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

合集下载

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的段落

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的段落

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的段落1.《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个清秀的少年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十分清秀的少年,面庞白净,皮肤细腻如婴儿,眉目清秀,双眼明亮有神。

他的眼睛如同明亮的星星,透露出一种聪慧和灵动。

他的鼻子高挺直立,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他的嘴唇红润丰满,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优雅的印象。

他的脸型修长,线条柔和,没有一丝粗糙之处。

整个面部的轮廓分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完美的感觉。

他的头发黑亮而丰盈,如同一片黑色的瀑布,垂落在他的肩膀上。

他的双手修长纤细,指甲洁白如玉,十分漂亮。

他的身材高挑匀称,举止优雅,走起路来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天鹅。

总的来说,贾宝玉是一个清秀俊美的少年,给人一种高贵、优雅的感觉。

2.《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一个英俊而高贵的绅士达西先生是《傲慢与偏见》中的男主角之一,他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英俊而高贵的绅士,身材高大挺拔,举止优雅。

他的头发浓密黑亮,整齐地梳理在头顶,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

他的眉毛修长而浓密,微微上扬,给人一种自信和威严的感觉。

他的眼睛深邃明亮,透露出一种聪明和智慧。

他的鼻子高挺直立,线条流畅,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他的嘴唇红润丰满,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优雅的印象。

他的下巴修长有力,线条分明,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

他的脸型轮廓分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完美的感觉。

他的皮肤白皙细腻,没有一丝瑕疵。

总的来说,达西先生是一个英俊而高贵的绅士,给人一种威严、优雅的感觉。

3.《红与黑》中的朱利安·索雷尔:一个英俊而冷酷的年轻人朱利安·索雷尔是《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英俊而冷酷的年轻人,面容端正,五官分明。

他的眉毛修长而浓密,微微上扬,给人一种自信和傲慢的感觉。

他的眼睛深邃而冷漠,透露出一种冷酷和无情。

他的鼻子高挺直立,线条流畅,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他的嘴唇薄而紧闭,给人一种冷漠和坚定的感觉。

外貌描写片段及赏析

外貌描写片段及赏析

外貌描写片段及赏析1,她身材高挑,一头乌黑的头发后面半藏着一对白净的小耳朵,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上面横卧着两梢柳叶眉,当有人向她投来倾慕的目光时,她那亮晶晶的眼眸一下子仿佛失去了焦点,左右游离,不知道看向哪里。

这里描写了“她”的外貌,“身材高挑”、“乌黑的头发”、“白净的小耳朵”、“水汪汪的大眼睛”、“柳叶眉”,嫣然一幅美丽的人物形象。

同时通过“她的”神态“亮晶晶的眼眸一下子仿佛失去了焦点,左右游离”,显示出“她”的害羞,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外表美丽内心内敛的少女形象。

2,她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皮肤被风日熏得黝黑,一对眸子却是明亮干净,如不染尘世的水晶。

她常常坐在草垛上看着远山发呆,那里有一条出入村口的路,路上的人时有时无,就像她心里的情绪一样,时而浓烈时而淡漠。

这段描写通过“她”外貌的黝黑、明亮的眸子和发呆的神态,刻画了“她”内心淳朴并且饱含对美好的向往的形象。

3,身着衬衣的男子不时向窗外来回张望,小声说道:“我们还是赶快走吧?一会来人了可不好了!”只见束发女子头也没抬,专注地在抽屉里翻找,随口回到:“怕什么,人来了再跑不是更刺激!”这里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通过男子和女子的外貌和神态、语言的对比,刻画出了男子的胆小和女子的大胆的特点。

4,老爷爷背有点佝偻,被熨烫得笔挺的衬衣套在身上,衣服下摆随风摆动。

他的双手紧握着拐杖,整个身体仿佛都靠这拐杖支撑着,但他的头却依然高昂着,耳边响起国歌的声音,脸上露出坚毅的微笑。

这一段刻画的是老爷爷,描写了老爷爷身材佝偻瘦小,衣着严肃的外貌特点,以及升国旗时坚毅的神态,刻画了老爷爷庄重的形象。

5,看见老师来了,小明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肆无忌惮的笑容仿佛被拔了电源的显示器,一下子收敛住了,乖乖地站在门口,只见胸前的红领巾歪斜地挂在脖子上。

这里通过小明的神态和外貌描写,刻画出了小明乖张调皮的形象特点。

红楼梦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

红楼梦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

红楼梦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
文档标题:《红楼梦》中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赏析
一、引言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而闻名。

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他们的命运走向。

二、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角,他的外貌被描述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这个形容词组既描绘了他的俊美外表,也暗示了他的独特性格——他虽然出身贵族,却对世俗的权势和财富并无过多的追求,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三、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女性角色,她的外貌被形容为“弱柳扶风,娇花照水”。

这样的形容词组既表现了她纤细的身体和美丽的容貌,也揭示了她敏感、脆弱的性格特质。

四、薛宝钗
薛宝钗则是另一种美的代表,她被形容为“肌理丰盈,神采奕奕”。

这种描绘反映出薛宝钗健康、丰满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稳重、端庄的性格特点。

五、结论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人物的外貌特征与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

这也正是《红楼梦》能够成为中国文学瑰宝的重要原因。

小学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

小学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

小学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小学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中小学生作文有个通病,就是写人物描写外貌大众化,千篇一律,面面俱到,不能反映人物个性,更谈不上突出文章主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不善于观察,抓不住特点外,还由于学生没有弄明白外貌描写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思想品质,以及文章主题的作用。

他们在作文中描写外貌是“例行公事”。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这个毛病呢?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外貌描写的意义。

要让学生明确外貌描写的意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到课本里去体味。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许多精彩的外貌描写,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教师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味外貌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例如,小学课文(人教版)《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没有写父亲平常时的容貌,而特意写了:“在法庭上,……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头发蓬乱,说明受过敌人的拷打和折磨。

“平静”,说明李大钊同志面对敌人的酷刑,面对眼前的提审,面对即将来临的为国捐躯,内心平静,无所畏惧,无怨无悔。

“慈祥”则是长者心中充满爱,在面部表情上的表现,这里可见李大钊同志对人民深沉而伟大的爱。

以此可见,外貌描写不是给人物画像,而是要表现人物个性和品质,为文章中心服务。

又如,《少年闰土》一课中,作者这样写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里,作者只写了“紫色的圆脸”,就足以说明闰土是农村孩子,经常参加户外劳动,脸被晒黑了;说明他勤快,长得结实;说明海边拾贝、瓜地刺猹等事例真实可信。

一个“紫色”,一个“圆”字,再平常不过的词,就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可见外貌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特点。

《金色的鱼钩》一文开头写老班长“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我教这课,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以便学生领会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快40岁,说明还不到40岁,不到40岁,背却有点驼,脸上却布满皱纹,两鬓却斑白了,这不是未老先衰了吗?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又说明什么?”这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

人物外貌神态描写加赏析

人物外貌神态描写加赏析

人物外貌神态描写应着重表达其个性和内在特质,使得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是对一位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及赏析。

人物名称:小雨外貌描述:小雨,一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女孩,她身形纤细,如柳枝般轻盈。

她的长发如瀑,黑如夜空,随风飘动。

她的眼睛明亮如星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她的脸庞精致如画,鼻梁高挺,嘴唇红润,嘴角总是挂着一丝微笑,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她的衣着总是整洁而优雅,配上那双精致的鞋子,更显得她气质出众。

神态赏析:小雨的神态给人一种宁静而自信的感觉。

她面对困难时,总是淡定自若,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她的眼神中透露着坚定和自信,仿佛在说:“我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她的微笑总能化解周围的紧张气氛,给人带来温暖和安慰。

她的神态中还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性格分析:小雨的性格坚韧而乐观,她总是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她善于倾听,懂得理解他人的感受,因此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

她乐于助人,总是愿意为他人付出,这种精神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她的善良和乐观感染着周围的人,使人们愿意与她相处。

背景描述:小雨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她就读于一所名牌大学,专攻心理学。

她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也乐于助人,经常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

在校园中,她的出现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她的优秀品质和才华让人对她刮目相看。

赏析总结:通过对外貌和神态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小雨的自信、坚韧和乐观。

她的外貌精致而独特,神态则展现出她的内在品质和个性特点。

小雨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更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人。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影响着周围的人。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鲁迅外貌描写加赏析

鲁迅外貌描写加赏析

鲁迅外貌描写加赏析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成就,鲁迅的外貌也备受人们关注。

他的外貌特征以及与其作品的关系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鲁迅身材不高,略显消瘦,但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

他的眼睛深邃而锐利,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毅和执着。

眼角的皱纹似乎记录着他饱经风霜的人生历程,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他的眉毛浓密而有力,仿佛是一把利剑,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气场。

鼻梁高挺,给人一种坚毅和果断的印象。

他的嘴唇紧抿,似乎在表达着他内心深处的坚定和决心。

整个面部轮廓清晰,线条硬朗,透露出一种刚毅和坚定的气质。

鲁迅的外貌与他的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的作品多以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为主题,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

这种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探索也正是他外貌所展现出来的坚毅和果断的一面。

他的眼睛所透露出来的锐利和深邃正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的坚毅和果断的面部表情也正是他在作品中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和决心。

鲁迅的外貌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他的面部轮廓硬朗,线条清晰,给人一种坚毅和果断的印象,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他的眼睛深邃而锐利,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毅和执着,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他的嘴唇紧抿,似乎在表达着他内心深处的坚定和决心,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种矛盾和挣扎正是他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的内心体现。

总的来说,鲁迅的外貌与他的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外貌所展现出来的坚毅和果断的一面正是他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的态度和决心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他的外貌不仅是他个人形象的展现,更是他作品的延伸和表达。

鲁迅的外貌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许多学者通过对他的外貌特征的分析和解读,试图揭示他作品背后的内在含义和深层次的意义。

名著中人物外貌描写句段总结(高考必备)

名著中人物外貌描写句段总结(高考必备)

名著中人物外貌描写句段总结(高考必备)1、王熙凤出场外貌描写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林冲外貌描写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3、鲁智深外貌描写头里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扭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4、武松外貌描写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王,真是人间岁神。

5、关羽外貌描写“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6、刘备外貌描写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7、诸葛亮外貌描写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8、张飞外貌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9、“齐天大圣”孙悟空外貌描写尖嘴缩腮,金睛火眼。

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薜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还喜得眼睛转动,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

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10、猪八戒外貌描写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加赏析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加赏析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加赏析嘿,朋友!你知道吗,描写人物外貌就像是给这个人画一幅生动的肖像画。

比如说,“他那双眼睛像深邃的湖水,藏着无尽的秘密。

” 这一句,把眼睛比作湖水,多形象啊!湖水的幽深宁静不就像他眼中的神秘莫测吗?
再看这句,“她的头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闪烁着黑色的光泽。

” 瀑布这个比喻,多有冲击力!让你一下子就能想象到那头发又长又顺滑的样子。

还有“他古铜色的脸庞,仿佛是岁月雕琢的艺术品。

” 这不就把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写活了吗?岁月怎么雕琢艺术品,不就跟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每一个痕迹都是生活留下的印记一样嘛。

你想想,“她的笑容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灿烂又迷人。

” 春天的花朵总是那么明艳动人,用它来形容笑容,是不是能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和美好?
这些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不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们了解这个人的大门吗?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站在眼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

所以说啊,精彩的外貌描写真的太重要啦,能让一个人物瞬间在我们心里鲜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小学篇)
2010-03-08 18:42龙江中心小学吴红娟[博客]2403 字, 阅读671, 评论1
本文收录在601045: 校内交流604259: 校内交流9269: 论文案例(1013)
中小学生作文有个通病,就是写人物描写外貌大众化,千篇一律,面面俱到,不能反映人物个性,更谈不上突出文章主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不善于观察,抓不住特点外,还由于学生没有弄明白外貌描写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思想品质,以及文章主题的作用。

他们在作文中描写外貌是“例行公事”。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这个毛病呢?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外貌描写的意义。

要让学生明确外貌描写的意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到课本里去体味。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许多精彩的外貌描写,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教师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味外貌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例如,小学课文(人教版)《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没有写父亲平常时的容貌,而特意写了:“在法庭上,……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头发蓬乱,说明受过敌人的拷打和折磨。

“平静”,说明李大钊同志面对敌人的酷刑,面对眼前的提审,面对即将来临的为国捐躯,内心平静,无所畏惧,无怨无悔。

“慈祥”则是长者心中充满爱,在面部表情上的表现,这里可见李大钊同志对人民深沉而伟大的爱。

以此可见,外貌描写不是给人物画像,而是要表现人物个性和品质,为文章中心服务。

又如,《少年闰土》一课中,作者这样写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里,作者只写了“紫色的圆脸”,就足以说明闰土是农村孩子,经常参加户外劳动,脸被晒黑了;说明他勤快,长得结实;说明海边拾贝、瓜地刺
猹等事例真实可信。

一个“紫色”,一个“圆”字,再平常不过的词,就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可见外貌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特点。

《金色的鱼钩》一文开头写老班长“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我教这课,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以便学生领会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快40岁,说明还不到40岁,不到40岁,背却有点驼,脸上却布满皱纹,两鬓却斑白了,这不是未老先衰了吗?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又说明什么?”这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

我让学生从课文故事中找答案,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完课文。

然后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红军过草地生活太艰苦了,有的说老班长要负责照顾三个病号,太辛苦了……通过讨论和对课文的深刻把握,学生便知道,这位老班长为了照顾好三个病号,日夜操劳,鱼汤让给病号,自己吃草根,啃鱼骨,所以衰老得这么快。

透过老班长的满脸皱纹和斑斑白发,我们便可窥见老班长那颗忠于党的红心。

这样的外貌描写反映了人物高尚的品质,突出了文章中心。

《挑山工》一文有三处外貌描写:
“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他浓眉一抬,咧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


作者通过这三处外貌描写,刻画了一位个子矮,皮肤黑,浓眉皓齿,身强力壮的山民形象,很有特色。

而这些特点,正与这位山民长期挑货上山,这种艰苦的体力劳动有关。

文中两次写到山民的“红背心”,这与文章结尾处“画”了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互相呼应。

《理想的风筝》一文描写了这样一位老师: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

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

*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着。


在这里,作者通过“慈祥的眼睛”、“花白的短发”、“强壮的右腿”以及缺失的左腿,塑造了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腿残身不残,心不残、志不残的可敬形象。

尤其是作者特意写了“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为后文写刘老师奔走、跳跃、旋转等腿部活动作铺垫。

可以说,刘老师右腿的“强壮”,与他的不甘示弱的各种活动互为因果。

《小音乐家扬科》中有这样一段话:“他长得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段话:“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这些句子反映扬科和小女孩本来是美丽可爱的孩子。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命运悲惨的孩子写成美丽可爱的呢?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同情。

人们对于美好事物遭到摧残往往会格外惋惜。

童话《幸福是什么》中写了一位神奇美丽的智慧姑娘。

她“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一个白色的花环。

”而且,十年之后,“她没有变,还是那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那个白色的花环。

”这就是智慧姑娘与凡人不同的模样。

这些描写体现了童话特色,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教材中这些地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既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使学生明确外貌描写的意义,提高写作水平。

与此同时也就使阅读教学具有“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