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步骤共34页

合集下载

统计学实验课

统计学实验课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对数据进行筛选、排序
2、用Excel创建数据透视表
3、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用SPSS制作频数分布表
二、实验内容
1、数据的筛选和排序
(1)定义
筛选:将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或有明显错误的数据予以剔除;将符合某种特定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而不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予以剔除。

排序:按一定的顺序将数据排序.按字母、升序、降序
(2)案例
例3.1(书本37页)
操作:
A、统计成绩等于75分;英语成绩最高的前三名学生。

第1步:选择【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第一行出现下拉箭头,如图3-1 第2步:在下拉箭头方框内选择要筛选出的数据。

第3步:下拉统计学那一列的箭头,选择75,得出结果
第4步:下拉英语成绩那一列的箭头,选择前10,在对话框中输入3;单击
【确认】得出相应的结果。

B、四门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第1步:建立条件区域。

如图3-2
第2步:选择【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出现对话框如图3-3
第3步:列表区域:选定原始数据区域单元格;条件区域:选定条件区域单元格;单击【确定】显示结果如图3-4
C、将统计学成绩按升序排列
选定统计学那一列,单击【数据】——【排序】——【升序】。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如SPSS、Excel等。

3. 学习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方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4. 提高对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描述性统计2. 推断性统计3. 统计软件应用4. 数据分析和解释三、实验步骤1. 描述性统计(1)收集数据:本次实验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收集了某班级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样本数据。

(2)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3)计算描述性统计量:计算样本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等。

(4)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布情况。

2. 推断性统计(1)假设检验:假设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体均值等于60分,进行t检验。

(2)方差分析:将学生按性别分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异。

(3)回归分析: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因变量,其他相关因素(如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3. 统计软件应用(1)SPSS软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Excel软件:使用Excel软件绘制统计图表,如直方图、散点图、饼图等。

4. 数据分析和解释(1)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从样本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等指标可以看出,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水平较高,但成绩分布不均。

(2)推断性统计结果分析:假设检验结果显示,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体均值与60分无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学生在数学成绩上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时间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影响。

四、实验结果1. 描述性统计:样本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等指标。

2. 推断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

3. 统计图表:直方图、散点图、饼图等。

五、实验结论1. 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水平较高,但成绩分布不均。

[数学]统计学实验报告

[数学]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一、实验步骤总结实验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数据的搜集1、间接数据搜集:方法一:直接进入专业数据库网站查询数据。

如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方法二:通过网络获取二手数据的方式即使用搜索引擎。

比如,可以使用谷歌网站,搜索成都市2011年经济数据。

2、直接数据搜集:途径:科学实验、观察研究、直接调查科学实验需要复杂的统计程序去设计,而合适的实验设计又属于专门的学科,因此,在此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观察研究是通过直接观察某一行为来搜集数据;直接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题的方式,来获取对应数据,它主要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报表等调查方式。

一般情况下以直接调查途径中的抽样调查为主要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搜集数据的具体步骤:(1)、调查方案设计(2)、调查问卷设计(明确目的、明确数据搜集方法、征询意见、修改)(3)、问卷发放与收回(二)、数据的整理一般数据的初步处理:编码、录入、导入、筛选、排序、保存数据文件注意:对于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的区别与应用步骤:1、数据编码:用特写的数字来表示的一种技术,一个码点代表一条信息记录(系统性、标准性、实用性、扩充性、效率性)2、数据的录入(注意对于快捷键的使用,例如单元格的切换可以使用鼠标,也可以在激活一个单元格以后用Enter键(或者Tab)键,向下(或者向右)切换单元格。

在单元格内部的换行可以使用“Alt+Enter”。

此外要注意Excel在简单复制数据时不能保证格式的完整性,这个时候,就需要单击鼠标右键,使用“选择性粘贴”,进行设置来实现复制的格式要求。

)3、数据的导入方法一:文件—打开”菜单,打开“打开”对话框,在文件类型下拉框中选中所有文件,然后找到你想要文件的位置,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打开按钮,就可以进入导入向导。

方法二:使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菜单,打开“选取数据源”对话框,在文件类型下拉框中选中所有文件。

4、数据的筛选(在excel中提供了以下两种数据的筛选操作)自动筛选(用于简单数据筛选):(1)、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菜单(2)、通过每列第一个单元格下拉箭头确定筛选数据位置高级筛选:(1)、选择“数据-筛选-高级筛选”菜单,进入高级筛选区(2)、选择区域确定筛选数据条件区域5、数据的排序数据的排序是将数据的次序排列整理并显示出来的过程,排序功能主要靠“升序排列”或“降序排列”工具按钮和“数据—排序”菜单实现。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主要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为以后的统计
图做准备。
实验二:主要是要求学生利用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掌握Excel
制图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统计数据的发布特征。
实验三:分解分析法是分析时间序列常用的统计方法。季节时间序列是趋
势变动(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和随机变动(I)综合影响的结果,分解过程要从原始序列中消除随机变动,然后分别识别出季节变动和趋势变动的变化模式。
实验二:
(1)直方图的绘制
(2)折线图的绘制
(3)饼形图的绘制
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和Excel的几种基本统计制图操作方法;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和Excel的基本操作理论。
实验三:
1、计算一次移动平均,消除随机波动
2、中心化移动平均数。
3、计算各个季节指数
4、计算平均季节指数。
5、计算调整后的季节指数
b.“高级筛选”使用“数据-筛选-高级筛选”菜单,调用对话框来实现筛选
3、数据的排序:靠“升序排列”(“降序排列”)工具按钮和“数据-排序”菜单实现。在选中需排序区域数据后,点击“升序排列”(“降序排列”)工具按钮,数据将按升序(或降序)快速排列
4、Frequency函数
用途: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它可以计算出在给定的值域和接收区间内,每个区间包含的数据个数。
6、消除旅游人数序列中的季节变动。
7、对消除季节变动的旅游人数进行回归分析。
8、预测。
掌握时间序列的因素分解分析方法,将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方法理论与Excel的基本操作理论结合相结合。
实验四:
1、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散点图
2、计算相关系数
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此分析可用于判断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来确定两个区域中数据的变化是否相关,即一个集合的较大数据是否与另一个集合的较大数据相对应(正相关);或者一个集合的较小数据是否与另一个集合的较小数据相对应(负相关);还是两个集合中的数据互不相关(相关系数为零);结合使用相关分析的基本理论和Excel的基本操作理论。

统计学实验

统计学实验

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数据的统计描述实验目的:1.样本资料的统计描述2.大样本资料频数分布表的制定3.在制定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绘出相应的频数或频率分布直方图。

实验步骤一、数据汇总统计1、输入区域:输入待分析数据(体重资料)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2、分组3、标志位于第一行4、输出选项5、汇总统计6、平均数置信度7、第K大值8、第K小值体重72.5 68.5 63.5 5968.5 54 80 68.564.5 60 76.5 73.578.5 67 75.5 72.589.5 64.5 68.5 6484.5 70.5 65.5 77.581 68.5 56.5 58.576.5 73 78 68.564.5 59.5 66 6781.5 69 59 7375.5 61.5 53.5 7678.5 71 71.5 7169.5 69.5 80 68.578.5 67.5 67.5 6974 73.5 72 68.571.5 79.5 76 73.576.5 83 76 79.580.5 72 78 81.567.5 83 78.5 76.574 59.5 67.5 56.568 73.5 67 7679 77.5 61 8371.5 66.5 63 6775.5 69 75.5 59.567.5 63.5 58.5 65列1 列2 列3 列4平均74.76 平均68.98 平均69.38 平均70.12标准误差 1.26 标准误差1.444956747标准误差1.587261793标准误差1.435931753中位数75.5 中位数69 中位数68.5 中位数69 众数78.5 众数68.5 众数80 众数68.5标准差 6.3 标准差7.224783734 标准差7.936308966 标准差7.179658766方差39.69 方差52.1975 方差62.985 方差51.5475峰度-0.215702936 峰度-0.006699926 峰度-1.018595825 峰度-0.547120072偏度0.254017245 偏度0.131419148 偏度-0.349844456 偏度-0.182540994区域25 区域29 区域26.5 区域26.5 最小值64.5 最小值54 最小值53.5 最小值56.5 最大值89.5 最大值83 最大值80 最大值83 求和1869 求和1724.5 求和1734.5 求和1753 观测数25 观测数25 观测数25 观测数25最大(1) 89.5 最大(1) 83最大(1) 80最大(1) 83最小(1) 64.5 最小(1) 54最小(1) 53.5最小(1) 56.5置信度(95.0% ) 2.60051217置信度(95.0%)2.982244131置信度(95.0%)3.275947309置信度(95.0%)2.96361746二、样本频数分布表编制1、根据数据输出结果及预先所分的组数来确定组距,然后再确定组限,包括下限和上限。

统计学实验指导

统计学实验指导

第二章统计学实验指导实验一:统计整理与分组实验目的:运用excel进行常见数据类型的统计整理,能熟练运用菜单和各类函数进行数据筛选、排序,运用数据透视表绘制统计频数分布表。

b5E2RGbCAP实验要求:独立完成课堂各类习题和练习,按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形式:教师演示、指导实验内容:1、品质数据分组:利用数据透视表直接绘制,但是需要注意排序数据2、数值数据分组:对数据排序后,能分析选择数值数据的分组形式。

能利用数据透视表编制单项式分组统计次数数列;熟练应用统计函数编制组距式分组统计次数分布数列。

一、统计数据的预处理1、数据筛选:参见指导P37—39<1)自动筛选:将鼠标定位于数据文件的变量标题行;点击菜单“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后,则在标题行出现下拉箭头;在需要筛选的变量下点击下拉箭头,自行选择筛选功能<前10个,自定义),后确定。

自动筛选结果会自动从原数据区域中被选择出来显示,不符合条件的被屏蔽。

自动筛选一次只能执行一次筛选条件。

取消筛选:将数据“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再点击一次,去掉自动筛选前的“√”。

<2)高级筛选:选择空白区域创立筛选条件区域:筛选变量、筛选条件值菜单“数据”——筛选——高级筛选后,进入高级筛选对话框;筛选方式:通常是筛选结果另行放置,防止与原数据混淆。

列表区域:整个数据库区域,一般系统会自动选择。

条件区域:高级筛选可同时执行多个条件的综合筛选结果,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区域。

如果同时多个条件筛选,条件区域中将多个条件变量取值同行放置,表示“与”。

若至少满足多个条件之一,条件区域中将多个条件变量取值换行放置,表示“或”。

大学本科 员筛选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或岗位为管理员的员工则如此设置:应用1:利用自动筛选选择男性员工;利用高级筛选选择当前工资在3万元以上的工人;利用高级筛选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下或大学本科及以上的职工。

2、数据排序:参见指导P41将鼠标定位于待分析数据区域的任意位置;点击菜单“数据”——排序后,进入排序对话框;大学本科 管理员排序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排序变量。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经济学院编二○○八年二月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作图,以发现数据中的一些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思路。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EXCEL软件四、实验内容1.数据的预处理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打开EXCEL文件;3.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并把文件用自己学号命名保存供老师检查;4.完成实验报告,注意要对每个习题的结论与统计学解释写在实验报告上。

七、上机作业演示题:A、B两个班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数据见“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文件的“book3.演示”。

①将两个班的考试成绩用一个公共的分组体系编制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②绘制复式条形图、环形图、雷达图;③分析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3.01.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万元):105 117 97 124 119 108 88 129 114 105 123 116 115 110 115 100 87 107 119 103 103 137 138 92 118 120 112 95 142 136 146 127 135 117 113 104 125 108 126 152 105 117 9711910888129114105123116115110115100871071191031031371389211812011295142136146127135117113104125108126见“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文件的“book3.01”。

要求:①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②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统计学实验》课件

《统计学实验》课件
详细描述
描述性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方法,包括计算数据的频数、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量,以及 制作直方图、箱线图、折线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特征。通过描述性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异常值和趋 势等。
0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如使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 来估计总体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统计学的基 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 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数据分析思维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数据分析思维和 逻辑推理能力。
提升软件操作技能
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 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词
通过实际调查数据的分析,掌 握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 基本方法。
数据清洗与整理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 值处理、异常值剔除等。
推断性统计分析
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案例二:金融数据的预测分析
总结词
利用金融数据,掌握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 析的方法。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描述性统计
数据收集、整理、图表展示
概率论基础
概率、随机变量、期望与方差 等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等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简单相关、多元相关、线性回 归等
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
01
实验前需预习相关理论知识
02 实验过程中需认真操作,记录数据和分析 结果
03
实验后需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