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日常必测项目及测定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一、项目介绍污水处理检测是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该项目涉及到多个指标的测量和监测,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固体(TSS)等。

二、检测项目及标准1. 化学需氧量(COD)检测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强氧化剂存在下,有机物质被氧化所需的化学氧化剂的量。

根据国家标准GB 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进行检测。

标准要求COD值应控制在50mg/L以下。

2. 生化需氧量(BOD)检测生化需氧量是指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氧化所需的氧的量。

根据国家标准GB 11914-89《水质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进行检测。

标准要求BOD值应控制在20mg/L以下。

3. 总悬浮固体(TSS)检测总悬浮固体是指在水中悬浮的固体物质的总量。

根据国家标准GB 11901-91《水质总悬浮物测定方法》进行检测。

标准要求TSS值应控制在30mg/L以下。

4. 其他指标检测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对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检测周期1. 日常监测对于污水处理系统,建议每天进行一次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监测,以及每周进行一次总悬浮固体(TSS)的监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2. 定期检测除了日常监测外,还需要定期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测,以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性能。

一般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水质检测,包括COD、BOD、TSS等多个指标的测量。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特殊情况检测在污水处理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有异味、颜色变化等,需要及时进行检测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检测周期,以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

四、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指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等。

污水处理工程常用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

污水处理工程常用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

污水处理工程常用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

本文档旨在总结污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其频率。

这些试验检测项目能够有效监测和分析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情况,
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一、常用试验检测项目
1. pH值测试:用于检测污水的酸碱度,通常应进行日常监测。

2. 溶解氧测试:用于评估水体中溶解的氧气含量,有助于判断
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通常应进行日常监测。

3. 总悬浮固体(TSS)测定:用于测定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
的总量,通常应每周进行一次监测。

4.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用于估算有机物质的含量,帮助评估生化氧化的需要量,通常应每周进行一次监测。

5. 生化需氧量(BOD)测定:用于计算进一步供氧到达环境所需的有机物分解量,通常应每周进行一次监测。

6. 氨氮测定:用于测定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有助于判断生物处理的效果,通常应每周进行一次监测。

7. 总氮(TN)测定:用于测定污水中总氮的含量,有助于判断去除氮的效果,通常应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8. 总磷(TP)测定:用于测定污水中总磷的含量,有助于判断去除磷的效果,通常应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二、试验检测频率汇总
请注意,以上频率仅供参考,实际频率可能根据具体污水处理工程的需求和监管要求而有所不同。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灵活变动。

污水处理工程常用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的准确把握对于确保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效果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证效果,请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测计划。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必不可少。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内容和标准格式。

一、监测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旨在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监测分析的主要目的包括:1. 评估污水处理效果:通过监测分析,可以了解污水处理的效果,包括COD (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浓度变化,评估处理效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2. 发现异常情况:通过监测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污水流量突增、处理设备故障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

3. 优化运行参数:监测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污水处理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包括曝气时间、曝气量、沉淀时间等,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

二、监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1.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是监测分析的关键内容,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1)COD(化学需氧量):反映有机物的浓度,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2)BOD(生化需氧量):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也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3)氨氮:反映污水中氨氮的浓度,是评估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的重要指标。

(4)总磷、总氮:反映污水中磷、氮的浓度,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2. 监测方法监测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监测指标选择相应的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1)化学分析法:通过化学试剂与污水中的目标物质发生反应,利用反应产物的性质进行定量分析。

如COD测定可采用高温消解法和光度法。

(2)生化分析法:利用特定的生物反应来测定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

如BOD 测定可采用生物降解法。

(3)仪器分析法: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污水中的目标物质进行测定。

如氨氮测定可采用自动氨氮分析仪。

3.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是指监测分析的时间间隔,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和运行情况确定监测频率。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污水处理检测则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排放水质符合标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和周期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测项目1.1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态检测污水处理设施的各个单元,如进水口、生化池、二沉池等,需要定期检测其运行状态,包括流量、浓度、温度等参数的监测。

1.2 污水处理工艺检测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检测,包括曝气、混合、沉淀等工艺的运行情况,以及各个工艺单元之间的协调性。

1.3 排放水质检测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检测,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二、检测周期2.1 日常监测污水处理设施需要进行日常监测,包括每日、每周的监测工作,对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2 定期检测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包括每月、每季度的检测工作,对设施的各个单元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3 不定期检测除了定期检测外,还需要不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如季节性检测、特殊情况下的检测等,以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

三、检测方法3.1 在线监测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设施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2 采样检测通过采样检测的方式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水质检测,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水质数据,为设施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3.3 实地检测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实地检测,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工艺运行情况等,可以全面了解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四、检测标准4.1 国家标准污水处理检测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包括污水排放标准、水质指标标准等,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规定。

4.2 地方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还需要符合地方标准,因地制宜地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满足地方环保要求。

4.3 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还需要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行业要求。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监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标准格式,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和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二、监测目的污水处理的监测目的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检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监测还可以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监测内容1. 污水进水监测:监测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监测项目包括总悬浮物(T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等。

2. 污泥监测: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性质和产量。

监测项目包括污泥含水率、污泥浓度、污泥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等。

3. 出水监测:监测经过污水处理后排放的水质。

监测项目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四、监测方法1. 采样方法:根据监测内容确定采样点位,采用代表性采样方法采集样品。

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污染和样品变质。

2. 分析方法:根据监测项目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样品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3. 仪器设备:使用精密的仪器设备进行样品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光谱仪、色谱仪、pH计等。

五、监测频率监测频率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和运行情况确定。

普通来说,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天进行多次监测,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每周进行一次监测。

监测频率应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六、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 数据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效果。

2. 结果评价: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如果监测结果超过了排放标准,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结论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工作。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污水处理检测则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污水处理过程。

一、污水处理检测项目1.1 污水流量检测: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是了解污水的流量,以便合理规划处理设施的容量。

污水流量检测可以通过安装流量计来实现,常用的方法包括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这些流量计可以准确测量污水的流量,并提供数据支持给后续处理步骤。

1.2 污水水质检测:污水的水质是判断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污水水质检测项目包括浊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现场测试仪器或者送样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来获得。

1.3 污泥处理检测: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需要进行检测和处理。

污泥处理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污泥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匡助评估污泥的处理效果和处理后的安全性。

二、污水处理检测周期2.1 日常监测:污水处理设施应进行日常监测,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达标。

日常监测项目包括污水流量、水质和污泥的常规检测,可以通过定期采样和实时监测仪器来完成。

2.2 定期检测:除了日常监测,污水处理设施还需要定期进行更全面和细致的检测。

定期检测的项目包括水质的更详细分析、污泥的更全面检测以及设备的性能评估等。

定期检测的周期普通为每季度或者每半年一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3 特殊检测:在特殊情况下,如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扩建或者污染事件发生时,需要进行特殊检测。

特殊检测的项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包括对新设备的性能测试、对改造后的设施的评估以及对污染源的溯源等。

三、污水处理检测的意义3.1 确保合规排放:污水处理检测可以匡助监测和控制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惟独通过检测和监测,才干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1. 污水处理的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污染物的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是为了评估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确保处理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要求。

2. 污水处理的监测指标(1)COD(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BOD(生化需氧量):反映有机物在水中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是评价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3)SS(悬浮物):反映水中悬浮物的含量,直接影响水的透明度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氨氮:反映水体中氨氮含量,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

(5)pH值:反映水体的酸碱性,对于生物生长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3. 污水处理监测分析的方法(1)采样:根据国家标准,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和采样时间,采集代表性的污水样品。

(2)样品处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如过滤、保存等,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分析方法:- COD和BOD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高锰酸钾法、二氧化氯法等。

- SS的测定:通过分量差法或者滤膜法测定悬浮物的含量。

- 氨氮的测定:可采用蒸馏-滴定法或者色谱法进行测定。

- pH值的测定:使用玻璃电极或者电子pH计进行测定。

(4)数据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评估和分析,判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5)报告编写: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参考。

4. 污水处理监测分析的意义(1)评估处理效果:通过监测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判断是否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

(2)发现问题和改进工艺:监测分析结果能够发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为改进工艺提供依据。

(3)保护环境和水资源:合理监测污水处理过程,确保排放的水体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污水处理进行监测分析是必要的。

5. 污水处理监测分析的案例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其进行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监测方法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监测方法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监测方法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监测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指标监测方法。

1.化学需氧量(COD):COD是测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监测COD的常用方法是采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加热、酸化和氧化的方式测量样品的COD含量。

2.生化需氧量(BOD):BOD是反映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能力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效果。

监测BOD的方法是将样品在一段时间内与氧气接触,然后测量在此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通过计算得出样品的BOD含量。

3.总悬浮固体(TSS):TSS是测量污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包括悬浮的颗粒物和胶体物。

监测TSS的方法是将样品通过滤纸过滤,将滤纸上的悬浮固体干燥,并称量得出样品中的TSS含量。

4.氨氮(NH3-N):氨氮是测量污水中氨含量的指标,主要反映了水体中氨的降解和物质转化的情况。

监测氨氮的方法可以使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将样品中的氨氮与试剂反应生成颜色物质,然后通过比色法测量颜色的强度从而计算出氨氮含量。

6.总氮(TN):TN是测量污水中氮含量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氮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监测TN的方法是将样品中的无机氮转化为氨,然后使用特定试剂反应生成颜色物质,并通过比色法测量颜色的强度从而计算出TN含量。

7.PH值:PH值是测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污水处理来说,PH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处理过程中的酸碱中和情况。

监测PH值可以使用PH计进行测量。

这些指标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监测方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判断处理效果是否达标。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监测标准和方法,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日常必测项目及测定方法分析
据了解根据污环保部门要求以及污水排放处理标准,一般污水处理中要测定基本的8项指标。

包括pH、DO、BOD5、COD、氨氮、总磷、SS、总氮等:
一、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将被测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均匀涂抹在pH试纸上。

注意:千万不要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否则pH不准确,酸性溶液pH会增大,碱性溶液pH会减小,所测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得出结果。

2、玻璃电极法GB6920-86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

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

许多pH计上有温度补偿装置,以便校正温度差异,用于常规水样监测可准确和再现至0.1pH单位。

较精密的仪器可准确到0.01pH。

二、DO的测定方法
1.碘量法(GB7489-87)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加入浓硫酸使已化合的溶解氧(以MnMnO3的形式存在)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再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来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2.溶氧电极法
当需要测量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时必须用修正的碘量法或电流测定法。

电流测定法根据分子氧透过薄膜的扩散速率来测定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

溶氧电极的薄膜只能透过气体,透过气体中的氧气扩散到电解液中,立即在阴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在阳极(负极),如银-氯化银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电流与氧气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此电流就可以得到溶解氧(DO)的浓度。

三、BOD5的测定方法
BOD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标准稀释法、生物电极法、无汞压差法、有汞压差法、活性污泥法等。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传统的标准稀释法和无汞压差法。

无汞压差法:在一个密闭系统中,样品中的微生物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导致气压发生变化,通过一个压力传感器感测压力变化并转换成BOD值。

所加入的样品体积大小跟样品的的BOD值有关,BOD 值越大,所加入的样品体积越小。

仪器的测定范围为0-4000 mg/l。

(使用仪器LH-BOD601)
四、COD的测定方法
COD的测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回流滴定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1、传统回流滴定法: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但只能反映能被氧化的有机物污染,不能反映多环芳烃、PCB、二噁英类等的污染状况。

CODcr 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由于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

因此,化学需氧量也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

对于污水,我过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2、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在已知浓度的COD标准溶液试样中,加入已知量
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
化剂,经过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COD
值。

五、氨氮的测定方法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六、总磷的测定方法
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

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在700nm处测定。

七、SS的测定方法
八、总氮的测定方法
建议污水处理中由于一天需测的项目比较多,可以应用市面上的多参数测定仪,快速高效的分析污水处理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