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中小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合集下载

臀中肌损伤病因病理及针刀治疗

臀中肌损伤病因病理及针刀治疗

臀中肌损伤病因病理及针刀治疗臀中肌损伤在临床中常见,以慢性损伤较为多见。

因其症状隐蔽性较强,误诊、漏诊的现象也较常发生。

局部解剖臀中肌位于臀部前外上部。

后下部为臀大肌覆盖,前部被阔筋膜张肌覆盖,其下缘与梨状肌紧密相临,其深部有臀小肌。

起于髂骨翼外骨面、髂嵴外唇和阔筋膜,呈一扁平扇形肌束,斜向外下止于大转尖断的上面和外侧(如图1),此处有1-2个臀中肌的转子囊。

髂骨翼外骨面上半部分由臀中肌附着,下半部分由臀小肌附着。

(图1臀中肌起止点)该肌受臀上N支配(L4—S1)。

主要是跨关节的外展肌,有展、收及旋髋作用。

单足站立时,对固定骨盆起重要作用。

病因病理日常生活中,身体的活动如行走、下蹲、弯腰等动作,臀中肌起着重要的作用,日久容易损伤,出现局部组织的萎缩、结疤和粘连,特别是肌筋膜的增厚和局部索条改变,使活动受限。

人是不断运动的,损伤部位不断被牵拉和刺激,使局部变性组织充血、肿胀,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和N 功能障碍而出现症状。

一般情况下,臀中肌损伤后,其功能常被周围的肌肉筋膜所替代,局部多不表现明显的症状。

但其损伤引起的病理变化产生的病理冲动,可由L4-S1脊髓阶段反射性引起同侧下肢的疼痛及不适感。

临床表现多缓慢发病,腰臀部酸胀不适,劳累后加重。

主动展髋关节疼痛加重。

少数患者累及梨状肌,可有下肢麻痛。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局部症状,仅表现为患侧小腿的酸胀不适感,甚至发凉、发木。

伸膝时,小腿常有“抽筋”现象。

有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起步走时出现患侧踝部、足跟、底部麻痛或不适感,活动后减轻。

站立过久,行路过长,可使上述症状加剧。

诊断1、外伤史和劳损史。

2、臀外上部酸痛,或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患者小腿、踝关节、足部有疼痛或不适感。

3、患侧臀中肌部位,可查及痛性条物,压痛点多在髂骨翼外侧臀中肌起始部。

压之可向患之肢放散者,但无神经受刺激征。

这种情况,患者多无臀部疼痛及不适感。

4、急性损伤,患肢单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时,症状可加重,梨状肌牵拉试验可诱发臀中肌疼痛或使疼痛加重。

针刀治疗臀小肌筋膜疼痛症的解剖入路与理论探究

针刀治疗臀小肌筋膜疼痛症的解剖入路与理论探究

针刀治疗臀小肌筋膜疼痛症的解剖入路与理论探究本文阅读有关臀小肌筋膜疼痛症文献,发现臀小肌激痛点多位于肌腹中点的规律,以此设计针刀前后侧治疗入路,在放松姿势技术下准确定位所有激痛点,行针刀靶点治疗。

分析影响针刀疗效的臀小肌解剖规律、激痛点完全靶点治疗、激痛点康复、营养等因素,旨在提出以解剖学规律指导针刀治疗臀小肌筋膜疼痛症的重要性,为临床上针刀治疗臀小肌筋膜疼痛症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s on gluteus minimus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and finds the rule that most of the trigger points of gluteus minimus are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muscle belly,on basis of which,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reatment approaches of acupotomy are designed,and all the trigger points are located accurately under relaxing posture technique,then the target treatment of acupotomy is take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cupotomy efficacy,such as anatomy of gluteus minimus,complete target therapy of trigger points,recovery of trigger points,nutritional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are analyzed,aimed at putting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guiding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uteus minimus myofascial pain by anatomical rul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uteus minimus myofascial pain in clinic.[Key words] Gluteus minimus;Myofascial pain syndrome;Trigger points;Treatment approach;Anatomy已故美国风湿病专家Travell[1]开创了系统的“肌筋膜疼痛症(myofascial pain syndrome)”临床与实验研究,最终确立肌筋膜疼痛症的诊断标准,得到医学界认可,并以喷雾疗法、牵伸疗法及激痛点注射疗法闻名于世,被其称作“假性坐骨神经痛[1]”的臀小肌筋膜疼痛症在临床上相当常见,针刀作为其中一种治疗方法,疗效取决于准确定位激痛点(Trps),根据对文献、专著阅读及临床观察后发现,臀小肌筋膜疼痛症激痛点的分布在臀小肌解剖上存在规律性,笔者将此规律指导针刀治疗入路,取得显著效果。

臀中肌和臀深层肌肉运动解剖浅谈

臀中肌和臀深层肌肉运动解剖浅谈

臀中肌和臀深层肌肉运动解剖浅谈臀中肌和昨天说的臀大肌一样属于表层肌肉,再往里那些属于深层肌肉,深层肌肉也有一些负责关节运动的功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负责稳定和保护。

嗯,稳定很重要。

咱们一一了解一下:臀中肌臀中肌在臀大肌里面,起点:髂骨翼外面,止点:股骨大转子,不知道位置的可以看图。

它跟臀小肌的关系比跟臀大肌的关系要好,虽然臀中肌属于表层肌肉,也叫浅层肌肉,可是功能是跟臀小肌一起的,所以一会他俩的功能一块说。

股方肌也是被臀大肌盖住的,可以想象一下,起点:坐骨结节,止点:股骨转子间嵴。

它跟闭孔肌那哥俩一块主要是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外旋(也叫旋外)。

臀小肌臀中肌再往里就是臀小肌,起点:是在臀前线以下,髋臼以上的骨面。

臀小肌的起点我理解的就是在臀中肌起点的稍微靠下位置,止点:股骨大转子,止点是跟臀中肌一样的。

起点位置相近,止点位置相同,造就了这俩的功能相似,不负责任的说,这俩一个德行。

插一句,股骨的大转子,你伸手是可以摸到的,差不多在裤子中间裤缝线上口袋位置,我腿短,所以裤子提的高,就在那一片,摸一摸,能够感觉到骨头,如果你摸不到,那你不是裤子没口袋,那就是该减脂了。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功能是一起的,近固定的时候,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就是侧抬腿,然后他俩还有四个功能是:大腿在髋关节处屈、伸、外旋和内旋。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的时候,内心是很平静的,就是想把解剖书给撕了,臀大肌能外展和内收我就忍了,因为它个头大,跨度也就大,上半边和下半边肌束能有相对的功能,这个无可厚非,但是臀中肌和臀小肌是什么鬼?能屈能伸,大丈夫吗解剖书上是这么写的两块肌肉的前部能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和内旋(旋内),两块肌肉后部能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和旋外。

啥意思,就是当你的大腿向前抬(髋关节屈)的时候,从髂骨翼长到股骨大转子的臀氏双雄就被带着向前了,这个时候是髋关节屈的,然后你做髋关节向里旋转(内旋)的时候,这哥俩都会参与发力。

你的腿向后伸,还记得蝎子腿么?这时候,大腿在髋关节伸和向外旋转(旋外),也有这哥俩参与发力。

腰部及下肢筋膜触发点之臀中肌篇

腰部及下肢筋膜触发点之臀中肌篇

预防:
安全和不安全的
穿衣姿势
姿势和活动(右侧图) 臀部肌肉注射应该避免刺激 诱发TrPs
知识共享,促进提高
2016-1-13
形状较厚,扇形,骨盆外侧面。
位于臀大肌深部,臀小肌表浅部。 部分 “ 变异 ” ,与臀小肌或梨状肌融 合。
功能:
外展髋
单腿站立时稳定骨盆。
功能相关单位:
辅助外展: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包括较小程度的缝匠肌、梨状肌及 部分臀大肌。
抑或髂腰肌。
臀中肌Trps:
臀中肌分为后、中、前三部分
鉴别;
臀大肌 : 两者牵涉痛多有重叠。区分 一靠肌肉解剖定位 ( 表浅或深部), 二观察臀部运动的限制方式(髋部屈 曲?外展?) 臀小肌:牵涉痛分布整个大腿,甚至 踝部,排除坐骨神经根性痛,可以确 诊。(牵涉痛位置不同,见右侧) 梨状肌:很少超出骶骨平面的下腰痛, 有时也导致臀部及大腿后部疼痛。 (TrP位置不同,见下图)
伴有莫顿足(相对较长的第二跖骨 和较短的第一跖骨)引起行走时的 (右)臀中肌劳损。
患侧卧位困难。 仰卧位多需要膝部垫枕。 凡是有压迫、挤压臀中肌的动作均 会诱发疼痛。
症状及诱因
突然摔倒,运动损伤,跑步,超长 的网球比赛。
在柔软的沙滩长时间行走。
单腿负重过久或肌注药物。
骶髂关节移位。
腰部及下肢筋膜触发点 之臀中肌篇
龙口市中医院康复科系列讲座 姜恒坤
臀中肌
“腰痛相关的肌肉”
其牵涉痛通常被描述为腰背痛或腰 痛
容易被忽略
通常区域可沿髂骨后嵴延伸至骶骨 和臀部后侧方,也可以延伸至大腿。
臀中肌解剖
起源于髂嵴前 3/4 ,止于股骨大转 子。

臀大、中、小肌的解剖分析、触诊与精准拉伸!

臀大、中、小肌的解剖分析、触诊与精准拉伸!

臀⼤、中、⼩肌的解剖分析、触诊与精准拉伸!“臀部肌⾁”是在⼈体所有肌⾁中,⼒量最⼤的肌⾁之⼀,是维持⽣活机能的重要肌⾁。

臀肌的解剖、触诊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今天我们就来⼀起学习'臀肌三兄弟'—— 臀⼤、中、⼩肌。

臀⼤、中、⼩肌⾁解剖图臀⼤肌臀⼤肌附着点起点:髂嵴后部,骶⾻背⾯,骶结节韧带⽌点:股⾻臀肌粗隆和经髂胫束⾄胫⾻外侧髁功能伸展髋关节外旋髋关节外展髋关节(上部纤维)内收髋关节(下部纤维)神经⽀配臀下神经第5腰神经~第2骶神经(L5 ~ S2)触诊臀⼤肌体位:受检者俯卧。

1.⾯向受检者⼤腿站在其⼀侧,⽤指尖扪及骶⾻外缘。

2.指尖向外侧和远端滑动⾄⼤转⼦。

3.沿其汇合于髂胫束的肌纤维⽅向触诊。

4.受检者轻轻抵抗伸展髋关节,以确认正确位置。

功能解剖臀⼤肌是⾝体中最有⼒的肌⾁之⼀,位于臀中肌浅层,其平⾏纤维在融⼊髂胫束前将胸腰筋膜、髂⾻和骶⾻连结⾄⼤转⼦。

臀⼤肌体积⼤,且功能⼴泛。

诸如⾛路或由坐姿站⽴等活动时臀⼤肌动态伸展髋关节,像跑和跳远类活动也体现了臀⼤肌的有⼒运动。

当下肢固定时,强⼤的臀⼤肌可挺直躯体,并与腘绳肌群⼀起将⾻盆拉过膝和⾜前⽅。

负重运动时,此“屈髋”功能⾄关重要。

在姿势上,臀⼤肌起着拉紧⾻盆、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作⽤。

它和腹直肌⼀起使⾻盆向后斜,以均衡腰⽅肌、腰⼤肌、髂肌和其他屈髋肌的⼒量。

臀⼤肌⽆⼒会导致⾻盆前倾;⽽紧张时会使⾻盆后倾。

在远端,臀⼤肌借助于厚厚的髂胫束可稳定髋关节外侧和膝关节。

臀⼤肌上部纤维外展髋关节,⽽臀⼤肌下部纤维则内收髋关节。

这种相反作⽤强化了髋关节的稳定性,使臀⼤肌的产⼒集中在⽮状⾯,特别是在伸髋关节时。

臀⼤肌也参与外旋髋关节,在负重运动时有助于维持股⾻相对于胫⾻的位置。

臀⼤肌拉伸臀⼤肌的拉伸分为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

主动拉伸以拉伸右侧臀⼤肌为例,我们仰卧在瑜伽垫上,右腿屈膝,⼩腿放于左腿膝关节上⽅,然后左腿屈膝屈髋,双⼿环抱住左腿⼤腿远端(腘窝后侧上⽅),双⼿向⾝体⽅向发⼒,当臀⼤肌有充分拉伸感或微痛时,保持10~30秒,整个拉伸过程中保持⾃然呼吸。

臀部分析报告

臀部分析报告

臀部分析报告臀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臀部的解剖结构、功能及相关运动损伤对于促进健康和预防伤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臀部进行分析,涵盖臀部的解剖学、运动功能,以及常见的臀部损伤和预防方法。

一、解剖学分析1. 骨骼结构臀部的骨骼结构主要由骨盆和股骨组成。

骨盆由骨盆两侧的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它们通过髂耻韧带和髂坐韧带连接在一起。

股骨是人体最大的骨骼之一,位于骨盆内,与骨盆通过股骨头连接。

2. 肌肉结构臀部的肌肉结构非常复杂,包括以下主要肌肉:•臀大肌(Gluteus maximus):是最大的臀部肌肉,赋予臀部力量和稳定性,同时参与髋关节的伸展。

•臀中肌(Gluteus medius)和臀小肌(Gluteus minimus):位于臀大肌的下方,主要参与髋关节的外展和内旋。

•枕状肌(Piriformis):连接骨盆和股骨,在髋关节的稳定性和旋转方面发挥作用。

•其他肌肉:包括骶直肌(Sacrectus)和臀旋肌(Obturator internus)等。

3. 神经和血管臀部的神经主要有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臀部皮神经(Superior gluteal nerve)和臀下皮神经(Inferior gluteal nerve)。

这些神经供应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臀部的血管包括髂总动脉和其分支,它们向下肢供应血液和氧气。

二、运动功能分析臀部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具有重要的运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站立姿势的维持臀部的肌肉和韧带帮助维持人体的站立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2. 步行和奔跑臀部的肌肉参与步行和奔跑时的髋关节伸展和推动,对于增强步态的力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3. 髋关节外展和内旋臀中肌和臀小肌参与髋关节的外展和内旋,对于维持髋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非常重要。

4. 坐骨神经的保护臀部的骨骼和肌肉结构帮助保护坐骨神经,防止受到损伤和压迫。

瑜伽解剖:保髋维稳骨盆的“腰痛肌”—臀中肌

瑜伽解剖:保髋维稳骨盆的“腰痛肌”—臀中肌

瑜伽解剖:保髋维稳骨盆的“腰痛肌”—臀中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如弯腰、直立、行走和下蹲等,臀中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当突然改变体位时,或以髋部为支点的躯干侧方摆动和以髋部为轴心的腰臀部扭转,更容易损伤,导致臀中肌损伤,主要表现为臀中肌筋膜疼痛激痛点。

臀中肌筋膜疼痛激痛点是常被忽略的下腰痛来源,臀中肌在背痛诊断中不可或缺,也有腰痛肌之称,臀中肌筋膜疼痛症是经常引发腰痛的原因之一,因此常被称为腰痛肌。

臀中肌损伤发生率最高,临床症状也最明显,由于80%以上伴有疼痛向腰骶部放射、与腰部活动有关而被误诊为腰部损伤。

凡是以腰痛为主诉的患者,千万不要忘记检查臀部的臀中肌,解除其肌肉紧张和痉挛。

那么臀中肌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块肌肉呢?臀中肌附于髂骨外表面,就在髂骨嵴下方及臀大肌起端前面,止于近端股骨的股骨大转子上表面。

主要功能:髋关节外展、内旋、外旋及伸展。

臀中肌是臀外展肌的主要肌群之一,臀外展肌肉可将腿部从身体的中线往两侧拉。

当两脚站立在地面上时,臀中肌与臀小肌会支撑骨盆以及稳定臀部。

站立或步行时,臀中肌能支持骨盆、保持骨盆稳定。

当跳跃后双脚着地时,臀中肌的功能就更重要了,若是臀中肌肌力衰退骨盆就无法维持稳定。

单脚站立,会使得另一侧骨盆往下倾斜。

当臀中肌无力时,就会出现下图所示情况,不论是站立、走路或跑步,骨盆与臀部都无法维持重心平衡,造成站立或走路时,脚会像鸭脚一样弯折。

臀中肌的放松,可以徒手按摩放松,也可以用泡沫轴和筋膜球放松:臀中肌的练习,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仰卧侧抬腿的方式,也可以站立练习。

(1)侧卧,上方腿抬腿向上30度左右,还原,重复练习20-30次。

(2)借助弹力带练习(3)靠墙借助毛巾练习更多瑜伽干货尽在瑜伽解剖学。

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解剖

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解剖

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解剖虽然是短小的肌肉,但是其有着重要的功能,很多教练、医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臀大肌上,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解剖。

臀中肌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

臀小肌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

臀中肌、臀小肌起止点一致,因此将臀中、臀小肌的功能合并在一起进行叙述。

如上图所示,臀中肌臀小肌绝大部分的肌肉纤维均位于髋关节的外侧,因此其围绕着髋关节这个轴的功能就呼之欲出了。

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双侧收缩稳定骨盆。

但是在侧面观时候我们发现,围绕髋关节这一运动轴,整个臀中肌、臀小肌其肌拉力线使其变成了前部与后部两部分。

(如上图)前部单侧收缩时近固定使大腿屈和内旋。

远固定时双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如下图后部肌纤维近固定时单侧使大腿伸和外旋双侧远固定时,可以使骨盆发生后倾。

如下图到这里很多朋友会有疑问,还有前后部肌纤维单侧下固定时候的功能呢?这里并没有我们想像的如此简单,临床上双侧臀中肌、臀小肌前后部肌纤维肌力不平衡,是造成骨盆旋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后会在适当的时候再与大家分享。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臀中肌、臀小肌在行走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以右腿为例,当右腿进入单腿支撑相,即右腿完全承重,左腿离开地面向前迈步的的过程,右侧臀中肌、臀小肌与内收肌、腹肌共同维持稳定,不至于在走路过程中上半身东倒西歪;同时,臀中肌、臀小肌起到支撑上半身体重的作用,从而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我们处理很多膝关节疼痛的病人时,需要花很多的精力来训练臀中肌、臀小肌,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身体建立起良性代偿,从而帮助膝关节分担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站立时,对姿势进行评估,通常骨盆会向健侧倾斜。臀中肌激痛点通常伴 有阔筋膜张肌肌筋膜紧张。 患者健侧卧位躺在床上,患侧屈髋90度,屈膝90度,患者大腿用力,向床面按压 患侧膝部。如果膝盖不能碰到床面,则对臀中肌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扳机点处理方法
评估后,开始在臀部寻找臀中肌激痛点。连接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处通常 可以发现激痛点,在中点附近,可以发现其他激痛点。一般可以找到三个。找到激痛点后 ,向下压。同时让患者调整呼吸,吸气时按压,呼气时放松。
臀中小肌功能
髋屈(前部)
髋内旋(前部)
前部单侧收缩时近 固定使大腿屈和内 旋。
髋伸(后部)
髋外旋(后部)
远固定时双侧收缩使 骨盆前倾
臀中小肌功能
一、维持骨盆侧向(冠状面)的稳定
远固定时,臀中、小肌单侧收缩能够下拉髂骨 ,使骨盆向同侧倾斜。这个功能正好和同侧的 腰方肌相反(单侧腰方肌收缩,有上提髂骨, 使骨盆向对侧倾斜的功能)。当双侧的臀、中 小肌和腰方肌的肌张力和肌力量平衡时,可以 维持骨盆冠状面的稳定。当我们遇到骨盆侧倾 的客人时,这两组肌肉也是首先要考虑的。
4、鉴别诊断 转子滑囊炎 管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
6、扳机点位置 近髂嵴处 起点及靠近起点附近
臀中肌损伤激痛点
激痛点】 源于英文的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的中文译名,它是指骨骼肌肉能够激发疼
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的肌纤维痉挛带, 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肌肉局部颤搐,可能引起远端的牵涉痛。 激痛点是很小的,属于局部的肌肉痉挛或者挛缩,引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负重、 直接的受伤、反复持久的肌肉收缩。 【臀中肌评估】
臀肌中扳机点(痛点、触发点)
1、造成的原因 突然跌倒 运动伤害 跑步造成 反复持久的肌肉收缩
2、症状和痛症 走路时会痛
睡觉时疼痛一侧无法 卧床
3、传痛途径 耻骨联合区域及骶骨 臀部尾端及大腿上部 骶骨和腰部最下部分
4、关联性激痛点 梨状肌 臀小肌及臀大肌后方
5、鉴别诊断 臀大肌激痛点症状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腰椎关节面疼痛 下背痛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
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膜痛。臀中肌位于髂骨翼的外面,其前2/3肌 束呈三角形,后1/3为羽翼状,向外下走行,至大转子上形成短腱止于大转子的外 面及其后上角,为主要的髋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及后伸髋关节。
该肌在人体站立时可稳定骨盆,从而稳定躯干,特别在步行中的单足着地期尤为重 要。日常生活中的躯干活动,如弯腰、直立、行走、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 作用,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当突然改变体位时,更易损伤。
臀中、小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部位: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点:髂骨翼外面。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前部使髋关节屈和内旋。后部使髋关节伸 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
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髋外 Nhomakorabea(整体)
臀中小肌功能
二、臀中、小肌是步态的启动肌以及重要的稳定肌;
延续上一条的功能,臀中、小肌在维持骨盆的动态稳定(包括步态)中的作用也十 分突出!我们知道,走路时,身体的各大关节都在做屈伸交替的活动,也就是矢状 面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冠状面的稳定是前提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火车要想 跑得快,受限得牢牢的稳定在轨道上,这样才能确保它所有的动力都是向前的,而 不被分散。并且,双脚交替落下和抬起的过程中,由于重力因素,骨盆会不断的交 替倾斜,腰方肌和臀、中小肌在骨盆两侧协调发力,以确保骨盆向两侧倾斜的角度 一致。通过调查发现,人在迈步走路是,下肢最先收缩的肌肉是臀中、小肌。当臀 中、小肌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走路会出现骨盆左右平移的“摇摆臀”现象。
临床表现
1、臀中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酸痛深夜、晨起、活动之初皆感疼痛。劳累、冷、湿 时重。疼痛半数可扩散至大腿外侧,少数可感小腿外侧不适,但无明确节段分布。 2、有时可有同侧下肢惧冷、发凉、麻木或蚁走感。多数为慢性发病,约1/5可为急性 发病。体检时直腿抬高可有臀部疼痛,多无典型放射痛,加强试验阴性。 3、扪诊可发现臀中肌中的激痛点,或有痛性筋束。激痛点可一个或多个,可出现在臀 中肌前、中、后部。按压激痛点或痛性筋束可复制与平时相似的局部疼痛及下肢的扩 散痛。 4、臀中肌综合征可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痛,常见为梨状肌、骶棘肌、腰方肌等 ,使症状、体征趋向复杂化。
按压放松后,对臀中肌进行牵拉放松。患者健侧卧位躺在床上,拉伸臀中肌前束时, 患髋轻度后伸后外展,同时治疗师施加阻力抵抗外展;拉伸臀中肌后束时,患髋前屈30度 ,内收,同时,治疗师施加阻力抵抗内收。
对臀中肌松解后,要对髋关节进行全范围的放松。然后对激痛点的位置进行湿热敷。 不推荐对臀部进行搓揉,否则,第二天,疼痛会加重。
臀中小肌功能
三、协助维持骨盆前后稳定,以及髋关节屈、伸功能。
臀中、小肌前部有近固定髋屈、远固定骨盆前倾的功能,后部有近固定髋 伸、远固定骨盆后倾的功能。当前后肌张力和肌力量平衡时,可以让骨盆 保持在矢状面的中立位,协助维持骨盆的前后稳定。当主要的髋屈肌(髂 腰肌)力量不足时,臀、中小肌的前部和阔筋膜张肌会更多的参与髋屈运 动。时间长了,变得相对紧而有力,骨盆矢状面的平衡被打破,整体向前 倾斜。而且这类人群,容易表现出“下交叉综合症”的症状(髋内旋、膝 外翻),髋部两侧显得较肥厚。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再次进行评估,如站立时骨盆的倾斜度,侧卧位时,膝盖能否碰 到床面。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不断完善康复方案。
扳机点处理方法
肌肉筋膜疼痛是由肌肉中的触发点引起的。触发点引发的问题,在正确 的指导下都可以自己动手按摩解决。按摩、注射、干针刺触发点可以打 破使肌肉保持收缩状态的化学和神经反应循环;使被处于收缩状态的组 织所抑制的血液循环;使触发点中形成结节的肌纤维得到舒展。
6、扳机点位置 臀中肌前束、中束、 后束近髂嵴处
臀小肌扳机点(痛点、触发点)
1、可能造成的原因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神经根刺激 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2、症状和痛症 髋关节疼痛、跛行 睡觉时候疼痛一侧无法卧床 坐姿起身及站直皆有困难
3、关联性激痛点 臀中肌 梨状肌 股外侧肌
5、传痛途径 臀部后方 大腿及小腿侧后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