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光的偏振、色散

合集下载

光的偏振与色散实验方法总结

光的偏振与色散实验方法总结

光的偏振与色散实验方法总结导言偏振与色散是光学中重要的现象,它们在材料的研究以及光学器件的设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了解光的偏振与色散实验方法对于光学实验的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光的偏振与色散实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一、偏振实验方法1. 偏振片实验偏振片是将自然光中的非偏振光转换为偏振光的常用光学元件之一。

偏振片有线性偏振片和圆/椭圆偏振片两种类型。

在偏振片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两块偏振片。

首先,将偏振片1固定在光源的前面,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偏振片1后变为线偏振光。

然后,将偏振片2放置在光线的路径上,旋转偏振片2。

当两个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时,透射光亮度最强;当两个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完全消失。

通过旋转偏振片2,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偏振现象。

2. 波片实验波片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光学元件,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偏振实验。

波片有多种类型,如红外线波片、红光波片等。

在波片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波片和一个偏振片。

首先,将波片放置在光线的路径上,并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片类型。

然后,将偏振片放置在光线的后面。

通过旋转波片和偏振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偏振变化。

二、色散实验方法1. 布儒斯特角实验色散是光线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与波长有关而产生的现象。

布儒斯特角是光线从介质射入另一介质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时光线发生全反射的角度。

在布儒斯特角实验中,我们需要一束光线、一个容器(具有折射率较大的液体如水)、一个表面可以调节的平板。

首先,将液体注入容器中,然后将平板插入液体中。

通过调整平板的角度,使得光线垂直射入表面,并观察到光线从平板上反射的现象。

当观察到全反射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计算出液体的折射率。

2. 光栅实验光栅是一种光学元件,具有多个平行的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构成。

光栅实验可用于测量不同波长光线的折射角,并研究光线的色散现象。

在光栅实验中,我们需要一束光线、一个光栅和一个屏幕。

首先,将光栅放置在光线的路径上,并使光线垂直射入光栅表面。

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现象高考物理中的核心知识

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现象高考物理中的核心知识

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现象高考物理中的核心知识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现象是高考物理中的核心知识,它们在光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这两个知识点展开讨论,并探究其相关概念、原理及实际应用。

一、光的偏振偏振光是指在一个特定平面上的电场矢量振动的光线。

通常的自然光并非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而是在所有方向上均匀振动,因此不能够实现偏振。

光的偏振现象通常通过偏振片实现,偏振片具有选择性吸收不同方向上的光线的特性,而只允许一个特定方向上的光线通过。

偏振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马克斯韦方程组和光的电磁波性质。

当光通过一个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平行的光线能够通过,垂直于偏振方向的光线则被吸收或者透射后被部分减弱。

这种通过选择性吸收与透射的方式,能够将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

光的偏振在日常生活与科技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偏振片广泛应用于太阳镜、摄影滤镜、光学仪器等领域。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太阳镜,它通过选择性地吸收非偏振光中的水平偏振光,有效地减弱了眩光对人眼的刺激。

二、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而使得不同波长的光发生偏离原来的方向,并最终形成不同颜色的分散现象。

所谓光的色散,是由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波长的改变而不同造成的。

根据光的折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光的折射角与波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导致不同波长的光线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

色散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彩虹就是色散现象的一种自然表现形式。

阳光通过大气中的水滴时,由于光的折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不同波长的光线呈现出不同的折射角,从而形成了七彩的光谱,即彩虹。

另外,色散现象还广泛应用于光谱仪器、光通信等领域。

例如,在光纤通信中,由于光在光纤中传播速度与波长有关系,因此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色散而产生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色散补偿技术来调整波长,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光的色散与偏振色散与偏振现象的实验观察

光的色散与偏振色散与偏振现象的实验观察

光的色散与偏振色散与偏振现象的实验观察光的色散与偏振现象的实验观察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在光通过介质时,由于介质对光的干扰作用,光会发生色散和偏振的现象。

为了观察和研究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的实验观察过程和结果。

实验一:光的色散观察我们首先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束白光照射到一个三棱镜上。

根据光的色散性质,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角。

我们观察到,当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和紫。

这些颜色的光按照波长从长到短排列,形成了一条连续的光谱。

进一步观察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在经过三棱镜后产生不同的折射角。

红光的折射角最小,紫光的折射角最大。

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折射角与入射角呈一定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与波长有关。

实验二:光的偏振观察除了色散现象,我们还进行了光的偏振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偏振片和一束偏振光。

偏振片可以将非偏振光转化为偏振光,而且只允许特定方向的振动方向通过。

我们发现,当偏振片与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时,光无法透过偏振片,只有在两者振动方向一致时,光才能完全透过。

进一步观察发现,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相同时,光通过后保持原来的亮度。

而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垂直时,光透过后变得非常暗淡甚至完全消失。

这是由于偏振片的特性,只有与偏振光振动方向一致的光通过时,才能完全透过。

实验三:色散与偏振的结合观察为了进一步研究光的性质,我们将色散和偏振现象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束偏振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并使用偏振片来改变光的振动方向。

我们发现,当偏振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而且每种颜色的光都具有特定的偏振方向。

进一步观察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在经过偏振片后会发生不同的亮度变化。

有些颜色的光透过偏振片后亮度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有些颜色的光则变得非常暗淡。

物理学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

物理学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

物理学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物理学中,光的偏振和光的色散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为您介绍光的偏振和光的色散的概念、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振动方向的特性。

普通光是各个方向都有振动的自然光,而偏振光则是具有特定振动方向的光。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吸收、散射或者透射等方式实现。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在自然界中观察到。

例如,太阳光在大气层中的散射会产生部分偏振的天空蓝色。

另外,光的偏振还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光通信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通过使用偏振片等光学元件,可以选择性地控制光的传输及检测。

二、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频率的光的速度不同而导致的光的弯曲现象。

光的色散通常分为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情况。

正常色散指的是光的折射率随光波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的现象,也就是蓝光比红光的折射率要大。

这种现象在玻璃等介质中常常发生。

反常色散则是指光的折射率随光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也就是红光比蓝光的折射率要大。

这种现象在某些特殊介质中出现,如溴化铷。

光的色散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在光谱学中,通过光的色散可以将光分解成不同的波长,从而研究物质的组成及性质。

此外,色散还常常用于光学仪器设计,例如在望远镜和相机镜头中使用的棱镜。

三、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的关系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是密切相关的。

在某些特殊介质中,光的偏振方向会受到光的色散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

双折射是指介质中折射率随光的偏振方向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石英、云母等晶体中。

在双折射材料中,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会分离成两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和传播速度。

四、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的应用举例光的偏振和光的色散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许多重要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示例:1. 偏光太阳镜:偏光太阳镜通过滤除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光线,以减少眩光和提高视觉效果。

光学中的光的色散与偏振

光学中的光的色散与偏振

光学中的光的色散与偏振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介质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波长分离的现象。

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只限于特定方向上发生的现象。

在光学领域中,光的色散与偏振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对于了解光的特性和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波长会产生分离的现象。

色散现象常见于折射、散射和反射等过程中。

其中,折射色散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色散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与光的波长相关,不同波长的光会以不同的折射角度折射,导致光的波长分离。

色散现象对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光谱仪利用光的色散原理将不同波长的光分离,可以用于材料的光谱分析和成分检测。

此外,光纤通信中的色散效应也需要进行补偿,否则会导致光信号传输失真。

因此,研究光的色散现象对于光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光波的振动方向只限于特定方向上的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实验观察。

当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片相同方向的光可以透过,而垂直于偏振方向的光则被阻挡。

这说明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振动方向有一定的规律性。

光的偏振现象是由于光波的电场矢量在空间中的偏振方向受到了限制。

光波在空间中传播时,电场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振动,可以分为水平偏振、垂直偏振、以及其他方向的偏振等形式。

光的偏振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如太阳光经大气层散射后产生的偏振光。

光的偏振对于光学应用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偏振光显微镜利用偏振光的偏振性质观察样品的细微结构。

此外,液晶显示器等光电器件中,通过调节光的偏振状态实现图像的显示和控制。

因此,对于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创新。

三、光的色散与偏振的关系光的色散与偏振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关联的。

例如,在晶体中,由于晶体的结构对光的电场矢量的偏振方向有选择性的影响,导致光的偏振状态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从而引起色散效应。

光的色散和偏振

光的色散和偏振

光的色散和偏振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色散和偏振现象。

色散指的是在介质中经过光的传播后,不同颜色的光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导致光线的偏折。

偏振则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沿特定方向进行,这种振动方式与光的偏振状态有关。

一、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同,导致光线发生偏折的现象。

这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与原子、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与其电子的能级跃迁有关。

具体来说,在透明介质中,光的波长较短的紫色光相对于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来说,与介质中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更加强烈。

因此,紫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慢,折射角度较大;而红光的传播速度较快,折射角度较小。

这种不同波长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

色散可以被利用于分光仪器中,例如光谱仪。

通过光的色散,在光谱仪中可以将光按照波长进行分离,进而研究光的成分和性质。

二、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沿特定方向进行的现象。

这是由于光是一种横波,它的电场和磁场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当光的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时,我们称之为线偏振光。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实现。

偏振片是将具有各种振动方向的光中,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其自身方向相互垂直的光通过的光学元件。

通过透过偏振片的光会变成具有特定振动方向的线偏振光。

偏振片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3D电影中,我们戴上的3D眼镜就是利用了偏振片来实现左右眼观看不同角度的图像。

在显微镜和太阳眼镜中也会使用偏振片来降低光线的强度和抑制反射,使观察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目标。

总结:光的色散和偏振是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两种重要现象。

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线偏折的现象,可以用于分光仪器中。

偏振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沿特定方向进行的现象,可以通过偏振片实现。

这两种现象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开发相应的光学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光的偏振现象与色散现象

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光的偏振现象与色散现象

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光的偏振现象与色散现象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光的偏振现象与色散现象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性质的学科,其中光的偏振和色散是两个重要的现象。

光的偏振指的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的现象;而光的色散是指光波在通过介质时,不同频率的光波有不同的折射角。

一、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马尔斯楚福·斯托克斯在19世纪发现的。

他实验证明,自然光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晶体材料产生偏振光。

这引发了对光的性质进一步的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通过偏振镜来观察和实验验证。

普通的自然光无法通过偏振镜,因为它包含了各个方向的振动方向。

而通过偏振片后的光,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

这个平面被称为偏振光的偏振面。

光的偏振现象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3D电影中使用的偏振眼镜、偏振滤光片以及液晶显示器等。

二、光的色散现象色散现象是指光经过介质传播时,不同频率的光波受到不同程度的折射作用。

常见的色散现象可以通过将光通过三棱镜后观察到。

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不同频率的光波折射角度不同,形成了可见光的彩虹色条带。

光的色散现象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折射率是介质中的光速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不同频率的光对应不同的折射率。

因此,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和路径会有所不同,导致光的偏折角度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光经过三棱镜后,不同频率的光波会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和颜色。

色散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眼镜的折射率对于矫正视力有重要意义。

还有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色散现象。

三、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的关系光的偏振和光的色散是两种不同的光学现象,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某些材料中,光的偏振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可以同时存在。

例如,在晶体材料中,晶体的光学性质与晶体内部的晶格结构有关。

这些晶体可以同时表现出偏振和色散的特性。

光在通过这些晶体时,不同振动方向和频率的光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偏折和分离。

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

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

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是光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角度,分别探讨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

一、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由于波长不同而发生方向偏离和分离的现象。

色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的。

1. 理论基础根据光的波动理论,光的速度与频率、波长等相关。

根据著名的庞加莱关系式c = νλ(c为光速,ν为频率,λ为波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光的速度越慢。

因此,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导致了光的波长和速度的变化,进而引起光的色散现象。

2. 色散类型光的色散类型可分为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

正常色散是指光在介质中折射率随频率增大而减小的现象,即波长变短,频率变高;反常色散则是指光在介质中折射率随频率增大而增大,即波长变长,频率变低。

3. 色散的应用色散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光谱学中利用光的色散特性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用于物质成分的分析和研究。

此外,在光纤通信中也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通过控制光纤的折射率和长度等参数,实现对光信号的控制和传输。

二、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限制性分布。

正常光波是三维空间中在各个方向上均匀振动的波,但是经过某些特殊材料或装置的作用后,光波的振动只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就会产生偏振现象。

1. 理论基础光的电磁波性质决定了其可以沿任意方向传播。

然而,当光通过某些材料或受到特定条件限制时,其中一个振动方向的分量可能会被阻挡,而只有垂直于这个方向的分量能够通过,从而产生了光的偏振现象。

2. 偏振方式光的偏振方式通常有线偏振、圆偏振和椭偏振三种形式。

其中,线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圆偏振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沿垂直于传播方向形成旋转;椭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在一个平面上既有光波沿一个方向振动又有光波沿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光是一种横波.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偏振光产生方式:
1.自然光经过偏振片能形成偏振光!
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 方向合适,使反射光与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 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的,并且 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反射光振动方向于纸面垂直, 折射光振动方向于纸面平行!
AD 1、下列现象属于薄膜干涉的有( )
A.在水面上的油膜呈现的彩色花纹; B.雨后天空中呈现的彩虹; C.阳光下通过三棱镜得到的彩色条纹 D.肥皂泡上呈现的彩色环纹。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光的偏振和色散
一、光的偏振及其应用
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
那么光是一种什么波呢?
横波来讲如果狭缝与振动方 向平行,则振动可以通过狭缝 传到木板的另一侧.如果狭缝 与振动方向垂直,则振动就被 狭缝挡住而不能向前传播.
无论狭缝怎样 放置,弹簧上的 纵波都可以通过 狭缝传播到木板 的另一侧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表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一、色散和光谱
1、光的色散: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 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谱: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 单色光按波长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二、几种情况下的色散
除了在双缝干涉、单缝衍射时的色散外还有:
1.薄膜干涉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1)、现象:若单色 光照射,形成明暗相间 的条纹,由于重力作用, 上面疏,下面密;若是 白光照射,则形成彩色 条纹。水平条纹!
(2)成因:薄膜两表 面反射的光互相叠加发 生干涉现象。
现象解释
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 形成亮条纹。
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 倍,形成暗条纹。
(3).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薄膜干涉现象:
肥皂泡成彩色、水上油膜成彩色、昆虫翅膀 成彩色、某些金属表面成彩色、压紧的两块 小玻璃可以看到彩色环。
(4)薄膜干涉的应用:
薄膜干涉的应用(一) ——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
单色光
标准样板
薄片
被检测平
(a) 面
(b)
(c)
思考:如何得到的相干光源?在哪个界面发生干涉? 为什么会出现平行等间距的干涉条纹?
(93年高考题) 1、如右图是用干涉法检查某种厚玻璃的 上表面是否平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 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 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哪两个表面反射的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偏光镜头
立体电影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光的颜色 色散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思考:在雪山地区,紫外线非常强烈对人眼有 很大伤害,如何减少紫外线进入人眼呢? (2)高反射膜
薄膜厚度
d 2
2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高反射膜
练习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只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 偏振片.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 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 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 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自然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叫做起偏器)之 后,只有振动方向跟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一致的光波才能 通过.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个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 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一个么会有
什么现象?
(1)增透膜
思考:一束光的能量恒
薄膜厚度
d 2
4
定,反射光强了,透射 进照相机的光就弱,那 么如何减少反射光的强 度呢?
增透膜
此波长为增透膜介质中 的波长!且主要是绿光 的波长,所以增透膜的 镜头显淡紫色!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a) 面
(b)
(c)
如果某处凹下,则对应明纹(或暗纹)提前出现; 如果某处凸起,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
思考:如果将薄片厚度减少,条纹会怎样变化?反之 呢?
空气薄膜劈角越小,条纹越稀疏!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薄膜干涉应用(二)增透膜和高反膜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光叠加而C成的( )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思考:如果出现如图所示干涉图样表明被检
测工件中的A点出现什么问题? 劈
单色光

标准样板
薄片
A
被检测平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偏振光的应用 1.摄影技术中应用:
2.偏振片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应用:车灯玻璃 和前挡风玻璃上安装透振方向跟水平方向成 45°的偏振片。 3.竖直方向偏振光的偏振太阳镜. 4.立体电影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2、用单色光照射肥皂薄膜(
AC)
A.看到的干涉图样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B.从光源发出的光与肥皂膜表面反射的
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图样。
C.一束入射光从薄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分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波,这两列波频
率相同,所以可以产生干涉;
D.若改用白光照射则看不到干涉条纹。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13.6-7光的偏振、色散(共23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