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有什么区别

合集下载

生物性生物资产分

生物性生物资产分

生物性生物资产分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经济林亦称“特用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薪炭林是指以提供柴炭燃料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乔木林和灌木林。

产畜包括奶牛、繁殖母猪、种公猪、种鸡或蛋鸡等。

役畜包括用于耕作、驮运、骑乘等的马、牛、骡、驴、骆驼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构成: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予以消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属于劳动手段,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区别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较,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大不同在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从而不断产出农产品或者是长期役用的特征。

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农产品之后,该资产就不复存在;而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之后,该资产仍然保留,并可以在未来期间继续产出农产品。

因此,通常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资产的特性,例如果树每年产水果、奶牛每年产奶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分割:一般而言,生产性生物资产通常须要生长至一定阶段才具有生产的能力,根据其与否具有生产能力(即为与否达至原订生产经营目的),可以对生产性生物资产展开进一步的分割。

所谓达至原订生产经营目的,就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步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已连续平衡生产量农产品、提供更多劳务或租赁。

由此,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分割为未成熟和明朗两类,前者指尚未达至原订生产经营目的,还不能多年已连续平衡生产量农产品、提供更多劳务或租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比如尚未挂果的果树、尚未已经开始产奶的奶牛等;后者则所指已经达至原订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税基础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认计税基础:⑴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⑵通过捐献、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互换、债务重组等方式获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缴付的有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新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实务解读(案例:中药材种植成本核算)

新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实务解读(案例:中药材种植成本核算)

新会计准则-生物资产-中药材种植成本核算案例一、核算分类中药材种植核算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范的范畴。

中药材属于生物资产,根据其具体的收获方式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

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如人参,天麻一旦成熟收获,母体便不复存在,生物资产完全转为农产品(中药材产品),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如银杏,金银花,属树木及灌木类,其叶和核可入药,一次种植母体可多年存活,可以多年采收农产品,所以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二、会计核算科目1、直接材料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实际耗用的自产或外购的种子、种苗、肥料、地膜、农药等,发生时直接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

2、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中药材种植的生产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费、社保等,包括机械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

3、机械作业费是指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进行耕、耙、播种、施肥、中耕、除草、喷药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包括燃料和润滑油、修理用零部件,农机具折旧费、农机具修理费等。

4、其他直接费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机械作业费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如灌溉费、抽水机灌溉作业费、运输费等。

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5、制造费用。

是指应摊销、分配计入各种中药材产品的间接费用,核算不能直接归属到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各种间接成本费用,最终应按一定的分配原则分配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或农产品成本。

实务中,常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通常以直接费用或直接人工为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生产工时等为基础进行分配制造费用包括:种植业生产中所发生的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晾晒费用、场院照明费用、晒场维修费、清选费用、烘干费等。

可以比照工业企业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和分配方式。

6、农业生产成本核算内容包括:(1)应摊销、分配计入各种中药材产品的其他直接费用。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性资产的定义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

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①广义经济林是与防护林相对而言,以生产木料或其他林产品直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它包括用材林、特用经济林、薪炭林等。

②狭义经济林是指利用树木的果实、种子、树皮、树叶、树汁、树枝、花蕾、嫩芽等等,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包括淀粉、油脂、橡胶、药材、香料、饮料、涂料及果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和灌木林;是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和果木。

如木本粮食林、木本油料、工业原料特用林等。

③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

④产畜是能直接带来具有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

包括奶牛、繁殖母猪、种公猪、种鸡或蛋鸡等,是畜牧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⑤役畜也称力畜,是指专门用来耕地或运输的家畜,如牛、马、骡子、驴、骆驼等。

也叫役畜。

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生物资产核算需要增设的会计科目根据《中华人民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及农产品的特定,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成熟”,核算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生物资产的范围;(2)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3)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迹象;(4)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成本;(5)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本准则所称“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

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成本,应当采用规定的方法,从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中转出,确认为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如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果树采摘的水果,等等。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一)郁闭及郁闭度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的为郁闭林(其中一般以0.20-0.69 为中度郁闭,0.70 以上为密郁闭);0.20 以下(不含0.20)的为疏林(即未郁闭林)。

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等对郁闭度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以降低雨水冲刷为主要目标的水土保持林要求郁闭度相对较高;以培育珍贵大径材为主要目标的林木要求郁闭度相对较低。

养殖业猪生猪仔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养殖业猪生猪仔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养殖业猪生猪仔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这1个主要还是看你们公司的本钱核算规定.正常情况下,生了小猪,如果是母猪,以后要留着,就要计入"生产性生物质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质产",如果生下来,要直接卖掉,就计入"消耗性生物质产"
这里要分清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若猪仔育肥猪,则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贷:农业生产成本如良仔育母猪,则为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农业生产成本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比如养猪厂专门用来生小猪的老母猪).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较,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具有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
期、反复使用,从而不断产出农产品或者是长期役用的特征.因此,通常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资产的特征.
如何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增加?
这个问题还有点难哦,首先你要算出你一头母猪的投入成本是多少,(其中包括饲养成本,购买成本】栏舍得损耗,人工)一般来说一头母猪到了八胎就要淘汰了,一般一头母猪年提供小猪要24头,年出栏要在19头左右,这是好的水平.
总原则就是所有的成本都要摊派到小猪身上去.前提就是做好记录
给母猪编号.比如母猪B生的小猪叫B1 B2 B3 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多个字母组合!。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4
五、业务举例
业务一:A农场是一家专门从事养殖业的农业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鸡、猪等。根据生产发展 的需要,企业最近自行繁殖了10头种猪。经归结,种猪达到育种时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饲料费
26000元,劳务费8000元,应分摊的各种间接费用6000元,经过一年左右的饲养,种猪进入正常的
生产期。为维持种猪的生存和生育能力,企业在其生产期(假设为2年)发生相关的饲料费40000元, 劳务费16000元。种猪失去生产能力后,其残值收入1000元。
1. 育种期间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贷:库存现金 40000 40000
2. 育种结束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40000 40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5
3. 计提折旧:每年计提折旧额=(40000-1000)/2=19500(元)
1
二、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A. 外购生物资产:价+税+费(运输费、保险费)
2
B. 自行营造的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以林木为例)
(1) 消耗性生物资产:种子费+造林费+调查设计费+人工费+营造费用+间接 分摊的费用 (2) 生产性生物资产: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人工费+应分摊的间接费 用 (3) 公益性生物资产: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森林保护费+良种试验费 +调查设计费+其他保护费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2000万
2000万 2000万
7
3. 补植树林发生的支出: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作者:国凤兰刘庆志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1期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2006年新颁布的《生物资产准则》中规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比较简单,现仅探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相关问题。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较(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相同点二者均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能够多年连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后续支出(维护性支出)较少,创造价值不以牺牲自身形态为代价等等。

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类似,所以账务处理与固定资产相似,如界定停止资本化时点、计提折旧等。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由于生物资产是活的,具有天然增值能力,而固定资产是死的,不具有自身增值潜能,所以两者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价值与生命周期。

固定资产投产后,其价值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呈逐年下降趋势。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价值随生命周期的延长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趋于稳定和下降趋势。

(2)产能与生命周期。

固定资产投产后,其产能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呈逐年递减趋势。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能随生命周期的延长呈零产能、增长、稳定、下降趋势。

(3)后续支出与生命周期。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随生命周期的延续呈现递增趋势。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相反,呈下降趋势。

由分析可知,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有相同之处,即都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反复创造价值,所以,可参考固定资产的相关政策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但是,二者在生命周期内,其自身价值量、产能以及后续支出等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完全参考固定资产政策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与事实不符,必须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特性研制适合的会计政策。

二、现行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的问题(一)成熟与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界定不严格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计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严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

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

浅谈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其适用范围主要是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而不适用于收获后的农产品和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笔者就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资产的概念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这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对不同类别生物资产进行区别确认与计量,便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如种牛、种马等)和役畜(如耕牛)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保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该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生物资产核算应增设的会计科目为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2、“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3、“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

暂难以明确生产性或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实际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4、“公益林”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公益林的实际成本;5、“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6、“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幼畜(禽)的实际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有什么区别?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具有生命的劳动对象,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可用材料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一般而言,消耗性生物资产要经过培育、长成、处置等阶段,如用材林就要经过培植、郁闭成林和采伐处置等阶段。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首先,这项生物资产必须是出于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的,也即是为企业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持有,这是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主要区别之一。

其次,它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这些类别的生物资产都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具有经济功能,如经济林、薪炭林可以用来获取其他能源性材料,产畜能直接带来具有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役畜能被企业用来为他人提供服务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予以消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属于有生命的劳动手段。

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较,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大不同在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从而不断产出农产品或者是长期役用的特征。

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农产品后,该资产就不复存在;而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后,该资产仍然保留,并可以在未来期间继续产出农产品。

因此,通常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资产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