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拼接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无缝地图数据拼接与融合

如何进行无缝地图数据拼接与融合

如何进行无缝地图数据拼接与融合地图数据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导航应用还是地理信息系统,都需要准确、全面的地图数据来支撑。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图数据往往存在片断化、不连续的问题,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因此,如何进行无缝地图数据拼接与融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图数据拼接的意义和难点在现实世界中,地理空间信息往往被分割成多块进行存储和管理。

这种分块存储方式给地图数据的拼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首先,不同数据块的坐标系统、数据格式、属性定义等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统一和规范化。

其次,由于地理空间信息的特殊性,相邻数据块之间存在可能的数据重叠和缝隙,需要进行拟合和修正。

最后,地理空间信息的更新频率高,因此拼接后的地图数据需要进行动态的变化和更新。

二、无缝地图数据拼接的基本流程无缝地图数据拼接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准备、数据预处理、数据拼接和数据融合等步骤。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对地图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由于各地图数据的来源和形式各异,需要进行数据格式的统一和规范化。

其次,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检验和修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分析、空间插值和坐标转换等过程。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地图数据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的拼接和融合操作提供指导。

空间插值可以填充数据缺失部分,使得拼接后的地图数据更加完整和连续。

坐标转换可以将不同坐标系统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坐标系统,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拼接工作。

3. 数据拼接数据拼接是将多个数据块进行拟合和连接的过程。

在进行数据拼接时,需要注意数据之间的拟合误差和重叠部分的处理。

拟合误差可以通过空间插值和优化算法来降低,以达到更好的拼接效果。

对于重叠部分,可以采用像素级的融合算法,将重叠部分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或者优先选取来实现无缝的拼接。

4. 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将拼接好的地图数据进行整合和优化的过程。

数据融合可以包括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的融合。

基于ArcGIS10的地图拼接与输出

基于ArcGIS10的地图拼接与输出

基于ArcGIS10的地图拼接与输出舒城县林业局汪自胜摘要:本文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过程中,对标准分幅地图处理工作实践为例,详细总结了利用ArcGIS10建立图幅结合图,实现快速地理配准;通过建立镶嵌数据集实现无缝拼接;通过数据驱动页面批量输出分村地图的方法与过程,并对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 ArcGIS 地图拼接输出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将标准分幅的地图,进行拼接和输出。

利用GIS软件,将扫描的地图图像经过配准、镶嵌可以实现地图的无缝拼接;再根据需要输出特定区域的图像。

以下是本人在县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实践过程中,基于ArcGIS10平台,对全县1:10000地形图拼接与输出方法的总结。

一、地理配准地理配准的目的,是为扫描的地图图像指定正确的投影系统和坐标值。

标准分幅地形图地理配准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输入四个内图框角点的坐标值。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但对于需要一次完成数百张地图的地理配准,就难免显得太慢。

在ArcGIS10平台上,通过建立图幅接合图、自动捕捉图框角点,可以加快配准的速度,而且不易出错。

1、建立图幅接合图。

启动ArcGIS10中的ArcMap组件,新建空白文档,为数据框指定正确的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GCS_Xian_1980。

执行ArcToolbox的“数据驱动页面”中的“格网索引要素”工具。

在“输出要素类”中指定需要生成接合图文件的位置和文件名;在“输入要素”中选择一个具有与生成区域相同范围的要素“舒城县县界”;在面宽度和高度中输入1:10000标准分幅地形图的经度跨度“0.0625”和纬度跨度“0.04 1666667”;在面格网原点坐标中输入舒城县范围内最左下方那张地图左下内图框角点经度“116.375”和纬度“31”(见图1)。

图1 格网要素工具设置工具将自动生成舒城县1:10000地图的图幅接合图面要素文件,每个面的边界就是代表每张标准分幅图的内图框边界。

中国地图拼图

中国地图拼图

中国地图拼图
中国地图拼图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拼图方式,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拼图方式:
1. 找到一张中国地图的完整图片,可以在网上搜索或购买地图拼图。

2. 在一块平整的桌面或地板上摊开地图拼图。

3. 将地图拼图的每个碎片按照颜色和图案进行分类,以便更方便地拼接。

4. 从拼图区域的边缘开始,将相邻的碎片逐一拼接起来。

可以通过比对地理特征、河流、山脉等来确定拼接的正确位置。

5. 持续拼接碎片,直到完成整个中国地图拼图。

6. 检查拼图的正确性,确保所有碎片都被正确地拼接在一起。

7. 如果有需要,可以固定拼图,如使用胶水或压紧器来粘合拼接好的碎片,使其更牢固。

完成上述步骤后,你将成功完成中国地图的拼图。

如何进行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

如何进行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

如何进行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大尺度地图的制作与拼接,更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的方法。

在进行大尺度地图的制作与拼接前,首先需要收集原始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源头,包括测绘部门、遥感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等。

这些数据可以包含地形、建筑物等特征信息。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整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二步是进行数据的预处理。

这一步骤包括地理坐标转换、数据分幅以及数据格式的转换等。

地理坐标转换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坐标系统,以确保所有数据能够拼接在一起。

数据分幅是将地图划分为多个图幅,以方便后续的拼接工作。

数据格式的转换则是将不同源头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第三步是进行地图拼接。

拼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同一图幅内的景象拼接,二是多个图幅之间的拼接。

同一图幅内的拼接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的技术来实现,包括图像融合、边缘对齐等。

而多个图幅之间的拼接则需要依靠地理坐标的对齐与重叠区域的处理。

这一步可以借助于GIS软件来完成,如ArcGIS等。

在进行地图拼接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地理特征的提取与标注。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遥感图像分析的方法来实现。

遥感图像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地理特征图像,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和标注地理特征。

通过地理特征的提取与标注,可以使得地图更加直观和易读。

最后一步是对地图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在完成拼接与标注后,需要对地图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地图的质量符合要求。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与现场实地对照、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对比等方法来实现。

若发现地图中存在质量问题,还可以进行改进和修正。

总之,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任务。

它需要收集、处理和整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并进行拼接和标注,最后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只有经过这些步骤,才能制作出质量良好、准确可靠的地图。

精美可拼接中国地图各省份地图精确到市珍藏版

精美可拼接中国地图各省份地图精确到市珍藏版

延庆县
怀柔区
密云县
昌平区
顺义区
平谷区
北京市
大兴区
通州区
中国各省可拼接地图—河北
张家口
承德市
秦皇岛 唐山市
保定市
廊坊市 沧州市
石家庄市 衡水市
邢台市
邯郸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天津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山西
大同市 朔州市
忻州市
太原市 阳泉市
吕梁地区
晋中市 晋中市
临汾市
长治市
运城市
晋城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内蒙古
烟台市
聊城市
济南市 淄博市 莱芜市
泰安市
潍坊市
青岛市
菏泽市
济宁市
日照市 临沂市
枣庄市
威海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安徽
毫州市淮北市 宿州市
蚌埠市 阜阳市
淮南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合肥市 巢湖市 马鞍山市
安庆市
铜陵市芜湖市
池州市
宣城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黄山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浙江
湖州市 嘉兴市
杭州市
舟山市 绍兴市 宁波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云南
迪庆藏族自治州
丽江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昭通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
昆明市
保山市
楚雄彝族自治州 曲靖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临沧地区
玉溪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思茅地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甘肃
酒泉市 嘉峪关市
张掖市
金昌市
武威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中国各省市地图可编辑拼接ppt课件

中国各省市地图可编辑拼接ppt课件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澳门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台湾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浙江
衢州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江苏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福建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江西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湖南
三门峡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河南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广东
湛江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广西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海南
中国各省可拼接地图—北京
中国各省可拼接地图—河北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天津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山西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内蒙古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辽宁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吉林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黑龙江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上海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山东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安徽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西藏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四川
中拼接地图—贵州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云南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甘肃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青海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新疆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陕西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宁夏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香港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立体地图三个版本合辑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立体地图三个版本合辑

张家界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怀化市
常德市 益阳市
岳阳市 长沙市
娄底市 邵阳市
湘潭市 株州市
衡阳市
永州市
郴州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河南
三门峡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濮阳市
新乡市 济源 焦作市
洛阳市
郑州市 开封市 许昌市
商丘市
平顶山市 漯河市
周口店
南阳市
驻马店市
信阳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广东
韶关市
茂名市
锐普PPT论坛 锐普PPT商城 锐普PPT服务
思茅地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甘肃
酒泉市 嘉峪关市
张掖市
金昌市
武威市 白银市
兰州市
庆阳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定西地区
平凉市
天水市
甘南藏族族自治州
陇南地区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青海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
西宁市 海东地图
海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
安康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宁夏
石嘴山市 银川市 吴忠市
固原市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香港
澳门半岛 澳门
乙仔岛 路环岛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澳门
元朗区
北区 大埔区
屯门区 离岛区
荃湾区
沙田区
葵青区
黄大仙区
深水步区
九龙塘区
油尖旺区
观塘区
香港
东区
南区
西贡区
中国各省市可拼接地图—台湾
基隆市 台北市 新竹市
台中市 花莲县
台南市 台东县

ArcGIS两图拼接[整理]

ArcGIS两图拼接[整理]

数据的更新变换报告1.背景:由于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图与DEM)都是分幅存储的,造成某一特定研究区域跨越了不同的图幅。

而当我们要获取有特定边界的研究区域时,就要对数据进行裁切、拼接、提取等操作,有时还要进行相应的投影变换。

2.目的:通过练习,掌握数据提取、裁剪、拼接及投影变换的方法。

3.要求:通过两幅给定的DEM数据,提取出土地利用图的土地范围内的DEM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高斯克吕格投影系统。

4.操作步骤:1)加载原始地图:打开ArcGIS软件,建立空白工作空间,设置图层的坐标系统为西安80(Xian_1980_3_Degree_GK_CM_120E),如图1。

图1 设置坐标投影图框2)配准:对加载进来的图片数据进行配准处理。

在菜单栏上右键,打开配准工具栏“地理配准”,如图 2.图2 地理配准工具栏A.选择工具栏上的按钮。

然后在栅格图上选择若干点,并输入正确的坐标,进行地理配准,选择变换形式为‘二阶多项式’如图 3.图3 地理配准B.对配准后的文件进行保存,分别取名为配准1和配准2,其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配准保存C.加载配准1和配准2文件,其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配准结果3)对图片配准1和配准2进行加图框:在CASS中图形进行加载图框处理,并命名为图框1和图框2,如图 6.图6 图框加载过程4)裁剪:通过图框对配准后的图幅进行裁剪。

打开工具箱,选择Apatial Analyst Tools | 提取分析 | 按掩膜提取工具,打开按掩膜提取对话框,分别填上对应的信息,如图7所示。

图7 按掩膜提取文本框按确定键,完成操作。

分别得到裁剪1和裁剪2,其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裁剪结果4)拼接:对文件裁剪1和裁剪2进行拼接处理。

选择数据管理工具 | 栅格 | 栅格数据集 | 镶嵌至新栅格。

填入相对应的信息,并命名为拼接新图。

如图9所示。

图9 镶嵌至新栅格文本框单击确定键,完成操作(拼接结果如图10)。

图10 结果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ArcGIS将经过几何纠正后的图像进行地图拼接,以实现数据的统一和完整;
2、掌握在ArcMap中使用裁剪和镶嵌等进行地图拼接的具体操作;
3、通过实验,理解地图拼接的目的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准备
1、实验数据:校正后重新生成的采样数据“地图左2”,“地图右1”;
2、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ArcMap,ArcCatalog。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新建一个文件夹,取名为“地图拼接”,并打开ArcCatalog,连接到此文件夹,建立一个文件地理数据库,不妨取名为“t4”。

图1 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
(建立文件地理数据库的是为了存放重采样的数据图像,并且地图拼接也需要在地理数据库中进行。


2、重新采样数据,输出到数据库中。

打开实验三图像纠正后的文件,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矫正”,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样,另存为一个新的影像文件。

在输出位置选择刚才建立好的“t4”文件地理数据库中,得到重新生成的采样数据“地图左2”。

图2 重新生成采样数据
按照相同方法,将校正后的“地图右”图像重采样输出到“t4”文件地理数据库中,得到重新生成的采样数据“地图右1”。

3、在ArcMap中新建一个空白地图文档,将“地图左2”和“地图右1”拖入到内容列表中,如图3。

图3 拼接前图像
观察拼接前图像,不难发现“地图左2”和“地图右1”具有重叠部分,所以在进行图像拼接前应将两个图像进行裁剪。

4、进行图像的裁剪。

先在两张图像的重叠区域内找到一条直线,作为裁剪边界,记录下此时x 轴坐标,为18608500.000。

然后进行图像左2裁剪,打开“ArcToolbox”对话框,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处理”>>“裁剪”,打开“裁剪”对话框,在“输入栅格”下拉菜单中选择“地图右1”,将x最小改为18608500.000,在“输出栅格数据集”选项中选择要输出的文件夹及文件夹名,如图4。

图4 地图右的裁剪
按照相同方法,完成对地图左的裁剪。

裁剪完,如图5。

图5 裁剪后图像
5、图像拼接。

打开“Arctoolbox”对话框,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打开“镶嵌”对话框。

在输入数据选项中选择地图左和地图右,再将地图左选为目标栅格,如图6。

图6 镶嵌
四、实验成果
实验成果图
对照格网,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几何纠正基本达到要求。

五、实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