内容:
1)绘制标题栏,不加文字及尺寸,保存结果为:标题栏.dwg。
2)使用绘图命令绘制以下图形。
保存结果为:文件名:学号-01.dwg 3)自由练习绘图命令。
实验三:坐标及捕捉
(基本验证性实验、2 学时)
1、实验目的:熟悉用户与世界坐标系“对象捕捉” 工具栏是在绘图和编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栏。
通过绘制图形,熟悉“绘图”工具栏和“对象捕捉”工具栏中各个按钮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掌握对象捕捉和自动跟踪的操作。
2、实验方法: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坐标分类:世界用户相对绝对极坐标直角坐标及使用方法
2)对象捕捉单点捕捉自动捕捉的使用方法
3)对象自动追踪
4)自动捕捉和对象追踪设置方法
5)临时追踪和捕捉自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坐标单点对象捕捉自动追踪捕捉设置
5、实验内容:完成图形练习后,将完成结果保存。
(文件名:学号-02.dwg)
实验四:图形编辑
(基本验证性实验、2 学时)
1、实验目的:练习常用绘图工具和编辑工具的使用,学习编辑图形和填充的基本方
法。
2、实验方法: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对象选择:点选窗口选择方法按Shift 的选择方法全选
2)删除、复制、镜像、阵列、拉伸、比例缩放、延伸、修剪、倒角、园角、移动、旋转、分解、断开
3)夹点编辑
4)图案填充
5)绘制实例主要掌握对象选择编辑工具栏上常用编辑命令
5、实验内容:
完成图形练习后,将完成结果保存。
(文件名:学号-03.dwg)
实验五:图块的创建和使用
(基本验证性实验、2学时)
1、 实验目的:
将工程图纸中一个简易的标题栏定义成带有属性的块。
标题栏中带括号的文 本定义为属性,不带括号的文本用 Dtext 命令注写。
定义成块后,采用块插入的 方法输入属性值。
2、 实验方法:
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 实验仪器:
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 实验操作方法:
1) 块的建立Block
2) 块的更新
3) 将图形文件作为块插入
4) 将图形对象写入文件块Wblock
5) 外部参照的插入、更新、绑定
6) 块属性的定义及属性数据的提取
5、 实验内容:
1) 完成图形绘制,并给予填充图形,将完成结果保存。
(文件名:学号 -
04-01.dwg )。
2) 将下列的标高符号设置为块,保存于目录。
(9.600) 触00
、 昇0- 严 ▼点匚〒弩
M 标离符号 (b )同一位晋注写多牛标高 (小总平面室外地坪标高符号
3) 绘制A 图形,将其设置为块,并使用块的操作命令完成 B 图图形,将完 成
结果保存。
(文件名:学号-04-02.dwg)。
实验六:文本及标注
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定义文字样式和文字的标注方法,在标注文字时,注写中文的方法、对齐方式和注写特殊字符,掌握标注样式,根据图形的复杂程度和尺寸类型的多少,决定设置几种标注样式。
本实验要求能对图中的尺寸进行标注,并会设置其样式。
2、实验方法: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单行文件的输入及修改
2)多行文件的输入及修改
3)特殊符号的输入
4)文本、标注样式的设置
5)标注的方法
6)标注的修改注:重点是文本样式标注样式的设置使用
5、实验内容:
1)完成图形1 的练习,并标注尺寸,将完成结果保存为图形文件(文件名:学号-05-01.dwg)
2)完成图形2 的练习,并标注尺寸,将完成结果保存为图形文件(文件名:学号-05-02.dwg)
2、实验方法:
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
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要求每人用AutoCAD 画指定的平面及三视图。
2)建立专业图形绘制环境。
3)按照专业图形要求绘制图形。
5、实验内容:
1)完成平面图绘制,将完成结果保存为图形文件(文件名:学号-06-01.dwg
2)完成组合体视图绘制,将完成结果保存为图形文件(文件名:学号-06-02.dwg)
2、实验方法:
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
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要求每人用AutoCAD 画一个指定的平面图。
2)建立专业图形绘制环境。
3)按照专业图形要求绘制环境工程类平面图。
5、实验内容:
1)完成教材《环境工程CAD 绘图快速入门》p151 的接触氧化池平面布置图,将完成结果保存为图形文件(文件名:学号-07.dwg)
2、实验方法:
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
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要求每人用AutoCAD 画一个指定的轴测图。
2)建立专业图形绘制环境。
3)按照专业图形要求绘制环境工程类轴测图。
5、实验内容:
1)完成教材《土建工程制图》p196-199 的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部分轴测图,将完成结果保存为图形文件(文件名:学号-08.dwg)
1、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掌握AutoCAD 的打印输出方法和技巧,将环境工程类图形打印输出。
2、实验方法:
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验仪器:
计算机、AutoCAD 软件。
4、实验操作方法:
1)建立专业图形打印输出环境。
2)按照专业图形要求打印输出环境工程类图形。
5、实验内容:
1)整理实验七、八、九的图形结果,
2)在布局空间将以上图形设置为标准图幅输出(可使用图幅样板进行出图)图幅大小和图形比例自定。
3)将完成结果保存于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