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学习(精)

合集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ppt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ppt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奥尔夫音乐教案 (通用)ppt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 系概述
Part Three.
奥尔夫音乐教案设 计理念及原则
Part Four.
奥尔夫音乐教案实 践案例展示
Part Five.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 系的影响及发展前 景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范围
儿童音乐教育
特殊儿童教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音乐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音乐治疗在康复领域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意义
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 激发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 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Part Three 奥尔夫音乐教案设计理
Part Six.
总结与展望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概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起源: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和多罗西·登哈特(Dorothy DeLay)在20世纪上半叶创立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 系
早期发展:该体系在欧洲和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传入日本和中国
全球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音乐教育方法之一
当代发展:在现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世界各地的音乐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富有创造力 和实践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综合性: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参与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即兴创作 实践性:注重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元素性:使用简单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音色、和声等,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概念和技能 本土化:鼓励教师根据当地文化和民族特色进行音乐教学,使音乐教育具有本土化和个性化特点

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精髓

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精髓

高 艺 术 修 养 ,丰 富人 生 。 由此 我 们 可 以看 到 奥 尔 夫音 乐 教 学 法
的普 及 性 和 社 会 性 。
整、 风 格 欢 快 的少 儿 歌 曲 。 这 个 部 分 完 成后 , 可 以 进 行综 合 练 习 ,
进 行 不 同类 型 节 奏 变 化 并 适 当加 入 一 些 简 单 的 表 演 ( 律动、 舞
蹈、 戏剧表演 、 指挥 和声 势 ) 。 在 此 基 础 上进 一 步 加 入 乐 器 演 奏 活
音 乐 教 育 具 有 社 会性 .我 们 应 教 会 学 生 如 何 使 自己成 为社 会 集 体 中的 一 员 。 音 乐教 育 的过 程 不 只 是 个 人 的 表演 ,而是 团 队协 作 的结 果 . 因此 。 音 乐 教 育 应 面 向所 有 的 人 。举 例 说 明 : 在 奥尔夫教学课例《 十面埋伏 》 中,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用 大小 不 等 的纸 盒创编伴奏 . 并 分 组 编 故 事 。学 生们 积 极 响 应 : 有的用手摩擦 、
地 掌 握 比较 复 杂 的学 习 内容 。在 学 习 初 期 ,教 师 可 编 排 节 奏 游
戏, 由 学 生 共 同用 声 势 活 动 的 身 体 节 奏 ( 拍手 、 拍腿 、 跺脚 、 捻 指 等) 表现出来 , 节 奏 类 型 以学 生 最 容 易 接 受 的为 主 , 例 如 节 奏 规
第 1 O卷 8期 V o 1 . 1 0 第 No 8
读 与 写 杂 志
Re a d a nd Wr i t e Pe r i odi ca 1
2 0 1 3年 8月 Au gu s t 2 01 3
品奥尔夫音乐教 学法之精髓
李 彬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游戏“动物快车”中的复杂节奏,音乐故事“小猫钓鱼”中的角色分配和表演。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及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奥尔夫乐器(如小鼓、木鱼、铃铛等)、动物头饰、小鸟道具、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中的音乐节奏。

2. 节奏游戏“动物快车”(15分钟)a. 教师示范游戏,让幼儿跟随节奏击打奥尔夫乐器。

b. 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扮演不同动物,按照节奏进行表演。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节奏错误。

3. 旋律探索“小鸟歌唱家”(15分钟)a. 教师演示旋律,让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模拟小鸟飞行动作。

b.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旋律,并用小鸟道具进行表演。

c. 分组进行旋律探索,每组创作一句小鸟歌唱的旋律。

4. 音乐故事“小猫钓鱼”(10分钟)a.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b. 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音乐故事。

c.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动物快车的简笔画,标注节奏符号。

2. 在黑板上写出“小鸟歌唱家”的旋律,标注音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节奏旋律。

节奏: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模仿小马奔跑)旋律:1 2 3 4 5 6 5 4 3 2 1(模仿小鸟飞翔)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节奏、旋律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后反思。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相关的拓展活动,如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的动作和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4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4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4篇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6篇一设计意图:乐曲《七个半跳》诙谐幽默、轻松愉快,尤其是B段层层累加的延长音,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人有千面”,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同一首乐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会演绎成不同的故事。

《七个半跳》已被赋予了许多形象,并被设计成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如《打蚊子》、《撕报纸》等等。

而我的灵感,则得益于清晨挤牙膏的一刹那,牙膏条的造型带给我创作的冲动。

每天挤牙膏、刷牙是孩子们的“必备功课”,而我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加工、提炼,将牙膏、牙膏条拟人化、形象化,使孩子们更加感兴趣,愿意参与进去舞蹈、游戏。

你再听B段那或短促、或伸展的'延长音,不正好像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牙膏条吗?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活动准备: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并大胆用动作愉快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1、幼儿完整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帮助幼儿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有什么变化?(3)请能力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完整地随音乐表演。

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6、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伸:1、可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物质准备:1、串铃若干,三角铁若干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活动过程:一、星星舞会1、教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行伴奏三、练习舞会节奏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结束部分加上串铃动作;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三、合作表演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1、教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3、舞会正式开始,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四、课堂延伸:星星舞会已经有了乐队的伴奏,还需要什么?下次我们准备好了再一起来参加。

课后反思: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材第四章《节奏与旋律的创造性运用》,内容主要包括节奏创作、旋律编排、即兴演奏以及音乐游戏等。

详细内容涉及:1. 节奏创作:学习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简单节奏的创作与演奏;2. 旋律编排:运用奥尔夫乐器,对简单旋律进行编排与演绎;3. 即兴演奏:培养学生即兴演奏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4. 音乐游戏: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奥尔夫乐器演奏方法,能熟练运用乐器进行节奏创作与旋律编排;2. 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3.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创作与即兴演奏;2. 教学重点:奥尔夫乐器演奏方法、旋律编排、音乐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奥尔夫乐器(如木鱼、铃铛、沙锤等)、电子琴、音响设备;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教师演示:使用奥尔夫乐器演奏一段简单的节奏;b. 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尝试演奏相同节奏。

2. 新课内容(10分钟)a. 节奏创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奥尔夫乐器进行节奏创作,并进行示范;b. 旋律编排:教师教授旋律编排的方法,学生跟随练习;c. 即兴演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即兴演奏,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a.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新课内容,讲解典型例题;b.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音乐游戏(10分钟)a. 游戏设计:教师设计音乐游戏,巩固所学知识;b. 学生参与: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高音乐素养。

b. 教师反馈:教师针对学生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奥尔夫音乐》2. 内容:a. 节奏创作方法b. 旋律编排技巧c. 即兴演奏要点d. 音乐游戏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编写一段简单的节奏;b. 运用奥尔夫乐器,对给定旋律进行编排;c. 尝试进行即兴演奏,并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奥尔夫》的精品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奥尔夫》的精品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奥尔夫》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奥尔夫》,主要涉及第一章第三节内容,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奥尔夫音乐,学习奥尔夫音乐基本节奏,通过奥尔夫音乐游戏,培养孩子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奥尔夫音乐基本概念,能识别并模仿基本节奏。

2. 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其对音乐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奥尔夫音乐基本节奏掌握,音乐感知能力培养。

2. 教学重点:通过奥尔夫音乐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奥尔夫音乐教具(包括打击乐器、节奏棒等)。

2. 学具:彩色纸张、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时,带领幼儿做简单奥尔夫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韵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奥尔夫音乐基本节奏,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模仿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奥尔夫乐器,让他们合作完成一段简单音乐。

4. 音乐游戏(10分钟)设计一个奥尔夫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奥尔夫音乐基本节奏2. 音乐感知能力培养3. 团队协作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奥尔夫乐器创作一段简单音乐,并画出一幅与之相关图画。

2. 答案:根据幼儿创作内容,给予适当评价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奥尔夫音乐基本节奏。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今后教学中,可以增加奥尔夫音乐难度,让幼儿尝试更多类型音乐游戏,提高他们音乐素养。

同时,加强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解幼儿在园音乐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参与度和兴趣激发。

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精髓

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精髓

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精髓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是一种着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的教学方法。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奥尔夫教育从原本主要面对儿童的扩展到中学音乐课堂、成人教育、音乐治疗、老年健康等各个领域。

由于其互动的教学方法,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本性教学的理念非常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音乐基础教育教学亦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作用。

1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卡尔·奥尔夫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

对于一切,我最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精神的探讨。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

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重要的不是“教”,而是把人人皆具有的音乐潜能唤醒、诱发出来。

哪怕这些孩子以后不从事专业的艺术工作,但在青少年时接受的艺术训练也可以培养出很多好的素质,便于从事任何工作,提高艺术修养,丰富人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普及性和社会性。

音乐教育具有社会性,我们应教会学生如何使自己成为社会集体中的一员。

音乐教育的过程不只是个人的表演,而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因此,音乐教育应面向所有的人。

举例说明:在奥尔夫教学课例《十面埋伏》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大小不等的纸盒创编伴奏,并分组编故事。

学生们积极响应:有的用手摩擦、有的用指甲挠、有的用木棍敲、有的还做出了强弱变化、音色对比。

经过这些简单的操练,一堆废纸盒变成了“专业”打击乐器。

配合肢体动作,同学们激情四溢,在表演中有的同学突发奇想在其中加花修饰,其他同学也得到了启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结果新花样层出不穷,每一遍都有不同效果。

在分组合作中,大家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是我们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因此我们更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奥尔夫教学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身实践,尽情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母鸡: 小 鸡 小 鸡 叽叽 叫 叽叽 叫 小鸡: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 叽 (老师用碰铃为小鸡们伴奏)
• 鸭妈妈听了,连忙拍手叫好,然后对小鸭们 说:“我们也唱支歌给鸡大婶听,好吗?”
• (老师用响板为小鸭伴奏)
1=C
2 4
5
3 |5
3 |6 6 5 | 6 6 5 | 1 1|
小鸡和小鸭 小合奏
快与慢、轻与重、二拍子与三拍子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法提示
四、教具
五、课堂基本结构 六、教学步骤
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是每个学音乐的人在 开始接触音乐时都要遇到的,它们是一切 节奏的基础,所以把他们称为节奏基石。 在孩子们刚刚接触音乐时,通过游戏和唱 歌引起他们对快与慢音符
三、课堂操作训练 在奥尔夫教学中即兴演奏是一大特点,
由于打击乐器的技术简单,和声单纯,而且 伴奏的各声韵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 完全可以让幼儿一开始就作即兴性演奏,这 对培养幼儿奏乐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 能力极其有益。即兴演奏可以让儿童直接参 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动”、 “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 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70 奥尔夫学院扩建完工 •1973 在奥尔夫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与社会教育部”,由凯 勒(Withelm keller)领导 •1975 在奥尔夫学院开始举办五年一届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国际会议” •1981 奥尔夫音乐教育首次引进进中国大陆 •1982 奥尔夫逝世 •1990 凯特曼逝世 •2000.11.7-12 由奥尔夫基金会与美国奥尔夫学会合办 “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在美国洛切斯特(Rochester)举 行。会议标题为“反省过去,展望将来”,“终生的奥尔夫 音乐教育” (本届“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先后在劳兰Orivesi, 德国的Traurn walchen与Minchen以及美国的 Rochester分别举行,内容均不相同, 以后者规模最大)。
(例:一部分学小鸡叫的节奏,一部分学小鸭叫的节奏)
三、唱游进入歌曲学习。
第二章 节奏教学
一、节奏的培养与训练 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
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夫强调节奏入进行 音乐教育,并且同时要结合语言节奏、动作 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1、语言的节奏(课例、练习、讨论) 2、体态节奏(课例、练习、讨论) 3、大自然的节奏(课例、练习、讨论) 4、敲打出的节奏(课例、练习、讨论)
母鸭: 小 鸭 小 鸭 嘎嘎 叫 嘎嘎 叫
小鸭: 嘎 嘎 嘎 嘎 嘎 嘎 嘎 嘎 嘎 嘎
• 鸡妈妈和鸭妈妈可开心了,他们齐唱:
2
• 1=C 4 5 3 | 5 3 |6 6 5 | 6 6 5 | • 母鸭: 小 鸭 小 鸭 嘎嘎 叫 嘎嘎 叫 • 母鸡: 小 鸡 小 鸡 叽叽 叫 叽叽 叫
• 接着,鸡妈妈和鸭妈妈叫孩子们一齐唱:
妈妈告诉它们要跟小鸡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舞蹈:快乐的小鸡小鸭
小鸡与小鸭学妈妈,手牵手形成对子,
在音乐的伴奏下,走成圈圈。 小鸭
小鸡
小鸭先唱(同时向外走四步,形成
小鸭在外圈小鸡在内圈的图形)
1=C
5 2
4
3|5
3 |6 6 5 | 6 6 5 |
小鸭:小 鸭 小 鸭 嘎嘎 叫 嘎嘎 叫
小鸡接着唱:
• 小鸭与小鸡的歌是孩子们最容易上口的三 个音编写,老师只要
多唱几次,孩子们就
能唱,无需特别学唱,
包括后面的二声部合唱。
1、唱游: 鸭妈妈找孩子。
2、舞蹈: 快乐的小鸡小鸭。
3、律动训练。 4、节奏训练。
1、黑板一块。 2、响板一个、
碰铃一个。
一、唱游:鸭妈妈找孩子
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小鸡,另一部分小朋友扮演 小鸭,老师两人分别扮演鸡妈妈和鸭妈妈。小鸡 叫——叽叽,小鸭叫——嘎。
• 小鸡小鸭唱完歌以后便成了好朋友,它们 在一起快乐地玩耍起来。一会儿挖虫子, 一会儿啄小草。鸭妈妈和鸡妈妈在旁边看 着它们玩耍。突然鸡妈妈发出“叽叽”的 叫声,小鸡们立刻跑到妈妈身边。鸡妈妈 叮嘱它们要注意安全。说完小鸡们又回去 与小鸭继续玩耍。鸭妈妈看到小鸭和小鸡 在争抢虫子,便发出“嘎,嘎”的叫声, 小鸭们也赶快跑到妈妈身边,鸭
第二章 节奏教学
二、如何运用打击乐器 打击乐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也
有无固定音高起节奏作用的,因为打击乐最 容易敲击出声,音色鲜明,被孩子们喜爱, 常何以运用在朗诵、给歌舞伴奏、给旋律伴 奏等。
1、打击乐制作和利用 2、打击乐的使用方法 3、如何组建一支生龙活虎的节奏乐队 4、打击乐如何配器
第二章 节奏教学
奥尔夫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集体回答 了如下几个问题:怎样使孩子主动参与到 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 趣和爱好;怎样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 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音乐活 动中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交往。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中国儿童音乐教育产生 巨大影响,儿童音乐教育趋于综合化;
儿童音乐教育趋于开放化;儿童
一天早上,风和日丽,鸡妈妈带着一群小宝宝 去郊游。鸡妈妈先出场,小鸡们欢乐地叫着跟随跑 出来——叽叽,叽叽。突然,鸡妈妈发现在小鸡群 里面有一些不像是她的小宝宝,
他们叫的声音慢而且很特别:
“嘎,嘎,嘎。”
鸭妈妈说:“咱们的孩子看起来都一 样,都是那样小小的,黄黄的,但细心看看 就知道他们不同。”
鸡妈妈对小鸡们说:“我的小宝宝们, 唱支歌给鸭婶婶听!” 小鸡们一起唱起来了: 1=C 2 5 3 | 5 3 |6 6 5 | 6 6 5 |1 —|
1=C
2 4
5
3|5
3 |6 6 5 | 6 6 5 |
三大原则,包括 A 一切从儿童出发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
原则; B 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是奥尔夫
教学法的又一个基本原则; 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第
三个基本原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24 舞蹈家军特(Dororee Gunthen)与奥尔夫在慕尼黑创建 “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 •1925 舞蹈家列克斯(main Lex)进入军特学校 •1926 音乐家凯特曼(Gwnild Keetman)(日后成为奥尔夫的助手 《学校音乐教材的合编者》)进入军特学校 •1928 乐器制造家梅恩特勒(Kan Maendler)为军特学校制造第一 架木琴 •1930 军特学校的舞蹈队首次演出,并在国内外举行多次演出 •1931 奥尔夫与凯特曼合著<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原本性的 音乐练习)首次出版 •1932 奥尔夫与德国音乐教育家普雷斯纳(Eberhard Preussner) 及德国音乐教育第二次改革的领导者凯斯腾贝格(Leo Kestenberg)首次相遇 •1933 军特学校在柏林建立分校
第三章 音乐欣赏
三、主动地欣赏音乐 1、课例:教学片断 2、总结:扩大幼儿知识面,理解作品
四、有充分准备的欣赏 1、课例示范 2、总结:多变的活动形式:声势、走
动、乐器演奏、独奏、伴奏、合奏、轮奏、 齐唱、合唱、轮唱,几乎调动了音乐的一切 手段,即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又高度统 一于欣赏。
卡尔·奥尔夫”,德国 人,二十世纪伟大的 艺术家,他为儿童精 心设计的“奥尔夫音 乐教学法”为世界各 国的音乐教师及音乐 爱好者所一致肯定与 推崇。
音乐教育趋于创造力的
培养;注重原始性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所追求的不是音乐
本身,它从不把音乐作为一门专
业,而是借音乐去寻找人类已遗失 将要丧失的本,心灵中可贵的东西,奥尔 夫说:“我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音乐家,但 我们可以人人都成为音乐欣赏家”。谁来 做这项工作呢?自然是我们的老师,这种 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期开始,因此,奥尔夫
的注意,是学习音乐
重要的一步。
在幼儿园日常玩的游戏中,小鸭“嘎”的 叫声和小鸡“叽叽”的叫声两者的时值比 例很相近。通过小鸭与小鸡的游戏,给孩 子们建立起最基本的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 的时值概念,同时配以相应的形体律动, 可以加深对这两种速度的
时值印象。
• 小鸭与小鸡的叫声长短,直接影响到后面 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带入,老师在一开 始就要把握住它们的比例尺度。
授课人:张本秀 2012年12月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学》 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唱歌教学 第二章 节奏教学 第三章 音乐欣赏
二、考核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唱歌教学 第一节 幼儿唱歌技能培养
一、听觉培养(课例教学) 二、感受培养(课例教学) 三、发声培养(课例教学) 四、呼吸培养(课例教学) 五、音的高低培养:认识并会辨别(幼儿 园教学课例) 六、音的强弱培养:会辨别音的强弱及其 符号(幼儿园教学课例) 七、音的长短培养:通过形体动作,建立 起拍的观念(课例教学) 八、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培养:通过听辨区别音乐中音 色变化,建立音色的概念
第一章 幼儿园唱歌教学 第二节 怎样教唱歌?
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我 们知道人在高兴时会情不自禁的哼唱歌曲,也就 是说生活中离不开唱的形式,因此,唱歌教学意 义重要。用常有的形式在游戏中让孩子轻松学习。 一、从歌词的道白节奏入手
歌词的道白节奏可以启发幼儿自己创作出不 同的节奏型来(课例:“小鸡和小鸭”) 二、尝试着配出伴奏,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
第三章 音乐欣赏
一、全新意义的欣赏 说到欣赏,许多人认为就是静下心
来认真听音乐,真实你也做不到从头至 尾不走神,何况我们的幼儿,怎么才能 让幼儿真正的读疼理解音乐呢?还是那 两个字“参与”。 二、直接欣赏的教学方法
1、课例:教学片断 2、总结: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却 贯彻了奥尔夫教学中“让孩子通过自身 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