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明史·于谦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译文)-word范文模板 (4页)

合集下载

文言文《明史·于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明史·于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l4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

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

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

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

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

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

”众乃定。

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

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

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

谦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谦之为兵部也,前后征调,皆谦独运。

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

僚吏受成,相顾骇服。

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

片纸行万里外,靡不惕息。

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

谦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

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

”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

素病痰,疾作,景帝遣兴安、舒良更番往视。

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

又亲幸万岁山,伐竹取沥以赐。

或言宠谦太过,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

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注】①选耎:怯懦不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B.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C.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D.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监国,古代国君外出时,由太子留守代为处理国事。

【推荐】高中文言文阅读“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附答案及翻译-实用word文档 (2页)

【推荐】高中文言文阅读“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附答案及翻译-实用word文档 (2页)

【推荐】高中文言文阅读“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附答案及翻译-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中文言文阅读“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附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3题10分)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

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扈跸①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

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

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

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

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

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

”诏行之。

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

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

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

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

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

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

及是,三杨已卒,太监王振方用事。

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

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

通政使李锡阿振,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

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

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②,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

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埜(yě)极谏,不听。

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①,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chng)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当南迁。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

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

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

朝班大乱。

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

众乃定。

谦袍袖为之尽裂。

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九月,景帝立。

十月敕谦提督各营军马,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

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谦不可,曰: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

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而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

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

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

叛阉喜宁嗾使邀大臣迎驾,索金帛以万万计,复邀谦及王直、胡濙等出议。

帝不许,也先气益沮。

庚申,敌以万骑来薄,副总兵武兴击寇彰义门,与都督王敬挫其前锋。

寇且却,而内官数百骑欲争功,跃马竞前。

阵乱,兴被流矢死,寇逐至土城。

居民升屋,号呼投砖石击寇,哗声动天。

王竑及福寿援至,寇乃却。

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

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

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

于谦的明史于谦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于谦的明史于谦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于谦的明史于谦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yuedudaan/1679314.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2023年最新的《明史》的阅读答案20篇

2023年最新的《明史》的阅读答案20篇

2023年最新的《明史》的阅读答案20篇《明史·于谦传》阅读题与答案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

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帝大悦。

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

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

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

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

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

王惊谢至再。

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王乃受命。

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

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

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

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

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

徙附郭居民入城。

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

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

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

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

帝深纳之。

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

未一年败,赃累巨万。

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

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

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

帝为默然。

A.帝命谦口数其罪数:清算 B.王惊谢至再谢:拒绝 C.以赢米为之直直:通值,代价 D.上下无固志固:坚定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洎牧以谗诛 B.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曩者辱赐书 C.不效则治臣罪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帝忧形于色士大夫请于当道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

《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与翻译于谦,字延益,钱塘人。

2019-示冕 于谦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1页)

2019-示冕 于谦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1页)

2019-示冕于谦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示冕于谦阅读附答案
示冕于谦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鬟鬟。

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想江南。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注】于谦在担任山西巡抚时,接到家信,信中说几天后就是他的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

当时于冕随祖父祖母在钱塘老家居住。

为了庆贺儿子的生日,于谦便给于冕写下了这首诗。

8.这首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刻画了于冕怎样的形象?(5分)
9.这首诗的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答案:
8.这首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刻画了十三岁的于冕乌发长垂、勤奋读书、孝敬长辈的形象。

(3分)
9.①自己为国守卫边疆、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无奈,以及不能照顾家人的愧疚。

②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③对于冕健康成长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勤勉努力,不负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明史·于谦传”阅读试题及答案(附翻译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
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

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
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帝大悦。

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埜
极谏,不听。

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
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

谦请王檄
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
京师。

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

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

王惊谢至再。

谦扬
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王乃受命。

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
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

请饬诸边守臣协力
防遏。

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

遣都督孙镗、卫颖、
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

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

徙附郭居民入城。

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

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

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

至军
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

”帝深纳之。

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

未一年败,赃累巨万。

帝召大臣入视,
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


有边警,帝忧形于色。

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


帝为默然。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命谦口数其罪数:清算 B.王惊谢至再谢:拒绝
C.以赢米为之直直:通“值”,代价 D.上下无固志固:坚定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洎牧以谗诛
B.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曩者辱赐书
C.不效则治臣罪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帝忧形于色士大夫请于当道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

B.皇帝在土木堡被俘后,京师上下大为震惊,有人主张南迁,于谦以宋王朝南渡为例,严厉加以驳斥,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监国的郕王的认可。

C.景帝即位之后,于谦奏议积极备战,认为应该招募民兵制造武器,据守要地迁民入城,文臣武将各司其职,以应对必然长驱南下的敌寇。

景帝完全接纳了他的意见。

D.陈汝言战败之后,皇帝念及于谦,痛惜不已,认为如果于谦尚在,情势必然不至于如此不堪。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2)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
参考答案:
17.答案:A 数:列举(数吕师猛叔侄为逆)
18.答案:C 连词,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