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复习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5讲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精讲)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共20张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共20张
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 化镁的质量;m1>m2,其原因是生成的氧化镁部分以 白烟的形式逸散到空气中了。
【考点突破】
?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题型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物质的质量
【例1】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 为 (A-C)g,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g剩余固体,则生成氧气的质量 为(A+B-C)g,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B g。
2. 认识定量研 的观点对
究对于化学 质量守恒
发展的重大 定律做出
作用。
解释。
【基础知识梳理】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应用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六个一
各元素的质量不变
定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隔热,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3)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 二是密封作用。
6.实验反思: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变大,气球变大;红 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冷却后,气球变得比红磷燃 烧前更瘪。
5.实验反思: 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 方案四: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前将镁条用砂纸打磨的目的? 除去镁条表面的污物或氧化膜
2.实验现象: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
3.实验反思:反应前镁条的质量为m1g,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m2g,若m1<m2,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讲解含解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讲解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经典例题】【2019黑龙江龙东】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 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化学反应发生时,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发生重新组合。

这个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8世纪初首次提出的。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燃烧一根蜡烛,当蜡烛燃烧完毕时,你会发现容器内的氧气减少了,而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尽管氧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燃烧前氧气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大的应用。

在实验中,通过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总质量发生变化,那就说明这个反应并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控制原料的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工程师对反应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符号表示法。

它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符号表示反应过程的发生。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如下:反应物1+反应物2+……→生成物1+生成物2+……例如,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₂+O₂→2H₂O在这个方程式中,2H₂表示2个氢气分子,O₂表示一个氧气分子,2H₂O表示2个水分子。

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解析:D【解析】A、由图示可知,一个氯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次氯酸分子。

两个次氯酸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化学方程式为:转化①H2O+Cl2=HCl+HClO;转化②2HClO 2HCl+O2↑。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错误;B、由转化①H2O+Cl2=HCl+HClO可知,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转化②2HClO 2HCl+O2↑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错误;D、转化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都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精选.doc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精选.doc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考复习中考分析:考点1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值 1 分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1 、化学式的推断,分值 1 分2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分值 1 分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值 5 分4 、化学计算。

分值3 分考点聚焦考点1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值 1 分 1 、化合反应 2 、分解反应 3 、置换反应4 、复分解反应常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置换反应考查频率较高。

概念复习:填写《试题研究》P P 30 基本反应类型表格归纳并加强记忆。

巩固提高:精选考题训练《试题研究》P P 29题题1 P31 题1 、2典例精析:《试题研究》P P 30 题例2 P31 能力提升题2考点聚焦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1 、化学式的推断,分值 1 分2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分值 1 分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值 5 分4 、化学计算。

分值 3 分温故知新:填写《试题研究》P P 34 考点1 1 :从宏观和微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归类示例►►类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例1 [ [ 2010 陕西] ]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B►►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化学式命题角度:考查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学会用于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例例 2 [2011 福州] 二甲醚(CH 3 OCH 3 ) 可由一氧化碳和质物质 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4X =====一定条件下 CH 3 OCH3 ++H 2 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 .C 2 H 5 OH B .H 2 O 2 C .C 2 H 4D .H 2 D[ [ 对应巩固] ] 《试题研究》》P37 题3 、 P37 题3 。

[ [ 典例精析] ] 《试题研究》》P35 例题2、、例题。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教材实验基础知识总结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教材实验基础知识总结

1.1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1.如图1所示,用火柴点燃蜡烛,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次层暗淡、最外层明亮但不耀眼。

将火柴梗伸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观察到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内层火焰温度最低。

2.如图2、3所示,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另一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如图4所示,点燃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石蜡固体小颗粒),蜡烛又重新燃烧,说明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

4.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

1.2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1.如图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观察到盛空气样品的集气瓶中木条无明显变化,盛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

2.如图2,向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高。

3.如图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2.1 红磷燃烧※1. 实验原理利用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的氧气反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密闭容器中,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4P+5O 2======2P 2O 5 3. 实验现象(1)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15 。

2023年中考江西专用化学一轮知识点梳理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2023年中考江西专用化学一轮知识点梳理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21
3.实验反思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和要求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实验要求
没有气体参加且没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现象明显
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反应现象明显,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2
(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造成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 因:①反应装置气密性不好,使得部分物质进入或逸散,造成质量发生 变化;②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呈现不同的状态,其质量没有计算在内。
35
考查点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3】 (2022·江西赣州模拟)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污染物是
盐酸,为测定污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实验数据
如下(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前
反应后
污水样品的质量/g 滴加硝酸银溶液的质量/g 过滤后得到的溶液的质量/g
9
化学反应类型
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表达式 特征(判断依据)
实例
化合反应
A+B +…→M
多变一
C

O2
点燃 =====
CO2

3Fe

点燃 2O2=====Fe3O4
10
反应类型 表达式 特征(判断依据)
实例
分解反应
M→A+B +…
一变多
2KMnO4
△ =====
K2MnO4

MnO2+O2↑、2KClO3=M=△n=O==2
2KCl+3O2↑
11
反应类型 表达式 特征(判断依据)
实例
_置__换__反__应__

中考化学考前基础知识复习提要

中考化学考前基础知识复习提要

中考化学考前基础知识复习提要第一篇化学用语一、元素符号基本知识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

②表示。

特别注意: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特别训练1.说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N ②Ca ③Fe ④6Mg2.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项:①4个氧原子②一个氢原子③二个钠原子④硫元素⑤氯元素二、化学式基本知识用表示的式子叫化学式。

每种都有一定的组成,因此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没有固定的组成,故化学式。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②表示。

③表示④表示。

特别训练1.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H2O②SO22.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项①氢单质②2个氮分子③氩气④5个二氧化硫分子⑤铜⑥氧化铁3.解释下列各式中周围数字的意义①2H2O ;②3SO2;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氮气②氯气③硫磺④白磷⑤金刚石⑥氦气⑦二氧化硅⑧氖气⑨二氧化氮⑩氩气 11氧化铁Ⅰ氯化钠Ⅱ碳酸钙Ⅲ硫酸钡Ⅳ硝酸银Ⅴ氧化铝Ⅵ氢氧根离子Ⅶ硫酸根离子Ⅷ碳酸根离子Ⅸ硝酸根离子Ⅹ铵根离子三、化合价基本知识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价铝、四价硅;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

常用化合价规律:①在化合物里,氧通常显价,氢通常显价。

②在单质里,元素化合价为③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④书写化学式时正价,负价。

特别训练1.标出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① N2 ② NO2 ③ NO ④ N2O5 ⑤ NH3 ⑥N2O⑦ K2MnO4 ⑧ KClO3 ⑨KMnO4⑨ HNO3 ⑩ Na2SO3 11. NH4NO3 12. H3PO4 13. HClO 14. NaClO3 15. CH42.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① KOH ② Na2CO3 ③ BaSO4 ④ NH4Cl ⑤ AgNO3⑥ KMnO4 ⑦ NH4NO3 ⑧ Cu2(OH)2CO3 ⑨ KClO3 ⑩ K2MnO43.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A. H2S B. SO2 C. SO3 D. H2SO44.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A. AlCl3B. HClO C.NaClO3 D.PCl55.碘酸钠是一种可加在食盐里预防碘缺乏症的物质,这种物质中碘元素显+5价,它的化学式是()A. NaIO4B. NaIO3C. NaIO2D. NaI四、质量守恒定律基本知识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